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陆丰人的习俗

陆丰人的习俗

1、买年货 一进腊月,各闹市皆拥挤不堪,都是买年货的人,但各种东西也都涨了不少,商人趁机作一笔好生意,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 2、贴春联 贴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3、年夜饭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4、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5、压岁钱 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2,白字戏是怎样产生的?

元末明初的时候,在福建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与元朝军队展开了别开生面的生死对决。双方的战斗使当地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当地的人们看到战乱马上就会在自己的家园爆发,于是纷纷拖家带口带着行李物品离开家乡,向还算安稳的广东海陆丰地区迁移。 在慌乱的人群中有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他正不断的游走在队伍之间,帮助那些因为种种困难而停下脚步的人。 这个人姓刘,他是当地戏班子的一个武生,多年来的艺人生涯让他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在别人眼中困难重重的路途在他看来是那么的轻松。 终于在刘武生的帮助下,一个村子的人都逃离了战场,进入了广东地界。人们在这个时候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再加上没有战争的威胁,他们一个个全都躺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刘武生看到这里,连忙对大家说道:“乡亲们,我们刚刚进入广东,还没有走到安全的地方,万一那些被打散的士兵追上我们,后果将不堪设想。乡亲们,听我的,我给大家唱戏,大家再向前走一段路程等彻底到了安全的地方再休息。” 由于刘武生这一路上对乡亲们的帮助很大,所以人们尽管已经将疲力尽也还是咬着牙站了起来,他们听着看着刘武生演唱的戏曲,一边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前进着。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座城隍庙,从城隍庙后突然闪出10多个人影,刘武生连忙让队伍停下,紧张地戒备着。当他看到来人之后,立刻变得高兴起来,原来来的这10多个人刘武生认识,是他的师兄弟带领的戏班子。 刘武生赶紧来到师兄弟面前,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大家一商量既然战争已经摧毁了家园,那么他们也就不回去了,干脆和村民一起前往海陆丰躲避战火。 于是一支完整的戏班子从潮汕地区进入了海陆丰地区。他们到了海陆丰后,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很快从新开张,让潮剧在海陆丰地区落地生根并传播开来。 潮剧随着闽南移民一进入海陆丰地区,立刻就在民间掀起了一股追捧之风。人们在日常劳作之后,经常会聚集在一起观看潮剧的演出。 渐渐地人们随着对潮剧了解的加深,一些人开始希望将这个外来戏种进行本土化的改进,用本地的方言对原本属于潮剧的曲牌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就更加能够满足海陆丰人民的需要,接受起来也更加方便。 于是海陆丰地区的艺人开始分头行动,他们纷纷加入了潮剧戏班,在戏班内刻苦的学习起来。他们不但学习潮剧,而且还学习梨园戏,以及竹马戏。 随着海陆丰艺人学习了其他戏种的优点,他们渐渐开始有目的的将这些戏种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具有海陆丰地方特色的新的戏种。 早在1197年,漳州就出现了“戏头”。据记载 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做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 潮剧随移民传到海陆丰,就出现了俗称“老白字”的竹马戏。 竹马戏用孩童演《搭渡弄》、《士久弄》等戏,载歌载舞,以《踏钱鼓》收场;现存的竹马戏、钱鼓舞尚可见早期白字戏的影迹。它表现陈三五娘等民间故事,伴奏曲牌、锣鼓点与白字戏是相同的。 白字戏虽从正字戏中吸收了很多剧目,但由于它没有大袍大甲戏,因之艺术上趋于向柔美方面发展,形成轻歌曼舞的风格。

3,白字戏正字戏

甲: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乙:介绍介绍。
甲:这个不是普通的演员。
乙:啊?
甲:是我们相声界的一个新秀。
乙:嗯。
甲:赵保乐赵先生。
乙:不敢当。我是小学生,我还要好好努力。
甲:……呵,谦孙。〔停顿〕为什么相声说得这么好?
乙:为什么?
甲:你对艺术有追求。
乙:我喜欢这个行业。
甲:你对艺术的追求,可以说是一丝不句。
乙:嗯?
甲:哦,对不起,错了,错了。您是一丝不挂。
乙:不……我什么都不穿啦我?怎么说话的是?
甲:那是……
乙:到这儿你得说“苟”。
甲:……呵,我哪能这样称呼你?
乙:称呼我干嘛呀?就得说“苟”!
甲:那你爱听吗?
乙:当然爱听了。
甲:呵呵,狗先生。
乙:什么叫狗先生啊?
甲:那也不能叫你先生狗。您怎么说的……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那这句话怎么说合适?
乙:一丝不句,不对;一丝不挂,也不对。这个成语叫一丝不苟。
甲:反正,反正我要向您学习。
乙:别客气。
甲:学习您待人接吻。
乙:不敢!!我吻谁,谁揍我!
甲:就是你会说……
乙:待人接物!
甲:反正我要拜您为师。
乙:你太客气了。
甲:收我这么一个学生。
乙:不敢当。
甲:我有点儿毛遂自存啦!
乙:毛……毛遂自荐。
甲:那我要见一见啦!
乙:你现在就够贱的了!
甲:我要把您请到我的家里去。
乙:哦。
甲:我向您求教吗?
乙:别客气。
甲:我好好地招待招待你,我给你准备一点儿……加啡。
乙:加啡呀?
甲:啊,巴西加啡。
乙:咖啡!
甲:咱们吃点儿水果好不好?
乙:好,喜欢吃水果。
甲:吃一点沙田轴子。
乙:咬不动。
甲:来点儿糖炒票子。
乙:糖炒栗子!
甲:您要是不愿意到我家,我到您府上登门求教。
乙:欢迎您去!
甲:哈哈哈哈,不知道您住在哪个别野啊?
乙:别野啊?!
甲:中国有一位大作家。
乙:嗯。
甲:曹藕。〔停顿〕写得好。
乙:你……上菜市场找去。
甲:卖菜去啦?
乙:什么卖菜去了?那叫曹禺。
甲:哦,对对对。有这么一位大作家。
乙:有,有。
甲:咱们在一起研究研究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好不好?
乙:喜欢电视?
甲:哎呀,喜欢看。最近不行,最近电视剧不太喜欢,以前有几部反映我们知识青年的,印象特别深。
乙:哪部?
甲:就那个,差它岁月。
乙:胆儿真大,四个字儿能错俩。哎哟,您年轻的时候上过学吗?上学你都学什么了?您不努力学习,这么大了,站在这儿满嘴白字,大伙儿都笑话你。
甲:谁有白字儿啊?
乙:你啊!
甲:堂堂的师胜杰,我能说出白字儿来,真是莫名其抄!
乙:莫名其抄?那叫莫名其妙。
甲:你在故意找我的破腚!
乙:破啊……破绽!
甲:你不要把我看得很幼雅。
乙:那叫幼稚!
甲:我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热虑。
乙:熟虑!
甲:不热能熟吗?
乙:这哪儿来的这个?
甲:您不要同吓(音:下)我。
乙:恫吓(音:洞褐)!
甲:你瞧你威风禀禀。
乙:这叫禀禀啊?
甲:手舞足踏。
乙:这这……
甲:真是吹毛求屁!
乙:像话吗?!

4,宋元南戏有何特点

  与杂剧、传奇相比,南戏有如下一些特点:   南戏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杂剧。一本南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张协状元》长达五十三出,《宦门子弟错立身》最短,只有十四出。一般在第一出前有四句“题目”,概括介绍剧情大意。很多时候,南戏根据剧情的需要可长可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南戏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不受宫调限制,且可随时换韵。乐器以鼓板为主。南曲细腻委婉的特点使南戏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脂粉气较重的故事。一般采用五声音阶。温州南戏形成后,在东南沿海各地传播,由于各地方俗唱的不同,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南曲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南戏的脚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演唱的方式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没有一人主唱的规定,根据各种上场的角色需要均可演唱唱,且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这种演唱方式比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要合理得多,更有利于表达复杂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   南戏不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运用,丰富了南戏的音乐,对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响。音乐特点
  ①南戏唱腔称南曲,曲调属五声音阶,多平稳进行,有其惯用的特性音调,形成南曲唱腔绵密柔丽的特色。唱词用韵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之别,每套曲牌不限一韵。节奏规整舒长,字少腔多。其节拍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与北曲相同外,还应用了一种更慢的节拍──赠板(8/4拍或4/2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细腻。另外,初期的南曲如徐渭所说,是“亦罕节奏”的“随心令”一类,明代中﹑后期才对板式的讲求严格起来,形成板数和下板位置均有定制的固定板式。   ②音乐结构形式原系民歌体,形式活泼﹑自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曲牌联套结构。每套曲牌可以分为引子﹑过曲(中间主体部分)和尾声 3部分。它虽有一定的联套程序,但在实际运用时相当灵活,并创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处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结构的方法,丰富﹑扩展了原有曲牌的表现力。   ③南曲对宫调的运用虽较自由;但作为套曲结构,仍须考虑曲牌的前后连接在调高﹑音域及曲调方面的和谐统一。因此,各种曲牌需要有一定的归属和类别,为编制新腔和演员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宫调比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种宫调,这在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进步。   ④南戏的各种角色均可演唱;除独唱外,还有对唱﹑同唱及“合唱”。独唱用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对唱﹑同唱用以交流人物间的思想情感和促进戏剧矛盾的发展,“合唱”用以突出语意。烘托气氛和渲染环境,这些都是增强戏剧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艺术上有很大提高。   ⑤前期,南戏的演唱以徒歌为主。这种徒歌常以板来控制节奏和衬托唱腔。后来,以笛﹑鼓﹑板为主要伴奏乐器,如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所说:“南曲不仗弦索为节奏。”至于加用笙﹑琵琶﹑三弦等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后的情况。

5,中国宋元南戏情况怎样?

宋杂剧和金院本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戏剧形态,但只保留下来一些名目,还未发现完整的剧本。我国最早有剧本保存下来的是宋元南戏。因此,有人认为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

  南戏是东南沿海一带土生土长的民间戏剧,又叫“戏文”。一般都认为它首先是在温州一带产生的,因此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温州的别名)杂剧”。温州座落在离入海口不远的瓯江南岸,是控带山海、利兼水陆的交通枢纽。这里气候温润,河网交错,物产丰富,风光旖旎〔yini乙你〕,造船、漆器、瓷器、刺绣都很发达。宋室南迁之初,温州一度作为南宋逃亡政权的临时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温州一带好巫风,尚歌舞,里巷歌谣、村坊小曲、民间小戏极为丰富,社火活动相当兴盛,为南戏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这是颇有见地的。

  早期的南戏结构灵便,形式自由,不太讲究宫调和格律,曲调婉转清柔,主要在温州一带民间社火活动中大显身手;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流传到城镇和都市,受到宋杂剧的影响,又广泛吸收了唐宋以来各种音乐歌舞、说唱艺术的营养,形成由歌、念、诵、科泛、舞蹈组成的综合艺术。通过人物装扮,能够表现复杂而完整的故事。

  徐渭《南词叙录》是最早记载南戏的典籍,内云:“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南戏萌芽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至元代广泛流传开来,并和新兴的元杂剧竞秀。当时,江南有撰写剧本的“永嘉书会”、“古杭书会”、“九山书会”、“敬先书会”等民间创作团体,集中了富有演出经验的老艺人和落拓失意的文人,他们的共同创作,为南戏提供了大量剧本。元代中叶以后,一些著名的杂剧作家也纷纷加入南戏创作队伍,如马致远、萧德祥、汪元亨等。元末明初,北杂剧趋于衰落,南戏却得到长足发展,很多文人染指南戏,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上有了不少革新和创造。

  南戏存目约180个左右,有全本流传者仅17本(见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且大多经过明人修改。最早的演出剧目有《赵贞女》、《王魁》等,均已佚失。明《永乐大典》收录宋元戏文33种。八国联军入侵时,残书遭劫,戏文仅存《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它们较多地保存了早期南戏的风貌。其中,“九山书会”编撰的《张协状元》保留了由说唱诸宫调演变为戏剧的痕迹,被人称为戏曲的“活化石”。

  《张协状元》是一出“负心戏”,它描写四川成都秀才张协,于大比之年忽得奇梦,圆梦后辞别双亲,进京应试。途经剑阁五鸡山,盘缠被强盗洗劫一空,身负重伤,逃进古庙。在他生命垂危之际,多亏王贫女收留救护。在乡邻李大公的说和下,二人结为夫妻。贫女卖发借贷,凑足盘缠,使得张协进京夺魁。但张协高中后,不认前来寻夫的贫女,命人将她乱棒逐出。为了功名,张协又拒绝了王宰相的招赘,致使宰相千金王胜花羞愧而死。张协上任途中,又经五鸡山,再度遇贫女,竟挥剑将她砍成重伤。后来,贫女被王宰相收为义女,再嫁张协。新婚之夜,贫女发现新郎竟是忘恩负义、心狠手辣的张协,当场诉说了往日的恩怨,拒绝成婚。后在王宰相的劝说下,二人才又重谐鸾凤。

  《张协状元》批判了富贵易妻的行为,歌颂了王贫女质朴善良的品格,申张了传统的民族美德。故事完整,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矛盾冲突跌宕起伏,并穿插许多喜剧性的科诨,以增强戏剧效果。其曲文质直浅近,活泼自然,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气息和地域风彩。

  《张协状元》采取不严格分折分出,从头演到尾的连场戏形式,时空自由流转,初步形成了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兼备的综合表演体系。而以人当道具的表演形式,则充分显示出古代艺人的天才创造性,堪称一绝。

  南戏的代表作是“荆、刘、拜、杀、琵”,即:《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五大本。

  《荆钗记》一般认为是元人柯丹邱作,演温州名士王十朋家境贫寒,以荆钗为聘,娶钱玉莲为妻。婚后,王十朋进京应试,得中状元。万俟〔moqi末其,姓〕丞相欲将女儿许配,王十朋拒亲,因此被调往边远的烟瘴之地任职。早就垂涎于钱玉莲的纨袴子弟孙汝权趁机篡改王十朋的家书,伪称王已入赘相府。钱玉莲虽不相信王十朋会重婚,但耐不住继母逼迫改嫁,愤然投江,被福建安抚使钱载和救起,认作义女。后来,万俟丞相势败,王十朋升任吉安知府,回家接母,发誓终身不娶,谢绝钱载和招婿美意。及至荆钗重现,夫妻始得团圆。

  显然,此戏的立意与南戏中大量的“负心戏”颇不相同。宋代实行科举取士,不少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中的许多人地位陡变后,便马上抛弃共过患难的妻子;而权贵们也往往要从新贵中挑选“东床”(女婿),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这种政治性的“联姻”,便酿成富贵易妻的大量悲剧。上面提到的《赵贞女》,写蔡二郎中状元后,抛弃了供养他读书,又奉养他父母的原配妻子赵贞女。赵贞女上京寻夫,蔡二郎竟狠心地驰马将她踹死。后来,天雷殛〔ji集〕顶,轰死了这个歹毒的负心汉。《王魁》则鞭笞了变心的状元王魁,他全然不念资助他读书应试的妓女敫〔jiao角〕桂英的恩情,逼得桂英愤而自裁,化作厉鬼,活捉他的灵魂到阴曹地府问罪。《张协状元》中的张协不报贫女收留救命之恩,竟然挥剑砍伤贫女,后来在权势力量逼迫下才得破镜重圆。这些戏总是深深同情那些受害的女性,对忘恩负义的男人给予无情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表达出人民群众的鲜明爱憎。
荆钗记

  《荆钗记》也是写这类题材的,却从正面落墨,塑造了富贵不忘糟糠之妻、忠于爱情的正直文人形象。对钱玉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美好品德也给予了赞许。全剧以荆钗为主线展开故事,构思缜密,结构紧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中《刁窗》、《见娘》、《祭江》等出颇为流行。

  《刘知远》又作《白兔记》,作者不详。故事来源很早,宋有《五代史平话》,金有《刘知远诸宫调》。此戏演述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刘知远为财主李文奎牧马,被招赘为婿。李文奎死后,刘知远受到兄嫂李洪一夫妇的欺压,不得已弃家投军,入赘岳节度使府中,并以军功升为九州安抚使。其妻李三娘在家饱受折磨,磨房生下儿子“咬脐郎”,无力抚养,托人送往军中。16年后,咬脐郎在刘知远身边长大,成为一位英姿飒爽的小将军。一次出猎,因追赶白兔,与正在井台汲水的李三娘相遇,才知道是自己的母亲。咬脐郎回营,诘问刘知远,促成合家团聚。此戏以肯定和同情的态度描写了刘知远青少年时的潦倒和屈辱,投军后的艰辛与苦楚,未发迹时的挣扎与奋斗;同时也批判了他发迹后的志得意满,对发妻李三娘的“短幸薄恩”。剧本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李三娘既遭哥嫂迫害,复被知远遗弃,在孤独寂寞、凄风苦雨中忍受熬煎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刘知远》前半部分写刘知远和李三娘由合到分,后半部分写二人由分到合,中间穿插窦公送子,为咬脐郎的成长、出猎和合家团聚埋下伏笔,针线颇为细密。其词“极古质,味亦恬然,古色可挹〔yi益〕。”(吕天成《曲品》)“指事道情,能与人说话相似,不假词采绚饰,自然成韵。”(《曲海总目提要》)其中,《磨房产子》、《窦公送子》、《出猎回书》十分流行。

  《拜月亭》,又称《幽闺记》,大都认为是元代施惠(君美)根据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金主昏庸,听信奸臣聂贾列的谗言,杀害了主战大臣陀满海牙全家。海牙之子陀满兴福得秀才蒋世隆搭救,二人结为兄弟。蒙军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逃难时与母亲失散,邂逅〔xiehou泄后〕书生蒋世隆,结为患难夫妻。蒋世隆的妹妹蒋瑞莲与哥哥失散后,被王镇夫人认作义女。王镇和番归来,在招商店巧遇女儿王瑞兰,嫌蒋世隆贫穷,将两人强行拆散,和夫人、瑞莲一同回到府中。王瑞兰日夜思夫,拜月亭下吐露衷情。后来,蒋世隆、陀满兴福分中文武状元,同被王镇奉旨招婿。世隆和瑞兰开始拒接丝鞭,及至证实乃是昔日被拆散的患难夫妻时,惊喜交集,破镜重圆,蒋瑞莲亦与陀满兴福成婚。

  《拜月亭》热情歌颂了王瑞兰与蒋世隆在患难中经过相互了解而产生的真挚爱情。王瑞兰不是那种“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的苟且女子;也不是那种柔弱而无主见的女子。她对蒋世隆热烈中有冷静,泼辣里见矜持。为捍卫来之不易的爱情,同专横跋扈、势利虚伪的父亲展开了不妥协的斗争。尽管这出戏最后还没有摆脱生旦大团圆的结局,但它相当真实地描写了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在战乱中经受的骨肉分散、颠沛流离的苦难,多方面表现了人们在危难中相互扶持的美好情感。通过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揭露并批判了悖情谬理的封建礼教。

  《拜月亭》的故事发生在战乱之中,充满悲剧色彩。作者以偶然性避免悲剧性结局,借喜剧性的巧合来突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祝愿和对封建礼教的嘲讽,使人感到妙趣横生,真实可信,成功地将悲剧色彩与喜剧氛围融合。特别是“拜月”一出,在悲与喜的转换交替中,细腻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性格,揭出姐姐原是嫂嫂,妹妹又是小姑的真情,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戏剧效果。《拜月亭》的语言质朴自然,炉火纯青,于本色处见文采,譬如“歧路相泣”一出,王镇夫人与蒋瑞莲在逃难途中,以唱代白,情景交融,“委疑天造,岂曰人工?”(李卓吾对《拜月亭记》容与堂刊本的总批)有人甚至认为,《拜月亭记》超过了《琵琶记》,可以和《西厢记》媲〔pi辟〕美。

  《杀狗记》,一般认为是明初人徐畛〔zhen真〕根据元人萧德祥《王脩〔xiao消〕然断杀狗劝夫》杂剧改编,然后又经过冯梦龙加工润色而成。它描写孙华受狐朋狗友柳龙卿、胡子传挑拨,与同胞兄弟孙荣失和,将孙荣赶出家门。孙华之妻杨月真屡劝不听,便杀了一条黄狗,伪装成死尸放在门口。孙华深夜酒醉回家,看到尸首后十分惊惧,忙去找柳、胡帮忙,两人都托词拒绝。孙荣却不记前恨,把尸首背到城外掩埋。孙华深受感动,幡然悔悟,兄弟和好如初。本剧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交友要慎,守业不易的人生道理,批评了浇薄的世风,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但“孝友为先”、“亲睦为本”、“妻贤夫祸少”等封建说教充斥剧中。孙荣和杨月真的形象,也不够生动丰满。
《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他为东嘉先生,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约卒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高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辈由宋入元,怀着亡国之恨,不曾居官。但年轻气盛的高明决心通过科举途径实现经时济世的抱负,于是发愤读经,中了进士,踏上仕途,做到江南行台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由于他清廉自守,耿介刚直,看不惯黑暗的官场和腐败的吏治,以致数忤〔wu午〕权贵。后来,终于解官辞归,隐居庆元(今宁波)城郊栎〔li利〕社沈氏楼,闭门谢客,专心著述。高明“长才硕学,为时名流”,交游很广。工诗文词曲,诗文有《柔克斋集》20卷,戏文有《闵子骞单衣记》(已佚)、《琵琶记》。

  《琵琶记》写的是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说唱、院本、早期戏文均有此目,都把蔡伯喈写成“背亲弃妇”、身遭雷殛的负心汉;《琵琶记》袭用了原有故事的大部分情节,并进行了根本性改造,把蔡伯喈改塑成软弱、动摇、怯懦的“违心郎”。剧本演书生蔡伯喈新婚两月,正赶上皇榜招贤,上司推荐,父亲强逼,在“子不听父言是为不孝”的训斥下,他只得含泪告别娇妻,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他再三请求辞官,回乡侍奉父母以尽孝道,但皇帝不准,强令他留在京城做官。在“臣不遵君命是为不忠”的压力下,他勉强戴上了乌纱帽。牛丞相要招他为东床快婿,他再三推辞不下,无可奈何,只好入赘。身居相府,享不尽荣华富贵,面对着美貌贤淑的牛小姐,他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蔡伯喈“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他对双亲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停妻再娶,都是迫不得已的。就这样,剧本通过“三不从”(“三强为”)情节的设置,开脱了蔡伯喈的罪责,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牛丞相和“君亲”。牛丞相凭借手中权势,只顾自己招得快婿,生生拆散蔡伯喈和美的家庭。当朝皇帝则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相逼,要他忠君报国,屈从“师相”婚事。强大的封建势力使蔡伯喈一步步走向困境,使蔡家陷入悲惨命运。

  高明的改塑,当然有为历史上的蔡伯喈翻案的动机,有通过“子孝共妻贤”宣扬并提倡封建道德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借这段历史故事,抒发难以排遣的满腔忧愤。高明借蔡伯喈之口,一再沉痛地表示:“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文章误我,我误妻房。”这不仅流露出菲薄名利、眷恋天伦田园之乐的思想,而且点明悲剧的根源在于赴试求官。剧中充满了对科举制度、仕宦道路的厌恶和批判,寄托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思考。

  《琵琶记》最为动人之处是对赵五娘命运的描写。赵五娘是苦难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缩影。她不慕荣华富贵的生活,不同意丈夫去应试。丈夫走后,时遇荒年,公婆年迈,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她的肩上。领了一点赈济粮,又被里正(乡官)抢走。自己吃糠,把米饭留给公婆,反遭公婆误解。公婆死后,无钱埋葬,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罗裙包土,自筑坟台。最后,又画下公婆遗容,沿途弹奏琵琶卖唱,进京寻夫。剧本突出刻画了赵五娘的善良、温柔、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以及自我克制的牺牲精神,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琵琶记》全剧42出,结构宏伟,构思精巧,两条线索相互交叉,波澜起伏地向前发展:蔡伯喈步步陷入功名富贵的罗网而不能自拔,赵五娘于水深火热之中日益艰难而无法摆脱。于是,一边是赵五娘临妆感叹,在家苦守;一边是蔡伯喈独占鳌头,春宴杏园。一边是灾难临头,赈粮被抢;一边是良辰美景,洞房花烛。一边是背着公婆吃糠咽菜;一边是荷花池旁饮酒消夏。一边是“黄土伤心,丹枫染泪”,罗裙包土筑坟台;一边是长空皓月,思念家乡梦里人。一哀一乐,一悲一喜,一贱一贵,一贫一富,两两相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刻画出蔡伯喈和赵五娘的不同心境和性格,使人对赵五娘的遭遇产生无限的同情。历代曲家常把《琵琶记》与元杂剧中的《西厢记》并称,给予高度评价。明末王思任甚至认为:“《西厢记》易学,《琵琶记》不易学。盖传佳人才子之事,其文香艳,易于悦耳。传孝子贤妻之事,其文质朴,难于动人。故《西厢记》之后,有《牡丹亭》继之。琵琶之后,难乎为继矣。是不得不让东嘉独步。”(毛声山评本《琵琶记》)

  《琵琶记》的语言朴素、本色,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委婉尽致。描写物态,栩栩如生。尤其是赵五娘吃糠时唱的“孝顺歌”,更是脍炙人口。赵五娘由糠的难咽,想到自己的身世。以糠和米一贱一贵,生生被扬作两处,比喻夫妻间不同的命运,触物伤情,倾诉了心头无尽的怨艾。传说高明写到此处时,案上的两只烛光合而为一,交相辉映,堪称神来之笔。

  尽管《琵琶记》还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有些情节欠合理,牛小姐的形象概念化,缺乏真实感等,但它不愧为南戏中兴后的第一杰作,在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数百年来,一直活在戏曲舞台上。

6,关于广东海陆丰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

海陆丰地区的许多文化习俗,可溯源于中原,寻根于浙、闽,有些发源于中原、浙、闽等地的古老民俗事象,在南方很多地方不易找到,而在海陆丰地区却盛行不衰。海陆丰地区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滚地金龙五个项目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民俗风情,常成为专家学者探讨文化积淀的宝贵资源。
民间戏曲是海陆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明代以来,海陆丰保存着4个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剧种:
正字戏。原名正音戏,唱腔道白均用中州音韵,主要声腔有正音曲和昆腔,兼有少量皮黄、小调。人们多认为正字戏脱胎于弋阳腔。弋阳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之后又在全国各地繁衍发展。据考海陆丰在明朝初年便有正字戏活动,从此根植于此,流行于粤东、闽南,到过香港、东南亚。
西秦戏。据考是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花腔与杂调,唱、白沿袭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宗支少林。
白字戏。明朝初期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海陆丰白字”和“南下白字”。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连缀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阿咿嗳”衬词拉腔,故俗称“阿咿嗳”。1988年后,海丰白字戏戏团多次赴港演出,好评如潮。
皮影戏。相传起源于汉代长安(今西安)一带。元代开始传到外国。外国影剧界认为它是电影艺术的前身。皮影戏于明朝初期即已在海陆丰盛行。1976年,陆丰县皮影剧戏剧团请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主席虞哲光等艺术家作指导,对皮影戏戏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等全面进行改革,一度取得辉煌。
在海陆丰地区,长期以来,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除原有的国营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遍布各处,蔚为大观,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几个稀有剧种本都来自外省,流行过许多地方,但最后都根植于斯,活跃于斯,充分说明海陆丰这个地区,善于兼容外来文化,同时也善于把外来文化融会创造为本土文化。
作为研究戏曲源流的“活化石”,海陆丰的几个稀有剧种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盛赞之辞不绝于耳。独具特色的西秦、白字、正字等三个古老剧种,被称为是我国艺苑中三朵仍然喷发着浓香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戏曲瑰宝的组成部分。
海陆丰地区流传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大体有神话、传说、故事、说唱、笑话、谚语、谜语、歇后语及民歌等。民歌分为北部的客家山歌、西部的尖米歌、东南部的渔歌和平原地区的福佬歌。
海陆丰地区民间音乐以管弦乐的“八音”、曲班、吹班最为常见有名,均可以说是从戏曲艺术中衍生出来的,与戏曲艺术一道,营造了极为浓厚的音乐氛围。“八音”以弦索为主,一般有八样乐器,设有馆址,称“八音馆”或“八音班”。所奏弦诗,与白字戏同。
民间舞蹈有狮子舞、钱鼓舞、英歌舞、红色妇女舞等,有不少经典之作,成为表演、参赛的保留节目。狮舞包括独角的麒麟和无角的“师姨”,以及客家地区的木头狮,统称“舞虎狮”。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陆丰大安镇的“滚地金龙”和海丰公平的舞象。“滚地金龙”近年多次在表演中夺魁。钱鼓舞上世纪五十年代师承于汕尾镇一位叫李火奕的老人,从小镇跳到县城、省城、北京,赢得了声誉。李火奕因保留、传授钱鼓舞有功,被省文史馆聘为馆员,享受终身制薪金待遇。英歌舞以陆丰甲子镇最为有名,取材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108人画眉擦脸,双手执短棍,边舞边敲,互相呼应,配合默契,节奏强烈,十分壮观,最适宜在广场或游行时演出。

7,马来西亚成就与荣耀

自古以来,来往中国,印度及其他更遥远国度的商船穿航马六甲海峡,使马来半岛崛起成为东南亚主要的贸易中心。在托勒密的地图上,马来半岛被称为黄金半岛(拉丁文:Golden Chersonese ),马六甲海峡则称为象牙海湾(拉丁文:Sinus Sabaricus )。历史上最古老的马来王国在公元10世纪时发展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吉打州的狼牙修(Langkasuka)、布秧谷(Lembah Bujang)、霹雳州的木歪(Beruas)、刚迦王国(Gangga Negara)及吉兰丹州的盘盘。伊斯兰教在14世纪传至登加楼州。15世纪初,拜里米苏拉创立马六甲王朝(满剌加)但马六甲王朝的繁荣却迎来了葡萄牙在1511年的入侵。之后荷兰与英国相继以马六甲为殖民中心,并控制马六甲海峡。

法兰西斯·莱特在1786年开拓并发展槟城为军事及商业中心。但很快的槟城就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1819年开拓的新加坡取代。1824年,英国在《英荷条约》签订后从荷兰手中获得马六甲。1826年,英国设立了归驻在加尔各答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所管辖的海峡殖民地,并渐渐的在马来半岛扩展影响力。初期的海峡殖民地包括槟城、新加坡及马六甲。1867年,设于伦敦的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

同时,许多马来州属的统治者为了解决州内的纷争而向英殖民者求助。在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的十年内,一些马来半岛西海岸的马来州属也同时被英殖民者控制。海峡殖民地的商人都希望英国政府介入马来半岛产锡州属的内政。华侨党派的纷争及内战使英政府采取了有利于商人的炮舰外交。1874年的邦咯条约最终导致英殖民者的权力扩张。在20世纪之前,由彭亨、雪兰莪、霹雳及森美兰州组成的马来联邦(非马来亚联合邦)为英总督们所管辖。这些总督听令于驻在新加坡的最高专员兼海峡殖民地总督。最高专员则直接向伦敦的殖民厅报告。

其他的马来半岛的州属被称为马来属邦。虽然他们不直接属于英殖民者,但州内都驻有英国参政司。四个北部州属: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及登加楼曾经被泰国统治。英属北婆罗洲(现为沙巴州)曾被苏禄王朝统治,英籍的布洛克家族则管辖拥有大片森林的砂拉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的统治及战后马来亚共产党的叛乱促使越来越多人支持马来亚的独立。战后英国政府成立马来亚联合邦的计划招来了强烈的抗议。马来族群要求一个更有利于他们的制度,并且强力反对新加坡的加入。同时他们也不允许双重国籍制度,因为这将使不少的移民族群同时持有马来亚及祖国的国籍。马来半岛最终在1957年8月31日成为独立的马来亚联邦。这个新的国家并不包括新加坡。

一个名为马来西亚的国家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她纳入了马来亚联邦,英属新加坡,北婆罗州(改称沙巴)及砂拉越州(后两者处在婆罗洲上)。文莱苏丹虽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后因为石油利益纠纷而放弃。马来西亚在独立初期所面对的危机包括印度尼西亚欲占有马来西亚的意图,新加坡在1965年的退出及1969年5月13日种族冲突(史称五一三事件)。菲律宾也曾在这时期声称拥有沙巴州的主权因汶莱苏丹在1704年把其东北的领地让给苏禄苏丹。这个问题尚未全面解决。

1969年之后,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推展的意在增强土著在经济领域控制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遭到其他族群的反对。至此以后,马来西亚维持种族政治的均衡并发展其独特的有利于马来民族(称bumiputra “土著”)及中庸伊斯兰教的经济及政治制度。

8,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分别是哪五个?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美其美。 2、越剧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3、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4、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5、豫剧 豫剧(英文:Yu Opera)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戏曲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