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朝鲜王朝历代君主是谁?他们的皇后呢?
- 2,李氏朝鲜王朝的历代君主有哪些?
- 3,李氏朝鲜和李唐王朝有无关系?为何?
- 4,朝鲜古代的皇帝李算和中国的李氏唐朝有什么关系?
- 5,朝鲜李氏起源哪里
- 6,介绍一下朝鲜李氏王国
- 7,简单介绍一下朝鲜历史
- 8,朝鲜王室现在还有幸存者吗?如果没有朝鲜王室的最后国王是怎么死的?
- 9,朝鲜李氏王朝时期,男子从什么年龄开始留须,为什么要留须?这是有什么规定的吗?
- 10,请问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 11,时事政治军事
1,朝鲜王朝历代君主是谁?他们的皇后呢?
朝鲜王朝为中国的藩国,因此其君主只能称国王而非皇帝,同样国王之正妻也只能称王后而不是皇后,朝鲜王朝历任27朝,历代君主和王后如下: 1、朝鲜太祖李成桂 1392年,李成桂清除了高丽宫廷反对派首领郑梦周。在流放王瑶到原州后,登基建立朝鲜王朝,确立了对明朝事大的基本国策, 结束了高丽王朝近500年的历史。 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王后: (1)神懿王后韩氏是朝鲜太祖李成桂的元配,朝鲜定宗和朝鲜太宗生母,韩氏生前一直居住在家乡,所以被称为李成桂的乡妻。 (2)神德王后康氏是朝鲜太祖的正妃,本贯谷山,是高丽判三司事、象山府院君康允成和晋山府夫人姜氏的女儿。1669年谥号顺元显敬神德王后,朝鲜高宗追上尊号神德高皇后。 2、朝鲜定宗李芳果 李芳果,即李曔(1357年—1419年),字光远,庙号朝鲜定宗,谥号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朝鲜太祖李成桂次子,朝鲜太宗李芳远同母兄,李氏朝鲜第二位君主。 朝鲜定宗李芳果的王后: 定安王后金氏是朝鲜定宗正妃,是月城府院君金天瑞的女儿。定宗为王世子时,金氏受封为王世子德嫔,定宗即位后升为德妃。定宗传位给朝鲜太宗后,尊为顺德王大妃。太宗十三年(1412年),顺德王大妃去世,谥号安定王后。 3、朝鲜太宗李芳远 李芳远,字遗德,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也是第一位受中国册封的朝鲜国王。朝鲜太祖李成桂第五子,母亲为神懿王后韩氏。 李芳远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功劳颇大。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曾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继位。李芳远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年)八月八日,太宗传位于朝鲜世宗。 朝鲜太宗李芳远的王后: 元敬王后闵氏为朝鲜太宗正妃,是高丽末年政丞骊兴府院君闵霁的次女。太祖建国时,闵氏受封为靖宁翁主,定宗二年封王世子贞嫔,太宗即位后升为静妃。世宗二年七月十日元敬王后在寿康宫别殿过世,享年五十六岁,谥号彰德昭烈元敬王后,葬于献陵。 4、朝鲜世宗李祹 李祹,字元正,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二任国王。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亲为元敬王后闵氏。李祹22岁即位,共在位32年(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期间是朝鲜王朝的鼎盛时期,朝鲜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在此期间创造了谚文,对朝鲜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朝鲜世宗李祹的王后: 昭宪王后沈氏为沈温之长女,朝鲜王朝世宗李祹之王妃。 太宗八年二月(1408年)与忠宁君李祹成婚(当时世宗尚未封大君),初封“敬淑翁主”,十七年九月(1417年)改封为“三韩国大夫人”。世宗二十八年三月廿四日,沈氏病逝于次子首阳大君的府第,上谥号“昭宪”。 5、朝鲜文宗李珦 李珦,朝鲜王朝第五任君主,字辉之,是朝鲜世宗李裪嫡长子,朝鲜世祖李瑈同母兄,母昭宪王后沈氏。景泰元年(1450年),世宗于永膺大君李琰府邸薨,李珦继承王位。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十四日, 薨于康宁殿。年仅三十八岁,在位仅两年,庙号文宗。 朝鲜文宗李珦的王后: 显德王后权氏宣德六年(1431年)入宫为世子承徽,八年(1433年)晋升为良媛,正统二年(1437年)册为世子嫔,六年(1441年)病逝于东宫资善堂,年仅二十四岁,谥显德,后与文宗合葬。文宗即位后,追崇为显德王后。 6、朝鲜端宗李弘暐 李弘暐,朝鲜王朝第6任君主,乃朝鲜文宗之子,出生后不久生母显德王后便过世,1448年被立为王世孙,1450年被立为王世子,1452年即位。 朝鲜端宗李弘暐的王后: 定顺王后宋氏于景泰五年正月二十二日(1451年3月)册封王妃,次年七月(1451年8月)被世祖尊为懿德王大妃,天顺元年六月(1457年7月)降为夫人。正德十六年六月四日(1521年7月)薨,终年八十二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追尊复位。 7、朝鲜世祖李瑈 李瑈,字粹之,是李氏朝鲜第七位国王。朝鲜世宗李祹嫡次子,朝鲜文宗李珦之弟。其母为昭宪王后沈氏。李瑈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朝鲜世宗的宫殿中,之后被寄养于民间,景泰六年(1455年)他从侄子朝鲜端宗手中篡夺了王位,是为世祖大王。 朝鲜世祖李瑈的王后: 贞熹王后尹氏,尹璠与李氏之女,朝鲜王朝世祖李瑈之王妃,德宗李暲与睿宗李晄之生母,亦是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大王大妃。 8、朝鲜睿宗李晄 朝鲜睿宗是李氏朝鲜的第8代君主,1468年至1469年在位。庙号睿宗,谥号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葬于高阳昌陵。即位仅一年两个月,就去世了,侄子李娎即位,是为成宗。 朝鲜睿宗李晄的王后: 章顺王后(1445年-1461年),本贯清州韩氏,朝鲜睿宗李晄元妃,上党府院君韩明浍与黄骊府夫人骊兴闵氏之女,朝鲜成宗元妃恭惠王后之姊。 9、朝鲜成宗李娎 李娎,朝鲜王朝的第九代君主,朝鲜世祖李瑈之孙,朝鲜德宗(懿敬世子)李暲之子,朝鲜睿宗李晄之侄。1469至1494年在位,在位二十五年。 朝鲜成宗李娎的王后: (1)恭惠王后韩氏,朝鲜第9任王成宗的元妃,第8任王睿宗元妃章顺王后同母妹。世祖十三年(1467年)与时为“者山君”的成宗行嘉礼,封号为天安郡夫人,成宗即位后册为王妃。 (2)废妃尹氏,朝鲜王朝朝鲜成宗的第一继妃,本籍咸安尹氏,尹起畎之女。成宗五年(1474年)元妃恭惠王后过世,成宗七年八月九日(1476年)尹氏成为王妃,同年十一月七日生下长子燕山君。 成宗十年六月一日(1479年)因尹氏生辰时成宗到别位嫔妃处所,尹氏竟冲入后宫处所与成宗起了极大的冲突并抓伤成宗的脸,这是被视为大逆之罪,隔天六月二日尹氏被废为庶人。 尹氏之子燕山君继承王位,于1504年让母亲复位,追尊为齐献王后,并把她的墓所升格为怀陵。1506年中宗反正之后又再取消她的复位。 (3)贞显王后尹氏,朝鲜成宗的第二继妃,朝鲜中宗李怿生母,铃原府院君尹壕、延安府夫人田氏之女。在废妃尹氏被废后,成宗十一年(1480年)十一月八日受册为王妃。 10、燕山君李㦕 李㦕,幼名无作金,是朝鲜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1506年在位。第九代君主朝鲜成宗长子,第11代君主朝鲜中宗异母兄、第7代君主朝鲜世祖曾孙,也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废王。并且是朝鲜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燕山君李㦕的王后: 废妃慎氏是李氏朝鲜王朝第一位废君燕山君李隆之正妻,成宗十九年(1488年)拣择册封王世子嫔。燕山君继位后,慎氏成为王妃。1506年,中宗反正,李隆被废降封为燕山君,慎妃被降为“居昌郡夫人”,流放江华岛乔桐。 11、朝鲜中宗李怿 李怿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贞显王后尹氏所生。1494年,燕山君即位时,李怿被册封为晋城大君,由于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谋废除燕山君,并拥立李怿为君主。 朝鲜中宗李怿的王后: (1)端敬王后慎氏,益昌府院君慎守勤与清原府夫人清州韩氏之女。姑姑慎氏为燕山君夫人,因此在正德元年(1506年)的中宗反正事件中受到牵连,中宗即位后仅仅八天便被废,迁至私第居住。 (2)章敬王后尹氏,朝鲜王朝第十一代君主朝鲜中宗的第二位王后,是领敦宁府事尹汝弼与其妻顺天府夫人朴氏的女儿,官员尹任之妹,1506年被选入宫,中宗十年(1515年)三月二日在产下后来的朝鲜仁宗后,因血崩而去世,享年二十五岁。 (3)文定王后尹氏,是李氏朝鲜第十一代君主朝鲜中宗的第二继妃、第十二代君主朝鲜仁宗李峼的养母、第十三代君主朝鲜明宗李峘的生母。 12、朝鲜仁宗李峼 幼名亿命,字天胤,是李氏朝鲜第十二任国王,中宗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即位于昌庆宫明政殿,仁宗元年七月一日升遐,在位不到八个月。因未生下子嗣,故由同父异母弟弟李峘即位,即第十三任国王明宗。 朝鲜仁宗李峼的王后: 仁圣王后朴氏,李氏朝鲜王朝第十二代君主朝鲜仁宗的正妃,锦城府院君朴墉之女。朝鲜中宗九年(1514年)十月一日诞生,中宗十九年(1524年)三月六日受封为世子嫔,仁宗即位后,进封王妃。 13、朝鲜明宗李峘 字对阳,李氏朝鲜第十三任君主,朝鲜中宗李怿次子,朝鲜仁宗李峼异母弟,母文定王后尹氏。其初封庆原大君,即位时年仅十二岁,由生母文定王后垂帘。 朝鲜明宗李峘的王后: 仁顺王后沈氏,朝鲜王朝第13位国王朝鲜明宗的正妃。1544年沈氏嫁给了朝鲜中宗的儿子庆原大君李峘。1545年,李峘在哥哥朝鲜仁宗死后,即位为朝鲜明宗,立沈氏为王妃。 14、朝鲜宣祖李昖 初名李钧,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是朝鲜中宗之孙、德兴大院君李岹第三子,生母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朝鲜宣祖李昖的王后: (1)懿仁王后朴氏是朝鲜王朝第14代君主朝鲜宣祖的元妃。父亲是潘城府院君朴应顺,母亲是完山府夫人李氏(本贯全州,朝鲜世宗庶子桂阳君李璔后裔),外祖是文川正李寿甲。 (2)仁穆王后金氏,史上多称为仁穆大妃,朝鲜宣祖继妃,光海君继母,朝鲜仁祖嫡祖母,1602年,奉王命册为宣祖王妃。 15、光海君李珲 朝鲜王朝第十五任君主(1608年—1623年在位)。因被废位而无庙号、谥号,通称“光海君”。天启三年(1623),侄子绫阳君李倧发动宫廷政变,史称(仁祖反正),李珲被捕,然后以仁穆大妃的名义废黜其王位,流放江华岛,贬回光海君。 光海君李珲的王后: 废妃柳氏,朝鲜光海君正妃,天启三年(1623年)仁祖反正,柳氏被降为文城郡夫人,与光海君一同被流放江华岛,围篱安置,其兄柳希奋被处死。六月,其独子李祬被赐死,这对柳氏而言无疑又是个沉重打击。百余日后,柳氏亦病故。 16、朝鲜仁祖李倧 朝鲜王朝第16任君主,字和伯,号松窗,乳名天胤。李倧初封绫阳君,天启三年(1623年)与西人党金瑬、李贵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仁祖反正),推翻伯父光海君,继承王位。天启五年(1625年)获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 朝鲜仁祖李倧的王后: (1)仁烈王后韩氏,李氏朝鲜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的元妃,第17代君主孝宗的生母。 (2)庄烈王后赵氏,朝鲜王朝第16代国王朝鲜仁祖之继妃,仁祖13年(1635年)仁祖嫡妃──仁烈王后逝世,赵氏在3年后成为仁祖继妃。1649年仁祖去世,由嫡妃仁烈王后所生的凤林大君继位,是为朝鲜孝宗。孝宗即位后,赵氏以仁祖正妻的身份升格为王大妃,尊号慈懿,称慈懿王大妃(或慈懿大妃)。 17、朝鲜孝宗李淏 字静渊,号竹梧(潜邸时所称)。1649年-1659年在位。李氏朝鲜第十七代君主,庙号“孝宗”,谥号“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 朝鲜孝宗李淏的王后: 仁宣王后张氏,李氏朝鲜王朝第17代君主朝鲜孝宗(1619年-1659年)的王妃,第18代君主朝鲜显宗的生母。 18、朝鲜显宗李棩 字景直,是李氏朝鲜的第18代大王,公元1659年至1674年在位。庙号显宗,葬在杨州崇陵,清朝赐谥“庄恪”。 朝鲜显宗李棩的王后: 明圣王后金氏(籍清风),崇祯十五年(仁祖二十年,1642)五月十七日生,1651年辛卯(孝宗二年)册封世子嫔,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孝宗潜邸)。1659年己亥进封王妃。1683年癸亥(肃宗九年)十二月五日去世于昌庆宫储承殿,终年四十二。葬崇陵。 19、朝鲜肃宗李焞 幼名龙祥,字明普,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1720年时在位。朝鲜显宗李棩之子,母亲明圣王后金氏,在位四十六年。 朝鲜肃宗李焞的王后: (1)仁敬王后金氏(1661年-1680年),本籍光州,父亲金万基是领敦宁府事、光城府院君,卒后赠领议政,谥文忠。叔父是谢氏南征记作者金万重。兄长金镇龟即是后来对仁显王后复位帮助极大的西人派领袖金春泽之父。 (2)仁显王后闵氏(1667年-1701年),本籍骊兴,父亲闵维重是领敦宁府事、骊阳府院君,卒后赠领议政,谥文贞。 (3)仁元王后 (1687/09/29 - 1757/03/26),本籍庆州金氏,领敦宁府事庆恩府院君金柱臣与临川赵氏嘉林府夫人之女。其祖为金阏智,曾为高丽敬顺王。1702年嫁朝鲜第19代国王肃宗大王(朝鲜肃宗),册封王妃,为肃宗第3任正宫王妃。 20、朝鲜景宗李昀 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1724年在位)。字辉瑞,死后庙号景宗,谥号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景宗为朝鲜肃宗长子,肃宗十四年(1688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昌庆宫就善堂,其生母为朝鲜历史上大名鼎鼎、权倾一时的张禧嫔。 朝鲜景宗李昀的王后: (1)端懿王后沈氏,本贯青松,青恩府院君沈浩之女。肃宗十二年(1686年)五月二十一日生于汉城好贤坊。二十二年(1696年)丙子册封世子嫔,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孝宗潜邸)。 (2)宣懿王后鱼氏,本贯咸从,咸原府院君鱼有龟之女。肃宗三十一年(1705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汉城崇姚坊。肃宗四十四年(1718年)册封世子嫔,行嘉礼于於义洞本宫(孝宗潜邸)。 21、朝鲜英祖李昑 字光叔,号养性轩,庙号朝鲜英祖,朝鲜人,生于1694年10月31日,死于1776年4月22日,享年81岁。朝鲜王朝第二十一代君主,朝鲜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朝鲜英祖李昑的王后: (1)贞圣王后,李氏朝鲜朝鲜英祖大王的原配王妃,原籍达城徐氏,高丽少尹尹闬后孙,父为郡守赠领议政达城府院君孝僖公宗悌,母为岑城府夫人李氏。 (2)贞纯王后(1745年11月10日 - 1805年1月12日),为李氏朝鲜第21代国王朝鲜英祖继妃。本贯庆州金氏。父骊州鰲兴府院君金汉耈,母原丰府夫人元氏。 22、朝鲜正祖李祘 李氏朝鲜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朝鲜英祖李昑之孙、朝鲜庄祖李愃之子。生母是惠庆宫洪氏(高宗追尊为献敬王后、献敬懿皇后)。 朝鲜正祖李祘的王后: 孝懿王后金氏,本贯清风金氏,朝鲜王朝正祖的王妃,清原府院君金时默与唐城府夫人洪氏之女。 23、朝鲜纯祖李玜 李玜,朝鲜正祖李祘之子,母纯嫔朴氏。是李氏朝鲜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朝鲜纯祖李玜的王后: 纯元王后金氏,徽号睿成弘定,尊号明敬文仁光圣隆禧正烈宣徽英徳慈献显伦洪化神运粹穆。本贯安东金氏,始祖为高丽太师金宣平,父为领敦宁府事永安府院君赠领议政忠文公金祖淳,母为青阳府夫人沈氏。 24、朝鲜宪宗李烉 朝鲜宪宗,讳李烉(《宪宗大王行状》写作“李奂”),道光7年7月18日(1827年9月8日)- 道光29年6月6日(1849年7月25日),字文应,号元轩,本贯全州李氏。是李氏朝鲜的第24代君主(在位:1834年-1849年),庙号宪宗。 朝鲜宪宗李烉的王后: (1)孝显王后金氏,领敦宁府事永兴府院君赠领议政孝简公金祖根女,母为韩城府夫人韩山李氏。安东金氏(纯祖纯元王后)一派的外戚。1828年戊子(朝鲜纯祖二十八年)三月十四日生于安国坊外氏第。1834年丁酉册封王妃,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朝鲜孝宗潜邸)。 (2)孝定王后洪氏,领敦宁府事益丰府院君赠领议政翼献公洪在龙女,母为延昌府夫人竹山安氏。1831年辛卯(纯祖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生于咸悦公衙。1844年甲辰册封王妃,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孝宗潜邸)。哲宗即位后进号大妃。 25、朝鲜哲宗李昪 朝鲜王朝第25代君主(1849年—1864年在位)。字道升,号大勇斋,曾用名李元范,本贯全州李氏(王族),死后庙号哲宗。 朝鲜哲宗李昪的王后: 哲仁王后金氏,朝鲜王朝第25代国王朝鲜哲宗李昪的王妃。本贯安东,是永恩府院君金汶根的女儿,母亲是兴阳府夫人闵氏。 26、朝鲜高宗李熙 李熙(1852年—1919年),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大韩帝国开国皇帝(1864年—1907年在位)。初名载晃,字明夫,乳名命福;即位后改名熙(正写为“㷩”),字圣临,号珠渊。死后庙号高宗,因此通称朝鲜高宗,又称光武帝、李太王、韩高宗等。 朝鲜高宗李熙的王后: 明成皇后闵氏,1866年册封为朝鲜王妃,1897年追封大韩帝国皇后。 27、朝鲜纯宗李坧 朝鲜王朝第27代君主,大韩帝国第2任皇帝(1907年—1910年在位),同时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字君邦,号正轩,本贯全州李氏。死后庙号纯宗,所以通称朝鲜纯宗,又称韩纯宗、隆熙帝、李王坧等。 朝鲜纯宗的王后: (1)纯明孝皇后闵氏,是大韩帝国皇帝纯宗李坧的元配夫人,骊恩府院君闵台镐之女,朝鲜王朝末期政治人物闵泳翊之妹,母亲是赠镇阳府夫人镇川宋氏。朝鲜高宗李熙之妻明成皇后闵氏是她的从姑母。 (2)纯贞孝皇后尹氏,1894年—1966年 海丰府院君尹泽荣女, 葬金谷裕陵。 扩展资料 朝鲜王朝概况: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丽而建国。朝鲜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今首尔)。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 经过对北方的开拓,到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的国土基本定型,大致相当于当今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 朝鲜王朝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朝鲜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条件。对外则对中国明、清两代采取事大主义,建国后便向中国朝廷称臣纳贡,自太宗李芳远至高宗李熙,历代国王均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或部族则采取交邻政策。 16末至17世纪前期,朝鲜接连遭到日本和女真的入侵(壬辰倭乱、丁卯胡乱、丙子胡乱),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1876年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打开国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再称臣于中国。 1897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大韩帝国暨朝鲜王朝灭亡,历27代君主、519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王朝
2,李氏朝鲜王朝的历代君主有哪些?
朝鲜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 李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 李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 李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 李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 李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 李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 李峼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 李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 李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朝鲜仁祖 李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 李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 李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 李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 李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 李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 李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 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朝鲜宪宗 李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朝鲜哲宗 李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 李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朝鲜纯宗 李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1太祖 神懿王妃(安边韩氏) 神德王妃(谷山康氏) 2.定宗 顺德王妃 (庆州金氏)太宗继位封为顺德大妃 3.太宗 元敬王妃(骊兴闵氏)世宗继位封为厚德大妃 4.世宗 昭宪王妃(青松沈氏) 5.文宗 显德王妃(安东权氏)生下端宗后死。文宗死后当时掌权的是世宗 嫔 惠嫔杨氏 6.端宗 定顺王妃(砺山宋氏) 7.世祖 贞喜王妃(坡平尹氏)1469-1476垂帘听政掌握政权 8.德宗 昭惠王妃(清州韩氏)成宗继位封为仁粹大妃,晚年被孙子燕山害死(在《大长今》中崔尚宫作内人时曾在她的食物里做手脚) 9.睿宗 章顺王妃(清州韩氏)1461年死。安顺王妃(清州韩氏)1472封为仁惠大妃,1497年燕山君加封为明懿王大妃 10.成宗 恭惠王妃(清州韩氏)1474年死 继妃(坡平尹氏)燕山君生母后成废妃 贞显王妃(坡平尹氏)中宗生母 燕山君继位封为慈顺大妃 11.燕山君 王妃(居昌慎氏)[被废] 12.中宗 端敬王妃(居昌慎氏)被废 章敬王妃(坡平尹氏)1515年生下明宗后死 文正王妃(坡平尹氏)明宗继位封为文定大妃1545年开始完全掌握政权 (电视剧《大长今》里的那位皇后就是她) 13.仁宗 仁圣王妃(罗州朴氏) 14.明宗 仁顺王妃(青松沈氏) 15.宣祖 懿仁王妃(罗州朴氏)仁穆王妃(安东金氏)后封仁穆大妃 16.光海君 王妃(文华柳氏)[被废] 17.元宗 仁献王妃(绫城具氏) 18.仁祖 仁烈王妃(清州韩氏1635年死 庄烈王妃(丰壤赵氏) 19.孝宗 宣德王妃(德水张氏) 20.显宗 明圣王妃(清风金氏) 21.肃宗 仁敬王妃(光州金氏)仁显王妃(骊兴闵氏)仁元王妃(庆州金氏) 22.景宗 端懿王妃(青松沈氏)宣懿王妃(咸从鱼氏) 23.英祖 贞圣王妃(达城徐氏)贞纯王妃(庆州金氏) 24.真宗 孝纯王妃(丰壤赵氏)追封的 24.庄祖 敬懿王妃(丰山洪氏)历史上是世子嫔 惠嫔洪氏 庄祖是被追封的 25.正祖 孝懿王妃(清风金氏) 26.纯祖 纯元王妃(安东金氏)宪宗年间封大王大妃垂帘18年 掌握政权 27.翼宗(孝明世子) 神贞王妃(丰壤赵氏)纯元大王大妃去世成王大妃后成大王大妃垂帘直至高宗时期 28.宪宗 孝显王妃(安东金氏) 孝定王妃(南阳洪氏)后封王大妃 29.哲宗 哲仁王妃(安东金氏)后封大妃 30.高宗 明成王妃(骊兴闵氏李氏朝鲜王朝的历代君主有哪些?
3,李氏朝鲜和李唐王朝有无关系?为何?
李氏朝鲜是元末明初由王氏高丽权臣李成桂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也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王氏高丽自立后采取了“事大”的战略,向明王朝称臣并将拟定好的几个国号提请明太祖朱元璋定夺。最终,朱元璋一锤定音,朝鲜成了李成桂所建新政权的国号,史称“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国姓李氏的源头 对于李氏朝鲜宗室的姓氏,韩国、朝鲜方面是有明确文字记录的,李氏朝鲜国姓为全州李氏。有文字可考的全州李氏先祖是新罗王朝的司空李翰,更早的祖先已经无法确切考证了。据部分历史学者推测,全州李氏更早的先祖可能是所谓“新罗六姓”中阏川杨山村始祖李谒平的后人。新罗王朝与唐王朝差不多属于同一个时期,其北部的高句丽曾经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都发生过不愉快,后来百济、高句丽被新罗所灭。换言之,至少从唐王朝开始,全州李氏就不属于唐王朝宗室的分支,他是新罗“土著”! 唐王朝国姓李氏的源头 唐王朝的国姓李氏的源头也是相当明确的,史称“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自秦汉时期起就是陇西地区著名的世家大族,秦名将李信、汉“飞将军”李广都是出自陇西李氏。其始祖是秦国司徒李昙的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魏晋时期,陇西李氏趁乱崛起,西凉王李暠建立了陇西李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西凉政权。 南北朝时期,陇西李氏成为了北朝数一数二的豪门世家,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在北周时期,陇西李氏曾一度随波逐流、鲜卑化,被赐姓“大野氏”。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南北朝时期,李氏世家就已经不止陇西李氏一家,还有赵郡李氏。换言之,就算姓李,也未见得就是陇西李氏。这还不包括非豪门世家的李姓以及唐王朝被赐国姓的臣工,如李勣等。所以,姓李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回事,更不要说是远在朝鲜半岛的全州李氏了。 全州李氏是否与陇西李氏有联系 就目前存世的陇西李氏族谱、家谱及一些史料来看,陇西李氏的几大重要分支——所谓“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中没有一支是迁徙到朝鲜半岛的。韩国、朝鲜方面的史料也没有指向全州李氏来自中国的记载。因此,较大可能性是二者没有关系,是独立发展的两个李氏。 但是,人们经常说一句话——“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者遇到一起经常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同姓就是同一个祖先。其实不然,中国的姓,除了姒、子、姬、姜这些夏商周的古姓之外,战国、秦汉之后的很多姓其实都是以祖上的氏为姓。氏这个东西其实是相当“随意”的,可以以封地为氏、可以以官职为氏,甚至像比干的儿子,因为曾在长林山中避难,于是便成了林氏,后代索性姓了林……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古代交通又非常不便,不同地域的人取了相同的氏是极其有可能的,这些人的后世又以氏为姓,于是不同宗的同姓出现了。这还主要是贵族之后,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姓,后来索性随便取一个,那就更加什么姓都有了。因此,五百年前未必就是一家,很可能同姓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祖先。 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很可能就是前面说到的这种情况。商纣王帝辛的胞兄箕子建立箕子朝鲜之后,给朝鲜半岛带去了商周的姓、氏,很可能全州李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或许是因为封地、或许是因为官职,又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李氏成为箕子朝鲜的一个姓氏并传承了下去。而这个李氏与中国的李氏无关,它就是朝鲜半岛的“土著”姓氏。 当然,自箕子朝鲜起,朝鲜半岛与中国交往不断,人员往来也相当频繁,会不会有个别中国的陇西李姓氏后裔迁居朝鲜并定居,这个真的很难说。再就是唐王朝的赐姓,他能给自己人赐国姓,难道就不能给臣服自己的外藩赐国姓吗?同样有这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的联系,但这种所谓联系只是偶然因素,连孤证都算不上。历史学讲究孤证不立,这连孤证都算不上,自然更不立了。 综上所述,李氏朝鲜的国姓李与唐王朝的国姓李虽然都是李姓,但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个概念,甚至“五百年前是一家”都谈不上。它们很可能就是自己中国和朝鲜半岛独立发展出来的两个同字的不同姓氏。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史料或考古出土实物可以证实全州李氏源自陇西李氏或中国的其他李氏。当然,偶然因素是可能存在的,但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这连孤证都算不上,显然是不能作为理据的。
4,朝鲜古代的皇帝李算和中国的李氏唐朝有什么关系?
首先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没有也不敢有皇帝这个称呼。
李算
朝鲜正祖,庄献世子第二子。1752年壬申(朝鲜英祖二十八年,乾隆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昌庆宫景春殿。1759年己卯(英祖三十五年,乾隆二十四年)册封王世孙。“己巳祸变”两年之后,1764年甲申(英祖四十年,乾隆二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英祖命李祘承孝章世子之嗣,次年命王世孙代理政务。1776年丙申(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十日即位于西内庆熙宫之崇政门。
正祖时期,东亚的头号强国——清国正处于乾隆皇帝统治下的全盛时期。但是朝鲜王朝的一部分士大夫严华夷之辨,以中华正统自居,对清朝的强大和繁荣并不以为然,而且还往往将中国的地震、彗星、水旱虫灾等现象加以夸大,看成是“胡儿无百年之运”的征兆。而且对两国的文化交流也严加限制。
英祖时期,朝鲜对清朝的敌视态度稍有缓和,但是仍然视其为窃据华夏的非正统政权。到了正祖时期,随着政局的变化,这种态度一度又有所抬头。正祖十一年(1787,乾隆五十二年),朝鲜备边司规定“挟带杂文书及我国书册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凡系书籍,涉于左道不经、异端妖诞之说,及杂术方书,一切严防。无论译官及三使臣所属,如有潜贸之事,即其地摘发,烧火状闻。犯者置之重辟”,事实上不止“杂术方书”,而且将中国出版的理学、音韵、诗文、经书、史集、天文、地理、政典、小说等书籍全部列入了禁止携入国境的清单。
此外,天主教也在这个时期开始传入朝鲜。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朝鲜政府对西洋天文历法和天文仪器感兴趣的机会,同来京的朝鲜使臣交往,传教士的博学多闻、教堂的庄严崇高、基督教教义表述的新奇观念,也随着这些交往传给了朝鲜使臣。正祖八年(1784),朝鲜使臣李承薰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领洗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禄(彼得)。他回国之后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朝鲜的天主教徒组织的地下教会,信徒迅速增加。
但是朝鲜的教会属于自发性质,没有经过教会任命的神职人员,教徒为教徒受洗,不符合天主教教义。由于朝鲜严格禁止西洋人入境,所以北京教区主教决定派遣相貌与朝鲜人相同的中国传教士进入朝鲜。1791年12月23日,周文谟教士历尽艰辛,潜入朝鲜国境,随即开始了传教活动,入教信徒有两班显贵,也有卑贱的士卒。朝鲜政府将天主教视为邪教,不断逮捕处决教徒,在得知有中国传教士潜入之后,更是加紧了搜捕,逮捕、拷打教徒。为了保护广大朝鲜教徒的安全,周文谟决定向朝鲜政府自首,于1801年4月19日在汉城英勇就义。此案被称作“辛酉邪狱”,众多教徒和进步思想家如李承薰、丁若镛等人被处刑和流放。朴趾源、朴齐家等与天主教无直接关联的北学论者也被降职、革职。韩国学者认为,周文谟在朝鲜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畴,通过他的活动,十八世纪末的朝鲜社会在了解和吸收欧洲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残酷镇压天主教,但是正祖大王还是被公认为李朝五百多年中最有孝心的一位国王之一。尽管被祖父强行过继给10岁就死掉的伯父,但是他对生父庄献世子的惨死始终念念不忘。他将父亲的坟墓从汉城近郊杨州永佑园迁到了京畿道的水原显隆园,并在陵园附近修建了自己的健陵,以长伴生父亡灵。1796年,他还令丁若镛主持在水原兴建一座新都城,这就是有名的华城。
李祘首先把汉城的朝廷官员和兵民富户迁移到水原。在水原八达山划定城址之后,城墙于1794年动工,使用了37万壮丁民夫兵士作为劳力,在两年之后的1796年9月竣工。实学家茶山丁若镛根据当时代表新思潮的实学精神,以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由清朝传入的西洋筑城技术和西洋式起重机械,修建了水原华城。1997年,水原华城和汉城宗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1800年庚申(嘉庆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正祖大王去世于昌庆宫迎春轩。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葬水原健陵。清朝赐谥恭宣。李祘的庙号原为正宗。1900年,朝鲜高宗追尊为正祖宣皇帝。
综上所述,他和唐朝时没有关系的。
5,朝鲜李氏起源哪里
朝鲜半岛李氏(농서이씨)是出自中国辽宁的铁岭李氏,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和李如松、李如梅父子的后代。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明朝,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明史记载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但李英的民族有蒙古人说,女真人说,汉人说等争议。 李成梁一支自称陇西李氏之后,祖上于唐朝末年为避乱迁入朝鲜[1],经数代后于明朝洪武年间内附明朝。[2]
6,介绍一下朝鲜李氏王国
哈哈,《大长今》的热潮还没过去啊!
这个问题,我在看《大长今》的时候,曾经查找过,摘过来了:
有一本名为《李朝鲜国医官散札记》的书,对长今的描写较详尽,用了约250字提及她在针灸和食疗方面的研究。
医女长今,其姓亡佚,今时人不可查,十一代中宗王十八年奉运承旨受封钧号大长今……在其,龙体尚无医女受治之先,中宗王祎而准之,使乃信非长今之名亦得受载之故今谓食疗,大曰“檀罗补气汤”…… 后弘文馆儒生朴善道赋诗云:檀罗开国第一女,始为水刺继内医,皇苑护生冠杏林,承旨获赐大长今,当为一代女仕杰……。
字数虽少,但从两书的记载中,证实徐长今,确有其人。有说她在中宗去世后受罚流放到中国。后由王后恢复身份,至明宗1566年病逝。
大长今,本名徐长今,生年不详,卒于朝鲜明宗在位时公元1566年,为李氏朝鲜第一位透过自修苦读,完全没有任何后台背景的女御医,官位为正三品,是朝鲜历史上成就绝无仅有的奇女子,中宗时期因为多次治好中宗的疾病,再加上长今的药膳食补非常可口,让中宗大为赏识,封为“大长今”,大有“绝无仅有,伟大非凡”的含意,徐长今的药膳与针灸秘方至今都被韩国中医界广泛研究推广,中宗病逝之后曾一度受到陷害又被逐出宫廷,后来又被皇后恢复身份,至1566年病逝以前一直在宫中担任“至善御医”,地位崇隆。
史实上的长今并未结婚生子,而且,对长今的记载事迹并不多。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能做到正三品堂上官的官阶可说是特殊的例子,这个观念和中国的“男尊女卑”是一模一样的。史实上的韩尚宫并不姓韩而姓金,她教导长今食补的方法,她最后是病死的。长今的母亲是被杀的,不过,被谁杀的,就没有详细的记载,至于,长今的父亲,史实上找不到有关他的资料。长今的母亲和金尚宫是完全不认识的!有人会问“既然,韩尚宫不姓韩而姓金,为什么要她姓韩?”答案是:为了纪念韩国无形文化财产第一代保有者——韩顺熙尚宫,她是朝鲜的最后一位尚宫,没有她,就不会有大长今里头的菜色!这个答案在大长今的食谱中有介绍到!
不过,银菲、信非、张德在朝鲜的历史中,却是真有其人!张德和长今真的是师徒关系。 而闵政浩、吴兼护则是虚构的! 中宗17年(1522)医女长今因为医术的功劳而赐予良马1匹和米,豆各10石。中宗25年(1530)中宗牙病复发,召成宗成宗时期以治疗牙病驰名的医女长德的弟子长今担任牙病的治疗者,这是中宗时期长今活跃的事情。
负责中宗诊疗责任的内医院提调(由左议政兼任)张顺孙和当时的礼曹判书金安老由于忌妒长今的医术,而企图和长今争功抢劳。当时中宗胀气非常严重,由于长今治疗得当,病情有所缓和,所以中宗赐予医女大长今和医女戒今米和豆15石。
7,简单介绍一下朝鲜历史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主义。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 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16万第一次侵入朝鲜。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再派水陆两军约17万人第二次侵入朝鲜。1598年,日军被击退。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政变,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清朝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李熙即位,史称朝鲜高宗。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4年12月4日,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即为“甲申政变”。 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甲午农民战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请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 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兵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并且组织亲日政府平息内乱。随后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升级”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扩展资料: 朝鲜的建立者: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 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
8,朝鲜王室现在还有幸存者吗?如果没有朝鲜王室的最后国王是怎么死的?
有幸存者,想想几百年的王朝,王子王孙还不一大堆啊!1910年,日本强行吞并朝鲜半岛,朝鲜王朝灭亡,李拓成了末代皇帝。
朝鲜纯宗(1874年2月8日-1926年4月25日)讳李坧,字君邦,号正轩,谥号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是朝鲜高宗皇帝李熙的儿子、大韩帝国第2代皇帝、李氏朝鲜第27代(末代)君主,于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2日期间在位。他是因为高宗皇帝被日本强逼退位而即位,年号隆熙,所以又名隆熙皇帝。日韩合并在他任内发生。他其后被日本废为昌德宫李王,安葬在京畿道近郊南杨州市金谷的裕陵。
9,朝鲜李氏王朝时期,男子从什么年龄开始留须,为什么要留须?这是有什么规定的吗?
朝鲜历史上的左相是指内阁(朝鲜称作议政府)中的左议政,地位仅次于领议政,在领议政不在时代理其内阁首相的职务,相当于日本的左大臣。 朝鲜的左议政还兼任一些官职,如管理宫廷医药和膳食,见《大长今》 朝鲜的三大官员如下 ???:领议政,最高职位,可以理解为中国清朝的内阁大学士。 也就是国王的最高参谋,一般是5位牛人组成。朝鲜时.代末期改名为总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左丞相,统领百官,一般负责政务和外交 ???:右丞相,负责行政 这三个官职统称为“三公”, 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位列三公”了, 成为最高级的官员就是位列三公。 此三公即是。 朝鲜历史上左议政有很多姓李的,没有具体时间还是无法确定一个是谁 道光元年1821年时有李健命 1876年时左议政李最应参与了大院府的政治也比较有名,认为日本人对朝鲜外交失礼,被日本人烧了宅子。 只有这么多尽力了 1049332333G5!
10,请问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1.内忧:朝鲜王朝效仿中国,所以什么都学,包括中国的党争,学得最好。党争耗尽了朝鲜王朝的精力,无力治理国家,逐渐衰败。
2.外患: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虽然最终没能灭亡朝鲜,但是却极大破坏了朝鲜的生产力,朝鲜王朝一蹶不振,之后完全靠着中国这个宗主国保护过日子。
3.宗主国清朝的衰落。出来混,自己实力不行,一定要找个强大的靠山。当初朝鲜衰落,好歹还有大明朝罩着;明朝之后有清朝。不过清朝衰落后,朝鲜已经失去了强大的保护层。
4.日本的侵略。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昌盛,开始加剧对朝鲜的入侵。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控制了半个朝鲜。通过甲午战争,扫除清朝势力。这就等于将朝鲜完全放在了自己的口中,并最终吞并了朝鲜。
11,时事政治军事
军事 政治 经济 时事 皆尔虞我诈,文明公平的政治舆论无非都是用阳谋掩护背后不可告人的阴谋目的,所有公平正义都是一些政治的诡辩,其背后永远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只有在两个势力以上相互对立中,你就能听见公平公正无私的外人无法获知内部不可告人的阴谋。一旦打破平衡结局很糟糕。所有事情会向一边倒,所有的阴谋也就没有人敢揭发。自己也不会去揭发自己的阴谋。
军事的阳谋为政治的阴谋而服务,从而的产生出许多时事的新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天下之物,取之于民,用之于私。无诡谲多变,天下人民又怎么肯自己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之物自动送去国家,还得感谢感恩国家。
天下人民又怎么会自己把自己的知识转换成科技产品,让资本家窃取自己的智慧成果,而为资本家谋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