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建言献策"和"谏言献策"哪个对?还是有区别?
只有“建言献策”是正确的。并不存在“谏言献策”的说法。 "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 “谏言”:谏言,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 “献策”:指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谏言。 扩展资料: “建言”与“谏言”: 1.建言: (1)释义:指古语或古谚。 出处:“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老子》 示例:严复《救亡决论》:“建言有之: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以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也。” (2)释义:犹建白。 出处:“ 禹 ( 贡禹 )建言 汉 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上是其言。”——《汉书·郊祀志下》 示例:宋曾巩《救灾议》:“有司建言,请发仓廪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 《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折》:“自宜秣马厉兵,听候驱策,何敢妄干时政,越职建言。” 2.谏言 释义:规劝的话。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 出处:“宝夤败后,景还洛。朝廷先闻景有谏言,故免之。” ——《周书·冯景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言献策,百度百科-建言,百度百科-谏言,百度百科-献策
2,"建言献策"和"谏言献策"哪个对?还是有区别?有出处吗
建言献策是正确的。 读音:jiàn yán xiàn cè 意思:陈述主张或意见。 解释: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 指代事件:可以是大的方针政策性的建议,也可以是具体一件事。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影响性的建议案。 扩展资料 建:是建议,一般指朋友之间。 谏:是进谏,一般指臣对君。 对机关、对政府,一般在报刊杂志上也写“建”。现在中国也在提倡民主了,“谏”其实用得很少了。在十分尊重和敬仰某人的情况下 用“谏”也不为过,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亲 对自己的恩师。 谏言: 谏(谏)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言 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ong)(意思是: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规劝的话。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这也是勇敢忠贞的表现。向上谏言的臣子也称为谏臣。 现今所指又有含有一定寓意的简短话语,语言中包含着真实和客观的评价。多为表达赞美之意,以书面形式表达。
3,建言献策和谏言献策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1:词义差别 “建”在这里指“提出;首倡。” “谏”的意思是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 区别2:用法差别 “建言献策”可以是大的方针政策性的建议,也可以是具体一件事,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影响性的建议案。对机关、对政府,一般用这个词。 “谏言献策”一般在十分尊重和敬仰某人的情况下用,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亲或对自己的恩师。 区别3:出处差别 “建言”出自于《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翻译过来急速所以古人立下言论的时就说过:明道若昧:有道之人很有智慧,却总是感觉自己很愚昧; “谏言”出自于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说:“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4,建言献策和谏言献策
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可以是大的方针政策性的建议,也可以是具体一件事。一般指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影响性的建议案。
“谏言献策“出谋划策,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建---是建议,一般指朋友之间。
谏---是进谏,一般指臣对君。
对机关、对政府,一般在报刊杂志上也写“建”。现在中国也在提倡民主了,“谏”其实用的很少了。在十分尊重和敬仰某人的情况下 用“谏”也不为过,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亲 对自己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