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怎么组词
坞组词有:坞壁、坞候、船坞、花坞、村坞等。 1、坞壁 防御用的土堡,土障。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又於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 2、坞候 犹坞壁。后汉书马援传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 3、船坞 通常指与港口或内河相连通的并有控制水位的装备用以停泊收容船舶的场所把船送进船坞修理详细解释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 4、花坞 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种植花木的地方。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之四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 5、村坞 亦作村隖。村庄。多指山村。北周庾信杏花诗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唐白居易过郑处士诗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 6、桃花坞 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地名。在安徽省和县西四五里。传为唐张籍读书处。 坞字相关知识: 坞基本解释:1. 防卫用的小堡。 2. 地势四周高而中间凹的地方 村~。山~。 3. 在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建船只的处所 船~。 同音字:恶、务、靰、乌 、卼、兀、屼、旿、渞、蘁 同部首:垚、塞、垣、坊、地、在、圭、堕、圣、场
坞的组词是什么
坞的组词有村坞、竹坞、濡须坞、花坞等。 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船坞可分为干船坞、注水船坞和浮船坞三类。干船坞应用较多,一般所称的船坞即为干船坞。 船坞由最初的“船坑”发展演变而来,在有潮海岸,人们利用水位的涨落来升降船舶,即在涨潮时将船舶引入一个三面围以土堤的“船坑”里,落潮时船舶即坐落在预置的支墩上,然后用围埝封闭缺口以进行修理工作,船舶出坑时,将围埝拆去,趁涨潮时出坑。后来逐渐将土堤改为坞墙围埝改为坞门,利用水泵控制坞内水面的涨落,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干船坞。 历史: 船坞是中国宋朝人张平发明的。据史料记载,张平在公元925年生于临朐杨善,历任北宋马步都虞侯、监市木、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厂、崇仪副使、如京使、客省使、盐铁使等职,公元987年病逝,回原籍御葬,在村西起陵冢,墓前石人石羊,十分显赫。公元977年,张平任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厂,住今陕西省宝鸡市以东之阳平镇。 当时,在渭河边造船,容易被水将船冲走,只好派一船三户守护,一年征调民工上千户,劳民伤财。张平遂命民工在岸边挖一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大坑称之为"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