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鲤鱼常见病有哪些?
锦鲤鱼常见病有: 1、痘疮病: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低时出现; (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2、皮肤发炎充血病: (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赤皮病: (1)病因:赤皮病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鱼体受伤,易患此病。春季和秋季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此病与水质有密切关系,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时易发生此病; (2)症状: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口腔和肌肉正常。病鱼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 4、黏细菌性烂鳃病: (1)病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又称鱼害黏球菌引起。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5、白头白嘴病: (1)病因:由纤维黏细菌,又称黏球菌引起。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一,而大鱼通常不发病。刚开始时仅死 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2)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病鱼通常不合群。 扩展资料: 如何防止锦鲤鱼生病: 1、锦鲤本身就携带一定病毒,所以在买回锦鲤鱼后,要先给锦鲤鱼进行消毒处理。在具体方法上,可采用喷洒及药物; 2、保持水质长期洁净,将吃的鱼食、锦鲤粪便及时排出。想养鱼先养水,养好了水,也就相当于鱼养好了一半; 3、锦鲤同人一样,在特定的季节,也会爆发特定的疾病。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4、保证氧气充足,鱼池子氧气不足,会出现锦鲤食欲减退的情况,从而诱发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鲤鱼
我这锦鲤是得什么病了?
锦鲤鱼炸鳞病主要是因为点状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点状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说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能致病的细菌。此菌本事体内正常的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能致病。所以平常我们在锦鲤养殖的时候也要加强锦鲤鱼的抵抗力。锦鲤鱼炸鳞的治疗方法:1、可以用食盐水浸洗,与治疗充血病的方法相同,治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2、可以用呋喃西林来治疗, 1g的呋喃西林溶解于10kg的水中,浸泡鱼体20到30分钟左右。3、大霉素也是可以治疗的,选择庆大霉素3到5支,溶解于10kg的水中,泡鱼体10到15分钟即可,或者也可以用0.02的食盐水,0.0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鱼体10到15分钟。4、加强锦鲤过冬前的工作,尽量缩短锦鲤的停食期,早春水温回升后,投喂一些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来加强锦鲤的抵抗力,减少锦鲤鱼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