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岳飞的师父是谁

岳飞的师父是谁

是周侗。 周侗zhou tong(正史记周同,约1040-1119年)字光祖,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北宋末年之武术大师,以善于箭术闻名。南宋名将岳飞之师,明清评书人称其为姜维的后代。 在评书中,周侗因为主张抗辽抗金,在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专心武学,确立了官派正规武术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枪戳脚,发展出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棍法等。 他悉心传授武功,在御拳馆期间正式收徒二人,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豹子头林冲,卢俊义广有田产,不作官,林冲担任宋军中的八十万禁军中的一个教头。第三个徒弟是曾头市的史文恭,民间传说武松的玉环步和鸳鸯腿也是周侗所交授,最后收的闭门徒弟就是岳飞。 扩展资料 周侗并没有在水浒传中出现过,但是水浒中有几个绝对主角都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卢俊义、比如林冲、史文恭、甚至武松等,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周侗的徒弟,他们的一身武功大多数都是周侗教出来的。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在历史上确实有周侗这个人,而且确实是一个武功高手,素有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之称,而且在岳飞传中也明确记载过,岳飞学射于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 事实上,周侗的武功源于少林,是北派少林谭正芳最小的弟子,他是得到了少林武功的真传,由于武功出色,加上因缘际会认识了包拯,从而进入军中,担任教头。 也正是因为周侗也曾在军中任职,所以他得以教出了很多知名的徒弟,当然,从这点不难看出,周侗确实是一个武术大家,而且在江湖上极具威名,就连著名爱国将领岳飞都曾拜他为师,学习武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侗

2,岳飞是被谁害死的?

有三个说法: 1、是秦桧直接害死的。他私通金国,不希望岳飞阻挠金国南下。 2、是宋高宗。他不希望徽、钦二帝被解救回国,否则的话,他就得让位。 3、是岳飞自己。怨他自己太忠了,宋高宗并没有让岳飞迎回二帝,而他却常常把“迎回二帝,靖国雪耻。”挂在嘴边,这是宋高宗最不希望的事情。所以他只有死,才会解除宋高宗的不安。 扩展资料:1、岳飞墓 1163年(南宋隆兴元年),宋孝宗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丛祠迁出,以“孤仪”(即一品礼)改葬于栖霞岭下。1221年(嘉定十四年),宋宁宗将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年间改称岳王庙),以表彰岳飞的功德,元代至今,时兴时废,代代相传。 现存建筑于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墓阙西侧两边的铁栅栏内,铸有秦桧与其妻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跪像。1961年,岳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王庙 为纪念岳飞,中国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飞庙。杭州岳庙位于栖霞岭南麓,是墓庙一体的建筑群;安阳汤阴岳庙位于岳飞故里汤阴县;朱仙镇岳庙传说是为了纪念朱仙镇之战而建;靖江岳庙前身是宋代的岳飞生祠。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岳飞

3,岳飞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百度百科》岳飞是一个十分有名的爱国将领,岳飞这个人非常的忠厚爱国,正直无私,治军严明,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先士卒,并且在生活上又非常的勤俭节约。可以说岳飞非常的肝正不阿,对待手下也亲如兄弟,忠君爱国是一个深受人们爱戴的好将军。又非年少的时候,家境十分的贫苦,但是他热爱读书,日夜攻读,并且还锻炼自身的体力去习武,直到拜师学艺之后技术更是厉害,可以说剑无虚发。岳飞从军之后,后来遇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建立了南宋,当时岳飞是十分反对朝廷南迁,想要请求赵构,亲自御驾,亲征去收复中原。但显然赵构只想在杭州贪图享乐,岳飞的举措触及了赵构的霉头,于是就被革职。之后岳飞转头他人就带兵驻守边家,岳飞的军事生涯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尤其是岳飞精忠报国,后来发展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更成立了抗金的中流砥柱岳家军。只可惜小人秦桧还有其他人嫉妒岳飞的才能,就陷害岳飞,让岳飞含冤而死。幸好之后岳飞成功平反,那5个人也被制成了铜人,一直跪在岳飞墓前。

4,岳飞的故事简介

1、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2、赏罚分明 “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斩!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岳飞与将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伤病,岳飞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相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李氏亦时常慰问将士遗孀。 3、儒将风范 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除此之外,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 。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 岳飞虽是武将,但他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他是寂寞英雄,满腔抱负,无人赏识,“欲将心事付瑶琴”,却无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写的《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岳飞这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4、事母至孝 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飞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 岳母于绍兴六年三月病故。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近千里,自鄂州归葬于江州庐山。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5、酗酒 岳飞的酗酒是在韩家做护院时染上的,他在二十岁时离开韩家到相州的一个市镇当了游檄(弓手)。但一次酒醉后误了事,丢了职务,就此应募从军。 成为一方大将后,他在一次大醉之后,将同饮的江西官员赵秉渊痛殴一顿,差点打死。高宗皇帝赵构第一次与岳飞见面,就告诫岳飞戒酒。岳飞听从了,从此滴酒不沾。 有一次行军途中遇雨,岳飞和部下到寺庙中避雨,闲谈中岳飞说:“我曾经喜欢喝酒,犯下一些过失,母亲和皇帝都嘱咐我戒酒,我现在虽然戒了,但是等我们打到黄龙城后,我一定开酒戒,和诸君痛饮一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5,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岳飞,字鹏举,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岳飞一生与来自于北疆境外的侵,略,者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朝抵御异,族,侵,略,但是最后由于受到宋高宗的猜忌而被监,禁,最终被处,死。宋孝宗淳熙六年,岳飞被追谥武穆,宋宁宗嘉定四年,岳飞被追封鄂王,故后人也尊称岳飞为“岳武穆”或“岳王”。
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岳飞生于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岳飞神力惊人,能开三百斤(今96公斤)之弓,八石(今237公斤)之弩,拜师于弓术名家周同,能左右开弓。宣和四年冬,岳飞从军,随即因其父岳和病故,回到家乡守孝三年。宣和六年冬,再次投军,翌年驻地沦陷于金军之手,战败还乡。宋钦宗靖康元年,第三次投军。宋高宗建炎元年年,以越职上书言事,被夺官。关于这三次从军经历,各种史书众说纷纭,且又语焉不详。
宋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投奔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军中,受到赏识,借补修武郎、阁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不久,又借补武经郎,充中军统制。九月,随都统制王彦北渡黄河抗金。张所因事遭贬,河北西路招抚司撤销,岳飞与王彦意见不合,遂脱离王彦单独行动,但众寡不敌,不久即南下投奔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宗泽。宗泽追究岳飞擅自脱离王彦的责任,贬为秉义郎。不久,以岳飞为踏白使,领五百骑兵前往汜水关侦,察,岳飞击败金军,被升为统领,不久又升为统制。 建炎二年七月,宗泽病逝,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八月,岳飞再次在汜水关击败金军,升转武功郎。杜充命令岳飞去消灭张用、曹成、王善等被原宗泽招安但在其死后不受约束的部队,岳飞以所部八百人死战,升转武经大夫。接着,岳飞奉命解,救,盗,匪杜叔五、孙海围困的东明县,升转武略大夫,借补英州刺史。岳飞再救援被王善围困的淮宁府,升转武德大夫,实授英州刺史。 建炎三年六月,杜充撤往建康府,岳飞苦谏不从,开封失守。不久完颜宗弼率金军南下建康,杜充所部战败,率亲兵三千投降。岳飞退屯建康东北的紫金山,后四战收复常州。
宋高宗从海上逃走,金军从海道追出三百多里,仍然没能抓住他,随即在大肆掳掠后北还。 建炎四年三月,宋高宗从海上返回越州,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命其收复建康。四月,岳飞在清水亭首战告捷;五月,进屯牛头山,率三百骑,兵、两千步兵在建康城西北十五里击败完颜宗弼,收复建康。六月,岳飞随张俊讨伐沦为盗,匪的原统制戚方,以三千人在广德军东南约七十里的苦岭击,败戚方,戚方投降张俊。 岳飞回到张渚镇,因为即将离开,在房东张大年的屏风上题词: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曲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碟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张俊回朝后“盛称岳飞可用”,于是岳飞升转任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完颜宗弼北上后,与完颜昌会师攻打楚州。
宋高宗命张俊援救楚州。张俊泽命并非嫡系的岳飞出战,又命刘光世为岳飞后援。岳飞于九月赶到承州,但未能解楚州之围,楚州失陷。岳飞无险可恃,撤军而还。同年六月,御前五军改为神武军,韩世忠所部为神武左军,张俊所部为神武右军都统制,两人均为都统制;辛永宗所部六千人为神武中军,王燮所部一万五千人为神武前军,陈思恭所部万人为神武后军,三人均为统制。御营司五军改为神武副军,辛企宗所部为神武副军,辛企宗为都统制;李横所部为神武左副军,颜孝恭所部为神武右副军,两人均为统制。后神武右副军统制颜孝恭改任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司统制,空缺由岳飞填补。
十月,岳飞升转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因镇压福建范汝为之乱不力而被削职,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
绍兴二年正月末,岳飞被任命为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统率军马前往潭州。二月,主战派头号人物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等将领划入李纲部下,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当时岳家军的兵力为一万二千余人,岳飞以二千人驻守吉州,以其余的一万多人进攻曹成的部队。战斗中岳家军尽占优势,但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骁勇异常,先是攻入岳家军第五正将韩顺夫的营地,将韩砍折一臂而死,后又杀死了岳飞的胞弟岳飜。但杨再兴最终被岳家军俘虏,被岳飞收服而成为日后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
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闰六月,岳飞升三官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仍属从五品。讨伐曹成后,岳家军兵力增一倍,达二万三千到四千人左右,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相差不多。
绍兴三年九月,岳飞第二次朝见宋高宗。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又任命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将驻守蕲州的统制李山,屯扎江州的统制傅选两支部,队并入岳家军,将淮南西路舒州和蕲州的防,务并入岳飞的防,区。
岳家军的军号也由“神武副军”升格为“神武后军”,但岳飞的官衔却由都统制改回统制,这是因为他的资历尚浅,还不能和“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相比。
岳飞率岳家军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四年五月至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三万五千人左右大败伪齐刘豫的部将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复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阳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额外的原由刘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克复襄汉后,岳飞面临的是新恢复的中原地区的后,勤,防,务问题,这是以后直到金哀宗时金国被灭中原被克复后都一直困扰宋军的问题。这些地方因为“久罹兵火”,原来的居民“或被驱虏,或遭杀戮,甚为荒残”,以至于“百里绝人,荆榛塞路,虎狼交迹”,“野无耕农,市无贩商,城郭隳废,邑屋荡尽,而粮饷难于运漕”。凡是这样克复失地的宋军,都有一个两难的防务问题:“若少留将兵,恐复为贼有”;“若多留将兵,唯俟朝廷千里馈粮,徒成自困,终莫能守”。
因为后勤的问题,岳飞只能将主力撤回,留少量兵,力,戍,守。张旦被任命为唐州邓州郢州襄阳府安抚使、兼襄阳知府,牛皋为安抚副使,李道任唐州邓州郢州襄阳府四州都统制,配置军士2000人,守卫襄阳府;周识和李旦率150名军士守郢州;孙翚和蒋廷俊率200名军士守随州;舒继明和訾谐守信阳军;戍守襄阳府的2000人中分拨出来一部分,由高青和单藻带领守唐州,由张应、党尚友和邵俅带领守邓州。这些官,员在收复的防区内整,治,防,务,恢复生产。
伪齐刘豫李成的军,队虽然不时骚扰,却始终不能夺回襄汉六郡的控,制,权。襄汉六郡原来分属京西南路和京西北路,这次收复之后,宋廷为统一管理,单设襄阳府路。除在襄阳府设安抚使司外,不按制度设置“差监司”、即转运使司等文人监,军,系,统,“止委制置使岳飞措置”。这是战时对宋朝历来的文人控,制,武,将,军,队的反动,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
此时岳飞作为武将不敢居功,上奏说自己“人微望轻,难任斯职”,要辞去制置使并请求宋廷另“委任重臣,经画荆、襄”。宰相赵鼎认为:“湖北鄂、岳,最为沿江上流控扼要害之所,乞令(岳)飞鄂、岳州屯驻。不惟淮西藉其声援,可保无虞,而湖南、二广、江、浙亦获安妥。”
宋高宗同意赵鼎的主张,确定岳飞改驻荆湖北路的首府鄂州,自此岳家军的大本营就定在了鄂州。
绍兴四年九月,伪齐刘豫发动秋季攻势伐宋,扬言要“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金军由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刚升任的右副元帅完颜昌和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的统率下,配合由刘豫之子刘麟指挥伪齐军,在九月下旬分路渡过淮河攻南宋。刘光世不战退兵江南,将整个淮南西路相让。张俊主张划长江而守,“当聚天下兵守平江,俟贼退,徐为之计”,以“坠马伤臂”为借口,拒不出兵渡长江攻击金军和伪齐军。宋丞相赵鼎派人监督张俊发兵,并奏请严惩张俊,但不了了之。结果,几路宋军全部防守于江南,张俊军守常州,韩世忠军守镇江府,刘光世军守建康府。长江北面的庐州知州、兼淮南西路安抚使仇悆拒绝执行其上级刘光世的命令逃跑,刘光世派统制张琦来问罪,仇悆说:“若辈无守土责,吾当以死殉国!寇未至而逃,人何赖焉!”张琦只好作罢。仇悆以召募来的庐州和寿州守军几百人和二千乡兵几次打退伪齐攻势。
十二月,刘麟又增兵攻打,完颜宗弼亲自为后继,所幸岳家军由鄂州赶到,统制徐庆和牛皋先胜一仗,岳飞后亲自赶到击败伪齐军,解了庐州之围。此时,金太宗病危将死,完颜宗辅、完颜昌和完颜宗弼撤兵。伪齐攻势瓦解。
绍兴五年,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去世,右副元帅完颜昌和元帅左监军完颜宗弼成为最有军权的将领。此时岳家军的规模从三万多人的规模增加到十万人左右的规模。这是因为杨幺军的壮丁六万人大都编入岳家军,再加上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八千五百多人),和此后增拨的统领丘赟所部(近一千五百人);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约一万多人);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几千蔡州兵。岳家军以后也大体维持十万左右这个数量直到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所害。
十二月,宋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军队整编,分为“三衙军”和五大部“行营护军”。“三衙军”即“禁卫军”,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所辖部,队组成。五大部“行营护军”中,(1)张俊一军为“行营中护军”,(2)韩世忠一军为“行营前护军”,(3)岳飞一军为“行营后护军”,(4)刘光世一军为“行营左护军”,(5)吴玠一军为“行营右护军”。五大部之外又将王彦的“八字军”编为“行营前护副军”。
从1135年军,队整编至1141年绍兴和议,行营护军是南宋的基本军,事,力,量,而三衙军则刚刚组建,除杨沂中统率的殿前司,部,队因由原来的神武中军改编而成、兵,力较强,其它两部解潜统率的马军司部队只有两千骑,兵,和颜渐统率的步军司部,队都是新编无战,斗,力的部,队。
主力行营护军五大部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南宋初年康王大元帅府的宋高宗嫡系御营军,如张俊、韩世忠、刘光世所部,岳飞最早也属这个系统,但因为上书被罢职而离开此军投入张所的军中;二是源于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这是岳飞离开王彦后加入的、和金军战斗最多的部队,是岳家军的来源;三是源于吴玠的陕西军,吴玠一军原本没有名号,在这次整编中才得到了行营右护军的名号,被列入正,规,军。
岳飞和吴玠二人都不是嫡系,是纯粹靠军功起家的将领,其部队是行营护军中的主力,尽管人数较少,但战斗力最强。参知政事李邴曾对宋高宗说:“陛下即位之初,韩世忠、刘世光、张俊威名隐然为大将,今又有吴玠、岳飞者出矣。” 至此,岳家军前后更改了“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和“行营后护军”四个军号。
1135年,由于岳家军的兵,力变成了原来的三倍,岳家军也从原先十将的编,制,扩,充至三十将的编,制,每将的平均兵,力是三千多人。到绍兴九年岳家军增至八十四将,每将的平均兵力减至一千二百余人。
岳家军至少有十二统制“军”:1.背嵬军;2.前军;3.右军;4.中军;5.左军;6.后军;7.游奕军;8.踏白军;9.选锋军;10.胜捷军;11.破敌军;12.水军。其中背嵬军是绝对主力,名字学自韩世忠的同名统制军;游奕是巡回的意思;踏白是武,装,侦,察的意思;其它军名都是增长士气的军号。
据绍兴九年统计,这十二军共有22名统制、5名统领和252名将官分别率领,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岳飞不在时可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中坚人物。
岳飞在收到十二道金牌班师回朝之际,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岳飞回到京城之后,向高宗请辞。高宗当时没有答应他的辞呈。次年(绍兴11年)四月,拜枢密副使(从一品)。但是这次,岳飞请求拿回兵权,未允。八月辞职。
之后岳飞父子被丞相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含糊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有学者,如袁腾飞等认为“莫须有”的意思是“难道没有吗?”),于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岳云及张宪则在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遭到处斩。
至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宋史》: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左氏春秋》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杀,南宋使节马上于绍兴十二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高宗生母韦太后的五国城接人。
绍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韦太后启程回宋。“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祹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同年八月,韦太后和刘祹到达临安。刘祹问南宋官员:“岳飞以何罪而死?”南宋接伴官回答:“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此抵诛。”刘祹嘲讽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刘邦)所谓‘项籍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岳)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开禧二年,金章宗写诏书招降吴曦时说:“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金国皇帝于此直接承认岳飞的战,力和威名。
金国女真将领最畏服岳飞,平日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其为“岳爷爷”。他们得知岳飞死讯,个个喝酒相庆。被扣押在金国的宋使洪皓,目睹此情此景,给南宋朝廷的密信中写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清朝历代皇帝对岳飞甚为崇敬,努尔哈赤曾让两个孙子改名字姓岳——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之长子:克勤郡王岳托,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安亲王岳乐。
康熙帝也曾钦赐给岳飞23世裔孙、刑部掌印岳镇九伴朝銮驾和蟒服。
乾隆帝多次造访杭州岳飞祠墓,并且亲自撰写《岳武穆论》,还题对联一副:“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帝国政界往事》提出观点,认为下令杀岳飞的其实是高宗赵构。岳飞统帅全国五分之三的兵力后,莽撞要求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问题,高宗当时不悦:“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杀心。此外,《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认为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赵构的地位,才是他被杀的原因。其实古人早怀疑是高宗下令。《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佗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满江红一词。岳飞也以文才传世。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全世界华人所熟知。岳飞另有一首《小重山》,写出了他一心忧国却在朝中孤立无援的心境。
除诗词外,据说有岳武穆兵书,有岳家拳,岳家枪传世。且被心意六合拳/形意拳/金鹰拳尊为祖师。
岳飞的书法“还我河山”四字,气势磅礴,现时为杭州岳庙匾额,惟原碑于文,革,中被毁灭。
岳飞在宗泽军中时显示出对野战的不同一般的爱好,宗泽担心他将来要吃亏:“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而授岳飞以阵法。岳飞由此说出一句军,事,名,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在宗泽军中保持对金兵不败的记录。在上书宋高宗而被黄潜善和汪伯彦开除军籍后,岳飞投奔河北西路招抚司张所,张所曾问起:“闻汝从宗留守,勇冠军,汝自料能敌人几何?”岳飞以“上兵伐谋,次兵伐交”的道理答:“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张所的评论是:“公殆非行伍中人也!”
宋高宗曾感叹:“天下未太平。”岳飞由此说出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
岳飞家乡汤阴沦陷,对金人有家仇国恨,心中所思以军务为主总想收复黄河以北的故土(汤阴虽属于今河南省,但历史上一直在黄河以北),因此对,女,色不太感兴趣。汤阴沦陷后,原配刘氏在战,乱,中“两经更嫁”,成为韩世忠前护军中“一拥押之妻”。岳飞后又娶李娃为妻,维持一夫一妻,一直到被害。
1134年夏,岳飞率军攻取襄阳时,宋廷命令吴玠牵制陕西一带的金军,以免金军增援襄阳。吴玠派一位属官去鄂州的岳飞大营商洽军务。岳飞宴请这位来使。这位使臣发现岳飞设宴别无姬妾、歌童、舞女之类作陪和劝酒,颇感惊讶,回蜀后便告诉了吴玠。吴玠大为吃惊,马上以两千贯钱的高价,在四川买了一位仕宦之家出身的美貌女子,派两名使臣的妻子把她送到鄂州,献给岳飞。岳飞为避嫌,把这个女子安置在一间空屋,隔着屏风问:“某家上下所衣䌷布耳,所食齑面耳。女娘子若能如此同甘苦,乃可留,不然,不敢留。”结果此女被退回四川。
岳飞部将毕进,是宋孝宗时的名将毕再遇的父亲。
岳飞军中有孟安和其孙孟林,是南宋末年名将孟珙的四世祖和祖父。
岳飞在《良马对》中以高宗赐马两匹为对照,建铮高宗应以良马之言为上,驽马之言为下,令高宗大为称赞。
岳飞一生结婚两次,第一次在18岁结婚,妻子刘氏,婚后1年,生了岳云;婚后8年,生了岳雷。后来因为岳飞在外当兵,家庭贫困,家乡汤阴县被金国占据,刘氏最终撇下了两名儿子改嫁。岳飞第二次结婚是在26至27岁时,妻子李娃,为岳飞生了岳霖、岳震和岳霆。1179年,75岁的李娃在江州病逝。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长跪着秦桧的铁像,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在《国史概要》和许多普及的书里,都明确提出来,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真,实,凶,手。秦桧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宋史对此也有所描写:审问岳飞的大理寺的官,员何铸,向秦桧辩白,说岳飞实在无辜,为什么一定要杀。秦桧讲:此上意耳。
那么,为什么宋高宗一定要杀害岳飞呢?
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像岳飞这样的人,无论是宋代那一个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处南宋草创之际,顾虑危疑,对岳飞更是不能相容的。因为岳飞的为人行事有许多优点,而这些优点都为宋高宗不愿武臣具有者,于是他的优点便成为他的死因。纵无秦桧,岳飞仍将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样,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我们与其痛骂秦桧,还不如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淮西事变是岳飞被害的重大伏笔。朝廷采用宰相张浚的意见,让文官吕祉接管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部,队。他的部将后来在要求归岳飞节制而不得的情况下,发生哗变,杀了吕祉,率领全军五万多人集,体,叛,变,投降了伪齐。淮西事变,不但搅乱了北伐大计,而且改变了敌我态势和力量对比,北伐收复中原在赵构看来是不行了,急令岳飞转入防御,保住长,江,防,线。淮,西,事,变,使赵构认识到这些军,队和他们的首脑是不可靠的,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实质上,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私,家,军,队。要不,老百姓为什么叫他们作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没有一支皇家军?四大主,力,军全是这些首领们自已拉扯出来拚杀出来的部,队,这些兵将只认多少年来带领他们出生入死的首领,而不怎么认朝廷的。赵构不是个无能的皇帝,他马上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是和谈。第二步是剥夺韩世忠,岳飞和张俊三将(刘光世早已交过军,权了)的带,兵,权,让他们离开自已的部,队。第三步是把管兵、调兵两权分开,由两个部,门,管,辖。淮西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促使主,战,派张浚离开了政坛、议和派秦桧当上了宰相,使岳飞由信任到受猜忌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被害。
提出的北,伐,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不合时宜。据说有一次岳飞为感谢皇上对他的重用,向皇帝表忠心表过了头,他说皇帝您放心吧,我一定要攻克黄龙府,迎二圣回朝。并把此作为北伐的口号。后来秦桧还跑到皇帝那去打小报告,声情并茂的说了一番,还画了三个太阳,意思是提醒皇上,这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啊。高宗口上不说,心里肯定不悦。
尽忠报国以致不顾形迹。1137年,岳飞听说金人想在汴京立饮宗之子,就上疏高宗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当时同行的随军转运使薛弼就劝他,作为在外领兵的武将,不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发表意见。岳飞却以正辞严地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不当顾虑形迹”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岳飞在政治上是幼稚到了何等可爱可笑的程度。一个武将却干预起皇帝的“家事”,这是赵构无法容忍的。高宗本来就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因为战乱败亡,泥马渡江,受了惊吓而不举,本就是大烦恼,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在苗刘兵变后死了,现在的两个皇子还是过继来的。而后来岳飞还经常干,预“国,事”,这也让赵构十分不爽。赵构认为,战,和这样的国家大事由文臣们讨论决定,武将只要能够忠实执行决,策就行了。岳飞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指手划脚,一点都不懂的韬光隐晦。
性格固执以致意气用事。岳飞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这一点秦桧在遗嘱中也提到说,岳飞和宋高宗因为一件事发生了根本的分歧,以后皇帝便不再喜欢岳飞了。其实,宋高宗对金的态度,可以说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只是从军,事,上、经济上苦于没有大举兴兵反击金国的本钱。当时金国几乎每三年就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在内忧外患之中的高宗皇帝可以说焦头烂额,高宗一方面重用岳飞等武将四处扑火,高举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让秦桧牵头一次次对金“议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机。可岳飞岳飞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想法根深蒂固,没有一点回旋余地,认为皇上如此重用我,就要把金国打出中原,有时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高宗为了取得武将对“议和”的支持,特别赐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并提升岳飞为开府议同三司。升迁本来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执的岳飞连上四折表示不接受。并指出,现今的形势不容乐观,应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他要求皇上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节”。这样,迫使赵构在三下诏令之外,又好言宽慰。
据说当时还有两个小道消息促成了皇帝杀岳的决心。第一是说,岳飞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节度使,岳飞有一句话,说在我朝这些大将里面,能三十出头当节度使的,除了太祖,只有我岳飞一个人;第二是说,岳飞解了兵权之后,岳云和张宪在湖北襄阳举兵要拥岳飞,武力要挟朝廷恢复岳飞的兵权,结果就偏偏在这个时候,岳飞不合时宜的上表,言词激烈,要求恢复自己的兵权。让皇帝更加疑心了。
有关岳飞的死因,并不完全是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了的,而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杀害了他,也是屡犯忌讳的个性杀害了他。赵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杀岳飞的,而岳飞的确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赵构的忌讳,而岳飞却并没有很好地觉察到这些,这就是其不懂政,治的地方。赵构对岳飞从喜爱到不满,到失望、到忌讳,最后则是愤恨,等到最终秦桧抛出岳飞谋,反的事情时,赵构几乎都没有什么怀疑,只有震怒,于是有了风波亭冤,狱。直到秦桧死后,赵构为许多受秦桧迫害的人平了反,却不愿意为岳飞平,反,甚至因为恨“岳”这个字,把岳州都改名为池州。可见他对岳飞的态度。自岳飞死后宋朝又存活了138年,所以说议和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投降。倒是秦桧在自己的遗嘱中让他的后世一定要“远,离,政,治”。

6,岳飞的历史简介

  岳飞:北宋人(1103~1142)字:鹏举,汉族。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

  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简介: 岳氏山东聊城世系图崇宁二年,一岁。岳飞出生。   
  政和四年,十二岁。从陈广学击技,一县无敌(注:由于《说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岳飞的枪法是由周侗教的,其据《鄂王行实编年》(《金佗粹编》卷第四)是“尝学射于乡豪周同”,而枪法,据《金佗续编》卷二十八从事郎永州军事判官孙逌编《鄂王事》云:“宣和四年,令枪手陈广以技击教之,一县无敌” )。   
  靖康元年,二十四岁。枢密院官刘浩在相州募敢死义士,岳飞应募。   建炎四年,二十八岁。四月,诏令收复建康。败金人于建康东南三十里的清水亭。又败金人于新亭。   
  绍兴四年,三十二岁。五月,襄阳陷落,岳飞出师。岳飞复郢州,李成弃襄阳去,岳飞遂复襄阳府。复败李成于新野市。六月,岳飞挥师北伐,收复襄阳六郡。八月,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岳飞为两宋最年轻的建节者。)九月,金、伪齐合兵南侵淮西。飞奉诏出师,败金人于庐州,金人退师。
  绍兴五年,三十三岁。 抗金地图二月,受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封武昌郡开国侯。六月,平定杨幺之乱。   绍兴六年,三十四岁。三月,徙镇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八月,北伐收复商州、虢州。十一月,伪齐进犯江汉,岳飞破伪齐加兵宛、叶之间。
  绍兴七年,三十五岁。二月,拜太尉,升宣抚使。
  绍兴十年,三十八岁。五月,金人背盟南侵。六月,岳飞出师北伐,复颍昌府、河南府等十余州郡。先后取得郾城、颍昌、朱仙镇等大捷。但因班师回朝,所得州郡又陷于金国。
  绍兴十一年,三十九岁。一月,金国再犯淮西,岳飞领八千骑兵驰援淮西。还朝,罢宣抚使,授枢密副使。十月,下狱大理寺。十二月,诏岳飞赐死于大理寺。
  绍兴三十二年,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淳熙五年,赐岳飞谥曰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宝庆元年,改岳飞武穆谥号为忠武、又赐太师。

  岳飞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45.htm 这里资料很全面

7,岳飞是怎么死的

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两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扩展资料: 高宗与宋太祖不同:太祖有大智慧,很少耍小聪明;在冲锋陷阵中形成了威望、自信与才干,对再能干的文臣武将基本能够收发如意、摆布自如;或者换句话说,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军阀,因此并不惧怕那些小军阀。 高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还是凭着皇家正宗子孙的血脉登上的皇位,意志与毅力相当脆弱,远远说不上强悍;特别是由于缺少军事才干,没有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的经验与阅历,没有由此建立起来的威望与自信,于是,在内心深处,对军人可能的尾大不掉、拥兵自重充满恐惧。 八年前护卫亲军的叛乱,眼前的淮西兵变,都在提醒他,杯酒释兵权的道理。以史为鉴的南宋君臣恐怕也知道,像他们这样跑到江南去“中兴”的政权此前也有一个——东晋,当年无论是篡位失败的桓温还是成功禅代的刘裕,都以北伐作为积累政治资本的手段。 如果岳飞真要收复失地,那可是再造宋室的不赏之功。 史书记载,岳飞蒙冤时,韩世忠闯进相府见秦桧:“岳飞到底有什么罪,你要害他。”秦桧回答:“其事莫须有。”人们想象中,韩世忠拍着桌子问秦桧:“你这么做自毁长城,过得去吗?”秦桧哆哆嗦嗦地说:“可能有吧。” 实际上,此时的秦桧圣眷正隆、大权在握、有恃无恐,懒得跟韩世忠废话,他以反问、诘问口气说“难道没有吗?”一句话就把韩世忠给打发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岳飞:难逃一死的军事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