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养花知识 > 正文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
提示: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

列表: 1、《打靶归来》 《打靶归来》是由牛宝源作词、王永泉作曲的军旅歌曲,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 1960年,该曲获得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 2、《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是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刘斌作曲,刘斌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94年。 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3、《打靶归来》 《打靶归来》是由牛宝源作词、王永泉作曲的军旅歌曲,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 1960年,该曲获得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 4、《东方红》 《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是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词,李涣之编曲。 2009年,该曲入选中宣部推荐100首爱国歌曲。 5、《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乔羽先生作词,刘炽先生作曲,刘慧芳演唱的歌曲。该曲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2002年,该歌曲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上被选为课文。 6、《军港之夜》 《军港之夜》是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苏小明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80年,后收录在苏小明于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7、《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是由金果临作词,金月苓作曲,齐兵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70年。 1980年,该曲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 8、《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是一首由黄沾作词、王福玲作曲、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收录在张明敏1983年发行的同名专辑《我的中国心》以及2005年发行的专辑《明敏龙情》中。 1984年,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该歌曲;同年,该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9、《我是一个兵》 《我是一个兵》是由陆原、岳仑作词,岳仑作曲的军旅歌曲,创作与发行于1950年。 1954年,该曲获得了第一次优秀群众歌曲奖一等奖。 10、《咱们工人有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是由马可作词、作曲,佳木斯发电厂工人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47年。 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
提示: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

十首最好听的红歌分别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东方红》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歌唱祖国》 5、《社会主义好》 6、《团结就是力量》 7、《我们走在大路上》 8、《祖国颂》 9、《我的祖国》 10、《唱支山歌给党听》 红歌的意义: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红歌,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歌曲创作不断演变、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历程,也生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豪情与爱党、爱国、爱民真情,往往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流畅的旋律、明朗向上的精神。 歌声中的回忆是最真切、最动人的,它记录了我们太多太多,给我们以享受、以力量、以勇气、以情操。 红歌铿锵有力,催人振奋。演唱红歌、欣赏红歌的过程,其实是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默默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激发我们内心

70年代的歌有哪些?
提示:

70年代的歌有哪些?

1、《空港》 《空港》是中国女歌手邓丽君演唱的日文歌曲。该曲由山上路夫作词、猪俣公章作曲、森冈贤一郎编曲,于1974年7月1日以单曲形式通过宝丽多唱片发行,后被收录在邓丽君于1974年10月21日发行的首张日文录音室专辑《空港/雪化粧》中。 2、《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英语翻译为: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经典歌曲,歌曲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1973年由陈芬兰首唱,1977年经邓丽君重新演绎后红遍华人世界。 3、《像雾又像花》 《像雾又像花》是一首由黄河作词,左宏元作曲,并由徐小凤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录在徐小凤《新桃花江(十全十美)》专辑里,最早在1970年。 4、《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是收录在同名专辑《万水千山总是情》中的一首粤语流行歌曲,由邓伟雄作词,顾嘉辉作曲,汪明荃演唱。 5、《纤夫的爱》尹相杰、于文华 尹相杰和于文华演唱的《纤夫的爱》可算是通俗歌曲中的精品,主要是打破了中国传统恋爱中的含蓄委婉,而是大胆地将爱恋直接表白,深受广大恋爱中的人喜爱,响彻大江南北。经过多年的传唱,它逐渐成了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之歌。

7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有哪些
提示:

7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有哪些

  7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经典篇   1.爱女子偶像   2.用心良苦孙伯纶   3.一场游戏一场梦全能星战   4.一路上有你最美和声   5.掌声响起来刘罡   6.同桌的你老狼   7.涛声依旧阎飞翔   8.明天会更好卓依婷   9.且行且珍惜蒙面哥   10.听海魏雪漫   7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热门篇   1.城里的月光秦妮   2.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安香   3.弯弯的月亮刘欢   4.冬天里的一把火彭楚粤   5.恋曲高胜美   6.友谊地久天长黑鸭子演唱组   7.爱我别走李琪   8.千年等一回高胜美   9.野百合也有春天小娟&山谷里的   10.萍聚卓依婷   11.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金池   12.祝你一路顺风陈志朋   13.外面的世界齐秦   14.我是一只小小鸟赵露   15.但愿人长久谭晶   16.最浪漫的事阿兰·达瓦卓   17.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18.广岛之恋黑鸭子合唱组   19.你的样子张杰   20.阳光总在风雨后佳佳   7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精选篇   1.万水千山总是情 汪明荃   2.梦醒时分潘莎   3.暗香沙宝亮   4.潇洒走一回徐佳莹   5.我的未来不是梦胡彦斌   6.你怎么舍得我难过黄品源   7.雨蝶还珠格格   8.失恋阵线联盟秦昊   9.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孟庭苇   10.小芳李春波   11.如果这都不算爱樊桐舟   12.梦里水乡江珊   13.心雨杨钰莹   14.听说爱情回来过李代沫   15.包青天片尾曲包青天   16.最熟悉的陌生人彭清   17.我只在乎你刘惜君   18.追梦人高胜美   19.一起走过的日子歌莉雅   20.十七岁的雨季湖南卫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词是什么?
提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词是什么?

歌曲:松花江上 歌手:张寒晖 填词:张寒晖 谱曲:张寒晖 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扩展资料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 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提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歌曲《松花江上》的一句歌词,《松花江上》歌曲原唱是李谷一。 《松花江上》是由中视传媒等出品的抗日剧,由陈国军执导,曹磊、秦海璐领衔主演。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该剧于2010年5月2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女高音歌唱演员、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谷一的演艺生涯: 1961年,李谷一被选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演员,从此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涯。1964年,主演花鼓戏电影《补锅》。1974年,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成为独唱演员。1983年,携其歌曲《乡恋》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1988年,李谷一被列入美国传记学会编撰的《世界杰出名人录》。1991年,李谷一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新曲目优秀奖”。1996年,调入东方歌舞团,担任党委书记、第一副团长。 2003年,李谷一参加沈阳市庆“七一广场”文艺晚会。2004年10月,担任南京“梦里秦淮”全国歌手唱秦淮大赛晚会评委。2005年,李谷一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举办巡回演唱会。2008年2月,李谷一参演东方卫视《春满东方爱心飞扬》春节晚会。

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歌曲盘点
提示:

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歌曲盘点

1、《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2、《松花江上》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大刀进行曲》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6、《毕业歌》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7、《游击队之歌》“八一三”事变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一队北上做抗日宣传,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首次演唱就受到热烈欢迎。

8、《在太行山上》合唱曲,作于1938年,歌词描绘太行山区游击队员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

9、《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60多年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悉,王二小出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2年的农历9月16日,年仅13岁。方冰、劫夫就是根据当时对王二小事迹的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0、《南泥湾》1943年作于延安。南泥湾是延安在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典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此垦荒,使它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