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http://www.xlxhua.com/uploads/img1/4c15b11146c4d7a1f4bef7f411d8d950912829.jpg)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1、关于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2、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3、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如下: 1、池塘消毒 在放养泥鳅苗前,要彻底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后用增氧颗粒以及复合盐有效改善水质,清塘完毕后,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另外在可以在放养前10天往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2、泥鳅苗投放 泥鳅苗要选择游得快,表皮无损伤,健康无病害,体长3-4cm的泥鳅苗,一般运输来的泥鳅苗要先进行消毒,可以用食盐水淋一遍泥鳅苗,再放入池塘,放养苗种的适宜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3、饲料投喂 泥鳅的食性是很杂的,处于苗期的泥鳅,口器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类为食,否则产量极低,存活率极低。人工饵料,如鱼粉、鱼肉、动物内脏等,可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慢慢添加,使其快速生长。 4、水质管理 泥鳅生长水质较差,将导致其生长能力受损,饲料转化率变低,水体中还会滋生大量细菌,使泥鳅患病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水体中毒死亡的现象。一般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泥鳅养殖可在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挑选购买大小均匀、健壮无病害的泥鳅苗放到水池中,保持好养殖密度。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水蚯蚓、小鱼、小虾、昆虫、豆饼、豆渣等。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 1、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另外,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清理池塘,放水深至10厘米后,需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基肥。 3、投苗种 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时可以根据水**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早晚各泼洒一次。等到泥鳅达到2厘米之后,加深水位,到50厘米,培肥水质,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泥鳅的养殖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除了每周需要换水一到两次之外,还需要勤施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
泥鳅的养殖技术
亲,您好,泥鳅的养殖技术如下:泥鳅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流水与水槽养殖等几种方式。池塘养殖,泥鳅池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鱼溜处水深60-70厘米,泥鳅池可新建,也可利用旧池塘、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稻田养殖, 稻田养泥鳅,是一条的水产养殖渠道,它和稻田养殖其它鱼类一样,可以充分发挥稻田的使用价值,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鳅双赢”。流水及水槽养殖,流水养殖是在有流水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组饲养池,按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密度放养鳅种,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捕捞方便,但养殖成本较高。流水养殖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不需施肥。通常投喂配合饲料或米糖、麸皮、豆饼及动物内脏等[开心][大红花][微笑]。【摘要】
泥鳅的养殖技术【提问】
亲,您好,泥鳅的养殖技术如下:泥鳅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流水与水槽养殖等几种方式。池塘养殖,泥鳅池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鱼溜处水深60-70厘米,泥鳅池可新建,也可利用旧池塘、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稻田养殖, 稻田养泥鳅,是一条的水产养殖渠道,它和稻田养殖其它鱼类一样,可以充分发挥稻田的使用价值,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鳅双赢”。流水及水槽养殖,流水养殖是在有流水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组饲养池,按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密度放养鳅种,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捕捞方便,但养殖成本较高。流水养殖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不需施肥。通常投喂配合饲料或米糖、麸皮、豆饼及动物内脏等[开心][大红花][微笑]。【回答】
拓展资料:注意事项:要彻底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消du。泥鳅苗要选择游得快,表皮无损伤,健康无bing害,体长3-4cm的泥鳅苗。泥鳅的食xing是很杂的,处于苗期的泥鳅,口器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类为食,否则产量极低,存活率极低泥鳅生长水质较差,将导致其生长能力受损,饲料转化率变低,水体中还会滋生大量细菌,使泥鳅患bing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水体中dusi亡的现象。泥鳅养殖,水温一般是20℃到25℃zui好,如果水温特别高达到30℃,有些泥鳅就会容易出现中暑,或者是导致si亡的情况。可隔一定时间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可以提高泥鳅的抗bing能力,泥鳅得bing几率就会减少。[开心][大红花][微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