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刘备 人物生平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子平日沉默寡言,常以谦虚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于外。由于喜欢和豪杰游侠交往,许多年少者都趋附在他身边。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220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历史,振兴汉朝,完成自己的霸业,遂于成都武担南称帝,年号章武。次年为夺回荆州而伐东吴,结果被火烧连营,损失惨重,退至白帝城托孤。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因病去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因刘备为汉献帝之叔,故后人称之为刘皇叔。
2,刘天和的人物简介
刘天和明代医家(1479-1545),字养和,号松石,湖广麻城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出按陕西,忤中官下诏狱,谪金坛丞。屡迁湖州知府,多惠政。嘉靖初,擢山西提学副使,累迁南京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督甘肃屯政。改抚陕西,请撤镇守中官及罢民患者三十余事。讨平湖店“大盗”及汉中“妖贼”,进右副都御史。黄河南徙,命刘天和总理河道,遂疏浚汴河及山东七十二泉,不三月讫工,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吉囊入寇凉州、宁夏等处,天和檄镇将击败之。嘉靖十九年(1540)十一月迁南京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嘉靖二十年九月召为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嘉靖二十一年八月,言官论其衰老,遂令致仕。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逝世,赠少保,谥庄襄。
3,刘子尚的人物简介
起初,刘骏因为刘子尚是皇后之子,也是太子的弟弟,故对他还相当重视注意。但后来刘骏宠爱殷淑仪,连带对她所生的新安王刘子鸾疼爱有加,刘子尚的宠爱也就渐渐衰落了。等到他长大以后,不但才能凡庸,而且人品个性顽劣凶恶,颇有其兄刘子业之风。刘彧将刘子业杀害后的第二天,以皇太后路惠男的名义下令:“豫章王刘子尚个性顽劣,穷凶恶极,悖行天理;会稽长公主刘楚玉纵欲淫乱,私藏男宠,毫无人伦之道可言。现在,可以赐他们两人在自宅自尽。”姊弟遂自尽死,刘子尚时年十六岁。
4,刘文彩的家族谱系
刘文彩家族谱系: 据刘氏族谱记载,大邑刘氏开山始祖刘应良系安徽徽州人,明朝嘉靖年间移民入川。 1、到了第七代孙,刘宗贤中举,名闻乡里。 2、其生三子: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 3、刘公敬有四子,长子刘文纲生三子:刘湘、刘元树、刘元职。 4、刘公赞生六子:刘文渊、刘文成、刘文远、刘文昭、刘文彩、刘文辉。 5、当年刘文辉率部起义时,刘氏家族只有“四川王”刘湘的夫人带着一儿一女去了海外,据说其儿子刘继殷现居洛杉矶。 6、刘文辉之孙刘世定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另一个孙子刘世昭现居北京,任某杂志社主任摄影师。 7、刘文辉大哥刘文渊之子刘元璪曾在成都青白江区政协任职;他的长子刘世垓,是河南一个大学的教师。 8、刘文辉的三哥刘文远之孙刘世杰,80岁左右,退休前在西安交大当教授。 9、刘文辉四哥刘文昭之子刘元树已80岁,退休前是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刘元树之子刘石是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0、刘文辉的四孙刘世昕原是中国国家队篮球运动员,广州当教练。孙女刘世旭原是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现当教练。 11、刘文彩之孙刘小飞及其两个妹妹都在隆昌县石油系统工作。 12、儿子刘元龙,刘元华,刘元富,刘元贵(刘文彩按“龙华富贵”给其儿子取名)。 扩展资料: 刘文彩被人们所熟悉,是解放后的大型泥塑展览《收租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刘文彩的形象被政治化,《收租院》的一些细节如水牢、吃人奶等,确实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而虚构的。后来有人认为,刘文彩是“被冤屈的好人”,说他对农民并没有那么苛刻。 不过,刘文彩倒真是个“土皇帝”。刘文辉败退西康后,刘文彩退隐大邑老家。他组建了一个袍哥组织“公益协进社”,成员分布十余个州县,各县乡镇设立分社支社360多个,由刘文彩亲选各地社长。 倚仗这个江湖势力,刘文彩横行乡里。相传,大邑每个新县长上任,都要到刘府拜“菩萨”,恭恭敬敬送上红包。刘文彩妻妾成群,除了早年亡故的元配吕氏和继室杨仲华,还娶了三姨太凌君如、四姨太梁慧灵,并和无数个女人纠缠不清。直到晚年,还娶了五姨太王玉清。1949年10月,刘文彩在四川双流县病死。 大邑刘家除了“三刘”外,还出过不少人。刘文辉的大哥刘文渊,民国时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四川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等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氏豪门辉煌逐渐消散,唯有大邑的刘氏庄园改成的民俗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依旧留在现实之中。 参考资料:人民网-揭秘:刘湘刘文辉刘文彩家族为何能称霸四川二十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文彩
5,为什么鲁迅要写纪念刘和珍君
一是纪念她,二是为了讽刺当政者,后者是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师大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