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邓文仪的人物轶事

邓文仪的人物轶事

邓文仪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所谓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曾是蒋介石的红人。早在30年代蒋在江西“剿共”时期,邓即任蒋的主任侍从副官,任何要人想和蒋见面都要事前通过他不可,其权势之大,炙手可热。蒋介石的侍卫张毓中也说:“当时的邓文仪先生,宠信之专,权势之高,少有出其右者,我常在机场、车站和重要场合中,看到党政军要员见到他,无不毕恭毕敬,行礼问候。”据特务处干部李邦勋回忆说:“原邓文仪掌握的南昌行营调查课,也是蒋介石的特务组织之一,在1934年前同徐恩曾掌握的特工总部(中统前身)和戴笠掌握的特务处是鼎足而立,分道扬镳进行反共反人民罪恶活动的,其分支机构亦遍布全国各都市。因为l934年7月南昌飞机场飞机被火焚毁,蒋介石以邓文仪不能彻查据实报告,认为对他不忠,即于同年8月撤掉他的调查课课长职务,交由戴笠接替。”张毓中则说:“据我们所知,领袖在秘密地准备对日抵抗,正设法增强军力,尤其是空军军力,故命曾在德国留学深造、受德国统帅兴登堡将军所推崇的徐培根先生出任航空署长,凡重要航空事宜,因怕日人知悉,对我不利,都采伪装或掩护手法,以避日人耳目。而这次起火,事出蹊跷,领袖怀疑是日本间谍收买汉奸,纵火烧毁,以致损失惨重,严重的影响了我空军战力。谁知调查课调查的结果是意外失火,并无人为因素。领袖不信,命再认真彻查,结果仍如前查,领袖始终怀疑不信,就另命戴先生复查。戴先生果真不愧为特种工作奇才,竟于短期内查出失火真相,找到人证物证,证明是人为纵火,拘捕了有关人犯。领袖极为震怒,扣押了徐署长和邓课长议处,并发表戴先生兼调查课长。”失掉南昌行营调查科并被监禁,对于邓文仪来讲,并不是灾难。不久被放出来,派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武馆,1936年回国,并被选为复兴社书记。 然而,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对邓则视若仇敌,不但不愿见他,就是有人提邓之名,蒋也会大发脾气。因为,在西安事变中,一些蒋的亲信怕被扣于西安的蒋投降,使政局发生变化,便主张炸平西安,牺牲蒋介石,另推何应钦为领袖,而邓文仪即是其主谋者之一,待蒋被释放回南京后,宋美龄向蒋言明此内幕;平时恨邓之人,也对邓落井下石。至此,蒋就把邓当成眼中钉了。邓失去蒋的信任后如丧家之犬,东奔西窜,毫无办法。他的心腹朋友贺衷寒、袁守谦、萧赞育等也爱莫能助,不敢在蒋面前为他说情。 卢沟桥事变后,政训处成立了抗敌宣传委员会,聘请100多名委员,其中也有如郭沫若、叶浅予等民主进步人士。此会是社会组织,不是由蒋官方任命委员,而是由政训处处长聘请,所以贺衷寒得以指定邓为主任委员。1937年冬,抗敌宣传委员会迁至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后,很快便在无形中解散了。此时,国民党政府又在武昌成立了一个训练团,招收一批青年和干部受训,故须任命一上校政治总教官。对这一清苦的职务,多人不愿赴任,惟邓毛遂自荐,到处奔走托人找关系,一心想当总教官。一天,我问他,你去担任训练团的总教官,恐怕不太适宜吧?邓说,只有这种起码的工作,我在老头子(即蒋介石)方面也许才能通得过。我如今和别人不同,只要有事做,总不愁将来没办法。后来,蒋知道了邓的任命很有些不快,好在朋友们替他说情,说他愿意痛改前非,戴罪立功,蒋也就没说什么。邓在训练团任上校总教官,只穿军服,见了将军们就得行礼。团政治部主任孙伯骞原是邓的部下,如今邓要向孙“立正”、“报告”。同事们见后,在背后都笑话他。由于邓的忍气吞声,守规矩,既勤快又无架子,再加上有贺衷寒等人的暗中支持,大家对邓的印象逐渐好起来。1938年,经贺等人的举荐,邓任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蒋未加反对。邓上任后,招揽了不少名流学者;编辑出版了《黄埔周刊》、《黄埔季刊》、《黄埔丛刊》,自以为又可以为所欲为了。岂不知蒋对他余恨未了,在一次活动中故意让他当众出丑:同年秋,中央军校十五期第一总队在成都举行毕业典礼后,蒋亲自主持,蒋在大操场边走边巡视,邓也跟在后边。蒋骤然回头对邓说:“你处处跟着我走,是否觉得漂亮些?我不愿意看到你这副嘴脸,你给我滚下去!”当时邓在全校师生和众多来宾面前受到如此奇耻大辱,真是无地自容,待典礼一完便立即气冲冲地跑回家去了。邓的家在成都少城三条巷,妻子李白坚正因难产住院(几天后就去世了),邓因要陪蒋参加典礼而未与妻子见面,却未料到蒋给他当头一棒。邓意外受辱,恼羞成怒,回家后痛哭流涕,决心用“军人魂”剑自杀。恰巧当晚军校教官袁觐贤邀我去看他,见此情形,百般劝说:校长不是别人,他对你爱极恨深,总有一天会回心转意的。邓气愤地高声说,我连王八都不如,还做什么人!他呻吟了很久,气也逐渐消了。次日,邓照常到校办公,一点牢骚也没有。

2,贺衷寒的人物经历

民国11年春,赴上海学习俄文,9月与张国焘等赴莫斯科,回国之后在武昌创办人民通讯社,因针砭时弊被查封。继往长沙创办平民通讯社,同时兼任长沙宏图中学国文教员。因同情湖南劳工惨案,被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保释出狱。民国12年主持长沙青年服务社,并受聘担任《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后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与蒋先云、陈赓誉为“黄埔三杰”之一,任广州分校政治部上尉秘书。民国14年12月,与缪斌等成立孙文主义学会广州总会,任会长,与共产国际特派员鲍罗廷发起组织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对抗。是时,他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后任军校入伍生总队政治部主任。民国15年,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7年回国,任杭州军事训练班学生总队队长,10月调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工作。18年赴日学习军事政治。20年回国,先后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剿匪宣传处处长、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少将处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少将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政训处少将处长、军事委员会政训处中将处长等职。民国21年纠集黄埔军校同学邓文仪、滕杰、郑介民、戴笠等发起复兴运动,在南京成立三民主义力行社,由蒋介石直接领导,旋即成立第二、第三级组织,自任常务干事和书记,负实际领导责任。民国24年,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委员、军队党务组组长。25年,兼任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秘书长、中央通讯社新闻检查局局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临时常务委员会书记长。同年,西安事变发生,他发动组织青年将领170余人通电张学良、杨虎城。2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德国使馆武官参赞。回国后在国民政府政治部任秘书长兼第一厅厅长。民国28年,任西北慰劳团团长,途经延安,曾与毛泽东数度长谈,称许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与游击工作。民国30年,出任国家动员委员会人力组主任。31年任社会部劳动局局长,负责劳资协调、就业安排、劳工培训,对全国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抗战胜利后都予安排,受到产业界的称道。民国36年,当选岳阳区国大代表,任社会部政务次长,主持义务劳动高级人员训练班,训练复员军官4万人。曾当选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监察委员、常务委员,国民党第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三青团第一、二届中央干事会干事、常务干事,中央团部甄审委员会主任。1949年去台湾后,任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部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

3,陈赓与谁的关系最好

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陈赓大将,是深受人民敬佩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战功卓著,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对同志情同手足。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两位将军的命运也与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四妹夫——谭政大将



祖辈世交二人情同手足



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关系十分密切。陈赓比谭政大三岁,曾在谭家楠竹村的蒙馆读过私塾,像兄长一样地关照谭政,他们两人成为童年的好伙伴。



陈赓的父亲陈绍纯是个思想开放的人士。他对陈赓的教育完全是当时新式的,陈赓念完私塾后就考入了东山学校。这个高等小学在当时是崇尚进步的学校,传播许多革命理论和知识,为陈赓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谭政原名谭世名,他的父亲谭润区是一位思想保守的教书先生,他按照旧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儿子,希望谭政能成为“书香门第”的后代。



辛亥革命,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宁静,蒙馆改为接受国民教育的初级小学,原先所学的《四书》、《五经》等八股文章被禁读,谭润区打听到离家七、八里路的二都柳树铺还有个没有被查禁的私塾。



说来也巧,陈赓的家就住在二都柳树铺,于是谭政住进陈家。

以革命知识和行动启蒙影响谭政

谭政住在陈家后,最盼望陈赓大哥回家来,向他讲述学校的事,看过的革命书籍。陈赓耐心地告诉他,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你冲破封建家庭的铁链枷锁,东山高等小学一定要争取考上,在这个学堂读书,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来说,最有教育意义。我们在学校里,还能经常读到一些进步的书刊、报纸,早一些了解到全国所爆发的工人运动、农民起义,学生声援工人、农民运动等事情。




陈赓大哥的话牢牢地铭记在谭政的心中,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向陈赓大哥那样,到东山高等小学去接受新的知识。

转眼三年的私塾结束了,谭政再三恳求父亲准许他投考东山学堂,谭润区还是不予答应。


谭政只好又回到了楠竹村的家里,可这时的谭政已经接受了挽救危亡中华民族思想的影响,封建的家庭气氛让他感到压抑,好在三年的陈家生活,他早已喜欢上了陈赓的四妹秋菊了,便委托陈赓的小弟为他俩通风报信,排忧解愁。秋菊在信中告诉他,陈赓大哥不能容忍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践踏,毅然报名当兵,大哥很关心他考取东山高小之事,当兵离开学校的时候,还托付东山高小的党老师,为他办理报考东山高小的手续。


毅然报考黄埔投身革命



谭政意识到这是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最好机会,便以绝食为抗争,谭润区迫于无奈,为了能将儿子的心栓在家里,便将秋菊娶到谭家,成为控制儿子的最后砝码。



谭政就读东山高小期间,陈赓已成为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多次写信鼓励谭政:“救中国,不能光靠政治斗争。因为,我们的敌人是有枪杆子的,要想革命成功,革命的人民还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谭政在陈赓的影响下,又在东山高小阅读了大量革命书籍。毕业后,他毅然写信给陈赓,要求报考黄埔军校,参加革命斗争。



1955年9月,陈赓和谭政同时成为共和国大将。


陈家牧童—卢冬生司令员



革命军中喜相逢

卢冬生是陈赓儿时的小伙伴,比陈赓小五岁,出生在一户佃农家里,刚满七岁时,就来到陈赓家里当牧童。陈赓没有把冬生看作是仆人,而是待冬生亲如兄弟。1916年,陈赓离家投军,第二年,冬生就离开了陈家,到湘谭一家工厂当徒工,在那里经历了8年牛马不如的困苦生活,使他明白改变这受苦的命运,只有像陈赓大哥那样,去参加革命。




1925年农历正月,卢冬生效法陈赓的行动,悄悄跑到衡阳,投入唐生智的湘军第四师当兵。这个部队在第二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卢冬生随部队作战到达武汉时,竟意外地碰到了被派到唐生智军特务营当营长的陈赓,成为同一条战壕里生死与共的战友。

患难与共见真情

南昌起义枪声打响后,卢冬生跟着在贺龙部队当营长的陈赓,一路向广东进发。在会昌附近,陈赓带领第一营与敌人正面激战,接连攻下敌人三个山头,但是,担任两翼攻击的部队因走错了路,没有按时到达指定阵地,使陈赓的部队孤军奋战,伤亡较重。


陈赓为掩护部队撤退,走在队伍的最后,疯狂的敌人,用机枪扫射,一梭子子弹打在陈赓的左腿上,膝盖筋和脚腕骨两处断裂,鲜血染红了草地和田沟里的水,陈赓昏死过去。这时,一直跟随陈赓左右的卢冬生非常焦急,他轻轻地摇动着陈赓说:“营长,我扶你走。”陈赓说,不行,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了,我走不动,你快跑吧!冬生坚决不走,执意搀扶陈赓,被陈赓狠狠地推了一把;“快走!”敌人越来越近,卢冬生便躲进附近的一堆草丛中。


敌人为了不放过一个活人,就用枪翻动着每一具尸体,陈赓佯装死人,被敌人狠狠地踹上一脚。几个小时过去,又一批人马来了,陈赓的腰上又挨了一枪托子,他偷偷睁眼一看,是起义部队的人,赶快喊:“我是自己人”!这时,卢冬生从草堆里站出来,说:“我来证明,他是我们的营长”。


于是,这些士兵,带着他们俩人,来到了会昌指挥部,见到了他们最想见的周恩来同志


。因陈赓的伤势过重,不能随部队一同行动,就由卢冬生一直陪伴他,途经福建汀州、广东汕头、香港,一路历尽艰辛,躲过了敌人无数次的盘问、搜捕,卢冬生就这样,机智、勇敢、忠心耿耿地带着陈赓这个随时都能被敌人发现而又不能动弹的枪伤患者,由香港乘船安全地回到了上海。



屡建功勋身先死

在卢冬生精心看护下,陈赓回到了上海的家。


一天,周恩来来到了陈赓的住处,陈赓夫妇和卢冬生都非常兴奋和激动,周恩来简要分析了我党面临的严峻形势,指示卢冬生护送贺龙和周逸群回湘鄂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卢冬生执行新的任务要离开朝夕相处的陈赓大哥,有些难过和依依不舍。陈赓说,从感情上说,我真不愿意你走。可要留你,我怕会耽误你。你跟着贺军长、逸群去闯吧。只要咱俩不翘辫子,还会有见面的一天。将来你要带兵,有机会,你要争取补习文化,上上学。尤其要锻炼说话,口才是成大事必备的条件。这也算是我临别对你说的话。受周恩来的委托,陈赓和妻子王根英作了卢冬生的入党介绍人,实现了他多年的美好愿望。




卢冬生牢记陈赓的嘱托,在革命斗争中注意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领导才能和工作能力,在红军中担任过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和师政治委员,转战湘鄂边和洪湖地区,成为开辟湘鄂西苏区先驱者之一。红军长征时,他担任了红军第四师师长;抗战初期,任三五八旅旅长即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3月,被党组织选派赴苏留学,进入伏龙芝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
1945年9月回国,任东北松东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成为我军优秀的军事将领。不幸于同年12月14日牺牲,年仅37岁,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4,蒋先云的什么 贺衷寒的什么 比不上陈赓的腿?

黄埔学生中传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敌不过陈赓的腿
黄埔三杰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后来许多人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其中,"黄埔三杰"当时已享有盛名。三杰是指陈赓、贺衷寒、蒋先云。他均来自湘江。蒋先云人黄埔前,由毛泽东介绍加人共产党。贺衷寒曾于长沙等地搞学生运动。陈赓是湘行伍出身,1924年与蒋先云、贺衷寒同时参加了黄埔一期的招生考试。早已以一笔锦绣文章饮誉湘江的蒋先云笔试成绩名列第一;贺衷寒排在三名之外,但在口试中以滔滔不绝的辩才受到蒋介石的赏识;陈赓成绩平平,在口试中以堂堂军人相貌打动了蒋石。在1924年平定广州商因叛乱和1925年的东征中,陈赓以其眼疾手快、动作麻利先后两次救蒋介脱离险境。北伐中陈赓为了周恩来和蒋介石的联络一夜行走160余里山路。所以,黄埔学生中传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敌不过陈赓的腿三杰都受到蒋介石的赏识,都先后做过蒋的侍从秘书。但是,学生时代的三杰即开始走着不同的道路。1927年,在攻打奉系军阀的战斗中,蒋先云身为团长,率兵冲锋陷阵壮烈牺牲于河南战场。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时,陈赓毅然跟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后来成为共和国的大将。贺衷寒一心投靠蒋介石,后随蒋逃到台湾。

5,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中的哪三位?

黄埔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其中“黄埔三杰”由来已久,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个杰出的人物吧。 蒋先云,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介石的重视。曾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蒋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北伐战争烈士,到后来武汉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后又率部开赴河南。 在临颍战役中,蒋先云冲锋陷阵,多次负伤,最后壮烈牺牲。 陈赓黄埔三杰中名气最大,为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功勋卓著。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是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在建国之后仍担任重要职位。陈赓可以说是是一名功勋累累的优秀革命爱国将领战士了啊,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贺衷寒,年少时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书,后来他又参与五·四运动并且被选为了武昌学生代表,适逢苏联召开东方民旗会议,他又被选为东方劳工代表参加。不过说起来他也是真的很厉害呢,接连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期间做出了很多贡献,随蒋介石在内战失败后败退台湾,并在台湾蒋氏政府中又任交通部长、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等好多好多职职位。

6,请问黄埔军校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李默庵军事素质如何?

真心不怎么样,属于典型的打死仗的代表

早期由于站队正确,在黄埔一期中属于出道比较早的
但在中原大战中,此君打死仗的毛病显现无遗,和西北军硬碰硬,交换比比较难看

抗战之后,第一次表现是昕口会战,此君的表现一般,老毛病还是一味打阵地战
后来又自恃嫡系和卫立煌争权,靠边站了

好不容易执掌中英突击总队,但没什么表现,在天目山反摩擦作战中第一次领教了粟裕的厉害

好不容易抗战胜利了,执掌兵权去找粟裕的晦气,在苏中被暴打一顿,结果还是74军来帮忙

由此可见,此人军事素质也就是中等,名过其实

7,陈赓与谁的关系最好蒋先云, 贺衷寒 他们三个并成为黄浦三杰。

陈赓和谭政大将关系最好,两人祖辈世交,情同手足!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 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关系十分密切。陈赓比谭政大三岁,曾在谭家楠竹村的蒙馆读过私塾,像兄长一样地关照谭政,他们两人成为童年的好伙伴。 陈赓(1903~1961),在黄埔三杰中是名气最大的,为共和国大将。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蒋先云字湘耘,别号巫山。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中正(字介石)器重。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贺衷寒(1900~1972),原名忠汉,字君山,湖南岳阳鹿角镇牛皋村贺耕九屋人,1916年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时被选为武昌学生代表,适逢苏联召开东方民旗会议,贺被选为东方劳工代表参加。

8,陈赓的军事才干如何

陈赓的军事才能干如何?问这个?有意思!
黄埔三杰之一,共和国开国大将,军事家大大的!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没陈赓的腿,蒋介石早完蛋了!
去朝鲜能否打败美国?你这“问题”太稀奇!
他的志愿军的副司令员的干活,第三兵团司令兼政委的干活,直接的和美军干过!已是历史,不是假设!不输不赢!
他的故事,一部大书!

9,黄埔三杰是那三个?谁封他们为三杰的?

黄埔三杰分别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他们三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中最突出的三名学员。 1、蒋先云 蒋先云(1902-1927),字湘耘,别号巫山。蒋先云是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最为优秀的学生之一。他不仅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还品学兼优,而且深得蒋介石器重。蒋先云于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2、陈赓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3、贺衷寒 贺衷寒(1900-1972),湖南岳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贺忠寒是三人中最受争议的,也有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是黄埔三杰之一,在那个特殊的战争时期他的先后转变也意味着他的命运。虽然他也是很有能力的,但他一生中从未掌过兵权,也未曾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可以说他是抑郁而终的。在当时的战争斗争时期,自己的命运是与当时的国家政治相结合的,个人的选择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命运。 扩展资料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认为“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因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当年黄埔汇聚中华青年才俊,为国共两党培养了无数军事政治人才。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之中流传者“黄埔三杰”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