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什么是马王堆汉墓古尸?
经过两千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公斤,内脏虽有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外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机物(如蛋白质等)的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的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软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
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的有无、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查证,可能古人给尸体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0.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腐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生存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胞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胞),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只钧纹皮蠢幼虫和两只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2100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2100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水发现棺水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古人是将放水银作为防腐措施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吧!
悬棺
中国古代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中曾经盛行过一种奇特的葬俗——悬棺葬。所谓悬棺葬,就是利用人工的木桩或天然的崖洞,把死者的棺木悬置在万仞绝壁之上。
关于悬棺的产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宁河边有位少年被算定要当皇帝,但他必须从某月某日开始,一百天内不得打开大门。到九十九天,少年家的大门意外地被打开了。与此同时,他家后园竹林里发出噼噼啪啪的震响,竹子一节节绽开了,里面跳出一个个人来,又随即死亡。据说,这本是将来要辅佐少年的文武大臣。家里人用棺木将他们装殓起来,气愤的少年则用脚猛踢这些棺木。说来奇怪,一具具的棺木全部都跳腾而起,挂在大宁河两岸的岩壁上了。这缥缈的传说给悬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由于悬棺的神秘,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探险者纷沓而至,有的想寻根究底,出于好奇;有的则是冒死求财。他们在悬壁上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
福建武夷山区的悬棺多是船形,人们称为“船棺”。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崇安县有个叫张富郎的人到武夷山探险。他利用类似井上汲水用的辘轳,进入放置“木船”的山洞,只见几具尸骨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最终一无所获。
清末光绪年间,奉节有个大胆的人只身进入三峡口,攀上悬崖,取下一个“风箱”。令他失望的是,里面并没有什么传世的珍宝。
1971年,奉节县两个采药人登上江边悬崖,取下两具“风箱”。棺中保存有巴式铜剑、铜斧,以及汉朝使用的五铢钱等珍贵文物。
1973年,有两个外来人采用荡秋千的办法,经过反复荡动,进入了武夷观音岩洞穴,推下一具棺木,企图盗走,因乡民及时向政府报告,才免于被盗。
这些棺木,经碳14测定,一般都在2000年以上,有的竟达4000年之久,是商周时期的产物。人们感兴趣的是:
当时的生产水平非常低下,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把死者的棺木悬挂在这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之上?又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这是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据考证:古代大宁河地区的濮人,武夷山地区的越人,湘西五溪蛮人,以及云南僚人,都有此种葬俗。唐代的《朝野佥载》说:“五溪蛮”的父母死之后,其子女便将尸体放在林外,三年后在临江的高崖上凿一个石龛放置棺木,放的位置越高,越是尽了孝道。宋代朱辅的《溪蛮丝笑》记述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人死后先埋在土中,隔一段时间再取出尸骨,放在大树或岩穴里。生居岩洞,死葬岩洞,为南方民族之特有的习俗。福建、贵州等地的悬棺常常置在傍水的高崖,更是古代南方民族“水行山处”习俗的反映。
一种意见认为是对死者的尊敬。悬棺葬的死者大多在部落中有很高的声誉、地位,往往是部落首领。他们死后,人们还让他们居高临下,俯视山河。而且棺木放于悬崖峭壁之上,敌对部落无法破坏,野兽也无法侵袭。对于有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习俗的一些少数民族来说,部落首领的灵柩安全,关系到部落的兴衰命运,因此,不惜代价地将首领的灵柩进行悬棺葬,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土僚人死后,用小匣装部分尸骨,“携之至高山山腹大洞中悬之,俾人、兽不能侵犯”,从而表达了对死者的保护和尊敬。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祈福的一种方式。《叙州府志·外纪》说,叙州一些少数民族,对死者的棺材“争挂高岩以趋吉”。元代乌蒙路宣慰副使李京,曾据其亲自经历写了《云南志略》,说土僚人死后,“置于千仞巅岩之上,以先坠者为吉。”放得愈高愈好,坠落则愈快愈好。为了后嗣子孙的吉祥,只好让尸骨越爬越高了。
凡是看过悬棺的人,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重达几百斤的甚至千斤的木棺,是用什么方法悬置于陡峭的岩壁之上的呢?据实地考察,这些悬棺低者离地十余米,高者达几百米,古人又没有起重机、大吊车等现代化设备,这真是一个令人兴趣盎然却难以索解的谜。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说是修栈道而运悬棺。据武夷古越族船棺葬仪习俗,部落首领使用不易腐烂的楠木作船棺,且陪葬品甚多,不愿为人所知,便选择在风雨之夜,兼用人力、畜力,顺着事先铺设的栈道,把船棺运入岩洞。据说,现在九曲溪两岸的岩壁缝隙处,还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很可能是安置船棺后为了确保它的安全拆除未尽的遗物。但是,一般安装船棺之处乃悬崖绝壁,并无缓坡之处供架设栈道,所以,此说也难以令人信服。
一说为从上往下悬索下棺。早在唐代《朝野佥载》中,就有“自山上悬索下柩”的说法。千百年前,古大宁河地带、武夷山都还是原始森林,那悬崖绝壁上古藤丛生,为悬索下柩提供了攀岩附壁的条件。只要从上缒下几个“葬礼先行官”,在洞口预先架设几根横木,人们在峰顶就地取材,伐楠制棺,然后吊坠而下,先搁在洞口横木上,再由“先行官”推进洞里。此说虽较为可信,但也引起人们的质疑:某些峰顶无法攀登,也不一定有可供制作的楠木。
一说为从下往上吊装。已取出的一个船棺,棺盖头部有一道明显的绳勒痕迹,宽约3厘米,似乎是吊装的佐证。据《武夷山志》载:“成化间有乡人削竹签,插仙船岩壁,攀引而上。”“村民能猿猱者尝登之,棺不施钉,可开视。”但此种推想,理由略嫌不足,因为武夷山诸峰的特点是上丰下敛,峰腰洞穴多是朝内斜嵌,吊棺垂直上升不能解决进洞问题。
还有的说是洪水齐天时的遗物;有的说利用堆土法,即利用地形,堆起土台,棺木进位后,再将土撤去;甚至有的说是架设木架和云梯。不过,对这几种说法,相信的人甚少。
2,马王堆汉墓简介 马王堆汉墓介绍
1、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2、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三座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1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3,马王堆简介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根据马王堆2号墓中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3颗印章,参考文献记载确定该墓墓主即为第一代轪侯利苍,而1, 3号墓分别为利仓的妻、子之墓。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意 义: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4,马王堆女尸现在在哪个省 那个博物馆?
马王堆千年女尸(辛追)在湖南省博物馆。 辛追(前3世纪-前186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 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 扩展资料: 辛追的遗体保存 辛追的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因为被衣物层层包裹,而且考古人员对两千多年前的尸体未抱希望,也没什么保护措施,加上包裹着的衣物太厚,所以经过一周左右才剥离完毕。 等到发现辛追栩栩如生的尸体时,在场人员无不触目兴叹,但一周的时间已恶化了尸体的保存情况,后来经医生的解剖检验,女尸外形依然完整,并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还有弹性。股部动脉的颜色,几乎跟刚死去一样。 在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随着药水所到而鼓起,然后通过微血管扩散。这一奇特现象,令人大感惊讶,并发出了由衷赞叹。 估计女尸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食道和胃里还保存着几颗甜瓜子。从各方面的病理查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似乎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辛追的遗体出土后,由于先前条件所困和没有保护意识,导致遗体长时间跟空气接触,约一年后才象征地为遗体制造了一口玻璃棺。 而遗体当时更要在全国各地展览,往往直接就被有关人员抬出来摆在桌子上露天展示,没任何的防护,群众甚至可以随便触摸,结果使保存情况极度恶化,让原先栩栩如生的尸体变得不堪入目,毁坏十分严重。 2003年,有关人员终于意识到问题,才将辛追遗体安置到湖南省博物馆的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里,算是亡羊补牢。这个“地下寝宫”距离地面8米,恒温恒湿,模仿当年出土时原状修建,接近之前在马王堆古墓里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追
5,马王堆汉墓古尸是什么?
经过两千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公斤,内脏虽有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外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机物(如蛋白质等)的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的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软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 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的有无、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查证,可能古人给尸体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0.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腐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生存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胞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胞),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只钧纹皮蠢幼虫和两只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2100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两千一百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水发现棺水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等。古人是将放水银作为防腐措施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