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哈伯有哪些成功故事?

哈伯有哪些成功故事?

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德国人(1868-1934)他为氨的合成作出重要贡献,是德国自修成才的化学家。他出生在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父亲是犹太染料商人,染料业和化学关系密切,所以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哈伯从小就获得了许多化学知识。哈伯天资聪颖,在学习上更是无人能比,他曾先后到欧洲名地求学,拜著名化学家霍夫曼为师学习化学。1906年起哈伯任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1918年的化学奖颁给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毒气,让战争中死于毒气的人不计其数。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而告终。哈伯自己在战后都感到罪孽深重,以至于怕被人认出来而故意蓄起了胡子,并到外国去避了一段时间的风头。此后,通过对战争的反省,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在他卓有成效的领导下,威廉物理化学研究所成为世界上化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之一。根据多年科研工作的经验,他特别注意为他的同事们创造一个毫无偏见、并能独立进行研究的环境,在研究中他又强调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而使他的研究所成为第一流的科研单位,培养出众多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为了改变大战中给人留下的不光彩印象,他积极致力于加强各国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各国科学家的友好往来。他的实验室里将近有一半成员来自世界各国。友好的接待,热情的指导,不仅得到了科学界对他的谅解,同时使他的威望日益增高。 从哈伯做的这些事情来看,有他天使的一面,也有他魔鬼的一面。称赞他的人说: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是对同一个人——哈伯。这样的评价真的是令人愕然,哈伯的一生有功也有过,在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同时,他又给很多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做事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牢记哈伯的这句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当中,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同时我们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2,杜尔克姆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埃米尔·杜尔克姆(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界一般把他同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并列,由于他对推动社会学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而被称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 1879年,21岁的杜尔克姆经过连续两年考试落榜,后来,终于考进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882—1887年,杜尔克姆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巴黎地区的公立中学担任哲学教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假期赴德国游历,了解和熟悉了当时德国的许多新学科和新思潮。 在短短的几年中,由于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术上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于1887年获得了波尔多大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系的教师职位。1896年,杜尔克姆被提升为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9年,杜尔克姆应聘来到法国高等教育中心——巴黎大学,在他的影响下,终于在这个法国最有声望的学府中为社会学争得一席之地。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杜尔克姆发表过许多重要著作。最著名的代表作有:《论社会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论自杀》(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其中《论自杀》一书影响最大。

3,梅里菲尔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梅里菲尔德简介:姓名: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RobertBruceMerrifield); 出生年代:1921—2006; 职称:美国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1943年梅里菲尔德毕业于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1949年获该校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到纽约市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现洛克菲勒大学)工作至今。梅里菲尔德自1953年起,多年从事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合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1959年5月开始研究多肽固相合成法,1962年成功地利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一个二肽。同年他又合成一个四肽。1963年又合成了含有9个氨基酸残基的缓舒激肽,只花了8天时间。梅里菲尔德的多肽固相合成法比经曲的合成方法省时间,简便,效率又高。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到了70年代,已成为许多肽合成实验室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1965年梅里菲尔德制成了第一台自动化合成仪。1969年他用这台仪器高速地合成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糖核酸酶A。核糖核酸酶A它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酶。他的工作对整个有机合成化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因发明多肽固相合成法,对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而获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70年代起,曾先后到欧洲和日本讲学。1977年访问过中国,1983年6月第2次访问中国。

4,哈恩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他死化学家为什么研究核物理?

哈恩是化学家,研究核物理也是化学中的分支,其实物理和化学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基础学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以下是哈恩的简介。
哈恩(1879~1968)Hahn Otto 德国化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 ,1968年7月28日卒于格丁根 。1901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04年去伦敦随W.拉姆齐进修 。1905年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协助E.卢瑟福工作。1910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2年任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主任,1928年任所长。哈恩早期的贡献主要在发现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为阐明天然放射系各核素间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他的研究重点是把放射化学方法应用于各种化学问题 。哈恩最大的贡献是1938年和F.斯特拉斯曼一起发现核裂变现象。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铀经中子照射后产生一些β -放射性核素,他们鉴定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是放射性钡。L.迈特纳和O.R.弗里施提出核裂变概念,解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为此,哈恩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5,奥托·哈恩的个人简介

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897年入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拉姆塞和E.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纳粹德国时期,他曾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过程中,使铀核发生裂变,为纳粹德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6,哈恩的介绍

哈恩(1879~1968)Hahn,Otto。德国化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968年7月28日卒于格丁根。1901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04年去伦敦随W.拉姆齐进修 。1905年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协助E.卢瑟福工作。1910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2年任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主任,1928年任所长。哈恩早期的贡献主要在发现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为阐明天然放射系各核素间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7,哈恩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哈恩简介:姓名:哈恩(OttoHand); 出生年代:1879—1968; 职称:德国化学家; 国家:德国; 个人情况:哈恩就读于马尔堡大学化学系,1901年获得博士学位。1904年到英国伦敦,在放射化学家拉姆塞指导下工作。他在提纯镭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称其为放射性元素钍。1906年哈恩回到柏林大学任教。1911—1914年,哈恩在新成立的凯萨——威廉化学研究所,领导放射化学小组工作。1917年他与奥地利物理学家梅特勒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镤。1934年他用意大利物理学家E·费密的方法,研究中子轰击天然重元素所得到的放射性产物。1938年哈恩与斯特拉斯曼确证:中子轰击铀后所得到的产物之一是一个比钡原子轻很多的碎片,说明铀原子已分裂为两个较轻的原子,他们命名此现象为核裂变,这是当时一项重大科学发现。1944年哈恩因发现核裂变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6年他和梅特勒、斯特拉斯曼等获得了费密奖金。哈恩于1968年7月28日在德国Cotangent去世,享年89岁。

8,清扬男士洗发水好用吗?和德国哈恩洗发水相比呢?哪款更适合油性发质?

清扬洗发水是注重清洁控油的男士洗发水,清洁控油的效果是很不错,我头发比较油的时候也常用,物美价廉,还能把头发洗得很干净,洗完头皮也很清爽。不过清扬在追求功效的同时似乎没有怎么注意洗发水的刺激度,头发不是很油的时候,用清扬洗完就会觉得头发很干,水分保不住,用时间长了发质甚至有受损,会出现毛糙分叉等问题。 我想这大概也是朋友推荐哈恩给你的原因吧。哈恩洗发水全名“哈恩 男士咖啡因调节洗发露”,哈恩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品牌,产品都是走的科学专业路线,用起来功效都是十分好的。哈恩洗发水的清洁表活成分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复配表活,在保证清洁力的同时还降低了洗发水的刺激性,使用起来很温和,这点比清扬的SLS/SLES表活要好很多。 而脱发问题也是清扬洗发水会导致的,因为其中添加了硅油成分,虽然可以让头发变顺滑,但很容易影响头皮环境,产生掉发的问题。而哈恩洗发水中不仅无硅油添加,还含有可以调理头皮环境,强健发质的咖啡因成分,越洗发质越健康,越不容易脱发。 比起清洁控油效果强到过头的清扬,显然是温和清洁,还有防脱效果的哈恩洗发水要更适合你现在的发质。虽然是德国的品牌,哈恩的价格还是很亲民的,性价比也很高,很推荐使用。望采纳!

9,德国哈恩咖啡因洗发水有没有效果?

德国哈恩咖啡因洗发水挺好的。这款主打的就是控油养发,特别适合油性发质,使用它里面含有的氨基酸复配+50%咖啡因包裹+蚕丝蛋白,所以整体的控油防掉实力非常好。 它里面含有的氨基酸复配是可以缓解头皮环境,温和又有效的清洁头皮中的油脂,改善头皮的出油情况,所以非常适合头皮出油,比较多的发质。 哈恩是德国实验室专业研发的品牌,品牌理念“专业、安全、有效”,成分也是很安全的,获得过多个国际认证。成分中含有50%的咖啡因包裹技术,可以强健发质、预防脱发。还有全蚕茧双循环水解蚕丝蛋白,可以解决发尾干枯分叉,提高发质的韧性,它会让头发站起来,亮起来。 质地是透明、不黏腻的凝露质地,流动性很强。洗完头发之后不会假滑,会感觉到头发很顺,一梳到底的那种顺。脱发必备的一款洗发水!

10,奥托·哈恩的个人履历

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968年7月28日卒于格丁根1897年进入德国马堡大学1901年在该校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02~1903年在该校任助教1904年去伦敦随W.拉姆齐学习1905年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协助E.卢瑟福工作1906年在柏林大学工作1910年成为该校教授1912年担任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化学部负责人1928年任所长194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46年任威廉皇家学会(现名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会长。

11,化学家,物理家,古代文人墨客

【物理/化学】Walter Kohn
Walter Kohn于1923年3月9日出生于奥地利名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早年其父母均在纳粹集中营中被杀害,16岁的科恩从纳粹统治的奥地利逃亡加拿大,并入伍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科恩进入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深造,并于1945年获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再次于多伦多大学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科恩曾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员,卡内基-梅隆大学助教和教授,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79年来到圣巴巴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先后任理论物理所所长和物理系教授。科恩同时担任了IBM、通用原子、Bell电话实验室等多家著名企业的顾问。并被接受为伦敦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量子分子科学国际科学院、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学术贡献

早在1964-1965年沃尔特·科恩就提出:一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量仅由其电子密度所决定,这个量比薛定谔方程中复杂的波函数更容易处理得多。他同时还提供一种方法来建立方程,从其解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密度和能量,这种方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方法简单,可以应用于较大的分子。沃尔特·库恩的密度泛函理论对化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的丰硕成果被认为正在引起整个化学的革命。量子化学家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标志着古老的化学已发展成为理论和实验紧密结合的科学。沃尔特·库恩的密度泛函理论构成了简化以数学处理原子间成键问题的理论基础,是目前许多计算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传统的分子性质计算基于每个单电子运动的描写,使得计算本身在数学上非常复杂。沃尔特•库恩指出,知道分布在空间任意一点上的平均电子数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考虑每一个单电子的运动行为。这一思想带来了一种十分简便的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上的简化使大分子系统的研究成为可能,酶反应机制的理论计算就是其中典型的实例,而这种理论计算的成功凝聚着无数理论工作者30余年的心血。如今,密度泛函方法已经成为量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

时至今日,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广泛的使用于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领域。各种基于K-S方程的计算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的Ab initio或(First-principles)软件其基本思想都是基于著名的K-S方程。一些科学家甚至把密度泛函理论称之为量子力学的第二次飞跃。其代表性的Phys.Rev论著迄今为止引用次数已达4500多次。正是基于Walter Kohn提出的密度泛函理论对科学界的巨大贡献,他与约翰·波普尔(提出波函数方法)分享了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代表论著:
“Self-Consistent Equations Including Exchange and Correlation Effects”,W Kohn, LJ Sham… - Physical Review, 1965
“Inhomogeneous Electron Gas”,P Hohenberg, W Kohn - Physical Review, 1964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最后一位通才,对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创立者之一。他首创了弱相互作用(β衰变)的费米理论,负责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续链式裂变核反应堆。他还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费米黄金定则,费米-狄拉克统计,费米子,费米面,费米液体,费米常数等等。

费米出生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父亲阿尔贝托·费米是通讯部的职员。他在中学时代就展现了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才能。1918年获得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的奖学金。四年之后他在比萨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导师是普契安提教授。

1923年到1924年期间,他通过意大利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访问了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马克思·玻恩教授和荷兰莱顿大学的艾伦法斯特教授。1924年,他回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大学任职数学物理和力学科讲师。

1926年,费米发现了一种新的统计定律—费米-狄拉克统计。他发现这种统计适用于所有遵循泡利不兼容原理的粒子,这些粒子现在被称为费米子。费米-狄拉克统计和玻色子所遵循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是量子世界的基本统计规律。

1927年,费米当选为罗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他在这个教席上一直任职到1938年。由于他的夫人劳拉是犹太裔,为逃避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的迫害,他们在1938年接受诺贝尔奖之后移居到了美国。1938年到1942年期间,费米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从1942年直至去世,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在罗马大学的早期时间费米主要的研究课题是电动力学和光谱学,但是随后他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原子核本身而不是核外电子上。1934年他在原先的辐射理论和泡利的中微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β衰变的费米理论。在人工放射性被发现后不久,他实验演示了几乎所有元素在中子轰炸下都会发生核变化。这个工作促使了慢中子和核裂变的发现。

在1939年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核裂变后,费米马上意识到次级中子和链式反应的可能性。1942年12月2日他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壁球馆试验成功了首座受控核反应堆。在二战期间第一枚原子弹的建造过程中(曼哈顿计划),他是主要领导者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费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能物理,他在介子核相互作用和宇宙射线的来源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费米于1954年在芝加哥去世。

由于在人工放射性和慢中子方面的工作,费米被授予了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老师。他的学生中有六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纪念这位物理学家,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的费米研究所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学术贡献

在理论方面,1925年至1926年间,费米和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各自独立地创立了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观粒子的量子统计法,此统计法被称为"费米-狄拉克统计",该粒子被称为费米子。这种统计适用于质子、中子、电子等具有半整数自旋的所有粒子,对于研究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有普遍的意义。1934年,费米以量子力学为依据,建立了β衰变的相互作用理论,圆满地解决了核衰变中发射的β粒子所能带走的能量损失问题。费米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此外,关于宇宙射线、相对论、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研究,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在实验方面,费米对中子引起的核反应进行过不少研究,称得上是中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和权威。1934年,费米成功地进行了以中子轰击方法产生人工放射性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慢中子效应,并发展了相应的理论,因而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原子能反应堆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该理论。1938年,费米应邀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即"曼哈顿"计划。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正是在费米的领导下,在芝加哥大学斯塔格运动场看台下面的网球场上建成的。它是由石墨块、铀和氧化铀"堆"砌而成的,堆的中间有许多小孔,内插镉棒。1942年12月2日上午,在费米的指导下,开始抽控制棒,下午3时35分,费米命令将最后一根控制棒再往外抽30cm,反应达到临界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链式反应开始正式运转,此时此刻,世界已悄悄进入了原子能时代,费米用自己的智慧和精确的计算签发了原子能世纪的出生证。





文人墨客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少年性德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性德家人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名人名事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之名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顾贞观更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风光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性德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性格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