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LT26i 现在还有会出现黄斑的现象吗?机子下面的透明条容易换跟裂开吗?手机专家请帮忙解决疑问。
我用的就是lt26i,很好用,黄斑什么的完全不存在,透明条不会裂开的,就是刚到手时有时会误按,习惯了就好了。。
虽然这款机子最近黄斑闹的很厉害,但是以后生产的机子肯定不会在有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你五月份买已经是没有问题了,官方也已经对此作出承诺.下面是对黄斑原因的分析.
据新浪科技报道称,日前分析师分析近期索尼lt26i越演越烈的黄斑事件并非炒作,而是确有其因导致的!分析师分析早在去年lt18i热卖期间,lt26i谍照已经流出,当时屏幕面板上方logo还是Sony Ericsson事实上在直到lt26i上市前两个月左右索尼才完成对爱立信的收购,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lt26i和lt18一样采用的是sony独有的无缝结合一体屏技术,而当sony完成收购这时工厂里已有相当一部分一体结合的屏幕面板组件成品,但是其上方logo还是Sony Ericsson,但是sony决定要更换logo为SONY,出于成本考虑,sony将这些组装好的一体屏幕组件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回收利用重新分离开后与新的带有sony标识logo的屏幕前面板再度粘合成无缝结合的一体屏幕组件。问题就出在二次粘合这儿!
试想lt18的机身够薄,但是其采用的无缝结合屏幕并未有类似问题,说明该无缝结合屏的技术是过关的,这次出问题就是在于改装的前面这批屏幕,二次粘合可能导致了无缝结合组装工艺的问题,事实上分析师还指出,小绿球的保留有过渡的意义的考虑,但同时也是索尼为了节约成本的考虑之一(不排除明年sony会让这个小绿球消失的可能),因为收购来的太突然,已有大部分配件量产成型,比如背盖、说明书、一体屏幕面板组件等。事实上黄斑正是因为收购这个事件才得以发生,发热导致的温度是诱因,但是粘合剂的二次组装工艺问题才是本因,而粘合剂本不应出问题的(lt18等去年一系列机型均为无缝结合屏幕技术,粘合剂技术是过关的),皆因为第一批货换logo而致!sony官方声明近期新货不会有此问题是有理可循的,因为近期的货源屏幕都是一次生产成型的了,而不再是以前的那批换为了换面板logo而二次粘合的货源。
关于水货索尼lt26ii的鉴别问题,懂得的高手帮忙解答一下,先谢过了!
查看是不是翻新机最实用的方法是:查询生产日期,距离出厂日期至少6个月的手机很有可能是翻新机。离得越久,翻新机概率越大。
索尼手机网上现在没有办法通过IMEI查询生产日期,销售地和产地等信息。只能自行查询。
索尼LT26ii查手机出厂时间方法:
LT26ii虽然是不可拆卸电池,但是后盖是可以打开的。打开这块后盖后,便可以看到micro-SIM卡的插槽和小巧的摄像头模块。机身的中央也贴上了机器的相关信息的标签。标签中有12WXX的字样。XX代表的是多少周生产的机器。目前只能精确到周。例如12W33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手机是12年33周生产的。
标签中还可以看到手机的产地 :MADE IN XX。一般是中国
手机销售地需要查看手机的CDA,再通过CDA代码查询。
先进入手机的工程模式,然后选择Service,然后info-Software,最后Customization Version 后面的一串数字就是。再在网上查一下这个CDA代码对应销售地。提示:通过手机CDA代码查询不一定准,因为是可以修改的。
验证时注意手机的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
你可以去索尼售后点检测
索尼LT26i黄斑问题。
这款手机不光是有黄斑,而且还是黄屏,注意:有很多人都被这个问题困惑以至于混淆,而且都被弄迷糊了, 黄斑的问题把黄屏的问题给抑制了,我的机器没黄斑,但是是黄屏,整体色调偏黄。了解下,SONY的设备都是暖色屏,都偏黄。26这款手机大部分持有的人都说屏幕偏黄,所以这和黄斑是两回事。即使你的26没碰到黄斑,但碰到是黄屏的概率极大!如果你认为黄屏可以接受,那可以入手了。如果你是冲着屏幕买的,别考虑这款机器了。除非你去实体店,一个一个挑,也许你运气好,挑10个20个的能找到个屏幕比较白的,但服务员脸上的笑容绝对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