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教父 神父 牧师 教皇 分别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的含义中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教父 神父  牧师  教皇 分别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的含义中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教父这种称呼正式场合很少用到,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不很正规。
神父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称呼。
牧师是新教(就是国内的基督教)神职人员的称呼。

教皇又称教宗,世界上只有一位。
主教是每个教区一位。
具体请看下文:
教宗的产生是由未满80岁的枢机主教,组成的枢机主教团互相推举而产生。目前全球各地合乎选举的年龄的枢机主教共有120人,他们都是教宗由各地教会中选出的精英分子,平常大多担任各大都市主教辖区的总主教。一旦现任教宗过世,他们更便聚集在梵蒂冈的西斯教廷礼拜堂内,互相推选下一任教宗人选。选举过程中他们必须封闭在堂内,不准接见任何人。而这时礼拜堂顶的烟囱便成为他们宣布选举结果的信号:如果烟囱排放的是黑烟,那表示选举尚未有结果;而一旦排出白烟,即表示新教宗已经产生,民众便开始欢乐庆祝。

按天主教会的立场,教宗(Pope)是耶稣基督在世的代表,伯多禄(Peter)宗徒的继承人,天主教的首领和罗马主教,西方的宗主教,意人利的首席主教,意大利教省的总主教和首席主教,梵蒂冈的最高元首。古代主教称「教宗」。隐修圈内,这个名词用得很普遍;东正教曾与罗马天主教的罗马地区,「教宗」成为司铎的普通名称。第六世纪中叶以来,「教宗」在西方限定为罗马天主教的名称;教宗额我略七世并立法规定。


主教是由天主制定继承宗徒位者,藉赐于他们的圣神被立为教会中的牧人,使之成为教义的导师、神圣敬礼的司祭和治理的服务者。

主教们一经祝圣,就同时接受圣化、训导及治理的职务,但此类职务就其本质言,非与世界主教团元首及其成员保持圣统之共融则不能执行。

受委托照顾一个教区之主教,称为教区主教;其余称为领衔主教。
教区主教在委托给自己的教区内,拥有一切为尽牧职所需的,直接的正职权,但依法或由教宗法令所保留于教会最高权力,或其它权力的案件除外。


在一个天主教教堂的范围里,分别有本堂神父(看情况如果堂区教友众多,可能有副本堂神父)、修女、会长(教友里面选出来的,由主教任命)。
在主教坐堂里当然有主教、本堂神父、教区的一些管理人员、修女等等。

天主教教阶制:教会的圣秩只有叁个品级,分别是主教、司铎(也就是我们经常所称呼的神父)、执事(尚未成为神父)。在细划分的话:教宗、枢机主教(分别有主教级、司铎级、执事级)、宗主教(东方礼主教,但接受罗马教宗为唯一领袖,东方礼用希腊语;罗马礼用拉丁语)、总主教、教区主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主教)、神父。
大陆现在没有枢机主教,绝大部分是教区主教,有部分主教是总主教。

宗主教(拉丁文:Patriarcha),在东正教方面按习惯翻译为牧首,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如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和安条克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当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皇,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名义上的首脑。

2,教皇拥有哪些最高权力?

在长达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中呈现互有消长的马鞍型;最初是教会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会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罗马教皇,又叫做罗马教宗,是罗马教廷的领袖。
教皇在拉丁文中是“爸爸”(pope)的意思。教皇们认为自己是基督12使徒之一彼得的继承者,是上帝指派的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领袖。
五六世纪起,教皇和教会的权利迅速膨胀,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8世纪中期“丕平献土”之后,教皇国在意大利中部形成。教皇既是宗教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一国之君,直接管辖的领土达四万多平房千米。9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教皇与封建君主之间的斗争持续不断。十二三世纪时,教皇权力达到顶峰: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当时,教会上层人士拥有很大权力,生活非常奢华。
14世纪起,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教皇权力逐步衰微。近代时期,在意大利国家取得统一的情况下,教皇国领土缩小,教皇退居于罗马附近的梵蒂冈,教皇国实际上不复存在。20世纪早期,梵蒂冈被意大利承认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

3,罗马教皇有哪些权力?

教皇们认为自己是基督12使徒之一彼得的继承者,是上帝指派的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领袖。
五六世纪起,教皇和教会的权利迅速膨胀,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8世纪中期“丕平献土”之后,教皇国在意大利中部形成。教皇既是宗教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一国之君,直接管辖的领土达四万多平房千米。9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教皇与封建君主之间的斗争持续不断。十二三世纪时,教皇权力达到顶峰: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当时,教会上层人士拥有很大权力,生活非常奢华。
14世纪起,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教皇权力逐步衰微。近代时期,在意大利国家取得统一的情况下,教皇国领土缩小,教皇退居于罗马附近的梵蒂冈,教皇国实际上不复存在。20世纪早期,梵蒂冈被意大利承认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

4,巴比伦之囚和十一世纪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关系

是阿维尼翁之囚
  1309~1377年在法国南部边境教皇国飞地阿维尼翁设立教廷的七任教皇的通称。
  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封建政权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争夺激烈。14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为争夺统治权及教会财产展开斗争。卜尼法斯死后,在法国的压力下,选立一名法籍大主教为教皇,即克雷芒五世,但他始终未去梵蒂冈。1309年克雷芒五世将教廷迁至阿维尼翁。迫于腓力四世的压力,他同意国王向法国教会和神职人员征税,解散拥有大量财产的圣殿骑士团,并通谕承认世俗王国是由上帝直接设立的。在他之后担任教皇的,有约翰二十二世、本笃十二世、克雷芒六世、英诺森六世、乌尔班五世和格列高利十一世,都是法国人。枢机主教团中法国人亦占大多数。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接受神秘主义者谢拿的迦特林等的劝告,同时,罗马城的动荡局势也使他感到有必要回罗马坐镇,遂将教廷迁回罗马。
  阿维尼翁教皇先后历时70余年。因受制于法国王室,历史上有“阿维尼翁之囚”之称,或借用古代以色列人被掳至巴比伦70年的历史,称之为“巴比伦囚虏”。各派史家对其评价颇有争议。20世纪初以前多认为阿维尼翁教皇偏安僻壤,贪得无厌,道德败坏,是教皇史上的黑暗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佩特拉卡曾称之为“全世界的臭水沟”。现代西方史学家则多认为这是出于罗马正统观念的偏见,并认为阿维尼翁时期的教廷确曾进行机构调整,提高枢机主教团的权力;继续厘定教会法典,扩大传教范围;兴办大学教育等措施,力图改革。
  格列高利十一世于教廷迁回罗马的次年死去。法、德、意各国统治者为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在选立教皇问题上,多次发生争议,后酿成天主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会大分裂

  Great S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1378~1417年间,由于法国和德、意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而造成天主教会同时有两个教皇对峙甚至三个教皇鼎立的分裂局面。

  1377年,阿维尼翁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将教廷迁回罗马后,于次年3月去世。罗马城的市民决心将教廷留于罗马。枢机主教团在群众骚动的威胁下,选出意籍教皇乌尔班六世。他即位后力图消除法国对教廷的影响,引起在枢机主教团中占多数的法国人的不满。他们乃离开罗马,回到阿维尼翁,并声称被胁迫而选出的乌尔班六世职位无效,另选日内瓦枢机主教为教皇,称克雷芒七世,驻阿维尼翁。乌尔班则在罗马另设枢机主教团。因而形成天主教会大分裂的局面。

  两位教皇互相攻讦,互相开除对方教籍,并同时向西欧各国征收贡赋和税金。各国则根据其对法国和德、意的政治态度和关系的亲疏,分别拥护其中一位教皇,而形成两个势力集团。当时承认罗马教皇的,除德、意外,还有与法国处于战争状态的英格兰和受德意志影响的波兰、波希米亚、丹麦、瑞典等。承认阿维尼翁教皇的除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外,还有与英格兰不睦的苏格兰和受法国影响的西西里和撒丁尼亚。各地教会则基本上按本国君主的态度行事。

  天主教会大分裂真正起因并非教义、教规上的分歧,而是西欧各国封建统治者争夺权力的反映。后来,在法王查理六世和巴黎大学的倡议下,两处的枢机主教团于1409年在比萨举行会议,将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和阿维尼翁的本笃十三世同时废黜,另选教皇亚历山大五世。但格列高利和本笃分别得到一些国王支持,均拒绝退位,因而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

  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会同巴黎大学教会法学者和若干枢机主教,迫使亚历山大的继任者约翰二十三世在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召开公会议。约翰在会上遭到谴责,弃职而走。在西吉斯孟坚持下,会议继续举行。结果约翰和本笃被废黜,格列高利被迫引退,另选为各方所接受的新教皇马丁五世。至此,延续40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才告结束。

  大分裂虽在组织上得到了弥合,但暴露了天主教会长期来难以克服的内部矛盾,使教皇的威信和权力大为下降;在各国政权支持下,地区主教和拥有地方实力的枢机主教的权力相对上升。天主教内部主张以召开公会议来处理教会纷争,认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公会议主义,亦曾一度占上风。此后,为避免教廷迁离罗马致使再度发生分裂,教皇多从意大利人中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