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三篇
提示: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意识不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他们基本能掌握队列队形的有关动作及要求。本学期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一、二年级体育课内容有队列队形、走、跑、跳、体操及游戏等内容,以游戏为主,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简单的体育知识。   四、教学内容:   1.教材的重点是以游戏教材,应突出课堂上练的教学方法,难点是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互相帮助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教材。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安排   1.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参加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   4.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篇二】   小学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小学全面推行新课程教学,标志着新课改进入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给予了适当的关注。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第一个方面,在教学理念上,本课立足体现基于健身课所提到的健康第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健身育人等教学理念;第二个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熟悉学生、理解学生,我觉得这是以学生发展为前提,虽然这是二年级学生,但他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他们已接受过一年多的学校教育,对合作、探究已不在陌生了,特别他们通过一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对于跳跃和单跳双落等一些教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尝试,因此,在学习跑几步一脚起跳越过一定障碍的动作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享受基于成功的快乐;第三个方面,强调教与学方法的改革,在跳跃教材的教学中,我是通过问题情景的设制和引导来教学的,在进行蚂蚁搬家游戏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交流和互动。   教材分析:   跳跃是着力发展学生的弹跳和膝踝关节的支撑能力,提高下肢及下肢小肌肉群力量,培养力量及灵敏协调素质,是小学体育教材的必修教材,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跳跃练习也是小学低年级发展跳跃基本活动能力的主要内容,它是小学生形成跳跃运动技能、技巧的基础,也可以起到发展身体素质,激发锻炼兴趣的目的。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生性活泼、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运动能力开始出现差异;开始逐渐懂得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并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   学生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跑几步一脚起跳越过一定障碍的动作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起跳距离,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技巧以及奔跑能力,全面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学生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同时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身体健康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立正、稍息、跑步走的身体姿势。学生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感受运动过程中,学、练带来的欢愉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适应社会目标:学生个人信心的建立,同伴友谊的产生及相互合作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设计三篇
提示: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设计三篇

【 #二年级# 导语】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最后,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课题跑:400-600米一般耐力跑课时第3课时   中心备课人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学会保持走和跑的正确姿势,动作协调,呼吸自然。培养学生的一般耐力、坚忍性。   2.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乐趣。   教学重点保持正确的走和跑的姿势   教学难点控制速度,量力而行,跑的自然、轻快、持久,相互鼓励不掉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解析与拓展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教学任务   3、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二、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1.按照操场自然地形,器材情况设置起终点   2.讲解跑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让学生合理分配体力   3.进行练习跑:   (1)讲解“极点”产生原因   (2)中速跑300米,体会“极”现象并克服   (3)小组练习1次150米   (4)跑长龙:教师领头,学生跟着跑300米   (5)400-600米自然地形跑——走跑交替:跑150或200米,然后走100或150米;变速跑练习:快跑100米后慢跑100或200米   三、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小结本课4.宣布下课    【篇二】   教学内容:1、跑(各种姿势启动的自然跑)2、游戏:迎面接力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启动姿势(站、坐、蹲、撑、跪)的自然跑使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自然奔跑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灵敏、速度和一般耐力素质,提高奔跑能力。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发展奔跑能力,为主教材服务。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10-9`)   1、散点站位,师生问好。   2、游戏:碰碰车、石头剪子布   3、象形走   二、基本部分(20`)(一)各种姿势启动的自然跑(站、坐、蹲、撑、跪)(重点、难点:反应灵敏,起动快)   1、各种姿势启动的自然跑:(1)把学生分成小组分散站立按照教师的提示模仿做出各种小动物跑的动作。(2)教师讲解各种姿势启动的自然跑动作的要领和练习的要求(3)教师下达各种口令(站、坐、蹲、撑、跪)。(4)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领(5)由小组长下达口令分组练习(教师随时提示方法和要领,鼓励表扬学生)。(6)分组练习后选的一组示范并进行鼓励表扬(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继续练习(8)个性发展   (二)游戏:迎面接力   1、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2、教师领学生练一遍   3、分组练习   4、进行游戏   5、注:分组站成一路纵队   三、结束部分(5-4`)   1、复习本课内容课后小结:   2、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3、放松,小结    【篇三】   教学内容:1、体操基本动作(侧举、上举)2、柔韧性练习(压肩)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体操基本动作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2、通过各种练习发展学生各个部位的柔韧性。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10-9`)   1、学生自己按大小个男女生排成二列横队。   2、学习1—2报数   3、教师领学生进行象形模仿游戏。(螃蟹、小鸟、大象、狗熊、鸭子等)   二、基本部分(20`)   (一)体操基本动作(侧举、上举)   1、侧举(上举):(1)教师下达侧举(上举)口令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感觉做动作。(2)教师找出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并让学生自己说出怎么做的。(3)教师讲解侧举(上举)动作的要领和练习的要求(4)下达口令集体练习(随时提示方法和要领,鼓励表扬学生)(5)分组练习后选的一组示范并进行鼓励表扬(6)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散练习(7)激励学生再次集体练习(8)分散再练(9)验收成果   (二)柔韧性练习(压肩):(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练习(3)选优示范并鼓励表扬(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散练习(5)激励学生再次集体练习(6)分散再练(7)验收成果   三、结束部分(5-4`)1、复习本课内容   2、象形游戏,放松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