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旧时好:陈白沙诗中的水乡美食
明代大儒陈白沙“只对青山不著书”,却希望“以诗入道”,留下大量诗篇。陈白沙的诗,不少是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又有内涵的田园诗,其中有一首《记得旧时好》。 “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而今人长大,心事乱如麻。记得旧时遥,喜看...
记得旧时好 全诗是什么
记得旧时好 跟随爹爹去吃茶 门前磨螺壳 巷口弄泥沙 而今人长大 心事乱如麻 记得旧时遥 喜看阿婆纺线纱 瓦凹泡新茧 院内惹雏鸭 而今人长大 心绪淡若茶 记得旧时小 爱卷丫小衣襟角 檐底蹲蚁巢 树上共攀枣 而今人长大 心情恍比潮 记得旧时淘 总嫌先生讲乖巧 车马混鱼龙 睁眼乐妖娆 而今人长大 ...
能告诉陈白沙的诗词《留别诸友 时赴召命》吗?
出自陈白沙 白沙子全集 陈白沙 《留别诸友 时赴召命》玺书春晚下渔矶,中岁行藏与愿违。鸥鹭自来还自去,江山疑是又疑非。难将寸草酬萱草,且著鹑衣拜衮衣。但得圣恩怜老母,满船明月是归时。昆仑西北是官陂,灭迹烟霞我自迟。独往恐逢江上雪,相思还寄陇头枝。风云想见千年会,消息终还七日...
“即买锄头又买书,半为农者半为儒”说的是谁?
陈献章(1428一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碧玉老人,世称白沙先生。十九岁中乡试,二十六岁到江西临川,在吴与弼门下学习。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广东布政使彭韶上疏荐他,宪宗准奏,但他借口母老久病不去,后被迫就道到京。不久,即上疏请准终养母亲天年,后来屡荐不起。他在诗中说:“富...
求明代理学家陈沙白简介
他的诗文著述,由他的学生辑成《白沙子全集》出版传世。陈献章的书法自成一家。他惯用自制的“茅龙”笔写字。茅龙笔是以新会圭峰山长成的硬朗的茅草制成,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自书诗卷】 【草书种蓖麻诗卷】 身后荣享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陈献章病逝于故土,终年72岁,谥号“文恭”。1574年(明万历二...
甘泉子古诗教解(五言诗 中)
哲人(陈白沙)昨晚进入我的梦中,留给我一封书信。此信迷离不定不可阅读,我会意了后上面的字也消失了。反复间已经阴阳相隔,哀曲承载的思念充满房间。 在这首诗中,湛若水除了表达对老师的思念,还告诉人们“得意忘言”的道理。他曾说:“若读书不求自得其心,而已记诵,为词章某利禄之计,这个心便是穿窬之心,与...
急求陈宪章(陈白沙)的资料
《白沙子全集》亦称《白沙子集》,书中内容主要是陈献章的诗文。明朝弘治末年由其门人整理刊行于世。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湛若水校订再版,后多次重刻。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何九畴重新编排,增《序》4篇,《记》2篇,书信158件,诗55首,题跋1篇,共6卷。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孙通海点校本,...
明朝诗人白沙先生陈献章简介,是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
其平生著述,后编为《白沙子全集》传世。 失怙孝母 陈献章是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少年时随祖父迁居白沙乡的小庐山下,故后人尊称为“白沙先生”。陈献章出生于小康之家。祖父名永盛,号渭川,“不省世事,好读老氏书,”父亲名琮,号乐芸居士,善吟诗作赋,喜过隐居生活,27岁便英年早逝。母亲林氏,24岁丧夫,生下...
陈白沙是什么人
陈白沙先生生平 陈白沙先生讳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明宣德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四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都会乡。童年时举家迂于江门之白沙乡,学者以乡名尊称白沙先生。卒于明弘治十三年(一五00年),终年七十三岁。白沙于正统十二年,二十岁应乡试,考取第九名举人,其后屡次赴京...
读陈白沙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明代·黄中《读陈白沙诗》 读陈白沙诗 天风吹散铁桥花,白日江门卧钓槎。 欲问烟波旧讯息,藤蓑今去落谁家。黄中(1096-1180)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绍兴五年榜眼,除起居郎,累官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封江夏郡开国公。南宋著名主战派大臣。反对秦桧投降行径,上书陈十要道: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