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尚可喜的人物生平

尚可喜的人物生平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后随皇太极征讨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在松锦之战中,跟随清军攻打松山、杏山等地,立下战功。 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年)二月,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 棺椁暂厝于广州大佛寺,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归葬海城凤翔山,后又迁葬海城市八里镇大新村文安山。

2,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为什么投降清朝?

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投降清朝在历史上称之为吴桥兵变,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 正当后金军围困大凌河之际,明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参将孔有德和李九成之子千总李应元率兵千人援大凌河,行至吴桥发生兵变,回据登州,最后导致了对明清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有很大影响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之降金事件。 孔有德,辽东东宁卫人,李九成、耿仲明辽东辽阳卫人。在后金下辽沈以后,他们相继从辽东逃出,投奔皮岛毛文龙。 毛文龙为集聚个人势力,多将亲信部下收为义子义孙,皆称毛姓,孔有德称毛永诗,李九成称毛有功,耿仲明专制一方,不受节制,被蓟辽督师袁崇焕所杀,三人被调至宁远,属宁前兵备道孙元称毛有杰,故后金方面统称为毛氏。 崇祯二年毛文龙因私与后金通款,化麾下。崇祯三年六月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后,主张恢复辽东宜用辽人,所以孔有德得为参将,李九成为偏裨,耿仲明为中军。大凌河围急,明廷檄孙元化派兵从海上赴援。 孔有德以风逆难往,改从陆路赴宁远。闰十一月末,兵至吴桥,时值天大雨雪,士兵乏食,地方官又故意闭门,迫使士兵出掠。有一士兵捉食新城乡绅王象春(蓟督王象乾之弟)庄鸡犬,象春子假借父伯的势力告于孔有德,孔将士兵捆打贯耳,兵遂大哗,将王氏庄焚毁。 恰好这时李九成奉孙元化之命出塞买马,马价荡尽归至吴桥,遂与其子李应元乘士兵哗变之机胁孔有德叛变。变兵东返连破陵县、临邑、商河、济东、青城、新城诸县,官军不能抵挡。 十八日围莱州,二十日即抵登州。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三登州城内耿仲明举众内应,孔有德即进据登州。此事发生前孙元化在登州招用葡萄牙人制红夷大炮,训练士兵演习。登州城内积有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旧兵六千,援兵千余,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战船百余艘。 这时完全为孔有德所有。不久旅顺副将陈有时、广禄岛副将毛文龙义子毛承禄等亦率众叛赴登州,拥孔有德为都元帅,并铸印置官,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声势大振。明南北海运停止,旅顺东江饷道不通,海外士兵久不得饷,势甚危急。 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而在明政府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辽人持有偏见,认为辽人多与叛将有旧,不可用,因而引起辽人官兵的很大反感,这是激起叛乱的重要原因。 叛乱发生以后,明政府主抚主剿意见不一,又使事态不断扩大。孙元化主抚,在登州为叛军所执后纵归,明廷即将之逮治论死,继任登莱巡抚谢连亦在莱州被叛军所杀。 莱州长期被围,关内督抚官将一筹莫展,最后明廷被迫从锦宁前线抽调了祖大寿之关宁军夷汉兵丁四千八百余人,由总兵金国奇、参将祖大弼(祖大寿之弟),祖宽(祖大寿之侄)及原任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率领,入关赴山东,这才改变了战局。 八月明军大败孔有德于新河县之沙河,莱州围解,九月初一日进围登州。十二月李九成突围时被打死。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兵船百八十余艘,携登州物货子女从海上逃走,游弋于旅顺、广鹿诸岛间,屡被明兵截杀,兵船损失过半,李应元被打死,毛承禄被俘。 四月在明军追击之下,投降了后金,携船六十余艘,官将兵丁家口共一万三千余人。崇祯七年二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毛永喜)亦率兵丁家口三千余人投降了后金,自此皮岛孤悬海外,明军在海上的势力大衰。 孔、耿、尚投降后,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军事力量,从此后金不仅有了一支精锐的水师,而且还得到一批制造西洋火器红夷大炮的技术人员。 因此皇太极给予崇高的礼遇:出迎十里外,行抱见礼;授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为总兵官,并许仍各领其众;号令、鼓吹、仪卫亦如其旧,位仅列诸贝勒之次。 除出兵用刑必须奏请外,其余一切自主;号孔有德、耿仲明军为天佑军,尚可喜军为天助军,旗色用白镶皂,它们成为后金内部别于八旗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 扩展资料:吴桥兵变的结果: 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二十日,李九成闻莱州兵败后,遂将软禁于登州的谢琏杀害。三十日,官兵进抵距黄县二十里的白马塘,叛军倾巢来战,号称十万之众,其中包含马兵万骑;是役,叛军再度惨败,有一万三千人被斩,八百人被俘,至于逃散以及坠海而死者,不下数万。 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一日,明军各路俱至登州开始围城。登州三面环山,北面向海,为避免遭敌夜袭,明军乃以数日的时间构筑一道长达三十里之围墙,其高如城,东西两端俱抵海。由陈洪范、刘泽清率步兵守西墙,吴襄、靳国臣等率骑兵接应。 刘良佐、邓玘等率步兵守南墙,金国奇、祖大弼等率骑兵接应;牟文绶等率步兵守东墙,祖宽、张韬等率骑兵接应。由于叛军拥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且李九成素负骁健,常出城搏战,双方往往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 因城上的火炮威力强大,且防守森严(如城中衢路不许辽人以外者任意行走,违者斩之;又,每垛夜间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轮替,传箭警睡;不时还缒人至城外夜巡),明军数次攻城俱无结果,遂决定采行紧守坐困的策略。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初三日,李九成率叛兵出战时殁于阵,改由王子登替代,因九成勇谋均甚于孔有德,且叛变过程主要的攻守战役多由他与陈有时担任前锋,素为辽人所推戴,叛军士气于是大受打击。 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高起潜在挂榜山(今蓬莱市城南)新筑铳城,并用红夷大炮轰击城内,令叛兵胆寒,明廷于是决定自北京再赶运四、五门大炮。 由于城中日益乏食,孔有德乃于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乘船自海上遁去,殿后的耿仲明和毛承禄则于十六日潜逃。十八日,官兵攻下水城,叛军被俘者千余人,自缢及投海而死者四、五千;至此,始完全收复山东。 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孔有德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 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禄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 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 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