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介绍

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介绍

中国地质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29 号,中国地质大学院内。截止2014年馆藏文献量已达71万卷(册),包括近代地质学启蒙时期以来近200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世界各国地质图件1万余套;有20余个大型文献数据库;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地学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及互借业务联系。中国地质图书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单位、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主要承担地学文献的收藏、加工和开发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向社会提供地学文献信息服务。

2,教育和学习的区别

教育和培训的本质区别导致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心点的区别 教师、学员和管理者都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主体,但教育和培训的中心点是不一样的。教育强调的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课程和教学内容是学校规定好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教育的中心是教师。 在培训活动中参训者都是成年人,他们都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他们之所以参加培训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能力和提升发展空间。对他们来说培训活动强调的是参训者需要什么,参训者能够通过培训真正学到什么,培训师就应该传授什么,而不是培训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此,培训的中心是学员。 二、学习内容的区别 教育提供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培训强调的则是与企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三、过程的区别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个人为导向的过程,个人在接受教育前对学什么专业和毕业后做什么会有很多选择,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 培训的过程则是一个以企业工作和任务为导向的过程,你一旦进入特定的企业之后,企业会要求你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并要求你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与企业规范保持统一,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你不可再率性而为,你的个性可能会相对受到制约,你的特长也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得不到发挥,你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并很快地融入到企业生活中。 拓展资料培训就是培养+训练。就是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目前,国内培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侧重于行为之前。 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受训者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提升战斗力,个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训练都称之为培训! 培训是给有经验或无经验的受训者传授其完成某种行为必需的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可知,职场正确认知(内部心理过程的输出)的传递效果才是决定培训效果好坏的根本。

3,学习与教育的关系?

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四大“支柱”
[ 2006-6-8 15:58:31 | By: 小猪 ]

(一)

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知”在这里不只是指“知识”,而且是指广义上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对象包括人类自身及其主观世界,也包括自然、社会的外部世界。“求知”则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无终点、在实践和认识的无限往复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求知”的手段,从口头传授到文字印刷,从广播电视等声像技术到“信息高速公路”,已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化。“求知”的环境,则从家庭、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继之以“网上一代”痴迷的“虚拟学习环境”。

学会求知已远远超越了从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汲取人类积累的知识,而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社会关系、民族的文化观念等等,学会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即知道积极意义上的“为人处世”。因为人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因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学会求知”的本质内涵。

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本身,即学会掌握认识(即“知”)的工具,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有意义的实践的手段。因为现在学习的很多书本知识,有一部分将在未来迅速变化的社会中逐步过时,而将来迫切需要的很多知识又无法在今天预见,更不可能在有限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完全学到。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

学会求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总之,学会求知就是要使自己成为“终生的科学之友”。

学会求知,要注重通过普通教育打下宽厚坚实的“通才”基础。与此同时,又需要通过专业教育,在一二个领域向科学的深度进军。

学会求知,离不开教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是古今中外教学经验的总结。师生关系将永远是“求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的古训将永远不会过时。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学习,要与教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很好地结合起来。要知道,即使是最先进的“人机对话”、多媒体技术也无法代替和超过生动有效的师生交流。这里还应指出,在未来的“学习社会”,教师的作用将有很大的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每个人将同时是教师和学生。

学会求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传统的“上学——工作——退休”的线性教育模式和人生阶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必须代之以“学习——工作——学习”、工学交替、循环往复的多维教育模式。因此,“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即使是高等学府,也只是“求知”路上的一个站点;即使戴上了“博士”或“导师”的桂冠,也只是一个新的“求知”阶段的开始。

(二)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与学会求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者可以说是“知”与“行”的关系;如果说前者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的主观世界和社会的自然的客观世界),那么,后者则旨在改造世界。

与“知”(know)一样,“行”(do)也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多义词。传统意义上的“学做”,更多地与通过职业技术训练养成劳动技能联系在一起,与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于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联系在一起。现在意义上的“学做”,要着眼于21世纪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把握。

对于将要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的今日学子来说,“学会做事”至少具有三种新的涵义:

(1)在未来“生产”过程日益“非物质化”、日益“智力化”的知识经济中,“学做”将从学会掌握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劳动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个人素质),其中包括狭窄的劳动技能以外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风险精神、交流能力等。
(2)在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包括金融、咨询、管理服务和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将占越来越大比重的未来产业经济中,人与物质和技术的关系将降至次要地位,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将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学做”主要不是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而这些技能主要不是从课堂上和书本中去学习,而更多地要从工作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去培养。

(3)在一个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中,建立在竞争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将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在成百企业萎缩、破产的同时,更有成千企业兴起、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职业被淘汰,与其相应的职业技能也成为昨日黄花;而新的、今日还无法预见的职业将陆续产生。一个人多次变动工作或劳动场所将是常事。对于后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活力将有一大部分来自“非正规”经济部门、众多小企业在这种世界性的职业变动潮流中的适应能力和企业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学会做事与其说是掌握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本事”,毋宁说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的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工作)变动的应变能力、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以及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自己当自己老板)的能力。从广义上说,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以首创精神能动地参与广泛而生动的发展过程。

(三)

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是在全球化将成为21世纪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它的原意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

学会共处,有着同样深刻的内涵。学会共处,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的起点和基础,所谓“设身处地”,就是讲的“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注重从了解他人、他国、他民族的过程中更深切地认识自己,认识本国、本民族。这种了解和认识,始自家庭,及于学校,延至社会,推而广之于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及其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并从这种深入的了解之中,培养人类的尊严感、责任心、同情心和对于祖国、同胞和人类的爱心。

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关心(to care),学会分享(to share),学会合作(to work with others)。我们一方面要倡导在法律规范内的公平竞争,利用其有利于发挥个人首创精神和提高经济效益效率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更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平等对话是互相尊重的体现,相互交流是彼此了解的前提,而这正是人际、国际和谐共处的基础。也因此,学会表达、交流的技能,确立平等对话的价值观念和态度,是学会共处的重要学习内容。

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这对于人际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同样适用。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 “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得和养成。

学会共处,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因此,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从童年起就能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包括体育、文艺和社会公益劳动。

(四)

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学会做人”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报告《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中译本《学会生存》)的主题思想。它的立论基础就是对教育目标的阐述:“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完整实现(the complete fulfilment of man)”,是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创造性的梦想者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重申了“Learning to Be”报告的主题思想,强调了“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它又发展了1972年报告的思想:

(1)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力和才能,因为学习就是人类的内在财富。

(2)21世纪更需要多样性的个性,而这种多样性正是社会创造力和革新活力的保证。教育是非常个体化的过程,同时它又是构建社会互动关系的过程。因此,学校要给儿童和青少年各种可能的发现机会和实验机会,以及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机会,防止教学的功利倾向。

学会做人在这里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像、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做人与我国教育方针强调的“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相吻合,正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

(五)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说前两者更多地是在传统的教育中充实了新的内容,那么,后两者则是着眼于21世纪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所有这四种学习,既不限于某一人生阶段,也不囿于家庭、学校或社区等某一场所。它们正是建立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

要深切理解和把握这四种学习的有机联系,有赖于对教育的重新思考。面对21世纪的挑战,必须改革教育的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也要改变人们对教育纯功利主义的期望。教育应被看作是激发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终生的整体经验。未来的经济是知识经济,它建立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基础之上;未来的社会是学习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而这种学习不再只是完成某种功利目的、实现经济回报的手段,它同时将成为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成为高质量生活的有机部分。因此,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实现我国跨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目标的基石,是建立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

4,浅议新时期的地质文化建设

刘倩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安 710054) 摘要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组建的地质队伍,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创造了地质系统所特有的文化——地质文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地质文化建设,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地质文化 文化建设 思考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组建的地质队伍,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创造了地质系统所特有的文化—地质文化。它是地质单位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文化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地质单位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地质单位发展的原动力。加强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地质单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地质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地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的原则 地质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可以凝聚职工心力,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增强单位形象的辐射力。包含政治思想文化、安全生产文化、科学管理文化、职业道德文化和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地质文化建设是地质单位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质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握时代,面向未来。有超前意识,体现时代感,以先进文化来引领地质文化建设,努力反映地质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社会特征。 (2)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人不仅是地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地质文化发展的丰富者。地质单位活动的目的是盈利,但这不是唯一目标或宗旨,而应把“人”的自由、幸福(包括单位盈利、个人收入等)作为地质单位发展的最高目标。 (3)突出特色,个性鲜明。在打造高品质的地质文化时,必须坚持地质的个性特征原则,紧紧围绕本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设具有本单位突出特色地质文化模式,做到个性鲜明。在地质文化建设的各个主要内容上,一定要摆脱模仿和照搬,力求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成一家。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多年来不断努力,形成了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铸造了一只敢打硬仗、战则必胜的地质调查钢铁雄狮,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标兵单位。 (4)领导垂范,大力倡导。地质单位领导既是地质文化的倡导者,又是组织者和缔造者,决定了其在地质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倡导、策划、培育和垂范作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历届领导班子,向来重视地质文化建设,发展业务的同时对单位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在中心营造了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单位文化。 (5)优化建设,努力创新。地质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地质文化重在建设,而建设一定要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地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要观念创新,有价值的观念是成功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要制度创新,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超出一般水平的长远利益。三要管理创新,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使管理效率提高到最大。四要形式创新,追求地质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化,优化人文氛围,发挥地质文化“黏合剂”、“润滑剂”的作用,达到地质文化“人事合一”的最高境界。 2 关于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质文化是地质单位的精神灵魂,是凝聚职工、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地质文化靠积淀,也要靠建设、培育。地质文化建设是一项汇集了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思想的、人文的系统工程,建设新时期地质文化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地质文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质单位的发展实际,吸收各类优秀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构建和培育起具有新时期地质特色的文化框架体系,用地质文化凝聚职工,推动发展,提升地质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2.1 地质文化建设要突出 “以人为本” 地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通过在管理中体现文化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优化管理。因此地质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经营管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人的需求,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科学地把握。现代人既不是单纯的经纪人、社会人,也不是单纯的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他们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交往、理想信仰、当家做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要求,掌握人的需求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基础。其次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作为最高目标和工作中心。把握“人的需求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实现目标”这一人的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目标两个维度的结合,构筑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按照这一思想制定的文化和制度才能为职工所接受并自觉执行。 2.2 地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 “化” 地质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修炼“化育之功”的过程。一要“内化于心”。就是让广大职工对地质文化的理念体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入脑入心,有着强烈的心理情感和高度的心理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愿景。二要“固化于制”。地质文化的执行需要用制度体系来保证和支持,要使地质文化的活力持久而稳定,就必须把地质文化理念具体化、物质化、规范化为制度体系,形成先进的制度文化,用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三要“外化于行”。先进的文化需要人们去执行,地质文化最终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把单位的宗旨、理念、目标和利益纳入职工个人的思想体系中,使职工对单位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2.3 地质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地质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地质文化的深厚底蕴。新中国地质勘探工作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质行业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集中体现了传统地质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地质行业的精神品牌,是凝聚地质职工的精神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质单位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文化,同时要融汇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发展变化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地质文化。首先要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地质精神,塑造良好的职工形象和单位形象,把地质文化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其次要积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着力培养职工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地质品牌,创新管理理念,大胆吸收、借鉴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赋予地质文化新的内涵,构建适合地质单位发展需要的新时期地质文化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地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地质文化建设事关地质事业的兴衰荣辱,事关地质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对提高地质单位的知名度、品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服务于地质经济与发展应是地质队伍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叶庆生.1999.闪光的足迹[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张云初等.2005.企业文化资源[M].深圳:海天出版社

5,浅议新时期“三光荣”精神在地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

陈晶 (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 摘要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长期艰苦实践的结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光荣”对于发扬地质队伍优良传统,推动地勘文化建设,促进地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拥有97年历史的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光荣”精神更是渗透到图书馆的每一个发展脚步中。本文结合新时期地质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简要分析“三光荣”精神在各个环节中的体现。 关键词 “三光荣”精神 地质图书馆 “三光荣”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为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1991年初,江泽民同志又把“三光荣”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200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继承和发扬“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永恒的精神追求。 “三光荣”精神作为地质文化的核心,从人生观、行为模式和价值追求三方面展现了地质人的崇高境界。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趋多元化,地质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此,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指出:“‘三光荣’精神是我们最大的文化建设,要加以总结、提炼、传承、弘扬,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 在工作中总结、提炼、传承、弘扬,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三光荣”精神一直是地质图书馆人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的一项工作准则。 1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其精神实质是奉献,它要求地质找矿工作者热爱地质找矿事业,献身地质找矿工作。 虽然远离地质找矿第一线,远离找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但是地质图书馆人一直以自己的事业为荣,秉承着“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馆训,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图书馆人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在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国土督察局、地学院校以及大型矿业公司等都留下了图书馆人的身影,宣讲资源与服务、培训数据库使用技巧以、调研需求以及赠送专题服务成果等内容不仅为一线的地勘单位科研人员送去了前沿的技术信息,更为科研人员开通了一条自我提升的知识通道。我们不仅服务地质科研一线人员,我们还服务地质科研管理层与决策层以及广大的地学师生。每当面对读者如饥似渴的眼神、每当听到读者由衷的赞叹、每当送走一个个不远万里来我馆查找资料的读者,我们地质图书馆人是骄傲的,是自豪的,我们的字典里也许缺少新发现矿点、新增储量等这样的字眼,但我们有读者满意的微笑,有科研人员真诚的道谢,有国家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职责,我们以献身地质图书事业为荣。 2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艰苦奋斗为荣,其实质是弘扬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有以下内涵:一是指物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增收节支、反对铺张浪费;二是指在劳动态度上要吃苦耐劳,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三是指在进取精神上要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四是指在品格风貌上要有高尚情操、廉洁奉公、先人后己。 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各单位科研、生产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科研项目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对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数量逐年增大、对文献信息的科技含量的要求逐年增高、对文献服务的形式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增多。 “以艰苦奋斗为荣”要求地质图书馆人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从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和文献服务快速向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转化,提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学科化、专业化开发的能力。这就要求地质图书馆人充分发扬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吃苦耐劳、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另一方面提升自己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要求图书馆人进一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调研服务过程中不畏条件的艰辛,真正深入到地质工作的一线,深入到有需求的科研人员当中,并在走出去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在服务过程中能过提供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在服务过程中能耐心地解答科研人员的问题,回来后能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并能第一时间解决科研人员日常的学科咨询问题;要求图书馆人有攻坚破难的信心和毅力,有加班加点的无怨无悔,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攻坚阶段齐心协力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3 以找矿立功为荣 以找矿立功为荣是“三光荣”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奋斗目标,地质找矿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地质找矿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因此,多找矿、找好矿,是地勘单位的神圣使命和主要任务,是衡量对地勘工作贡献大小的主要尺度。 图书馆人虽然远离找矿一线,但是我们的工作可以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近年来图书馆努力融入国家地质工作主流程,始终坚持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和根本宗旨。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图书馆人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信息,随着数字化、学科馆员、情报研究和成果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页岩气、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三稀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矿产综合利用、铀矿地质、深部找矿、物化探新技术、航空遥感、地质环境监测、国土规划等几十个课题的开展不仅为找矿一线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情况说明及数据,为科研人员的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的同时,更为他们节省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境外地质矿产图件的服务更为全国多家地调院、煤田地质局及核工业单位提供了境外矿产勘查的第一手资料。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申报项目与奖励提供了支撑,使科研人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实现找矿的目标。 目前,图书馆的服务已从过去单一地到馆服务形式扩大到网络服务、VPN服务、学科服务、专题服务、科技查新、情报研究,项目合作、成果管理、支撑服务及主动推送服务等;服务范围从部局直属单位扩展到全国的地勘行业部门;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浅层次向多层次全方位知识服务推进。有效地保障了科研人员的需求。 4 结语 总之,在科技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三光荣”精神依然是地质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三大法宝”,是地质图书馆给人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大力弘扬“三光荣”精神(卷首语)[J].浙江国土资源,2011,(9) 张先余.弘扬“三光荣”精神 塑造地勘队伍核心价值理念[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

6,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民国三年(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改称地质调查所时就有地质矿产陈列馆的设置,但有名无实。民国五年一月四日(1916年),袁世凯准奏设立“地质调查局”,局长张轶欧,会办(副局长)丁文江、安特生,内设四股一馆:地质股、矿产股、地形股、编译股和地质矿产博物馆。民国五年七月十四日(1916年),中华民国政府地质研究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举行毕业典礼,同时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出师生三年来悉心采集的岩矿标本899件,还有详细图说及野外调查照片。因此,把民国五年七月十四日定为建馆日。民国五年七月十四日是公认的建馆日,因为此刻的博物馆有馆长、有机构、有典型事件,陈列和收藏从此被确定下来。 民国五年12月10日(1916年),农商部总长周自齐签署《农商部饬》119号,任命地质调查局会办、技正丁文江为地质矿产博物馆馆长。 民国九年(1920年),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商请农商部为筹建地质图书馆发起募捐,黎元洪大总统捐款1000元,各界捐款共计39000元。民国十年(1921年),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建成地质图书馆,用其余额8000元为陈列馆添建两间展室,增加陈列面积400平米。 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17 日,新建成的图书馆和陈列馆举行开幕式,黎元洪大总统莅临讲话并参观了地质陈列馆。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政府在南京建都,北京改称北平。北平逐渐失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加之日寇入侵,华北危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地质调查所迁往南京。地质陈列馆一万余件藏品随迁南京,在南京珠江路942号(现700号)新建的陈列馆中布置了12个陈列室,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建成开放。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逼近南京。地质调查所同其它机构一样,仓促撤退,限期三五天内搬完。陈列馆精选标本313箱,由高振西经水路押运至武汉,十一月下旬又运到长沙,进行简单修整。次年7月,武汉告急,地质调查所只得从长沙再迁至重庆。陈列标本随同其他物品一起挤入四川地质调查所内。不久,地质调查所在重庆北碚盖好房子,陈列标本才搬到北碚所内安置。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气象所及工业试验所、农业试验所、西部科学院等共同发起筹建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正式开馆。其中,地质馆由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提供标本,分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脊椎动物化石及土壤四部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珠江路旧址,任命侯德封为南京地质陈列馆馆长,主持陈列的恢复和重建。参与整理的有程裕淇、杨钟键、刘东生、王存义、蔡震中等人。民国三十七年是十月(1948年)正式开放(只恢复了抗战前的80%)。 民国三十四年(1935年),地质调查所迁往南京,留下部分人员、标本和设备在北平丰盛胡同和兵马司胡同原址,归属新组建的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谢家荣。“从此至北平和平解放,丰盛3号陈列馆再未设主任(馆长)一职”,其事务均由历任分所所长直接管理,姑且称之为“故馆”。 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夏开始,经贾兰坡、李悦言等多次整理充实。民国三十六年二月(1937年)下旬,中国地质学会第13次年会在北平召开,陈列馆建成14个陈列室(新生代、古生代及中生代、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西山地质、普通地质、周口店猿人洞、变质岩、火山岩、水成岩、地层、地质构造、矿物和土壤),以不少于南京馆的展品量向社会开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北京人”头盖骨模型和仰韶陶器。 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夏, “七七事变”前夕,杨钟键接任北平分所所长,不久北平沦陷,杨亦于当年十一月南下到大后方长沙、昆明。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为应对动荡局势,北平地质矿产陈列馆将前后门对调,即正门由丰盛胡同3号改在兵马司胡同甲58号(现6号),与北平分所正门兵马司胡同9号(现15号)近在咫尺。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在南京设立由高振西负责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工作领导机构,辖南京地质陈列馆和北京地质陈列馆。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1953年1月,全国地质陈列馆领导机构迁北京,高振西任馆长。因建部需要,北京馆被拆除,标本被临时存放在故宫文华殿和六铺炕等处。 1955年,南京地质陈列馆下放江苏省地质局,全国地质陈列馆与北京地质陈列馆(故馆)融为一体。1956年,地质部决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万平方米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大楼。1958年9月新馆大楼落成,并更名为“地质部地质博物馆”。 1959年9月完成一至四层26个陈列室共计4500平方米、17039件标本的陈列布展工作,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60年,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划归地质科学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副院长冯志爽兼任馆长。此后,经历“文革”闭馆停滞、地震破坏,也经历了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直至2000年底馆大楼修缮改造立项得到上级批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曲折中发展四十年。这期间馆的主要领导人有王子麟、和吉甫、刘涌泉、黄正之、邢裕盛、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