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养花知识 > 正文

普陀山的典故传说

 普陀山的典故传说
提示: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年间,有梵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提示:

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纪中叶,有天竺(今印度)僧人来山,并得梵名“补怛洛迦”(意即美丽的小白花)。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得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洋面,遇风受阻,来到普陀。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

普陀山的由来和历史

提示: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悬峙海中,称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连称普陀洛伽山。明朝时实行海禁,普陀山的宝陀观音寺被毁,后又被钦赐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山名之始。景区可以游玩...

探秘普陀山:从历史传说到现代风貌

提示:

普陀山是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西天极乐世界净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传说。据传,在唐朝时期,海上观音圣母曾出现在普陀山上,传授佛法并赐予信徒神力。此后,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圣地之一,享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在中国佛教史上,普陀山一直是进修佛法、观光朝圣的主要场所之一。尤其在明清时期,...

普陀山有什么来历

提示:

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拥有着丰富的佛教历史和文化。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847年至860年),有来自梵文的僧侣来到普陀山,并在潮音洞见证了观音菩萨的显现。随后,在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携带观音像回国,船只意外触礁,停泊在普陀山...

普陀山的由来

提示:

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大中年间(公元847一859年),有一位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因此称普陀为观音显圣地。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铐到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看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清净庄严,想请回日本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

普陀山的由来是什么?

提示:

普陀山的由来:普陀山是淅江省杭州湾外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此山采药和修炼,后来均得道成仙。汉代时,学者梅福曾来山炼丹隐修,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山上长满小白华树,所以也叫小白华山。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

普陀山位于东海,为什么却叫南海普陀山

提示: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

普陀山风景区的历史简介

提示:

普陀山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浓厚。早在二千年前,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期生、汉梅子真、晋葛稚川都不得曾来山炼丹、修道,至今山上仍留有“炼丹洞”、“仙人井”等遗迹。历史上,普陀山名几经更变。春秋越王勾践时(公元前497-465年)与舟山等岛统称甬东。传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公元7年),南昌尉梅福来山隐...

普陀山是怎么由来的?

提示:

1、洛迦来历 普陀山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称是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中国话叫做小白华山。普陀洛迦原为一山之名,因为中国人习性好略,或称普陀或单呼洛迦,久之遂成为两个山了。考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原因,在佛教经典上也有明文,当时印度就有几个补怛洛伽等之说。2、短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