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关于大禹的故事还有吗?

关于大禹的故事还有吗?

1、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2、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3、涂山之会 大禹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 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 夏禹大声向 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 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 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4、化猪拱山 涂山氏看见大禹治水,成天东奔西忙,九年中三次经过家门都不回屋一趟,她决心要帮助他开山导水。涂山氏本是天上神女下凡,她求天神木比塔把自己变成一只神猪。 每天黑夜俏悄地来到大山下,用嘴拱山,给江水开路,鸡叫前又变成人回到徐山。一天,天亮后,大禹来到江边看水,发现挡住水的大山被推平了许多,岩石上面还有猪毛和血迹。 以后,天天都是这样。大禹觉得奇怪,夜里来江边观看,见挡水路的那座大山正在慢慢垮下去,水通过山口,向东流去。大禹睁大眼睛仔细看,原来有一头小山包一样的猪。 浑身泥污,正在用力拱山。大禹正要上前致谢,那猪看见大禹来了,夺路就逃,被大禹一把拉住,现出了原形。涂山氏见大禹识破了自己,觉得自身太丑,没有脸见丈夫。 便化成神猪沿江向西跑。她一口气跑到了古西凉国。当地的人知道涂山氏化猪为大禹拱山、为天下百姓造福的事后,立志子孙不吃猪肉,表示对涂山氏的尊敬。 5、九顶镇龙 古茂州的百姓告诉大禹,在茂州的大江里有一条乌龙,它经常在发大水的时候出来显威。它的尾巴一甩,就要推平几座山;它的口一张,就要吞食千百牛羊。 百姓没有办法,只好在大水到来的时候,赶着牛群羊群去献给它,害得百姓叫苦连天。大禹从天神木比塔那里借来了九钉神耙,同乌龙大战,四方羌民都来为大禹助威。 涂山氏亲自擂响岷江边上的一面石鼓。经过大禹与羌民的齐心奋战,乌龙终于被治服在岷江边上。大禹把手中的钉耙用力投向乌龙,化作九顶山峰压住乌龙,使它再也不能出来作孽。

2,大禹都有哪些故事?

(大禹治水绘画作品) 大禹治水,是华夏千百年来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这是一种难得的民族的精神动力。那么大禹除了治水有功之外,还有哪些故事呢?今天就为您解密,大禹背后的那些事儿! 大禹治水是典故,但是和这相关联的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注意这原本就是两个典故,只是因为有逻辑关联,所以后世就把这两个典故给合在一处,称之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了。 (大禹治水绘画作品) 首先要明白,大禹治水和三国家门而不入,是两种境界也是内涵极其不同的两个典故。我们知道历史典故是有一定的内涵在里面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件事就能成为典故,还能得到全天下广为流传而且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你要知道,历史典故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权势或者地位而形成,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并不是因为大禹有名气,所以这件事就成为了典故,而是因为三过家门而不入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很强的内涵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种乐观豁达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这是大禹最让人称道的地方,而不是因为他治水有功被大家久仰供奉,要知道历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当时即便大禹不治水也会有其他人。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才是大禹真真正正的故事,是有高尚精神内核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绘画作品) 此外,大禹除了治水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外,还有一个给中华大地留下生生不息的名号的故事,那就是九州。在很多书籍,或者皇帝的诏书当中都很常见九州万方的说法,世人不知道的是,九州最早就是大禹一步一步勘探取名形成了。在《尚书》中就有专门的记载。 (大禹治水图)

3,大禹的故事50字以内

禹,姓姒,名文命[1(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为都城 ,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4,大禹治水故事简介,(50字左右)给采纳的

大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大禹治水采用了“疏”的方法,九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成功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希望我有帮到你,麻烦给个好评哈o(∩_∩)o

5,大禹治水属于什么故事呢

大禹治水属于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上古时期大禹治理大洪水的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 大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率领民众,改"堵"为“疏”,历经13年最终治水成功。 大禹躬亲劳苦,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由此形成了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6,大禹的故事有哪些人物

4000年前,黄河流域发生洪灾,大禹治水有功,在百姓中威信极高,当时的华夏族首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百世.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洪灾泛滥,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四方部落首领们都推荐鲧去治理洪水.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但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尧后的帝王舜杀了鲧,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他创造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测绘方法.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他继舜之后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的贡献首先是治洪水.在当时部族分裂的情况下,他很有见地的制定了“天下一统”的治水方针,创造性地采用了“导山治山”的方法.传说他安排助手伯益修《山海经》,第一次记载了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物事件以及飞禽.
禹完成了治水的使命,使百姓重建家园安居乐业,而且他当了首领后,继续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在他统治时期,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了氏族公社的后期,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后来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7,关于大禹的故事有哪些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造九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 后九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扩展资料: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 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禹 (夏朝开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