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售27.98万元起 AITO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
售27.98万元起 AITO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
提示:

售27.98万元起 AITO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

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问界M5智驾版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其中 后驱智驾版售价27.98万元、四驱智驾版售价29.98万元; 纯电后驱智驾版售价28.98万元、四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 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预定问界M5系列智驾版,可享 定金膨胀:意向金1000元抵5000元购⻋款; 赠送选装基金:价值8000元; 赠送6个月HUAWEI ADS 2.0高阶包。 此外,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问界M5、问界M5纯电、问界M7用户置换还可享受价值1万元置换补贴额外权益。 新车 外观采用主动进气格栅、赛⻋级侧围导流进气口及尖尾雨燕式扰流尾翼,并新增全新20英寸双五辐轻量化运动轮毂,在此气动设计优化之下,实现更低风阻:增程版风阻降至0.28cd,纯电版降至0.26cd。 此次, 问界M5智驾版新增HUAWEI MagLink™魔吸车载接口并支持27W充电,可通过“前排控后排”,让后排孩子放心使用。同时,可实现前后排随时随地组队游戏,平板内容双屏显示。HUAWEI MagLink™进一步拓宽了鸿蒙生态体验场景,轻松实现娱乐、办公、学习空间的秒切换。 问界M5智驾版通过融合感知BEV网络,轻松“看得到”白名单障碍物并进行处理;不仅如此,搭载华为融合感知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还能“看得懂”异形障碍物,实现看得懂且开得好的领先高阶智能驾驶体验。 在“看得懂物”的基础上,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问界M5智驾版更能“看得懂路”,实现有图无图都能开的类人驾驶体验。 此外,问界M5智驾版重磅首发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采用拥有1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组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的 融合感知系统 ,可实现360°全范围覆盖与全天候感知,最远检出距离达到200m。同时,全新天线技术令智驾领航信号翻倍,体验更流畅。 动力方面,问界M5智驾版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版本,增程式混合动力版由 最大功率 112kW的 1.5T发动机+60kW的 增程器发电机组成; 纯电版本继续提供后驱版和四驱版,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272马力。此外,该车在配合更轻量化设计的增程器,在满油满电状态下问界M5智驾版CLTC纯电续航提升至255km,综合续航达到1425km。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通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AITO问界M5智驾版、标准版亮相
提示:

AITO问界M5智驾版、标准版亮相

自上市以来,AITO问界M5广受消费者好评,收获众多订单,可见这个由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具备相当的影响力,问界M5更是圈粉无数。 7月2日,AITO问界在上海举办了“AITO问界M5智驾版用户体验日”活动,这也是继AITO问界收获十万用户认可后的首次车主盛会及迎新嘉年华。 借此契机,赛力斯汽车副总裁康波分享了近期即将发布的CARE服务战略,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介绍了首次亮相的AITO问界M5标准版。 AITO问界M5智驾版,是业内首个同时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且最快交付的量产车型。得益于业内标杆级“双智能”的应用,AITO问界M5智驾版将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的智驾出行体验。 凭借实力硬件与先进算法,AITO问界M5智驾版可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带来无限接近于L3的智能驾驶体验。在融合BEV(Bird Eye View鸟瞰图)感知能力基础上,业界首创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让车辆看得到、看得懂、更能开得好,精准预判潜在风险并实现主动避让或刹停,为用户带来领先同级的智能安全保护。 鸿蒙智能座舱3.0又将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提升到新高度:行业首创HUD高度自适应调节,让驾驶更安全;首次“上车”的空间音频技术,让用户如同亲临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PC协同功能,可实现应急情况下的协同办公;手机生态与车机生态融合共享,支持手机车机硬件相互调用功能,带来更多全新交互体验。 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发布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包的限时优惠活动:一次性购买价格仅为18000元,活动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 此外,AITO问界M5标准版也在本次活动首次亮相。除了外观内饰设计的全面优化外,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等新功能也正式上车。创新智能增程技术实现更强动力与更低油耗,助力问界M5标准版达成1455公里的超长续航。 在问界M5标准版车型全系搭载的百万豪车级别全铝合金底盘,以及HUAWEI DATSTM(Dynamic Adaptive Torque System)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等技术的加持下,问界M5标准版实现了舒适驾乘、极致驾控与可靠性能的兼顾,再树超可靠智慧性能SUV标杆。 在智能增程技术的加持下,问界M5标准版的续航升级到了1455公里,跑长途也无需充电加油,可以从上海一路开到北京。 AITO问界服务战略是以CARE为核心理念,以关爱用户为驱动而构建的全新智慧服务体系。CARE的四大价值分别代表“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服务、尊重以及数字化,而每个价值背后又都凝聚了用户的期待和AITO问界的责任,将以此满足并超越用户对服务体验的期待。 问界M5标准版的续航能力再迎大幅提升,后驱标准版车型在满油满电状态下,CLTC纯电续航达到26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达1455公里。 问界M5标准版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四驱标准版车型峰值功率达到365千瓦,峰值扭矩达到675牛·米,配合全系标配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全铝合金底盘,零百公里加速仅需4.4秒。同时,问界M5标准版全系升级HUAWEI DATS(Dynamic Adaptive Torque System)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使驾乘前冲感降低了31%,晃动收敛时间减少了46%。 问界M5系列标准版将于8月启动交付,官方预售价为:问界M5后驱标准版25.98万元、问界 M5 四驱标准版27.98万元。预售期(即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内,用户可享受10000元选装基金的首销权益,可通过华为商城、华为体验店、我的华为APP以及AITO官网、AITO用户中心、AITO APP进行预约预定。(上述图片均来自官方) 云驾新能源车测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云驾新能源车测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发布全球最快AI运算集群Atlas900,会对AI领域带来什么变化?
提示:

华为发布全球最快AI运算集群Atlas900,会对AI领域带来什么变化?

9月18日,上海,第四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开幕,华为首次发布计算战略,基于架构创新、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构建开放生态进行布局,计算产业新的大航海时代由此开启。同时,华为重磅发布了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学研究与商业创新的智能化进程。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发表主题演讲。胡厚昆的发言要点如下:两年前,华为发布了新的愿景使命,就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认为智能世界有三个特征,就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要支撑这样一个智能世界,有两个关键的技术需要持续创新和投入:联接和计算。 智能世界的两大关键技术 大家印象中的华为一直是做联接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华为在联接领域持续不断地投资,从有线到无线,从2G、3G、4G,到今天热门的5G,华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华为并不只是一家做联接的公司。在我们看来,要支撑未来的智能世界,联接和计算缺一不可。事实上,联接和计算这两大技术,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可以说,在未来的智能世界里,联接到哪里,计算就到哪里,哪里有计算,哪里就有联接。过去我们联接谈得比较多,其实华为对计算的投入已有十年。 在计算的智能时代,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需要超强的算力。统计计算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计算,高度依赖于算力。举个例子,为了让计算机认识一只猫,就需要数百万图片的训练,这对算力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面向自动驾驶、天文探索、气象预测等更复杂场景,对算力的需求将会更大。 第二个特征,计算和智能将会无处不在,而不仅仅是分布在中心侧。从中心节点的暴力计算,到边缘侧的专业计算,如基因测序,以及端侧的个性计算,如耳机、手机,一起构成了未来智能时代的计算形态。 第三个特征,端边云之间需要高效的协同。中心侧负责通用模型的计算,为端侧的个性化计算和边缘侧的专业化计算,提供协同支撑。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华为推出AI训练集群Atlas 900,说是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平台,想了解下
提示: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华为推出AI训练集群Atlas 900,说是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平台,想了解下

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资本的关注,人工智能产业仍将保持迅猛发展态势,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1500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主要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技术应用面广泛,涉及智能医疗、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多场景。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共融资1311亿元,增长率超过100%,投资者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资本将助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在人工智能与出行结合领域,路径规划、网络约车、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解决了传统出行不便的痛点,其中深兰科技深耕智能交通、智能环境、智能城市等细分领域,已实现人工智能产品落地。其深兰科技熊猫智能公交车已实现在广州、天津等国内多个城市试运行。而人工智能与安防、医疗、零售等产业的结合,均解决了一定行业痛点,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和NLP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5G商用时代的逐渐来临,人工智能技术连接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动程序设计等领域也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得到实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在专利数量以及企业数量等指标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文献产出共30.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7.4万篇,美国发表5.2万篇。在数量占比方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占比全球已经达27.7%。当前中美两国之间人工智能科研论文合作规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网络的中心,中美两国合作深刻影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2019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新动向 2019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热点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规划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以及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产业落地速度将明显提速。 中国人工智能未来热度持续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整个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仍在保持增长,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各类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热情不减,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是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走向取决于算法的进步,由于算法的技术突破是决定人工智能上限的,所以未来人工智能企业拉开差距就在算法的技术突破上,谁能先在算法上取得成功,谁就能取得资本市场青睐,同时产业落地也会进一步提速。在算法方面,目前已经有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这样优秀的模型,但就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算法的总体发展而言,工程学算法虽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但基于认知层面的算法水平还亟待提高,这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领域。   虽然算法决定人工智能上限,但是目前的算法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所以算力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点方向,以目前的算力水平,主要实现商业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未来若算力进一步突破包括算力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都会使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一步深入。 以上内容摘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