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花山岩画的理论依据

花山岩画的理论依据

有一种理论认为,岩画是骆越民族首领用以显示统治力量,宣扬自己文治武功的。据考证,两汉时期,今崇左、宁明、龙州、扶绥等地分散着骆越民族的多个部落,其中宁明当地这个部落势力较为庞大。专家认为,当时花山部落大首领联合其他小部落结成联盟,而岩画就是记录当时部落会盟的绘画。左江流域上百公里的石山壁都发现了零星的岩画,跟花山岩画相比,其他岩画规模较小,但画中的人形大同小异,由此可以推测,岩画的分布显示了这个部落联盟的范围,同时也象征了各个大小部落头人的权力。另外有一种说法也比较靠谱,认为骆越人绘制花山岩画是为了祭祀神明。古时人们的原始宗教崇拜非常虔诚,对祭祀活动尤为重视,每逢祭祀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表达对神明的供奉,于是把祭祀的场景描绘在岩壁上,用岩画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祭礼。除此之外,专家们还提出了“誓师”、“庆功”、“镇水”等多种理论,尽管每一种理论都能自圆其说,但因为没有任何确切史料加以佐证,只能认为是一种假说。

2,对于花山岩画的来历有哪些说法?

有一种理论认为,岩画是骆越民族首领用以显示统治力量,宣扬自己文治武功的。 据考证,两汉时期,今崇左、宁明、龙州、扶绥等地分散着骆越民族的多个部落,其中宁明当地这个部落势力较为庞大。 当时花山部落大首领联合其他小部落结成联盟,而岩画就是记录当时部落会盟的绘画。左江流域几百千米的石山壁都发现了零星的岩画,跟花山岩画相比,其他岩画规模较小,但画中的人形大同小异,由此可以推测,岩画的分布显示了这个部落联盟的范围,同时也象征了各个大小部落头人的权力。 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骆越人绘制花山岩画是为了祭祀神明。古时人们的原始宗教崇拜非常虔诚,对祭祀活动尤为重视,每逢祭祀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表达对神明的供奉,于是把祭祀的场景描绘在岩壁上,用岩画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祭礼。 除此之外,还有“誓师”、“庆功”、“镇水”等多种说法,尽管每一种理论都能自圆其说,但因为没有任何确切史料加以佐证,只能认为是一种假说。 清晰的岩画

3,花山岩壁画是哪个民族的艺术遗产

壮族

左江流域是广西自然生态和壮民族生态保护的最好同时又是最美的地方之一。
花山壁画,这个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岩壁画群,就出现在左江流域景观最为米人的明江江段上。与铜鼓一样,它是壮族民族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瑰宝,是独一无二的国宝。
多少年来,花山壁画一直成为中外学者追寻不已但至今仍无法破译的千古之谜。

4,花山崖壁画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艺术的瑰宝。画面长达172米,高约145米,面积800多平方米。现存各种图像100组约1900多个。内容包括人、马、兽、铜鼓、刀、剑、羊角、钮钟、船、道路等。其绘画方式、手段、采用颜料至今还是个谜。是世界古代岩画史上罕见之精品。

  花山崖壁画区在左江流域,包括宁明、龙州、祟左、扶绥、大新等县。目前已发现崖壁画178处,绵延200多公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崖壁画群,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而于宁明县城北面14.5公里处的明江北岸,是壮族的文化遗产。据考证,花山崖壁画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壁画画面距中水面15~18米,宽221.05米,高约40米,用赭红色颜料绘制而成,笔画 粗犷,经过2000余年风雨浸蚀仍保持着鲜明调子,还能辩认的图像有1819个,绝大多数是人像,其次是铜鼓、狗。其内容,有的学者说是祭神庆丰收,有的说是誓师打仗,各说不一。从崖壁画中,不仅看到壮族先民的绘画艺术成就,同时看到古代壮族人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勇敢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

  花山崖壁画画幅一般绘在离地面5一1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一些高的离地面达120米,决大多数画在临江转弯处的悬崖峭壁上,非常宏伟壮观。 壁画,壮语叫做“芭莱”,汉语就是“花山”的意思,人们把左江流域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壁画”。其中最大的画幅位于宁明县驮龙乡的明江岸边,距县城25公里。该巨画绘在临江陡峭的悬崖上,画面高40米,宽 221米。画幅里有各种图像1900多个,其中大小人像1300多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最小的约30厘米,是用赭红色颜料涂画出来的速写图案式岩画。 现存的1800多个画像包括了人物、动物和器物。人物只画头、颈、躯体和四肢,不见五官及其它细部,分正身及侧身两类。 整个画象,笔力原始粗狂,虽经世世代代的风雨,依然清晰可见。这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不仅在我国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难怪人们说花山崖壁画这壮族古代艺术璀璨的明珠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这些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它又是怎样画成的?那赭红色颜料久经风霜雨露长留至今,它是一种什么颜料?花山崖壁画成画年代尚未定论,但据历史学家考察,至少在2000年以前;但在花山崖壁画群附近的(扶绥县城对岸)贝丘遗址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是否与花山壁画有直接联系?是壁画作者留下的还是他们的先祖?这许许多多的问号都成了千古之谜。

5,花山岩画的特点是什么?

花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城西南的明江河畔,是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是我国战国至东汉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我国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花山岩画高达40米,宽221米。这里共有图像18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有0.3米。岩画的人群分布在几千平方米的崖壁上。岩画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是我国最大的一处岩画点。 花山岩画内容丰富多彩,绘画技巧高超,非常富有特色,可以说是岩画中的精品。 花山岩画

6,花山岩画的绘画特点是什么?

岩画的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 花山岩画的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虽然画面上只有一种颜色,人物也仅仅是用线条勾勒出大致的轮廓,但浩大的场面形成奔放、豪迈的气氛,令观者产生热烈、宏大、庄严的观感。 花山岩画

7,花山崖壁画是谁所画?

在广西的明江到定阳县城北约25千米处,东岸悬崖峭壁之上有一幅原始壁画,这就是著名的“花山崖壁画”。 壁画画面十分壮观,高接近40米,全长170米,图像为赭色,虽然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侵蚀,却依然毫不褪色。壁画的线条雄浑有力,画中的形象古朴生动。整个画面中,共有1300多个人物,大的高有3米,小的高只有30厘米,画面之中有尊巨人,头戴虎冠,挎刀骑兽,手握箭镞,气度不凡;还有一些大汉,勇武粗壮,正面马步而立,两手屈肘平举,看上去力气很大。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间,还夹有大小不一的圆形物体,以及似马、似犬、似狼、似虎的动物形象。 如此巨作却无人知晓它的作者是谁,它出现在什么年代,作画人是怎样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完成这些艺术创作的。 从壁画所在岩崖上的岩石被风化、剥蚀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壁画很古老。可是这些壁画的线条清晰,色彩依旧,又该怎么解释呢? 不少人认为:花山崖壁画非人力所为,是大自然显现出来的。 一些研究者根据画面的古朴、单纯断定,它是少数民族的原始艺术品。有的学者根据广西历史记载中铜鼓和环首刀流行时代的说法,认为壁画形成于西汉。也有的学者根据壁画中惟一出现的文字“魁”是楷书体,考证它是唐代以后的作品。还有学者依据明江两岸的所有壁画都制作有江河沿流和深潭水旁的高山上这一特点,再加上壮族的经济生活和习俗,认为壁画是壮族人民祷告水神镇压水鬼的作品。此外,还有人认为这些壁画的作者是唐代开成、咸通年间以般木瓠(盘狐神犬名)为崇拜对象的原始居民——处于野蛮状态高级阶段(部落联盟时期)的苗瑶民族。后来他们因为战争带来灾难而远迁离开故土,于是壁画失去了主人。 种种说法都有所依据,可又都是推断而已,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 最近,有关方面已经组织力量对花山崖壁画展开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又综合大量考证之后断定,花山崖壁画的绘制是在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这段时间里,最初由瓯骆部族或部族联盟中居住在左江流域的氏族所作,所来由乌浒人继承。画面的整体内容是这些部族在祭祀祖先时对祖先功绩的追述。 我们相信,花山崖壁画之谜被彻底解开已为期不远了,但这还需科学家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8,花山崖壁画是怎样被发现的?

花山,早在宋、明时期已有关于岩画的记录。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首先组织人到花山进行了初步调查,拍摄了照片。 1956年,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成立后,由广西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科学工作者们和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组成了正式考察队,前往宁明县明江一带的岩画点进行调查和临摹。这次调查是有史以来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第一次科学考察。 当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礼堂将崖壁画临摹图,及调查所得文物举办一次小型展览,并邀请各界人士召开一次报告会。一些相关报导发表后,引起全国学术界的注意,因此,花山崖壁画就成了我国著名的岩画点之一。 1985年,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团,再次赴左江考察,接着又在南宁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上许多学者、专家对左江崖壁画的一些主要问题,看法已逐渐趋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