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木是属于红木类吗?
不是。 格木是铁木、斗登凤;乔木,通常高约10米,有时可达30米;嫩枝和幼芽被铁锈色短柔毛。叶互生,二回羽状复叶,无毛;羽片通常3对;小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小叶柄长2.5-3毫米。 由穗状花序所排成的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总花梗上被铁锈色柔毛;萼钟状,外面被疏柔毛;雄蕊10枚,无毛,长为花瓣的2倍。 子房长圆形,具柄,外面密被黄白色柔毛。荚果长圆形,扁平;种子长圆形,稍扁平,种皮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格木适生于平均气温20℃以上的南亚热带至北热带的湿润型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1-14℃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26-28℃,能耐轻霜及短期0℃左右低温,极端最低温-3℃左右。 年积温7500℃以上,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的地区。造林地宜选择海拔600m以下土层深厚的酸性沙壤土或轻粘土。 产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区。生于山地密林或疏林中。越南有分布。现中国云南勐腊、景洪有栽培。 扩展资料: 格木是珍贵的硬材树种,木材坚硬,极耐腐,心材与边材明显,心材大,黑褐色,边材黄褐色稍暗。木材纹理直,结构粗,材质坚硬。 木材干燥后无收缩或变形,耐水耐腐,是家具、造船、码头、车辆、桥梁建筑、机械工业的特好用材。格木的小径材,枝桠,梢头等可作小工具用材,如各种日常用具的把柄等。 格木树冠苍绿荫浓,也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可作“四旁”绿化之用;枝叶浓密,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的效果显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木
格木与红木哪个贵
红木贵,格木价格比红木便宜。 由于格木家具的物理性和生长区域原因,含水率导致格木家具会受外界温度与本身形成时的温度大差异而可能变形,所以需要好好好伺候,并且格木家具由于材质较重,也不太容易搬运。 玩儿明清老家具的人其实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承认国标《红木》这个东西的,毕竟国标所列木材和传统还是有所差异的,铁力木即是其中一例。 国标《红木》刚出来的时候,圈里所有人都在诧异,作为明式家具四大天王和明清家具七大金刚之一的铁力木,竟然榜上无名。 明式家具四大天王:黄花梨、紫檀、鸂鶒木、铁力木。 明清家具七大金刚:黄花梨、紫檀、鸂鶒木、铁力木、乌木、酸枝木、花梨木。 其实铁力木自然资源早已濒临枯竭,早在1999年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这与海南黄花梨是同等级别的,现在市面所见少量旧料基本都是拆古建筑所得,十分珍贵。 我们知道《红木》国家标准是在2000年发布的,当时的起草人之一、中国林科院木材学家杨家驹先生在2006年8月12日由《收藏家》杂志及北京阅甫斋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明清家具学术研讨会”上明确表示: 上海博物馆及故宫所存的铁力木家具与真正的铁力木的特征明显不符,我们没有得到古旧铁力木家具的真实标本,故不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铁力木家具就是铁力木,也不能将其纳入《红木》标准。 换言之,因未将铁力木收集到残片做切片鉴定,所以未将之列入红木范畴。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传统家具中所言的铁力木其实是一个俗称,它的学名为“格木”,归苏木科格木属;而在现代木材学上学名称为“铁力木”的其实是另一种木材,拉丁文学名为Mesua ferrea,归藤黄科铁力木属。 杨家驹先生意识中的“真正的铁力木”,应该是藤黄科铁力木属的Mesua ferrea,当然,无论如何比对,和我们俗称的“铁力木”自然不是同一种木材。 因为“格木”的俗称“铁力木”这个名字,一直被被藤黄科铁力木属的Mesua ferrea占用为学名,一直翻不了案,即使2017年国标《红木》修订,仍未见“铁力木”身影。 在广西,格木多分布于合浦、浦北、防城、陆川、博白、玉林、藤县、岑溪、武鸣、龙州、靖西等县(市);南宁、梧州和桂林等城市均有栽培。 格木为散孔材,心材与边村区别明显,心材大呈褐黑色,边材褐色稍暗,纹理直结构细致,材质坚硬如铁,故有铁木之称。 铁力木是红木业界公认的明代家具“四大名木”之一,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专门对其作了介绍,书中收录有多件明代铁力木珍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中也藏有许多经典的明清铁力木家具,故宫的《明清家具》中称之为铁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