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如下: 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能力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能力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太大的波动;再次能力并不受个人的控制,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首先努力程度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见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因素;再次努力程度可以受个人的控制,根据个人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重要性认识来付出相应的努力。 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任务难度是属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任务难度是稳定的,是指一件事从始至终难度稳定, 如考取某种资格证书这件事对某一个人来说一直很难或一直很简单;再次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并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降低任务的客观难度。 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运气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运气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再次运气是不受个人控制的,不能由个人决定运气的好坏。 身心状况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首先身心状况是个体的内部因素;其次身心状况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况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再次身心状况是不由个人所控制的,比如是否生病并不能由个人决定。
维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了()个维度的变量。
维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了三个维度的变量。 维纳的归因理论具体表格运用 维纳的三维度六因素: 1、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 2、内外性维度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复杂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 维纳本人 能力和任务复杂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复杂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是?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 维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归纳为如下三个方向: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个人成果 概述 维纳在其50年的科学生涯中,先后涉足哲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最后转向生物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称得上是恩格斯颂扬过的、本世纪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科学巨人。他一生发表论文240多篇,著作14本。 他的主要著作有《控制论》(1948)、《维纳选集》(1964)和《维纳数学论文集》(1980)。维纳还有两本自传《昔日神童》和《我是一个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