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常用拔罐方法
常用拔罐方法
提示:

常用拔罐方法

  拔火罐预防疾病和保健是我国中医传统方法,甚至受到国外友人的喜爱。那么,你对拔火罐是否足够了解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拔火罐保健和方法是什么吧。   拔火罐的方法    闪火法: 是用长纸条或是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点燃后,在罐内快速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滴酒法: 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注意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    贴棉法: 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   拔火罐保健功效    减压的'作用: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拔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

拔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在中医方面,拔罐以及刮痧是经常会使用到的治疗方法,很多人想要用拔罐的方式来达到消肿止痛,去除瘀滞,疏通经络,祛除湿寒等问题。正确的拔罐可以让身体体质变强,还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感觉,能够让身体疾病恢复的速度变得更快。



  正确拔罐的方式就是需要拔罐的患者把自己的上衣脱掉,然后平躺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背部按摩,这样才能让背部肌肉得到放松,出现发热症状,然后在背上涂抹一些保护皮肤的润滑油,像橄榄油之类的就可以。从背部中间往两边、从上面往下面慢慢挨着放罐,抽取里面的空气,力度和时间以被拔罐者能接受的程度为宜。此处注意,放罐的地方一定是肉比较厚的地方。留罐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过长则易起水泡,使皮肤破损。



  除了需要在相关的穴位上面留罐,还需要在有疼痛位置的地方留罐,这样才能让血液循环速度变快而达到更好的散寒止痛效果。罐拔完了以后,在背部来回多揉搓几下,使淤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肤发热。然后在背上盖一块毯子,不要着凉了。家里有条件的话,可以买那种里面夹了红豆的毯子,用微波炉加热了盖在背上,效果非常好。

  拔罐以后的八个小时之内大家一定不要洗澡,因为在拔罐以后我们的皮肤细胞正处在一个张开的状态,洗澡就会把很多湿气带入到身体里面,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情况。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此时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拔罐的正确方法,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一定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拔罐大家最好是在夏天,最好是三伏天,拔罐的时候一定不要开空调,也不要直对风扇吹,让身体微微出汗是最好的。

拔火罐教程
提示:

拔火罐教程

拔火罐教程如下: 拔火罐其实并不难,只要操作规范和注意好时间就可以的。首先是器材的准备,一般选用的材料可以是竹筒,或者玻璃瓶也可以,然后就是清洗器具。再就是点火入罐,然后迅速的放在要治疗的区域,接着就是等候的时间了。 1.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2.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3.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火罐教程操作
提示:

拔火罐教程操作

拔罐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闪罐步骤: 用75%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体表。将95%浓度的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间拿出,将火罐吸附于体表,随后立即起开。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 2、走罐步骤: 用75%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体表。在需要拔罐的皮肤表面涂上一些润滑的药物或液体。将95%浓度的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间拿出,将火罐吸附于体表,手握罐体,循着经络来回拉动。 3、留罐步骤: 将95%浓度的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间拿出,将火罐吸附于体表,留置10-15分钟后起罐,并用棉球将皮肤表面擦干净。 火罐种类: 竹火罐用直径3~7厘米粗细的竹子逐节锯断,一端去节做口,一端留节做底,削去竹皮,做成腰鼓样的圆柱形管子,大小可按施术的部位加以选择。 竹筒火罐用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厘米的竹管(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者重量较大,容易脱落,过短者由于管腔容积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着),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 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2~3分,用砂纸磨光,口圈必须平正光滑。竹罐的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