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子跟桃金娘的区别
乌饭子:中药名。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具有安神,止咳之功效。
桃金娘:别名:哆尼、岗菍、山菍、多莲、桃金娘属灌木,高可达2米;花常单生萼管。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
区别:
一、科属区别
桃金娘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而乌饭子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二、植株形态不同
桃金娘的植株高1到2米,较矮小。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革质,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叶柄长4到7毫米。
乌饭子的植株高2-6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无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叶柄长2-8毫米,通常无毛或被微毛。
三、花朵果实不同
桃金娘花朵萼管呈倒卵形,长6毫米。花瓣为5瓣,为倒卵形。果实呈卵状壶形,成熟时为紫黑色。同时,桃金娘的花期在4到5月。
乌饭子花朵呈苞片叶状,披针形。果实形状与蓝莓相似,外面外面通常被短柔毛。乌饭子的花期为6到7
乌饭子的常见品种,详解乌饭子常见品种
乌饭子常见的品种有小叶子南烛、倒卵形南烛以及淡红南烛,其中小叶子南烛的叶片长度通常是在1~4厘米之间,生长在海波比较高的地区,倒卵形南烛叶片的长度通常是在2厘米,淡红南烛的花朵与其他品种有所区别,颜色为淡红色,每次花开之时则呈现出一片花海。 乌饭子常见的品种 1、小叶子南烛 小叶子南烛是乌饭子的常见品种之一,此品种的叶片十分的小巧,每个叶片的长度大概是在1~4厘米之间,此品种大多种植在广东以及香港等地,通常是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树林中,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 2、倒卵形南烛 倒卵形南烛的叶片为倒卵的形状,叶片的长度通常是在2厘米左右,叶片的尖端则是钝圆形,边缘并有锯齿的形状,目前在我国的广东地区种植的比较多,通常是生长在草丛中。 3、淡红南烛 淡红南烛与其他的品种的区别在于花朵的颜色,花朵的颜色为淡红色,而不是白色,等淡红南烛开花之时则为淡红色,十分的壮观,此品种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可以忍耐酷暑以及严寒,也是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淡红南烛品种通常是生长在山坡之上,若是岩石的上面,由于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快速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此品种在我国深受大家的欢迎,目前在我国的江西以及浙江地区种植的比较多。
乌饭子的常见品种
小叶子南烛 这种品种的乌饭子跟原来的变种不一样,因为它的叶子比较的小,大约在1cm到4cm之间,宽度大约为1cm左右,而且它的植株各个部分都基本是没有毛或者毛特别的少。这种品种一般经常产在广东、香港、广西等南部,生长的海拔一般都在800米到1300米之间的山地树林下面。这种变种的乌饭子都有很好的价值,科学在发展,所以变异出来的品种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让植物也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倒卵形南烛 这种于原来的变种不同也在于叶子比较的小,呈现出倒卵的形状,长度一般在1.3厘米左右之间,宽度大约为1厘米。它的顶端是钝圆形的,边缘还长了很多的具齿,底部呈现楔形形状,渐渐变窄。它一般也是经常产自于广东的南部,多生长在路边的草丛里边,这种模式标本采自于海丰的莲花山。 淡红南烛 这种品种与原来的变种不同在于花的颜色,它的花的颜色是淡红色的而不是白色的, 到了开花的时候一片淡红色,特别的壮观和好看,但是它生长的环境特别的恶劣,一把都是长在山坡的灌木丛林中或者石头岩石上面,所以这种品种特别的耐寒耐热,更容易生存下来,价值也是非常的可观,这种品种的乌饭子,经常产在我国的江西分宜,浙江平阳比较的多,所以不同的品种产的地方也是不一样,要看它们更适合在什么样的温度条件下生存。所以正因为这种原因品种也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