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怎么读?
蓟的读音是jì,声母是j,韵母是i,声调是四声。 蓟 拼音:jì 部首:艹 笔画:13 基本释义: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全草入药。也叫大蓟。 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 3、蓟县,地名,在天津。 4、姓。 相关组词:小蓟、大蓟、滨蓟、蓟丘、蓟门、辽蓟、刺蓟、蓟邱、枹蓟、马蓟等。 扩展资料: (1)小蓟 [ xiǎo jì ] 基本释义:俗称刺儿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边缘有小刺,花紫红色。嫩茎和叶可食,也可做猪饲料。全草入药,有止血、清热等作用。 (2)滨蓟 [ bīn jì ] 基本释义:俗名:鸡角刺、南国小蓟特征:多年生草本,海滨或野地自生。主根深入地中,叶面有光泽,羽状缺刻,根生叶有柄,叶背脉密生毛茸;头状花单生于短枝,花冠紫红色或白色,先端成针状集生,茎长3.5公分。 (3)蓟丘 [ jì qiū ] 基本释义:亦作“蓟邱”。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
蓟字怎么读?
蓟这个字的读音是(jì),“蓟”字是上下结构的汉字。这个字的原本意思指的是蓟属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茎叶表面长有刺,有药用功效。另外“蓟”这个字在我国唐朝时期,还是州县的名称,在如今的天津市境内。 组词:小蓟、大蓟、滨蓟、辽蓟、蓟丘、蓟门、刺蓟、蓟邱、枹蓟、幽蓟、马蓟、蓟城。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滨蓟[bīn jì] 俗名:鸡角刺、南国小蓟特征:多年生草本,海滨或野地自生。主根深入地中,叶面有光泽,羽状缺刻,根生叶有柄,叶背脉密生毛茸;头状花单生于短枝,花冠紫红色或白色,先端成针状集生,茎长3.5公分。 2、辽蓟[liáo jì] 辽地和蓟地。 3、蓟丘[jì qiū] 亦作“蓟邱”。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
蓟的拼音
蓟的拼音是【jì】。 1、蓟,俗名为大刺介芽、地萝卜、大蓟、山萝卜、条叶蓟、大蓟草、大蓟根、刺蓟、蓟蓟芽,为菊科蓟属的植物。 2、蓟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毫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茎枝有条棱,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接头状花序下部灰白色,被稠密绒毛及多细胞节毛。 3、冠毛浅褐色,多层,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厘米,内层向顶端纺锤状扩大或渐细。花果期4-11月。 4、广布河北、山东等地。日本、朝鲜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中、林缘等地。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形态特征: 1、基生叶较大,全形卵形、长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20厘米,宽2.5-8厘米,羽状深裂或几全裂,基部渐狭成短或长翼柄,柄翼边缘有针刺及刺齿。 2、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下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排列稀疏或紧密,卵状披针形、半椭圆形、斜三角形、长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 3、宽狭变化极大,或宽达3厘米,或狭至0.5厘米,边缘有稀疏大小不等小锯齿,或锯齿较大而使整个叶片呈现较为明显的二回状分裂状态,齿顶针刺长可达6毫米,短可至2毫米,齿缘针刺小而密或几无针刺。 4、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稀疏的多细胞长或短节毛或几无毛。
蓟的拼音
蓟的拼音是jì。 1、外形: 蓟是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基生叶较大,全形卵形、长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几全裂,全部侧裂片排列稀疏或紧密,宽狭变化极大,叶片呈现较为明显的二回状分裂状态,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 头状花序直立,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端的。总苞钟状,总苞片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瘦果压扁,偏斜楔状倒披针状,小花红色或紫色,冠毛浅褐色,多层,冠毛刚毛长羽毛状。 2、产地: 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日本、朝鲜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00到2100米的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草地、荒地、田间、路旁或溪旁。 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在7到8月份种子成熟时就要采收,种子过熟则易分散,难以收到种子。种子采收后当年九月份或第二年三、四月份播种。土地经翻耕后平整作畦,然后条播,条播行距35厘米,覆土5厘米左右,苗齐后间苗,株距25厘米左右,头年9月份播种的植株,第二年就能开花。 分株繁殖:在清明前后进行,将老株挖出,根据株丛大小可分成三至五个单株,穴栽,每穴一株,株行距33×25厘米。 2、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选背阴、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育苗。全垦深耕后耙碎整平,做成宽约1米,高0.15米的畦,长短不限。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大蓟粗生易长,每年视杂草生长情况中耕除草3到4次,头2次中耕要浅。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人畜粪水和氮肥为主,苗期追肥宜少量多次。第2、3年开春时要施一定量的基肥。病虫害大蓟未见有病虫为害。 采收与加工:以采收肉质根为主,在9到10月将2到3年生的肉质根挖起,除去泥土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如果全草入药可于7到8月割取地上全草,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