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吕雉 傅太后 窦太后 王政君什么关系
1、吕雉是高祖刘邦的皇后,文帝刘恒是高祖刘邦和薄姬生的儿子,刘邦第四子,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他的皇后是窦太后(窦漪房),窦太后勉强可以算是吕雉的儿媳妇。 2、王政君和窦太后关系有点复杂,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老婆,是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是汉武帝刘彻的祖母,关键在这。 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生的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为霍光废昌邑王刘贺之后所立),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就是王政君。王政君可以算做窦太后的六世儿媳。 3、傅太后是汉元帝妃嫔,受封为婕妤,元帝为尊崇她,专门设立昭仪名号授予她。傅太后和窦太后的关系和王政君和窦太后相同。 扩展资料: 西汉王朝太后的介绍: 吕雉 父亲将其嫁给刘邦的故事虽然有些历史趣说的玩味,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吕后也有一定的政治谋略与眼光。在丈夫带人躲在砀山最艰难的时期,无论刘邦藏在砀山何处,吕雉总能找到他,问原因为何,吕雉只说丈夫藏身的天空上方总有五彩祥云。 窦太后 即汉文帝的皇后,姓氏不明。出身贫寒,最初只是较为低微的家人子,但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机遇成为了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后,最终成为太皇太后,辅佐了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但是作为母亲,窦太后是出名的疼爱小儿子。 王政君 她起初只是汉宣帝的宫人,后来却能成为元帝的皇后,身居后位61年,这位命中注定富贵命的女子一生也是充满了幸运。后位是偶得的,后期苦苦隐忍保住后位,做了皇太后,还要面对飞燕合德二姐妹祸乱后宫,直到64岁,成了太皇太后。 关于这位太后,最著名的便是自己的侄儿王莽篡汉,王政君虽然提高了外戚的地位,但到底心向大汉,否则也就没有后来大怒摔玉玺的事情了。王政君经历了汉宣帝以及之后所有皇帝的执政,直到王莽登基西汉灭亡为止。 傅太后 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母。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娘娘,即薄太后。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前202年中生下刘恒。 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自有子后,刘邦鲜有和薄姬相见。刘邦驾崩后,因为薄姬少见高祖,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许她出宫,从其子到代就国,是为代太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昭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太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政君
2,汉朝的窦太后为何不让刘彻当皇帝
电视剧《大汉天子》放的是窦太后阻止刘彻,想让窦家人做皇帝!《美人心计》放的是窦太后暗中帮助刘彻成为汉武帝。
但历史不是如此
汉景帝册立了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但栗姬因为政治幼稚,拒绝了长公主为女儿求婚的请求,这使怀恨在心的长公主和皇十子刘彘的母亲王美人联手,在汉景帝面前不断诋毁栗姬和栗太子,她们的目的,是想让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改立刘彘为太子。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在皇位的继承权上,也是一个很有发言权的人,她因为喜欢小儿子梁王刘武,所以不顾汉朝的帝位父子相传的祖制,希望汉景帝百年之后,由梁王刘武来继承帝位。她的想法也有依据,因为中国古代有另一种皇位继承方式——“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弟弟继承皇位。
但汉景帝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并不是梁王,为了封堵梁王,汉景帝迅速把栗姬的儿子刘荣立为太子,但栗姬却因为一次不理智的行为,在汉景帝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样,栗姬就因为政治幼稚,在汉景帝重病托孤的事件中,表现出不理智的一面,埋下了汉景帝对她不满的隐患。再加上王夫人的煽风点火,这最终促使汉景帝做出决定,贬斥栗姬,废掉太子。
窦太后再次为梁王争夺储君之位,是在汉景帝废掉旧太子之后,尚未立新太子之时,可以说时间上恰到好处,但汉景帝并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粱王刘武,所以他利用朝议的机会,让大臣们去阻止窦太后的提议。梁王刘武争夺储君之位又一次失败了。梁王非常生气,他派刺客刺杀了阻止他被立为储君的大臣,这是景帝朝的一件大事,这件事追查的结果,最终牵出了幕后指使人梁王刘武,使他受到了严重打击,这样,有能力竞争储君的人,就只剩下了王夫人的儿子、皇十子刘彘。于是在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把王夫人的儿子刘彘改名为刘彻,立为太子。但这里面也有了一个疑问,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七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么小的孩子,他不能左右他的命运,那么,在景帝朝的储君之争中,他为什么最终会胜出呢? 这就要考虑到景帝朝中的几个女人:王夫人、薄皇后、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刘彘继位的问题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栗姬是因为政治幼稚,使自己失去了当皇后的机会、儿子失去了继续做太子的机会,薄皇后是因为占着皇后的位置,客观上也阻止了栗姬被册立为皇后,而窦太后只把注意力放在栗姬和栗太子身上,忽视了王夫人的作用。她们主观上虽然并不是想帮助王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彘,但客观上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王夫人和长公主因为从角度考虑,当然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促使刘彘继位太子。这样,在共同的合力下,刘彘最终成为景帝朝真正的太子。
公元前150年,皇十子刘彻成为继位太子,这表面上虽然是五个女人争斗四年的结果,实质上是汉景帝精于权术的表现。但是刘彻这一年才有7岁,他从太子到登基还是任重而道远,
窦太后是辅佐了汉武帝。
首先,窦太后喜欢她的小儿子梁王刘武,一直希望汉景帝能讲皇位传给刘武,但是没有得逞。后来刘彻当了皇帝,有长公主刘嫖帮助;而刘嫖在窦太后那里说话很管用,所以窦太后很大程度上是支持刘彻的。
但是其中,窦太后掌握实际权力,与刘彻观点相悖时,刘彻都要屈服于她,刘彻的皇位归根结底是掌握在她手中的,如果她不支持刘彻,早可以把他废了;但要是说她出于对孙子的爱而支持辅佐他,又太过简单,因为她也有幕后掌权操纵刘彻的意思。
补充:
刘彻一直是听从窦太后的。。。刘彻登基后,窦氏权力仍大,刘彻迫于权威,顺从一点也难免,刘彻那时年轻气盛,被人压着估计有些憋屈,但是却不可能怎么样,因为窦太后那时候权力很大,刘彻没有办法。虽然和刘彻治国思想不同,但是确实在帮着刘彻。
3,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和历史上真正的窦漪房一样么
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生母、汉武帝刘彻的祖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传奇的女性。
窦漪房出身于清河郡,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汉惠帝时期,窦漪房入宫当了吕后身边的宫女。不久,吕后准备选一些美貌宫女赏赐诸侯王,每王五名,窦漪房也上了名单。
窦漪房因赵国离家乡清河郡最近,就向管事的宦官请求,希望派自己去赵国。宦官答应了她,后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将她列入遣往代国的名单。
窦漪房为此痛哭流涕,责怪宦官食言,不肯前往,但最终还是被迫去了代国。谁知塞翁失马,此时还是代王的刘恒一见她就非常喜欢,对她格外宠幸。
刘恒当时已有王后,王后还为他生了四个儿子。窦漪房去后不久,王后就病故了。
再后来吕后驾崩,诸吕被灭,大臣们迎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说来也怪,文帝登基未久,王后所生四位嫡子竟接连病死。那时窦漪房已生有一女刘嫖,二子刘启、刘武,大臣们请立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顺理成章当了皇后。刘启继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刘彻即位,她又成了太皇太后。
发生在窦漪房身上的种种机缘巧合,似乎她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然而天道有常,有得必有失。窦漪房刚到中年,已然双目失明。尽管如此,她的内心却更加理智而坚定。
作为黄老之道的忠实信徒,窦漪房坚决贯彻文景时期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这既有时代的因素,也与其个人经历有关。除了阴差阳错地当上皇后外,与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意外重逢这件事,对窦漪房的信仰影响很大,史书对此也有详细记载。
窦漪房进宫那年,弟弟窦广国才四岁,由人领着到驿站给姐姐送行。窦漪房见弟弟瘦得皮包骨头,心里很是不舍,特意给他洗了头,又喂他吃了顿饱饭,才准备动身。窦广国竟死死抱着姐姐的腿,不放她走,窦漪房只能用力挣脱开,含泪而去。
窦漪房入宫后不久,惊闻窦广国遭人拐卖,不知去向。她悲泣数日,茶饭不思。多年后,她已贵为皇后,就派人在民间四处张榜寻找弟弟。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弟俩终于得以团聚。
窦漪房后来得知,窦广国被转卖了十余家,吃尽了苦,成年后又跑到山里为人砍柴烧炭,勉强糊口。有一次,山洪引发泥石流,活埋了百余人,只有窦广国活着出了山,偶尔看到榜文,就到长安来找姐姐……
弟弟大难不死及姐弟久别重逢这两件事,在窦漪房看来,实在是上天对她笃信黄老之道的一种奖赏。
汉武帝登基后,这位大有为之君很快搞起了“建元新政”,准备更改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自然遭到太皇太后窦漪房的强烈反对。
建元新政触犯了窦漪房最坚定的精神信仰,她那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她毕生将“无为则无不为”六字当成座右铭,进而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这是从她的丈夫汉文帝起,朝廷就一直遵行不悖的理念。在她看来,刘彻锐意革新,是对这一完美理念的背叛,是对“文景之治”的背叛,所以她必须将刘彻拉回正确轨道上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爱孙对她的仇恨。
在祖母的干涉下,建元新政草草收场,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刘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直到窦漪房去世,汉武帝才得以真正掌权,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纵观窦漪房的一生,确实当得起这两个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