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分为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分为
提示: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分为

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1、核心区。 是保护区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地段,主要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为典型,最集中的地区。 2、缓冲区。 一般应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 3、实验区。 缓冲区的周围最好还要划出相当面积的保护区,可包括荒山荒地在内,最好也能包括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 必要时还可在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内,划出若干开放旅游的区域,旅游区应选择畸形地貌、林相优美、水面清澈的地区,同时,建立科普区,标本室,使旅游者得到休憩,同时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可以受到一次科学知识和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的意义。 一、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二、贮备物种。 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三、开辟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四、美学价值。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 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划分为
提示: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划分为

法律分析: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四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中国有哪几个自然保护区?
提示:

中国有哪几个自然保护区?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60年,建立长白山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如紫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二、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大熊猫、金钱豹、金丝猴、猕猴、藏酋猴等。三、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主要保护动物:苏门羚、獐、麝、麂、毛冠猴、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云豹、金猫、鼬獾、豪猪等。四、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濒危动物、森林、草原、天山风景区及荒漠绿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中国第七个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的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天鹅、雪鸡、雪豹等。五、盐城自然保护区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动物: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麋鹿、中华鲟、白鲟等。

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提示:

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1、北京松山: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海坨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总面积4671公顷,距北京市区9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
2、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位于天津市滨海地区,总面积35913公顷,1984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3、河北昌黎黄金海岸: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昌黎县沿海,面积300平方公里,分陆域和海域两部分,其中陆域面积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积208.5平方公里。
4、山西芦芽山:地处山西省吕梁山脉的北端,宁武县、五寨县、岢岚县交界处,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物褐马鸡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5、内蒙古赛罕乌拉: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8′-118°55′,北纬43°59′-44°27′。保护区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三区是指哪三区?
提示:

自然保护区的三区是指哪三区?

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 1、核心区:不得进行保护目的以外的任何活动的E域; 2、实验区:在不影响保护对象和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旅游、科研、教育活动的区域; 3、缓冲区:可进行旅游、生产、开发组织以不破坏、污染整个自然保护区为限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作用: 1、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2、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3、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4、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5、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的三区是指哪三区?
提示:

自然保护区的三区是指哪三区?

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1、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进行绝对保护。在核心区内禁止群众通行和开展旅游活动,一般也不允许进行科学研究。此外,自然历史遗迹也属于绝对保护的对象。 2、缓冲区: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出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3、实验区:缓冲区的外围可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扩展资料 三区原则 建立自然保护区时,为了严格保护被保护对象如野生珍稀濒危物种,而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不得进行保护目的以外的任何活动的E域)、实验区(在不影响保护对象和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旅游、科研、教育活动的区域)和缓冲区(可进行旅游、生产、开发组织以不破坏、污染整个自然保护区为限的区域)等三个区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区原则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在哪里
提示: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在哪里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总面积约1133公顷。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

扩展资料
全区一万七千亩的面积内生长着约占广东植物种数四分之一的高等植物,其中,桫椤、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保护植物达22种,鼎湖冬青、鼎湖钓樟等华南特有种和模式产地种多达30种。药用植物更是多达900种以上,动物种类也很丰富,有兽类38种,爬行类20种,鸟类178种,昆虫已鉴定的有1100多种,其中蝶类就有85种。就地保护的国家保护动物近2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