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漏芦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漏芦的功效与主治 11 漏芦的用法用量 12 使用禁忌 13 漏芦的化学成分 14 漏芦的药理作用 15 漏芦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4 鉴别 15.5 检查 15.5.1 水分 15.5.2 酸不溶性灰分 15.6 浸出物 15.7 含量测定 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7.4 测定法 15.8 漏芦饮片 15.8.1 炮制 15.8.2 检查 15.8.3 浸出物 15.8.4 鉴别 15.8.5 检查 15.8.6 含量测定 15.8.7 性味与归经 15.8.8 功能与主治 15.8.9 用法与用量 15.8.10 注意 15.8.11 贮藏 15.9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漏芦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漏芦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漏芦 1 拼音 lòu lú 2 英文参考 rhapontici,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lobethist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uniflower swisscentaury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Rhapontic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uniflower swisscentaury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漏芦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sum unflorum (L.) DC. 的干燥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Rhapontic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uniflower swisscentaury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漏芦的别名 野兰、鬼油麻、榔头花[2]。 7 来源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sum unflorum (L.) DC. 的干燥根[1]。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或禹州漏芦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的根[2]。 8 产地 漏芦主产河北、辽宁、山西[2]。 9 性味归经 漏芦味苦、咸,性寒;入胃、大肠经[2]。 10 漏芦的功效与主治 漏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的功效[2]: 漏芦治乳痈,乳汁不通,流行性腮腺炎,疖肿,淋巴结结核[2]。 漏芦治风湿性关节炎,热毒血痢,尿血,血痔[2]。 11 漏芦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2]。 外用捣敷[2]。 12 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漏芦[2]。 13 漏芦的化学成分 祁州漏芦根含挥发油,蜕皮激素类物质[2]。 禹州漏芦根含蓝刺头堿(Echinopsine)[2]。 14 漏芦的药理作用 漏芦煎剂和蜕皮激素可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 漏芦可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并有保肝作用[2]。 蓝刺头堿有士的宁样中枢兴奋作用[2]。 15 漏芦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漏芦 Loulu RHAPONTICI RADIX 15.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in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5.3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层易剥落,根头部膨大,有残茎及鳞片状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黄色,有裂隙,中心有的呈星状裂隙,灰黑色或棕黑色。气特异,味微苦。 15.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常已脱落,后生皮层为数层至20余层棕色细胞,壁稍厚,木化及木栓化。韧皮部较宽广,射线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多,大型导管群常与小型导管群相间排列;木射线常有径向裂隙,中央有时呈星状裂隙,其周围的细胞壁木栓化。薄壁组织中有分泌管分布,内含红棕色分泌物。 粉末棕色。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33μm。分泌管长条状,直径24~68μm,内含红棕色分泌物。根头部非腺毛细胞甚长,木化,长0.5~4mm,直径20~30μm。后生皮层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稍厚,红棕色,木化及木栓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漏芦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丁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15.5 检查 15.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IX H第一法)。 15.5.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 (附录IX 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15.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IX D)测定。 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1:69)为流动相;待β蜕皮甾酮色谱峰出峰后,用甲醉洗脱6分钟;检测波长为247nm。理论板数按β蜕皮甾酮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30%甲醇2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5.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β蜕皮甾酮(C27H44O7)不得少于0.040% 15.8 漏芦饮片 15.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暗棕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网状裂纹。切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有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 15.8.2 检查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4.0% 。 15.8.3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6.0%。 15.8.4 鉴别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5.8.5 检查 (水分) 同药材。 15.8.6 含量测定 同药材。 15.8.7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胃经。 15.8.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15.8.9 用法与用量 5~9g。 15.8.10 注意 孕妇慎用。 15.8.11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5.9 出处
漏芦的营养价值
漏芦别名:野兰、鬼油麻,狼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根直伸茎直立,不分枝,灰白色,被棉毛。根及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和通乳的功效。 漏芦的营养成分 漏芦含β-蜕皮甾酮等脱皮甾酮类化合物、挥发油/脂溶性成分、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漏芦甾酮、甘草苷等成分。 抗菌 漏芦醇提物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线粒体和肝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 降低血胆固醇 水浸剂对14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活性,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小鼠脑、肝、心、肾及血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给高脂饲料喂兔及鹌鹑同时给漏芦水煎剂,能降低血胆固醇和过氧化脂质,提高前列环素、血栓素AF比值,减少白细胞在动脉壁的浸润,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漏芦所含漏芦蜕皮甾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5 凉血止血 本品苦能下泄,寒能清热凉血,故可用于治尿血、衄血、痔疮出血等症。 6 漏芦的营养价值 漏芦含β-蜕皮甾酮等脱皮甾酮类化合物、挥发油/脂溶性成分、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漏芦甾酮、甘草苷等成分。 1.漏芦醇提物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2.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线粒体和肝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 3.水浸剂对14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活性。 4.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小鼠脑、肝、心、肾及血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5.给高脂饲料喂兔及鹌鹑同时给漏芦水煎剂,能降低血胆固醇和过氧化脂质,提高前列环素、血栓素AF比值,减少白细胞在动脉壁的浸润,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7 漏芦的禁忌人群 1、漏芦苦寒泄降,容易耗伤正气,因此气虚、疮疡平塌者不宜使用。 2、漏芦有漏芦苦寒泄降、通络活血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使用。 3、婴幼儿慎服。婴幼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8 漏芦的用法用量 1.催乳。鸡蛋100克.漏芦10克。将漏芦洗净,放入锅中.加一大碗清水,煮熬15分钟后,去掉药渣,烧开后.打入鸡蛋即成。本食疗方具有催乳的功效。 2.产后乳汁不下。猪蹄1只,通草3克,漏芦10克.粳米100克,葱白、味精、精盐各适量。通草.漏芦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煮,至汁浓.去渣取汁。锅置火上,放入猪蹄、药汁、粳米.葱白,加清水适量煮至肉烂熟,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具有通乳汁、利血脉的作用。适于产后无奶、乳汁不通者食用。
漏芦的功效都是有哪些
漏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这种药材也是叫做狼头花、野兰和和尚头等等,漏芦是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的功效,而且对于产妇来说是会有更大的效果,可以帮助下奶,下面我们大家就是一起来看看漏芦的主要的一些功效。 1、清热解毒 漏芦最大的药理作用就是可以很好的清热解毒了,我们如果是伤口出现脓或者是中毒的话,我们是可以取适量的漏芦,煎汤服用,也是可以加入到药丸或者做成药散,有的病人是会长一些毒疮,有些病人会长一些毒疮,这个时候我们用漏芦来治疗的话就再合适不过了。对于乳房肿痛,几贴药下去就可以看到效果。芦具主治于疮痈肿毒,瘰疠瘿瘤,痄肋,痢疾,痔瘘,瘾疹疥癣等症,效果显著。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 2、下奶治黄疸 漏芦的药理作用更多的是发挥在产后。对于新生儿漏芦可以用来退黄疸。当然为了服用方便一般我们是做成滴剂或者是中成药给孩子服用的。另外一种就是用来下奶的。对于产妇来说,如果是乳汁不通的话,我们是可以利用漏芦来治疗,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也是可以把它们放在汤汤水水里面,而且这样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而且我们一定是要注意休息,休息好了有利于乳汁充足。虽说孕妇是禁忌食用漏芦,但是只要控制量,基本就无大碍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漏芦的功效的介绍了,我们在使用漏芦的时候一定是要很好的注意控制剂量,在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些其他的清热解毒的食物效果是会更加的好,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咨询一些相关专业的人士。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