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楼市调控再升级
7月24日深夜,苏州市政府再度宣布收紧楼市调控政策,今天(7月25日)起,限购、限售同时升级。 事实上,今年5月,苏州已经三次出手调控楼市,当时就针对限售、土地供应等作出调整。 严跃进分析认为,“苏州此次继续出台房地产政策,充分体现了房地产长效发展的导向,也体现了当前对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思路。政策内容详细,以收紧为主要特征,对于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限售范围扩大至苏州全市 由于此前苏州已经执行过较为严厉的政策,业内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均表示“略超市场预期”。 根据《意见》,住房限制转让实施范围苏州市扩大:苏州市区(即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已经取得预售许可尚未开始网签的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 在居民购房政策方面,意见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其中社保及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是指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包括苏州市区(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等四市范围。 5月1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限售新政,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 而此次意见的出台,将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增加了限购措施。严跃进表示:“这一限售政策非常严厉。对于一些苏州的炒房者来说,这两年的房屋流动性明显会减少,这也有助于打击各类购房套现的行为。” “包括苏州市区、昆山和太仓也被纳入严格限购的范围,这和此类城市这两年购房市场炒作等有关。尤其是太仓市场,因为靠近上海,是这两年炒作较多的城市。限购政策规定下,此类区域购房的要求更高了。”严跃进指出。 信贷政策管控趋严 5月11日,苏州楼市新政曾对土地出让报价规则进行调整。调整后将竣工预售许可调整价由原来超市场指导价10%,调整为5%~8%,一次报价有效区间由原来超市场指导价25%~35%调整为10%~15%。 新政降温效果立竿见影,苏州下半年首次土拍共计成交住宅及商住用地9宗,地王不再出现,而住宅地块成交最高溢价率降至22.8%。 此次调控再度加码,对土地市场进一步加强用地出让管理作出了规定。要求严格施行购地自有资金申报核查制度,竞买企业应说明购地资金来源并作出承诺。 《意见》规定,住宅用地出让竞买保证金调整为30%~50%,具体在出让公告中设定。竞得人申报自有资金不实的,取消竞得资格没收保证金或终止出让合同没收定金,并将竞得人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企业诚信系统。住宅用地鼓励实行“限房价、限地价”出让方式。 “这一规定强调了购地自有资金申报核查秩序,实际上也是为了防范违规资金进入购地市场,体现了苏州当前对于土地市场继续管控、防范地价虚高等现象的出现的决心。”严跃进表示。 此外,苏州市还要求进一步加强住房信贷税收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宏观审慎管理,在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基础上,金融监管部门联合督促银行机构将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控制在合理水平;对明显存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的,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环节管理力度,实施预售备案价格预警线管理。全面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合同监管和税收征管。 严跃进坦言:“这可以理解为房地产领域信贷政策管控趋严的导向。类似政策也使得后续相关商业银行的政策执行会更加到位,包括首付贷和消费贷等领域的监管会趋严。” 4次调控按下楼市“稳定键” 如前所述,这是苏州今年以来第4次出手调控楼市。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从今年3月开始,苏州市场转暖明显,不少购房者手握资金辗转于各个售楼处,但要买到热门区域楼盘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苏州工业园区,甚至出现了“房子是很好,但能不能买到还是个问题,据说都要托关系”这种情况。 据中原地产不完全统计,2019年第1周~第16周,苏州全市楼盘平均认筹率都处于高位,两次达到100%,仅在第4周和第10周低于50%。 二手房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成交量同比增长25.7%。易居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苏州二手房成交量为5280套。将2019年4月上半月和3月下半月对比,苏州二手房成交量增速达到159.2%。 5月6日,有市民在苏州市住建局官网投诉称:“这波涨价让刚需心累,让工薪阶层心碎,政府何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稳定房价?” 5月10日,苏州市住建局回应称:苏州当前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隔天的5月1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苏州楼市限售新政便出炉。 “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才的流入,会对苏州楼市起到支撑作用。而库存走低、年初融资相对宽松,房企在苏州补仓的意愿强烈。”当时,严跃进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苏州此次加码楼市调控,对打击炒房需求、稳定房价和市场预期具有积极作用,不排除当地后续会进一步加大对市场进行检查、整顿的力度。 5月18日,住建部对近3个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4个城市发出预警提示,其中就包括苏州。 5月24日,苏州市政府联合住建局等部门召集30余家地产商召开苏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会议称,如苏州楼市的几大指标得不到控制,7月后调控会即刻加码,包括扩大限售范围,提高外地人购房需要的社保门槛等。 百城房价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市相城区房屋均价达到23359元/平方米,环比涨幅22.74%;苏州工业园区房价成交均价环比涨幅近9%。
苏州也传出松绑限售 年内已有超60城调整楼市政策
房地产市场区域政策放松的消息不断传出,地产销售端改善预期升温,但多重因素影响下二级市场分歧加大。 4月11日,有消息称苏州市二手房限售政策放松,同时非本地户籍购房者社保缴纳要求有所松绑。记者从当地房产交易中心及中介处了解到,相关调整尚未有正式文件发布,尤其对于非本地户籍人员的购房政策,当地新房交易中心明确表示尚无变化。 有地产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近期疫情对苏州成交有一定影响,可能一定程度上刺激政策优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60城调整本地楼市政策,从下调利率、首付比例逐渐到限购、限售政策放开,成交预期乐观中,地产股也在二级市场明显回暖。 不过就在周一,延续了半个多月上涨行情的地产股有所分化,早盘一度出现跌停潮。消息面上,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中美利差10余年后再次倒挂,国内货币政策预期有所分歧。最新信贷数据则显示,代表住房按揭的居民中长期信贷明显回暖,机构对地产销售和股价表现普遍乐观。 苏州二手房限售可能松绑 “疫情对苏州楼市影响还挺大的,看房很不方便,之前成交一直还行,”对于二手房限售政策放开的消息,一位苏州当地地产中介人士表示,可能和近期当地疫情加剧了成交低迷现象有关,“不然可能还没这么快。” 4月11日,有消息称苏州放松二手房限售,限售期由5年调整为3年,新房维持3年限售不变,自当日起实施。记者致电当地房地产市场和交易管理中心(下称“交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商品房(新房)没有接到任何变化通知,负责二手房交易的电话截至发稿一直处于“通话中”。但据前述中介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已接到二手房限售放松的消息,预计近期会发布正式文件。 此外,还有报道称,苏州交易中心人员透露自4月11日起限购政策也将调整,即非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首套住房,社保年限要求从原来的三年内连续2年缴纳调整为累计2年缴纳。对此,当地中介人士表示“还未听说”,不过如果从房源供应和需求两端松绑,苏州楼市有望在疫情后或迎来较明显反弹。 记者查询苏州市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其中针对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已经取得预售许可尚未开始网签的项目)、二手住房,购房人分别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5年后方可转让;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在监管不断纠偏融资政策背景下,各地纷纷布局“一城一策”,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就有超过60城调整楼市政策。在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之后,部分城市陆续放开限售、限购、限贷等,在苏州之前已有郑州、哈尔滨、福州、兰州、秦皇岛、衢州、青岛即墨等地松绑“五限”政策。 不过各地因城施策不断深入背后,3月楼市成交仍同比持续下滑,尤其三四线城市环比表现仍不乐观,购房者信心不足导致去化压力较大。克而瑞监测的66个三四线城市2月去库存周期已经达到23.25个月,同比增幅超过80%。另据西南证券最新统计,其跟踪的全国 32个城市中,4月(截至8日)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继续减少49.9%,环比下降19.4%。机构普遍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跟进,去化压力和房价波动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概率更大。 政策传导有望逐渐落地 在多地利好消息刺激下,房地产板块自3月中下旬以来在二级市场持续上涨,截至上周五板块整体涨逾30%大幅跑赢大盘,同期沪指涨幅为6.13%。此前,业内对于经营性资金支撑房企摆脱困境的预期浓厚。 不过,4月11日早盘,地产股未能延续涨势出现分化,多只个股上演跌停潮。同日消息面上,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出现2010年来首次倒挂,有分析师指出,中美利差倒挂或因为疫情后两国经济基本面及通胀预期变化。在资本外流、汇率风险等担忧下,市场对我国货币宽松政策能否持续产生分歧。 不过,对于地产股未来走势,国内机构预期普遍乐观。首先在货币政策上,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同时提到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中泰证券地产分析师陈立认为,在销售持续下行背景下,国常会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助于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预计货币端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根据央行4月11日最新公布的社融和信贷数据,一季度银行信贷意愿普遍增强,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反映按揭需求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一季度增加1.07万亿元,虽然3月继续同比少增2504亿元,但较居民中长期贷款罕见下滑的2月已有回暖,恢复正增长。 其次是各地因城施策对房地产信贷和销售端的助推,此前有机构分析,年中将是重要转折点。中信证券近日研报也指出,房地产政策底、销售底和投资底总是顺次出现,去年四季度政策底已经明确,3月以来因城施策的政策利好加速涌现,二季度商品房销售增速或将见底回升,但投资底仍需等待。只要经济下行压力没有实质缓解,或地产销售没有确认见底,地产的松绑政策就可能持续出台,地产股仍有上涨空间。 而从长远看,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谢皓宇团队认为,考虑到紧房企信用抑制土地资本化,加上人口城镇化率已达较高水平,未来只有加大房企信用支持从而带动产业链发展,才能带来居民收入及收入预期的上升,否则信用扩张可能低于预期。而在经济偏弱、流动性持续宽松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资产荒局面。
苏州限购限售升级苏州限售对房价的影响
如今,各地买房政策各不一样,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房产的,买房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政策。近,苏州又对限购限售进行了升级,买房卖房更加难了,下面为大家介绍苏州限购限售升级,苏州限售对房价的影响,想在苏州买房的朋友一起来了解下吧。一、苏州限购限售升级江苏省苏州市政府7.24日晚出台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自7.25日起,从用地出让、居民购房、住房转让、信贷税收四方面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炒房,稳定市场预期。限购方面:苏州市明确,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限售方面:苏州扩大住房限制转让实施范围,即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已取得预售许可尚未开始网签的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二、苏州限售对房价的影响苏州地区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短期的炒房行为将告一段落。苏州市场的需求量将会锐减,房价趋于平稳和健康。同时置换客户的变现周期将大大拉长,不管对于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都会带来明显降温。苏州限售对房价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房子限售的话,想买房子的人就很难买到房子,那么房子就会出现一种供求紧张的现象,这个时候开发商就会提高房价。因为想买的人或者说有钱的人还是会来买没有钱的人,他也不会因为房子限售就来买房子。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房子限售应该能够拉动房价的上涨。三、未来苏州房价会涨吗1、在整个江苏的是就是苏州,苏州占了9900多亿,将近10000亿。整个江苏,4.55万亿当中,我们苏州超过了五分之一,可以想见苏州发展的潜力。但是我们相对应看城市地位和城市房价,我们就看到这出现落差了。2、在全国范围来看,排除直辖市,苏州的GDP是全国的。但是它的房价,全国排名排在13,所以苏州在未来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很明显和它的城市地位,不能说极不匹配,只能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3、未来苏州房价会涨吗?相信未来苏州的发展肯定是值得我们去期待的,如果我们用长三角来看待,长三角三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上海,如果是车子的话,上海就是那个龙头,苏州、杭州就是两个轮子。以上就是关于苏州限购限售升级,苏州限售对房价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控房价:下调出让土地最高限价 降幅达18.7%
据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政府网站消息,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5月17日发布《关于吴地网(2019)7号公告地块挂牌出让的补充公告》(以下简称“《补充公告》”),该宗地块的市场指导总价、网上竞价中止价格及一次性报价全部降低。 此前,苏州刚刚因近三个月房价上涨过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苏州等10城进行了预警提示。 编号为WJ-J-2019-014号的地块位于吴江开发区(同里镇)杨中路、云龙西路交叉口东北侧,占地面积57106平方米,容积率为2,起拍总价9.42亿元,起拍楼面价8253元/平方米。 《补充公告》显示,该地块的出让总价未作调整,市场指导总价由11.17亿元降至10.65亿元,降幅为4.66%;网上竞价中止价由13.96亿元降至11.72亿元,降幅为16.05%;一次报价有限区间由13.96亿元-15.08亿元降至11.72-12.25亿元,最高限降幅为18.77%。 同时调整的还包括,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后的报价规则。网上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以内的,按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商品房预售条件调整为项目工程结构封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 网上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 (含10%) 以上的,商品房预售条件调整为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网上竞价中止,转为通过网上一次报价方式确定竞得人。 此前的苏州土地竞买规则为,政府对设定市场指导价的地块,在自由报价和限时竞价阶段,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25%以上的,网上竞价中止,转为网上一次报价。竞买人在规定的报价总额范围内,进行一次报价。一次报价中最接近所有一次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当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不含市场指导价)10%的,工程结构封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即现房销售。 苏州住宅用地竞买规则的改变源于此前苏州市楼市调控政策的收紧。 5月11日,苏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补充意见》”),意在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遏制投机炒房,精准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补充意见》要求,调整土地出让报价规则,将土地出让报价条件从定值调整为区间设置。 具体而言,将土地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不含10%)需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的规定,调整为超过市场指导价5-10%需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 将土地竞价超过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25%(不含25%)后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的规定,调整为超过市场指导价10-25%后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 一次报价区间相应调整。具体出让地块报价规则及相应要求在土地出让方案和出让公告中明确。 苏州同时调整的还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实行人才优先购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