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国家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国家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提示:

国家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耕地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耕地的条款:二百二十八条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第三百四十二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四百一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等等,有点关系的还有很多,比如宪法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保护耕地的法律有哪些?
提示:

保护耕地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护耕地,因此我国耕地保护的思想贯穿土地管理的各环节。在立法上较为集中对耕地保护进行规范的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另外,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还颁布了一些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其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并保护高标准农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农用地科学安全利用,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四条 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提示:

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当前法律规定的耕地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该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2、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耕地保护法律法规
提示:

耕地保护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耕地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率。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十九条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

从法律的角度说明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或黑土地
提示:

从法律的角度说明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或黑土地

法律客观:《土地管理法》 第十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法相应延长。

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对农民来说有哪些影响?
提示:

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对农民来说有哪些影响?

老铁们、家人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荏苒,2022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8月底。随着9月份的日益临近,进入到9月份之后,对于咱们东北四省区的农民老铁来讲,还有一个最新消息需要家人们重点收藏。因为从8月1日开始《黑土地保护法》也将正式实施。随着这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针对黑土地资源的保护也将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而且这项法律的全面实施,也再次为我们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针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黑土地监管力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现在农村土地也将迎来新的变化,《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有几个重要红线也需要老铁家人们重点注意!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举措来说,黑土地保护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预防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同时要防止黑土地的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盐渍化。另外,要重点改善和修复农田的生态环境,各个地区必须要因害设防,合理管护。而且要加强对黑土地生态的保护和对黑土地周边林地、草原、湿地的保护。另外对于基层干部任何损害黑土地的行为,国家也将给予严惩。如果出现以下三件事,不仅会给予警告,严重者还会给予撤职处分、开除处分等相关处理。第1件事:截留、挪用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黑土地保护资金;第2件事:针对破坏黑土地的行为,一旦发现接到举报必须及时查处;第3件事:其他不依法履行黑土地保护职责,导致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行为;这是国家对于地方基层相关负责人的明确要求。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保护黑土地人人有责,特别是那些非法出售黑土的行为,一经发现,一方面会面临到罚款处理,另外一个方面对于造成恶劣后果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项法律法规在8月1号正式实施,也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能够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这里老道还是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制定实施的黑土地保护法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