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吉安采茶戏的影响

吉安采茶戏的影响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汉族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如今的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2,采茶戏为什么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意义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3,吉安市属于哪个市

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 吉 安古称庐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始置庐陵县,以境内丘陵绵亘,河谷纵横,城傍庐水,故名曰“庐陵”。 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以赣江与永丰恩江合,中有青湖洲,二水缭绕洲间状若“吉”字,名曰“吉州”。元皇庆元年(1312)改吉州路总管府为吉安路,取吉阳、安成首字合称为吉安,吉安之名始于此。 扩展资料 吉安境内的风尚习俗属于汉民族文化范畴,蕴藏着汉民族忠厚淳朴的美德。岁时节日、氏族例规、生产习俗、衣食起居、婚丧寿庆等风俗有民族共性,又有地域特色。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为除夕,白天打扫灰尘,张贴春联;晚上,合家吃团年饭;入夜,合家围坐守岁,当家人给晚辈发压岁钱。

4,江西省吉安市是属于南方城市吗?

江西省吉安市是属于南方城市。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行政区划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东南部与河南信阳市、南阳市。 整个江西省都属于南方城市,所以江西省的吉安市属于南方城市。 扩展资料吉安市位置境域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地势上,属罗霄山脉中段,扼湖南、江西两省咽喉通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5°58′32″至27°57′50″,东经113°46′至115°56′之间,全市长约218千米,东西宽约208千米,总面积为25271平方千米。 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市及赣州市的宁都县、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区、南康区、上犹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县、炎陵县、茶陵县,北与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及新余市、萍乡市接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安 (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

5,吉安采茶戏的演艺剧目都有哪些?

吉安采茶戏传统剧目,1956年记录有149个,其中大戏占41种,分为单台戏有《扬州十杯酒》、《寡妇上坟》、《私怀胎》、《想郎》、《表天下图》、《打戒箍》、《拗茶兜》、《扬州十匹柳》、《望郎》、《十盏明灯》、《初怀胎》、《十带货》、《十绣鞋》、《十打》、《十字写》、《观音赞》、《十月怀胎》。 三角班戏《补背褡》、《秧麦》、《看相》、《七块柴》、《卖樱桃》、《打白米》、《三伢仔锄棉花》、《卖杂货》、《盘广货》、《王氏劝夫》、《姚伯伯招亲》、《磨镜子》、《看西洋镜》、《二妹子反情》、《浪子锄豆》、《大小争风》、《骂鸡》等共91个,多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二丑演出。 半班戏《落马桥收租》、《放羊记》、《蔡鸣凤别店》、《毛朋记》、《金钱记》、《丝带记》、《洗澡哭城》、《孟姜女》、《割肉救母》、《曹洪走雪》、《安安送米》、《采桑》、《金钗记》、《山伯访友》等共41个。 吉安采茶戏发展过程中受影响最深的是吉安戏,其次是花鼓班和宜黄戏,也受新余半班和湘剧的影响。至今还保留了宜黄戏和吉安戏的部分剧目. 如《打康王》、《活捉三郎》、《苏三起解》、《修书义子》、《宝莲灯》、《彩楼配》、《王公子嫖院》、《姜子牙试妻》、《庙会探监》、《上京下科》、《曹洪走雪》、《平贵回窑》、《四郎回国》、《五郎会兄》、《鬼打贼》、《小尼姑下山》、《天皇相会》以及所有《韩湘子》的戏等共22个。 花鼓班的剧目有:《大小争风》、《耍金扇》、《卖花线》、《外甥嫖姨娘》、《瞎子闹凉亭》、《邹皮匠打酒》(《孙成打酒》)、《小放牛》、《下象棋》、《九连杯》、《补碗》、《卖漂洋杂货》、《张三卖布》、《戒洋烟》、《王瞎子算命》等共14个。 《乌金记》、《丝带记》、《卖花记》则属于新余半班戏。唱腔方面大部分剧目用采茶调,小部分剧目用吉安戏的西皮二黄。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吉安地区的红色歌谣和红色戏剧大量涌现,如:《大放马》、《白军自叹》《工农兵团结》、《欢送红军家属》、《杨如轩带花》、《慰劳红军家属》和《志愿当红军》等。 新中国成立后,吉安采茶戏日臻繁荣,吉安地区采茶剧团及10多个县剧团相继成立,全区业余剧团有200多余个。 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补背褡》、《秧麦》、《看相》、《大小争风》、《安安送米》、《卖花线》、《放羊记》、《毛朋记》、《蔡鸣凤》、《孟姜女》和苏区现代戏《父与子》。创作上演了历史剧《魏宫秋》,现代戏《家庭夜战队》、《炉火长红》、《双喜临门》、《春风万里》、《血海深仇》、《两头肥猪》、《茶亭会》等。 其中《补背褡》、《家庭夜战队》、《两头肥猪》和《春风万里》均获省会演剧目奖。此外,吉安采茶戏还大量地移植了兄弟剧种的许多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武则天》、《刘三姐》、《志愿军的未婚妻》、《红霞》、《江姐》等。 吉安采茶戏在表演上最具特色的是矮桩戏和裙子戏。在剧中,丑角身穿齐膝短裙坐矮桩走矮子步。小生小旦则善于使用折扇作道具,称扇子花或扇子功。表演中,有时还插以杂耍吸引观众。载歌载舞,土色土香,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半班戏由于受吉安戏、湘剧、京剧大剧种影响,表演身段和台步都有仿效。剧种流派在师承上大致分为三派。 一是永丰派,以表演细腻,行当整齐,善于演半班剧目见长。主要艺人有:本法师又名天中师和杨万福、熊仔师等。 二是吉水派,以唱功见长,讲究嗓音圆润,委婉动听,特别是经久不瘖。主要艺人有:邓庆国和刘金生、罗日志等。 三是艺名麻子盖天的著名艺人罗五俚一派,他在吉安、吉水、高安授徒,既教采茶又教花鼓。善演丑行裙子戏,诙谐滑稽,技艺精湛。他演《顶烛怕妻》时,能顶着灯打拳、翻滚、钻矮凳。 吉安采茶戏的传统唱腔音乐,多是一出戏以一戏一曲,曲名即戏名,如“补背褡调”、“毛朋记调”等。有两个以上的曲调则分称为上下调,如“劝夫上调”、“劝夫下调”,还吸收了不少民间音乐中的山歌、小调。 吉安采茶戏曲调多为四韵和上下两韵,较为粗狂、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曲调110余首。

6,九江采茶戏的唱腔分为哪几类?

九江采茶戏的唱腔共分为平板类、花腔类、汉腔类、杂调类。 平板类包括倒板、叠板、慢板、平板、简板、火攻、快板、散板、垛子板、数板、对板、摇板。 而平板类的旦、生、净、丑又各有不同的调式和旋律。如旦行为徵调式,净行为羽调式,而生、丑行均为宫调式,但其旋律又各不同。 花腔类:有仙腔、采腔、花腔、快花腔、丑花腔、情腔。除丑花腔为宫调式外,其余都为为徵调式。 汉腔类:有叹腔、汉腔、还魂腔、慢哭腔、快哭腔。此类唱腔速度慢,甩腔长,善于表达悲伤哀痛的情绪。 杂调类:属小戏专用唱腔。属于民歌和曲牌体的小曲,共有一百余首。 九江采茶戏原为无管弦乐伴奏,只有锣鼓助节及后台帮腔,在甩腔时加入云锣、小钹、马锣等。

7,江西的戏剧叫什么剧

在江西的戏曲文化中,戏剧剧种十分多,特别是采茶戏,地域上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采茶戏剧。 1、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2、弋阳腔 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3、盱河戏 盱河戏,流传于广昌县境的一个古老剧种。别名大戏、土戏。盱河戏发祥于甘竹镇,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盱河戏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戏剧团。 4、东河戏 东河戏是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5、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角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据普查结果初步统计,江西省现存活态戏曲剧种(含皮影戏、木偶戏)共33个。 其中本土戏曲剧种24个:赣剧、弋阳腔、九江青阳腔、宜黄戏、广昌孟戏、婺源徽剧、东河戏、宁河戏、西河戏、赣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赣西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萍乡采茶戏、宁都采茶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袁河采茶戏、万载花灯戏、赣中花鼓戏、永修丫丫戏、南河戏。 跨省剧种3个:京剧、黄梅戏、越剧。皮影戏2个:上栗皮影戏、湘东皮影戏。木偶戏4个:横峰提线木偶、兴国提线木偶、兴国手端木偶、信丰手端木偶。与《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所列剧种相比,恢复了一个剧种即弋阳腔,新增了2个剧种,即永修丫丫戏、南河戏。

8,江西的戏剧叫什么剧

江西的戏剧叫赣剧。 赣剧是江西的主要剧种,其前身为古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珍珠记》、《张三借靴》是其代表性剧目。《还魂记》则是根据汤显祖同名原著改译。而赣剧皮黄腔的《雪夜访普》,和高腔的《江边会友》、《送衣哭城》都是比较罕见的古老剧目。 上世纪50年代,在江西省文化部门的主导下,弋阳腔两大流派:饶河班、信河班在南昌相合,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遂称“赣剧”。 扩展资料 江西赣剧发展背景 赣剧,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弋阳腔更名为赣剧。赣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其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赣东北地区的饶州、广信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 这种戏文,因为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江西特点的南戏,被人称为“弋阳腔”,与江浙地区的其他南戏声腔,并驾齐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祝允明《猥谈》在对南戏声腔的评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阳腔,作为赣剧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最为古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赣剧

9,江西的戏剧叫什么剧?

在江西的戏曲文化中,戏剧剧种十分多,特别是采茶戏,地域上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采茶戏剧。
1、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2、弋阳腔
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3、盱河戏
盱河戏,流传于广昌县境的一个古老剧种。别名大戏、土戏。盱河戏发祥于甘竹镇,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盱河戏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戏剧团。
4、东河戏
东河戏是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5、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角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据普查结果初步统计,江西省现存活态戏曲剧种(含皮影戏、木偶戏)共33个。
其中本土戏曲剧种24个:赣剧、弋阳腔、九江青阳腔、宜黄戏、广昌孟戏、婺源徽剧、东河戏、宁河戏、西河戏、赣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赣西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萍乡采茶戏、宁都采茶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袁河采茶戏、万载花灯戏、赣中花鼓戏、永修丫丫戏、南河戏。
跨省剧种3个:京剧、黄梅戏、越剧。皮影戏2个:上栗皮影戏、湘东皮影戏。木偶戏4个:横峰提线木偶、兴国提线木偶、兴国手端木偶、信丰手端木偶。与《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所列剧种相比,恢复了一个剧种即弋阳腔,新增了2个剧种,即永修丫丫戏、南河戏。

10,江西的戏剧叫什么剧

白剧:白族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鹤庆等白族聚居地区。“吹吹腔” 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一般认为,它由江西传入的弋阳腔融合白族语音、曲调而逐渐形成,清乾隆年间已开始演出,光绪年间则更盛行。1949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改称“白剧”。唱词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诗歌常用的“山花体”用白语和汉语演唱,唱腔曲调有三十多种,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比较古朴,有严格而固定的程式。较有影响剧目有《血汗衫》 、《火烧松明楼》 、《望夫云》 、《苍山红梅》等。 白剧,原名吹吹腔,解放后,吸收了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曲调加以丰富,1961年开始定名为白剧,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大理、云龙、洱源、鹤庆、剑川等县。 明初,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清乾隆年间,大理地区的一些农村,已盖起了戏台。如蓝林兴文寺的戏台于乾隆二十四年落成,如此偏僻的山村也专为吹吹腔盖戏台,可见当时吹吹腔的流行与兴盛。当时,在这一带还出现了许多技艺很好的吹吹腔艺人,还有了剧本(大都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及小说,如《三国演义》 、 《杨家将》等);脸谱,作为戏剧,吹吹腔在这时已趋于成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杜文秀起义,这一带战乱不止,吹吹腔一度停演。光绪年间,吹吹腔又兴盛起来,十分流行。现兮大理乡间的许多戏台,都是在这时修盖起来的、吹吹腔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现在能见到的还有269个,它们正是后世白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269个剧目中,取材于小说演义的有139个,根据民间故事、民间唱本改编的有7个,从古本戏演变而来的有4个,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的有57个,其他来源的有62个,由此可见吹吹腔剧目来源的丰富。吹吹腔的传统剧本,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是吹吹腔的文学性较强,戏曲中常见的陈词滥调较少,有不少剧目出于文人手笔,文辞雅美。如《李用下科》中书生李用的出场诗,便是用了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写成:“八月中秋丹桂,路上客邸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二是吹吹腔的唱词格式不同于汉族戏曲的唱词,基本上是“三七—五”的所谓“山花体” ,即每段唱词为四句,前三句是七字,后一句是五字。如果唱词需要长一些,就两段相连成八句,前七句都七字,第八句为五字,或是让两段以亡的“山花体”连在——起。“山花体”是白族文学中诗歌的传统形式,无论山歌、小调、大本曲、文人诗和巫觋所唱的祝词,都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吹吹腔与白族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吹吹腔的剧本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浯言是白语与汉语夹杂,白语部分也是用汉字书写,只是在句旁加以注明。如《崔文瑞砍柴》中崔文瑞的—一段唱词:“硬篾有曾崔文瑞(我名叫做崔文瑞),卑天上山去遭夕(每天上山去砍柴),遭夕共喂硬古母(砍柴供养我老母),愿她100岁。”另外,吹吹腔的剧本虽用汉字书写,但读时都是汉语白音的读法,因此用韵与汉语不同,而且也不分平仄,上下句平仄可以混用。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对吹吹腔的传统剧目进行了发掘整理,并上演了传统的吹吹腔剧目《崔文瑞砍柴》 、《火烧磨房》 、《窦仪下科》 、《柳荫记》 、《竹林拣子》 、《访白袍》等。 大本曲是白族民间传统的说唱曲艺,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大本曲调,是记载在《五代会要》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中的《击筑调》 (公元925年),距今已有约1000年的时间,现仍保留着的石刻《山花碑》诗体是七、七、七、五,共3韵,20联,其结构风格与《五代会要》中所记的《击筑调》相同,正是 大本曲弹词所用的诗体。大本曲表演时用三弦伴奏,演唱的内容多以历史题材和爱情生活为主。演唱时,一人主唱,一人伴奏,音乐随唱词变化。由于方言的差异,大本曲唱腔分为南腔和北腔两大艺术流派。南腔以艺人杨汉弹唱的作品为代表,北腔以艺人黑明星弹唱的为代表。南腔分为三腔、九板、十八调;北腔分为三腔、九板、十三凋。南腔委婉、抒情,北腔质朴、粗犷。 196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原大理市吹吹腔剧团的基础上抽调大理州歌舞团部分演员、演奏员组建成自治州白剧团,这是白剧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剧团。建团30年来,州白剧团在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移植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上演了剧(曲)目128个,近100台。特别在创作剧目上成果丰硕,有近20个剧目参加中央、省戏剧会演并获奖。1980年由杨明、陈兴、张继成创作,由州白剧团上演的白族神话传说故事剧目《望夫云》 ,代表了一代新白剧的表演风格及艺术特色。在剧本的内容中,《望夫云》既保留厂原传说中“神气化云”,反抗邪恶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基本精神,又增加了——些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情节,巧妙地把《龙凤姻缘》 、《白圭姑娘》这两个白族民间传说与《望夫云》的传说揉合在一起,丰富发展了剧情。新白剧的唱词虽然采用了三七一五式的“山花体”格式,但并不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而是常常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所突破。有的一段唱词多到十多句,一句最多的也有十几字的,以适应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使唱词更加戏曲化,并且又保留了唱词中浓郁的白族民歌风味,清新而别致。白剧的唱腔将传统的吹吹腔和大本曲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板腔体,同时又保留了连曲体的特点,显得比较舒展自由,富有表现力。如《望夫云》的唱腔主要用大本曲,同时也用了一些吹吹腔和白族的民歌调子,并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有所突破。因而 使此剧既保持了白剧唱腔上的风格,又使全剧的唱腔富于变化和表现力,朴素清新,悦耳动听。整个音乐格调由上向下滑,很别致,衬句的运用独具风味,伴唱的运用也很得体。特别是“定情”一场中绕桑林对歌的音乐,不仅唱词是用民歌,音乐也是民歌,气氛热烈欢快明朗。在打击乐中,白剧又吸收了京剧和滇剧的特点,使音色强弱高低的变化对比比较协调,增强了表现力。白剧的表演虽已有一定的程式,但并不凝固,比较自由。在舞蹈的设计中,白剧除吸收民间的霸王鞭和穿花舞外,还加了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力求使民间舞蹈和戏曲表演和谐统一。在舞台和服装的设计上,白剧大都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古代南诏壁画及雕塑来设计,既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感,又使白剧的服装和舞台设计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剧是白族的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区。该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从现存的戏台、手抄剧本、脸谱集等资料看,清乾隆年间就已流行,光绪年间兴盛。解放后,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改称“白剧” 。白剧的业余演出目前仍旧遍布这一地区的农村山乡。 白剧的唱词格式基本上是白族韵文“山花体”,即“三七一五” (前3句为七字句,第4句五字),或“七七一五” (前7句为七字句,第8句五字),其曲调被称为“七句半” ,用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演唱,唱腔曲调有30多种。有的按行当分,如小生腔、须生腔、小旦腔、摇旦腔,有的按人物身份、感情、动作分,如英雄腔、哭腔、抖马腔、苦腔,有的按节拍唱法分,如平腔、高腔、流水板、垛垛板、一字腔,其他尚有二簧腔、风绞雪、课课子等。唱时无伴奏,用唢呐接腔,接腔过门一般较长,变化复杂,夸张而富有表现力,用以烘托感情和加强表演动作的节奏感。打击乐采用民间舞蹈锣鼓打法,常与唢呐配合使用。 白剧的传统剧目有反映白族人民斗争生活的故事戏,如《血汗衫》 、 《牟伽陀开辟鹤阳》 、《火烧松明楼》等,有生活小戏,如《瞎子洗澡》、《张浪子薅豆》、《刘成五搬板凳》、《石山告状》等。此外尚有与滇剧等其他剧种题材相同的《三国》、《说唐》、《杨家将》等历史故事戏。新编剧目有《红色三弦》、《苍山红梅》、《望夫云》等。 白剧的角色行当分:正生、须生、英雄生、花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摇旦;黑净、红脸、大花脸,二花脸;大丑(袍带)、中丑(方巾)、小丑(旗锣伞报)。 白剧的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保留了较古老的面貌,它不仅有一整套专门的舞蹈性很强的程式,而且也很讲究武功。清乾隆时,72岁的艺人杨永桐,演《双猴挂印》还能翻身上梁。各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步法,并讲究“一装、二唱、三敲打”,即化装表演首先要合乎身份和性格,并且要唱得好,舞蹈和表演动作还必须与音乐丝丝入扣。白剧有一套具有特色的脸谱,只有红黑白蓝紫五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笔调粗犷,着重突出人物性格。 山花体的白剧 在云贵高原的西北角地区,主要是白族的居住地区,其东部是地势较为平缓的金沙江流域 ,其间还镶嵌有两颗明珠——洱海和滇池。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山水旖旎,繁花似锦 。自战国以来,迁徙西南的一支(音帛)人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民族。他们一代又一代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创造了万紫千红的白族历史文化。而白剧就是其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山茶花。 白族在历代汉族史籍中曾被称之为滇、叟、爨氏、白蛮、白等。白族自称“白子” “白尼” 。 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时,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采用白族作为通用族称。白剧就是据此定名的白族戏曲剧种。若从它的源头说,要追溯到“吹吹腔”和“大本曲”。也就是说白剧是融“吹吹腔”和“大本曲”为一体的新的民族剧种。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生活各个方面都可以用歌舞表现出来。如大本曲中的小调就有放羊调、上坟调、逼情调、祭奠调、问魂调、思乡调;民间舞中有采茶舞、担水舞、醉酒舞、酒礼舞、端盘敬酒舞、献水舞等。说起白族歌舞要说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在《上林赋》中曾列举了西汉流行的一些知名乐舞曲,其中有“文成颠歌”。唐代司马贞在《 史记索引》中对“文成颠歌”作了注解:“文成,辽西县名,其人善歌。颠,益州颠县,其 人善作西南夷歌。”“颠”即“滇”字。西南夷是汉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通晓音律的司马相如曾奉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夷,他记叙的颠歌不仅是歌,而是包括歌、舞、乐三者一体的艺术形式。这在滇池之滨颠县故地晋宁石寨山及附近地江川李家山发掘出土的青铜乐器、 乐舞俑和青铜器纹饰乐舞造型皆可佐证。 颠歌是统称,并非指一种歌的名称。它指的是颠人之歌和颠地之歌。清人桂馥在《札朴卷 十〈滇游续笔〉》中说颠歌是清代仍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踏歌。其实踏歌也只是颠歌中的一种。踏歌也叫踏舞歌,是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的歌舞形式之一。它顿足踏地为节拍,边唱边舞合欢场。踏歌在白族洱源西山一带叫“打歌”。白语“打”有“踏跳”的意思。它与其它少数民族如彝族踏歌形式一样,是一种边唱边跳的诗歌舞三结合的娱乐活动。其诗是自由体 ,采用一问一答方式,句子不要求齐整,可长可短,音韵不过于讲究,可押可不押。其歌有简单音调,音调和音阶变化不复杂,其舞多是围着火塘绕圆圈地走动,舞蹈节拍主要由齐整的脚步来实现,由于手牵手或者手里端着酒或其他东西,上肢动作比较简单。“打歌”产生年代至迟西汉。司马相如见到的颠歌中猜想是有“打歌”的。那时白族没有文字,打歌只能一代又一代靠口语流传,靠口语加工增删。白族的先民通过打歌娱乐形式, 一为娱己,消除夜间的寒冷、孤寂和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二为娱神,即敬鬼神以祈求福安,获得精神 上的安慰;三为传古,教育后代不忘先祖,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白族有俗 语“老人不传古,小人失了谱”之说。像流传下来的长篇叙事打歌《开天辟地》记叙地就是 盘古盘生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放羊歌》则记述了古代滇人游牧生活的情景,并自豪地唱道:“大理是个好地方,羊呀肥又肥。大理是个好地方,羊毛长有三尺六。” 白族打歌流传到后来,随着汉文化的影响扩大,很自然地接受了汉族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出现了不少富有戏剧情节的篇章,如《读书歌》(梁祝故事) 、《诸葛亮》 、《 楚汉相争》 、《八仙过海》等。这些打歌不过是借汉族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来表现白族民族精神,所以 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特色。比如说唱梁祝的《读书歌》,把柳荫结拜改为松下结拜,结拜后 还游了点苍山。在《开天辟地》中有兄妹结婚“请谁做主人?请松树做主人。”故白族人从古俗,结婚人家有在彩房门前和天地堂前栽一对松树的习俗。汉族梁祝没有写梁山伯与祝英 台劳动,而《读书歌》中的梁祝自己盖草堂,做桌凳,自己挑水烧火做饭,并把“十八相送 ”的情节改成下棋、弹琵琶的试探。结尾英台进了山伯坟墓后还加用了金锄头从坟中挖出两 根木棒,两根木棒被丢到河里,变成了两条金鱼,两条金鱼被网起埋在河边,又变成了两棵柳树。再用金斧头砍柳树,砍下的木片变成对对蝴蝶飞。最后梁祝变成了一对双鸳鸯,马文才变成了一只单鸳鸯。 “打歌”的故事情节增强,使它具有与戏曲结缘的基础。 与戏曲结缘的还有绕三灵歌舞。“绕三灵”白语叫“萨纳”,是大理白族在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举行的一种具有某种神社遗风的歌舞盛会。绕三灵中装扮老人者手执歪挂小葫 芦的竹杖,很有可能就是神树即社树(桑树)的演变物,葫芦是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崇性物, 它的源头与汉族远古崇拜生命“社”的“聚社会饮”一样,即在生命茂盛的季节——春天( 春社),会合男女,狂欢歌舞的自由交合仪式。白族对于绕三灵群众性的歌舞仪式演变有许多传说。如古时有一年大理干旱,到栽秧时节 ,老天滴雨不降,秧苗无法插下去。后来百姓群聚到喜洲九堂神本主庙里搭了一个祈雨台,念经祭祀求本主下雨,到四月二十五日这天果真下雨了。从此百姓非常信奉本主,每年四月二十五日都去本主庙朝拜求雨。还有传说绕三灵是为一位死去的爱民皇帝奔丧。显然随着白 族社会发展,人主代替了本主。张文勋主编的《白族文学史》记载了这个传说,说古代白族有一位爱民皇帝死了,“由于他在世时能施仁政,人民喜爱他,他死以后,百姓为他奔丧,手中拿着杵丧棒和柳树一枝,柳树上挂白布和净水碗,表示对爱民皇帝的哀悼,这种形式每年一次。以后人们手中拿的杵丧棒变成了霸王鞭,净水碗变成了金钱鼓,柳枝上也不挂白布 而挂红布了。” 绕三灵到了清代,其音乐曲调大量吸收了白族民间歌舞曲调。如《挖水调》、《出门调》 、《大理古景》,跳的是霸王鞭、金钱鼓舞,演奏有锣鼓、笛子、唢呐等。 清代白族文人诗作中,对此有所描绘:“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臂旋转,最是小姑歌 调,声声唱入有情天。”(咸丰年间的白族诗人段位《绕三灵竹枝词》。 “曲唱民家随口道”,绕三灵是边走边唱,即兴编词,基本上是“七七七五”的白族调唱词形式,这与大本曲山花体诗体唱词是一脉相承的。任何民族戏曲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滋养, 同时又离不开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白族的大本曲和吹吹腔就是在白族民间歌舞和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本曲长的由上百首“白族调”组成,一般用三弦、唢呐伴奏。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说唱歌舞综合戏曲艺术。大本曲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有的说起源于唐朝,也有的说起源 于明朝。如果仅从唱词“七七七五”山花体格式来看,推究大本曲起源于唐代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因为白族具有戏曲雏形的综合艺术必定会受到汉族地方戏曲的影响,而汉族地方戏 曲兴起正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所以大本曲的兴起并流传开来只能在这之后。 早期的大本曲是一人抱着三弦自弹自唱,唱腔是白族调,发展到后来十八调。十八调是唱腔中的小调,有〔螃蟹调〕、〔老麻雀调〕、〔新麻雀调〕、〔花谱调〕、〔家谱调〕、〔 琵琶调〕、〔花子调〕、〔放羊调〕、〔上坟调〕、〔道情调〕、〔祭奠调〕、〔阴阳调〕、〔起经大会调〕、〔拜佛调〕、〔问魂调〕、〔思乡岭〕、〔血湖池〕、〔蜂采蜜〕等。 望夫云 是白族剧作家杨明根据白族民间传说创作的白剧,1980年11月中旬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带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在民族文化宫演出11场。剧中主角阿凤公主由叶新涛扮演,猎人阿龙由杨永忠扮演。该剧唱腔比较好地把白族大本曲和吹吹腔揉为一体,既表现 委婉细腻又可表现激越明快的思想情感。剧中还根据情节发展和人物表现的需要,安插了具 有白族风俗民情的舞蹈场面,如“绕山林”、“霸王鞭”、“赠神翅”、“仙女散花”等。 受到首都观众的好评。 《望夫云》故事也产生于南诏时代,说的是南诏王有位公主阿凤长得很美丽,她后来爱上 了一个英俊、勇敢的猎 人阿龙。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同猎人一道逃出王宫, 来到苍山顶上的南局峰上快乐地生活。南诏王得知公主出逃,请罗荃法师将猎人打入洱海, 变为石骡。南诏公主因盼望、思念自己的爱人,终于悲愤地死去。她死后化为一朵白云,每年八、九月间,白云出现就要刮起大风,直到吹开洱海水看到石骡,才风平浪静。白族人同情公主,把这朵美丽的白云叫做“望夫云” 。 大型现代白剧《情暖苍山》 现代白剧《情暖苍山》以白族农村生活为背景,以乡长田秀兰和丈夫赵经理,兄弟田金生,以及农村刘二宝等人的矛盾纠葛展开剧情,抒写了刘二宝一家纯朴善良,受害背黑锅,阿秀乡长从家事的泥潭中艰难走出,揭示真相反思的故事。塑造了一位以情换情,坦坦荡荡做官为人的乡长形象,展示了现代白族农村的人物风貌和风俗民情。 该剧在“迎接新世纪2000年云南新剧(节)目展演”中,得到了观众、专家以及领导的一致好评,毫无争议地排在此次展演获奖剧(节)目的榜首。剧评家认为该剧的成功,不在于追赶时髦的“新”,而在于老老实实的“真”,在于真实和真情,而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就选材而言,《情暖苍山》并无什么新鲜之处,只不过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假农药、假种子之类的事件,就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全剧围绕农民刘二宝因假农药烧死庄稼而大闹乡长田秀兰的婚宴,田秀兰查假农药来源而展开。剧作家的功力在于将这样一个普通事件进行集中、提炼和概括,使之典型化,并不脱离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剧中戏剧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的构成、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戏剧矛盾和冲突的推进,悬念、期待、突转等手法的运用,一切都是自然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既符合生活逻辑, 又符合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感情逻辑,从而使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较好的统一起来,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乐于接受,为戏剧演出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而真情则是艺术的生命之泉,《情暖苍山》的成功就在于它写了真情,用真情感动人,剧中围绕追查假农药来源展开了一系列戏剧冲突,都是围绕一个“情”字进行的。亲情、乡情、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该剧的核心,乡长田秀兰梅开二度,与新婚丈夫赵经理情深意笃,与她亲手拉扯大的弟弟田金生从小相依为命,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贩卖假农药的竟是自己的弟弟,还扯出自己的新婚丈夫,而且假农药又是自己亲手从丈夫公司帮刘二宝买的,这样双重巧合造成的误会,就是跳进黄河也难洗清,另一方面,受假农药坑害的刘二宝,又恰恰是她和睦相处二十年,哺育她成长的父老乡亲。更为严重的是,她身为乡长,假农药事件 不仅影响到家庭声誉,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党与群众的血肉之情。田秀兰不是圣人,她需要亲情,需要家,她也不忍心父老乡亲受损失,更不忍心看到本已遭受农药坑害的刘二宝蒙受不白之冤,反而要赔礼道歉,各种情感的巨大冲击,使她陷入了极为复杂艰难的感情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更 难作出果断抉择。人最难割断的就是情,最受折磨的也莫过于情,最难选择的也是情,剧本将田秀兰置于这种真情的艰难选择的窘境之中,展开亲情、乡情、党与群众血肉之情之间的内心情感搏斗,并在这种搏斗中将人物内心世界情感的丰富性、真实性、高尚性和人格魅力呈现给观众,使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从而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理智上都完全接受了乡长田秀兰这个人物形象,当然也就接 受了剧作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该剧在2000年全省新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剧本创作、表演、舞美设计、音乐创作五项大奖,2001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剧目及表演、音乐等六项奖,后改名为《阿秀乡长》拍成戏曲电视剧,全国播映。 该剧编剧:魏树生;导演:礼朋;音乐设计:王茂林、张亮山;舞美设计:张寿培、姜果、杨光炳、杨月明;主要演员:叶新涛、杨益琨、马永康、赵文生、董汉贤、彭强、赵先治、杨刘忠等。 白剧-大理白族舞蹈,大理白族白剧,亦名“白戏” 。原名吹吹腔,简称“吹腔” ,大理白白剧是在1958 年以来吸收了大理白族大本曲的曲调、是大理白族的一些音乐舞蹈及云南滇剧音乐等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吹吹腔,原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齐全,有一定表演程式,唱腔有30多种,多按行当和情节来名命。白族白剧音乐以唢呐间奏帮腔,表演时载歌载舞。行头、脸谱与中国古典戏剧大体相同。大理白族白剧剧本有《窦仪下科》、《柳荫记》、《蟒蛇传》、《火烧松明楼》、《血汗衫》、《杜朝选》、《赵龙观灯》等。大理白族白剧唱词为“山花体”,对白为大理白语夹杂汉话,但汉字要白读。大理白族白剧吹吹腔在1949年以前没有专业性的戏帮(班),而是自娱性的大理白族民间组织。1959年正式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吹吹腔剧团”,1962年改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 。在唱腔方面以大本曲为主,吸收吹吹腔,演唱时多以三弦及唢呐伴奏,并用打击乐控制节奏。大理白族白剧演出过《血汗衫》、《望夫云》、《红色三弦》、《苍山会盟》、《白节夫人》、《孔雀胆》、《阿盖公主》等大型剧目,为大理白族白剧的发展进行探索。现白剧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戏曲剧种。 白剧《阿盖公主》取材于南诏历史中段功的故事,与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话剧《孔雀胆》同出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元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者梁王,为笼络大理总管段功,将女儿阿盖许配于段功为妻,以达稳定元朝在云南统治 的目的。段功以卓越的智慧与平易待人的品格,深得民心。其间梁王由于听信奸人谗言陷害,深怕段功“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密令女儿(段功之妻)阿盖用孔雀胆泡制的毒酒杀害段功。善良美丽的草原“押不芦花”阿盖公主没有屈服于权势,违背父命,反劝段功一齐逃回大理避祸,然而耿直的段功却坚信无辜者必能洗清自己,“一走反遭千古骂名”的愚忠信念,欲与梁王“辨别是非曲直”。奸臣石拉,暗设埋伏,段功最终还是被梁王所杀害。阿盖因丈夫的被害,喝下父亲梁王曾要毒害段功的毒酒,以死殉夫。 白剧《阿盖公主》通过“赐夫” 、“夸夫” 、“劝夫” 、“扶夫” 、“殉夫”五场,构成全剧的贯穿线,“夫”字前的六个字结成矛盾冲突的疑点和戏剧动因,层层推进,波浪叠起,演绎出令人扼腕拍案,叹气悲泣的一幕幕人生悲剧。剧作者在创作该剧时,艺术观点非常鲜明,白剧必须走自己的路,剧目创作必须立足白族文化,必须反映本民族历史与现代生活中的典型形象。白剧《阿盖公主》的创作正是这种理念的产物。题材虽然与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话剧《孔雀胆》取材相同,创作无疑自找难题,但剧作者独辟蹊径,以白族人的文化视角重读历史,用“蒙古姑娘阿盖是我们白族的好儿媳”为情感主线,走自己的路,重新铺排场景与故事。剧本仍写宫廷戏,但洋溢的是夫妻情、父子情、人性之深情,使故事充满凝重悲壮的色彩,将段 功之死引申到“民族一定要团结”的高度上。《阿盖公主》推出之后,先后获得云南省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剧目展演综合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剧目创作银奖等9个奖,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文华”单项奖。剧本获云南省政府奖银奖。1996年选入中央电视台“戏曲精品库”

11,侗族的刺绣,为什么会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侗族刺绣是一种用引增穿刺,将各种彩色丝线或棉线附在针织表面上,把他们构成各种图案,文祥的工艺技法,这是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工艺技法不受底部经纬组织的限制可以让自己自由发挥自己构想图案,由于这种救治方法不同,刺绣的服饰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这种色彩绚丽的刺绣,被纳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侗族是一个很难到达的地方,有着强烈的神秘感。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是苗族、彝族、瑶族、壮族、汉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无论是物质风雨桥、吊脚楼、古井、古代殉道,还是非物质锣鼓、秧歌、刺绣,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侗族刺绣,质朴自然,色彩鲜艳。刺绣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 三、侗族刺绣民间工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制作精良、系统的生产工艺。刺绣是侗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出生后必须戴的帽子,挂在身上的胸袋,孩子的后盖,夹克的下摆,衣叉,男式紧身裤,女鞋,围裙……都离不开刺绣。长期以来,反复的工作使他们的技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水平,并已演变成一门艺术。 平秋侗绣,发源于“百里侗乡”的九寨,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整体浮雕感呼之欲出,自成风格,文化内涵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价值。 该绣种仅在锦屏县平秋镇及周边的侗族群体中世代相传,承载着世世代代锦屏北部侗民农耕文化的理想追求与精神寄托,集中体现了九寨侗族劳动妇女的智慧结晶,己经成为当地侗族文化模式的物化形象 。

12,戏剧与反戏剧的区别是什么?急急急急急急急!!!!!

二者都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历史或社会生活中的各 种矛盾冲突的艺术。但,戏剧是以文学为主体,戏曲却是以音乐为主体;前者主要是用“说”“做”来演故事,后者却是“以歌舞演故 事”,通过“唱、做、念、舞(打)”来呈现故事。而更主要的区别还在 于对时、空的处理上,前者以写实手法为主,后者却是虚拟的、大写意的,化妆、装扮也是夸张的。在分类上,戏剧可以包括戏曲,戏曲 (具有戏剧的属性)却不包括戏剧。传统的戏曲形式应是涵盖文 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雕塑等多种成分的综合艺术,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并有着鲜明特征的民族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