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安置帮教措施和内容
安置帮教措施和内容
提示:

安置帮教措施和内容

法律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大意义。司法行政部门是各级党委政府主抓安置帮教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安置帮教工作重要职责,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以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成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面对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尽最大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分解,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各级司法行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税务、工商、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和指导,做好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三)更新观念,适应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积极探索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途径。注意总结新经验,不断拓宽渠道,鼓励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逐步实现就业市场化、社会化。要在帮助和引导刑释解教人员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的同时,制定并落实积极的政策措施,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或临时社会救济。 (四)在社区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将社区就业作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一个主要渠道。要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在社区服务业的岗位就业,特别是在政府开发的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

重点安置帮教对象
提示:

重点安置帮教对象

法律分析:重点安置帮教对象是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沟通机制。具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有可能继续违法犯罪,刑释、解教、工读教育后仍表现不好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特别规定的需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教育的人员。我国帮教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1、有轻微盗窃、抢夺、投机诈骗、走私和赌博行为的;2、有轻微流氓行为,以及多次传播淫秽物品的;3、私造、携带、藏匿凶器或多次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 法律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
提示: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

这是法定程序,释放后必须要申报户口,在申报户口时公安就会通告给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安会将目标列为重点人口,司法则会列入安置帮教对象。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接受警方的管制处理,不积极配合只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摘要】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提问】
你好,我是那个释放人员,释放了快五年了,派出所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报道,经常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这合理吗?【提问】
这是法定程序,释放后必须要申报户口,在申报户口时公安就会通告给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安会将目标列为重点人口,司法则会列入安置帮教对象。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接受警方的管制处理,不积极配合只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回答】
亲亲,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简称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回答】
这个时间有期限吗?多久就不用去了?【提问】
依据有关文件政策规定,从监狱、看守所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期限是5年,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期限是3年,自其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之日起算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三十七条 对刑满解教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区。【回答】
那不去会有什么后果吗?【提问】
安置帮教属于对刑满释放人员的一种帮教,并不会限制你的人身自由,既然服刑期已满,那你就是自由人了,不过其他安置帮教的相关规定你还是要遵守的。【回答】
如果不遵守,有什么后果和坏处?【提问】
根据《刑法》第76条的规定,缓刑的是宣告缓刑考验期结束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是刑满释放,所以不能缓刑考验期结束的象列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你没有任何理由去派出所报到,不去没有事。【回答】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表明一切已经结束应当不需要当然可以,你已经服刑后,你是一个自由的人【回答】
派出所让去报道和安置帮教不去没事吧?【提问】
亲亲,其实安置帮教也没啥具体内容就签个协议。还是配合一下吧。【回答】
没有什么后果的【回答】
今天他们让我去,我和他们说了不去,他们说后果自负,这样没事吧?【提问】
你可以写个不需要帮教的证明。除另有规定外,你是正常公民,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回答】
不到司法所登记的话,外出住宿或者过安检容易被盘查,其实就是去登记一下,去一次就行了【回答】
因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不同,安置帮教没有强制性,但是社区矫正的强制性非常高,如果收了警告处分,你连申请附议的权力都没有。【回答】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
提示: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

法律分析: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接受警方的管制处理,不积极配合只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安置帮教工作内容有哪些
提示:

安置帮教工作内容有哪些

该工作包括如下内容:1、协助监所做好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前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改造工作。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司法所移交有关档案、法律文书的衔接。2、努力营造刑满释放人员入学、就业和创业不受歧视的社会环境。3、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