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与wistar大鼠的区别?
1、大小不同 SD大鼠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厘米。 wistar大鼠体长为15~20厘米之间。 2、头部特征不同 SD大鼠头部狭长。 wistar大鼠头部较宽。 3、环境影响不同 SD大鼠对性激素敏感性高。 wistar大鼠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容易受到外界的气温,气压,湿度,躁声等方面的影响。 wistar大鼠 SD大鼠 扩展资料: SD大鼠: 1、毛色白化。SD大鼠较小鼠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厘米。 2、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3、头部狭长、尾长接近于身长10周龄时雄性大鼠体重可达300~400g,雌性大鼠达180~270g。 4、SD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但生长发育较Wistar为快。产仔多。 5、对性激素敏感性高。 6、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很强。 wistar大鼠: 1、特点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 2、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生长发育快,性格温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体长为15~20厘米之间,尾长在10~15厘米之间,体长大于尾长。 3、该大鼠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容易受到外界的气温,气压,湿度,躁声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其优良的抵制传染病能力和低自发性肿瘤发生率,成为动物实验大鼠类最为常用及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历史最长的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实验动物中心-Wistar大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D大鼠
SD大鼠是什么?
分类: 电子数码
问题描述:
SD的中文翻译是什么?
解析:
SD(Sprague Dawley)远交群大鼠
动物来源:由美国的Sprague & Dawley农场的R.W.Dawley用杂合的雄性大鼠和Wistar雌性大鼠杂交后育成的一个白化封闭群大鼠,1950年传入美国的癌症研究所(CRL),1955年进行生物净化,1964年传入美国各地,同时传入法国。1992年自美国NIH引入到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动物外部特征:白化
近交代数: --
遗传基本组成:远交群大鼠
遗传概貌:
Cat
b
Es-4
a:b=0.75:0.25
Es-1
a:b=0.29:0.71
Hbb
b
Es-2
a:d=0.64:0.36
Trf
s
种群数:核心群35对,增殖群100对
携带微生物情况:符合国标GB14922-94标准
一般生物学特性:
1) 繁殖性能:
产仔率:92~95%
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
胎间隔:28~52天
离乳存活率:95~98%
2) 生长性能:
附生长曲线图
3) 解剖学特性:
附脏器重量及脏器重量系数表
4) 临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附血液生理学指标:
附血液生化指标:
特殊性能:
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
SD就是两个农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