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买保健品子女怎样劝
...身边也常常听到这类事情,推销者专门找手上有点钱的老人下手(如有退休金或子女经济基础不错的)。人老了各器官多少都有点状况,健康有点问题,喜欢听好听的话,还缺乏警惕性,推销者很容易怂恿老人花大钱买对健康不一定有用的保健品回来,且家人怎么劝也听不进,越劝越要坚持买。基于这几方面,你要学会夸他们,老人也跟小孩似的,需要哄的,更不能说他们看好的东西不好。如果老人在家说什么产品如何好时,你可夸他们重视健康了,爱护身体了,然后提醒他们要买什么一定要告诉你,由你帮他们甄别好坏再定。你还可以编一个善意的慌,说某某人家的老人买了保健品吃坏了身体等等...
所说仅供参考,顺祝一切如意!
老人花巨款买药吃是出于什么心理?
现在的老人都怕死所以吃保健品 保健品往往利用一些老年人怕死的心里,拼命吹嘘延年益寿能力! 据相关部门人员介绍,药品、保健品的销售受工商与食药监局管理,但两个部门又有分工。药品、保健品的主管部门是食药监局,他们负责查处药品、保健品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他们可依据广告法对产品虚假宣传进行查处。而当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假药,比如冒用批准文号、成分不合格等,可以向河北省食药监局投诉举报热线12331进行反映。 同时,监管部门又常常面临取证难的问题,这些卖药的人常常是租场地搞活动,打一枪换个地方。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有时找不到经营者,或者老人在买药时没要发票,或提供不了经营者的具体信息。而且,不少保健品经销商已学会以“打擦边球”的方式逃避监管,推销保健品的大多藏匿于酒店、小区、写字楼里,卖出去的产品也往往不给发票。由于取证难,维权成功的概率往往不高。 正因为保健品市场存在一些乱象,而目前的监管存在许多难点和漏洞,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对保健品的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老人缺少子女陪伴 容易信任推销人员 据记者调查,老人如此信赖保健品和保健品推销员,与老人的孤单心理有关。 现在像杨女士一样在外地工作、不能时常陪伴父母的家庭有很多,平时老人在家里没有事情做的时候,总会觉得这样那样的不舒服,这时一些保健品推销员就容易钻空子,进入老人的生活。而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赢得老人的信任,关心老人的健康甚至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得比子女还要孝顺。 建议 心理咨询师: 多关心老人 别让他们感到孤独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老人“着迷”保健品的情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师晓娜表示,很多老人渴望身体健康,而有些所谓的保健品讲座常常夸大其词宣传治疗效果,老人为了健康,容易轻信这些宣传。 “建议家人要常回家陪陪老人,多跟老人沟通,讲讲社会上曝光过的买保健品上当的案例。同时让老人做一些锻炼或者亲自陪老人锻炼,这才是强身健体之本。还可以让老人多看看正规科学的养生讲座,了解正确的养生之道。”师晓娜说,子女也要注意跟老人的沟通方式,不要一听到老人花钱买保健品,就极力反对或完全纵容,应该和老人一起学习如何理性购物,譬如一起探讨如何辨别保健品的功效,如何认识保健品的价格等。同时,一些老人购买保健品可能是因为身体确实出问题了,才会求助于保健品。这种情况下,子女就要及时带老人去就医。 “建议社区或相关机构通过组织健康讲座等形式,让老人从权威渠道获得保健知识,这样,当他们遇到夸大、虚假的保健品广告时,就会留个心眼,避免上当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