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进入新国标阶段 我国两轮电动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台柱式无刷直流电机的轻型电动车,标志着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开端。2000年以来,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整车性能的提升,我国电动车产业进入初步规模化阶段。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确定为非机动车合法车型,电动自行车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以来,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两轮电动车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小牛等新兴互联网电动车品牌诞生,行业步入成熟阶段,产品多元化发展。201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发布,行业进入新国标阶段,电动车市场迎来换购大潮,产销量及市场规模实现高增。 近两年两轮电动车产量增速放缓 2021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443万辆,同比增长12.6%,增长幅度较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电动摩托车产量为251万辆,同比增长21.3%,电动轻便摩托车产量为64万辆,同比下滑41.6%。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904万辆,同比增速仅为8.5%,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系我国共享电动两轮车的投放遭遇政策阻力开始收紧,美团和滴滴等运营商放缓甚至停止投放共享电动车;同时国内部分地区推行新国标政策缓慢,大部分城市均推迟1-2年执行,导致非国标车的替换放缓。 2022年两轮电动车销量再创新高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自2013年至2019年已处于成熟阶段多年,其特点是增长较慢而市场集中度较高,餐饮外卖、电商及按需配送以及智能技术初步兴起。尽管如此,由于2019年新国标的通过推动淘汰不合格车辆并刺激巨大的替换需求,并标志着更新及转换阶段开始,中国电动两轮车的总销量由2017年的30.5百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49.8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3.0%。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和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数据,前瞻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约为5670万辆,再创新高。 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中国电动两轮车的总销量由2017年的3050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600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超14%。近两年,随着各地两轮电动车的过渡期期限陆续截止,两轮电动车行业换购需求将趋于平缓。秉持着绿色发展、低碳出行的发展宗旨,消费需求升级和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两轮电动车的产品朝着高品质、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前瞻预计,未来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随着电动车换购需求下降和即时配送等行业的逐步饱和,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增速将会有所下降,前瞻预测2023-2028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以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达8400万辆。 两轮电动车行业朝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驱动及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下,两轮电动车产品向高质量、高性能、智能化发展。产品工艺、电池续航能力等进一步提升,车型设计更加符合细分用户骑行场景需要;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使用体验升级,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为什么如今电动汽车的市场会发展的这么迅速呢?
如今电动汽车的市场之所以会发展的这么迅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能源方面。我国现在一年进口三亿多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首先是光原油市场波动,不管涨还是跌,你作为需求端,资本总能收割你。但这些多花点钱忍忍也就过了,最关键的是一个国家能源途径的战略安全,具体而言,恐怖袭击与海盗一直是滋扰航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再者,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以及各种不稳定因素也给航路安全造成了很多隐患。最后,在海运过程中由于管理及技术因素引发的航路安全隐患亦不能忽视。 第二,环保方面。有些人拿电动车用电也造成环境污染来说事。汽车所有的污染,都是在市区内。而发电厂都在郊外。也就是说同样的污染,在市区污染几百万人,在郊外,污染几千人。这是一个功利的问题。而且汽油车的排放参差不齐,怠速阶段污染非常高。而火力发电厂脱硫脱硝脱尘,产生同样的能量,造成的污染来比,发电厂也远低于内燃机。另外一个角度是说生产电动车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很大,但是,不可否置的是,生产汽油的过程中污染也不小啊。最后一个角度是电池的拆解。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新兴行业有它发展的规律。现在分解难成本高不意味着十年后还成本高。 第三,电动车的远景方面。抛开政策扶持,电动车充电比加油便宜这一点就不必多说了,另外在养护成本方面,电动汽车也远远比燃油车更省钱,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不用更换机油,保养除了更换空调滤芯以外基本都是以检查为主,并且保养的周期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保养费用相比于燃油车低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