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提示: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有八百多年历史,共历四十二代国君,分别是:熊绎、熊艾、熊䵣(dá)、熊胜、熊杨、熊渠、熊挚红、熊延、熊勇、熊严、熊霜、熊徇、熊咢、楚若敖(áo)、楚霄敖、楚厉王、楚武王、 楚文王、楚堵敖、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郏(jiá)敖、楚灵王、楚初王、楚平王、楚昭王、楚惠王、楚简王、楚声王、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到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疆土幅员辽阔,进入最鼎盛时期。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楚国灭亡。 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 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故吴地,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提示: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 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 3、熊䵣,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 4、熊胜,熊䵣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 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游地区。 6、熊渠,楚熊杨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楚国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前886年—前877年,在位年数9。 7、熊挚,在位时间未知~前876年,又作熊挚红。 8、熊延,在位时间前875年~前847年,在位年数29,原名熊执疵。 9、熊勇,在位时间前846年~前838年,在位年数9。 10、熊严,在位时间前837年~前828年,在位年数10。 扩展资料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 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前209年,楚地起义军将领项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派人杀死楚怀王熊心。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楚自从春秋时期设置令尹之官,令尹就“执一国之柄”。“在上位,以率万民”。历春秋至战国,令尹对内执国事、对外主战争,总揽大权于一身。其权势经久不衰。 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执政,逐渐衰落,而以昭、屈、景三大家族为主干的世族执政却发展起来。战国时期,楚国组成了以昭、屈、景三大族为主干的执政集团。 先秦文献上称管理百工的职官为司空,周代铭文中则称作“司工”或“司攻”。进入春秋以来,中原诸国多称工正,而楚国则称工尹(或称大工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府手工业十分发达,它由中央王朝经营,工尹管理百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楚国历代国君有哪些?
提示:

楚国历代国君有哪些?

1、熊绎(生卒年不详),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在周都镐京的熊绎,受周天子分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熊绎是《清华简·楚居》记载的,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的主要参与人。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2、楚厉王(?―公元前741年),芈姓,熊氏,名眴,亦称楚蚡冒,楚霄敖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58年―公元前741年在位。 公元前758年,楚霄敖去世,熊眴继位,是为楚厉王(亦称楚蚡冒)。楚厉王在位时期,开疆拓土,征服陉隰,使楚国实力增强。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谥号厉王。楚厉王死后,楚厉王之弟熊通杀楚厉王之子自立,是为楚武王。 3、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4、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5、楚惠王(?—公元前432年),芈姓,熊氏,名章,《墨子》作楚献惠王,楚昭王之子,母越姬(越王勾践之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32年在位。

楚国国君列表
提示:

楚国国君列表

1、楚考烈王(?-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完(《史记》作元),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从公元前272年开始在秦国做质子,公元前263年其父楚顷襄王病危时,其欲回国争夺王位,但秦昭襄王以情况不明为由,不放归。 2、楚幽王(?―前228年),芈姓,熊氏,名悍(年表名悼),楚考烈王之子,一说是春申君之私生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幽王十年(前228年)三月,幽王卒,同母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 3、楚哀王,芈姓,熊氏,名犹,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同母弟,昌平君异母弟。前228年,楚幽王去世,熊犹继位,是为楚哀王。楚哀王在位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杀死,其母王太后李嫣也被杀,舅舅李园家满门抄斩。负刍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王负刍。 4、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年~?),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5、昌平君熊启(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战国末期秦国丞相,秦始皇的表叔兼姑爷爷,末代楚王。前238年,与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邦,后被秦始皇派往陈郢以安抚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