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提示: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郅支之战。这场战役是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决定胜负之战。 据传此战有可能是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塔拉斯河畔的塔拉兹附近发生的,而这个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到达的最西端之一。与此地相近的公元751年的著名战役怛罗斯战役也同样发生在同一区域。 前56年,匈奴内部并不和谐,握衍朐鞮单于不受人爱戴,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些新的单于。 前54年,郅支单于先后击败了闰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但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汉朝,郅支只得向西发展。 约公元44年,郅支单于与巴尔喀什湖畔的小国康居结成同盟,但很快争执导致发生战争,康居被杀,城池被毁。这座名为“郅支城”的城池耗费了500名劳工和两年的时间。 据推断,郅支城位于今塔拉兹附近。这些行为让西域诸国对郅支单于颇有怨言。 前36年,甘延寿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副校尉陈汤为其副手。 陈汤认为郅支单于想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匈奴帝国,应该先出击,将其打败。虽然甘延寿同意,但他坚持上奏朝廷。所以陈汤在甘延寿生病时,借机矫诏集结了大军。 甘延寿得知后,惊慌失措,但陈汤手持剑怒斥:“大众已经聚集,你竖子想要毁灭众人吗?”甘延寿只得同意,指派军队前往,然后上奏汉元帝请罪。 约40,000名汉朝和西域联军集结,分成了两路攻向郅支城。一路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前进,翻越葱岭,途经大宛;另一路由甘延寿亲自率领,从温宿国出发,经过赤谷进入乌孙和康居。 在到达乌孙之前,陈汤率领的胡军击败康居副王抱阗率领的数千名康居骑兵,杀死了460人,救出了470名乌孙俘虏,并俘虏了多名康居贵族作为向导。 军队行至离郅支城30里的地方扎营,使匈奴派遣使者前来拜访,询问单于是否愿意臣服于汉朝。 甘延寿和陈汤回答说:“单于上书言居困厄,愿屈身在汉朝,但出行恐惊惶,所以我们前来接他的妻子,使其顺利过境。” 次日汉军到达离城3里之地,扎营布阵。匈奴派出数百步骑兵,摆出夹门鱼鳞阵,但被汉军驱回城中。 汉军随即将郅支城包围,并放火焚烧土城墙外围的木城墙。当日夜,数百名匈奴骑兵出城欲逃走,被汉军击杀。 郅支单于原本害怕康居人为汉朝做内应,准备逃走,但当他得知汉军为数众多时随即归还,笼城固守。 于是单于披甲在城楼上督战,数十名阏氏夫人用弓箭射击围城军队,汉军射中单于的鼻子,数名阏氏被杀。夜过半,汉军突破外层的木城,守城军队退入土城,此时万余名康居骑兵出现,分十余处趁夜袭击汉军,但作战不利。 天亮时分,四面燃起大火,汉军遂击鼓进军,康居兵撤退。汉军四面攻入土城,单于等百余人退入宫城,汉军纵火攻城,郅支单于在乱军中被杀。军候假丞杜勋斩单于首,解救了先前被羁押的两名汉朝使节。 汉军在战役中斩首阏氏、太子、名王以下1,518人,145人被俘,超过1,000名匈奴军投降。汉军士兵被准许持有战利品,投降的匈奴士兵被分配给参与战役的15个小国。 甘延寿和陈汤战后上疏通报战事,奏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次年春天,甘延寿与陈汤持郅支单于首级回到长安谒见汉元帝。郅支的首级被挂在城墙上展示十日后付之一炬。郅支单于也是历史上唯一被汉军击杀的匈奴单于。

汉匈战争对汉朝和匈奴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汉匈战争对汉朝和匈奴的影响是什么?

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统一大漠南北,从而开启了匈奴与两汉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
汉匈在大漠翰海之上的争雄角逐整整经历了三个多世纪,对两汉社会的影响至为深远,也对社会心态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汉初平城战后朝野间普遍弥漫着畏惧匈奴的气氛,流传着"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这一曲调低沉感伤的民谣,到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霍去病所表达的"匈奴末灭,无以家为"的勇于决战的无畏气概;从西汉中后期"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充溢着对汉匈民族和平相处的赞美,到两汉之际战火重燃,窦宪大败北匈奴,班固于燕然山刻石铭功,"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矜恃地宣告汉匈战争的终结.

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实力,保障了汉帝国持久的和平,加快了民族的融合,促成了两者的友好关系(后来的和亲),确定了匈奴的从属地位;
耗费了汉帝国大量的钱财,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武帝时已有流民百万),加速了汉帝国的衰亡(财政出现了问题),汉匈两国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匈奴的衰落.

初一上册历史题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提示:

初一上册历史题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他建立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发明一种响箭,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汉初采取的和亲政策是在汉朝刚刚建立,国力衰微,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一种屈辱的对外政策。而昭君出塞则不同,它是西汉末年,双方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对外政策。并且在那之后,汉匈双方保持了40多年友好关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3Q!)
提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3Q!)

(1)名将:霍去病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
(2)表达这位名将洋溢着爱国情操与热血奋战的豪迈品质
2、
不同意,因为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而后“文景之治”在位期间,不仅内政复杂棘手,边事也十分严峻,人民生活困顿 在国力不强的情况下赢得好的外部环境实行“和亲”,为武帝在位时实行改革,选贤任能,如实行推恩令,消弱王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地方割据分裂;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制造,垄断盐铁等各项历史政策做出伟大的历史铺垫,也为汉朝的历史文化增添浓厚色彩。
所以汉武帝汉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是以偏概全的说法不可取。
3、这个问题还是由你自己同老师探讨一下,我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