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什么时间开馆

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什么时间开馆

  开馆时间:
  8:30-16:30(淡季(16:00停止入场)。) 7:30-18:00(旺季(17:30停止入场)
  8:30-16:30(淡季(16:00停止入场。) 7:30-18:00(旺季 ,17:30停止入场)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开馆于1985年3月21日,属纪念遗址性博物馆,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特色鲜明的陈列挺秀于中国博物馆之林。其辖属保护管理的“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包括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铁码头、黄岛炮台、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日岛炮台等共28处纪念遗址,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开放参观的有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丁汝昌纪念馆、黄岛炮台与兵器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等。馆内藏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文物资料200多件,打捞舰船文物标本300多件,其中济远舰双主炮,为当今海内外所仅有,堪称“镇馆之宝”。

2,文物局都看些什么报刊

1.考古文物类刊物
此类刊物44种。国家核心期刊20种,所占比例较大。月刊4种,双月刊12种,季刊17种,半年刊2种,年刊4种,不定期刊物5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100的8种,100-150的18种,160-200的4种,210以上的5种,未查明页数者9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主要是对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其学术性较强,大多是学术刊物。
根据刊物的侧重点,此类刊物又可细分为重考古研究类和重文物研究类。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江汉考古》、《海岱考古》、《农业考古》、《边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辑刊》、《内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这类刊物栏目大多为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报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东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辽海文物学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这类刊物栏目主要为探索与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护、文物鉴赏等。
此类刊物内容的涵盖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辐射全国的考古、文物研究,其余的刊物地域性较强,大多以本区域考古文物研究为主,涵盖周边地区的相关研究。如《考古与文物》侧重于陕西、甘肃地区的考古、文物研究,《东南文化》侧重于江浙地区文物研究,《华夏考古》、《中原文物》侧重于河南及周边地区考古、文物研究。
此类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学刊》侧重于历史文化研究;《美术研究》、《书画艺术》、《中国艺术》、《美术学报》、《新美术》、《艺术史研究》、《民族艺术》设有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艺术考古栏目,侧重于中国艺术史和艺术考古的研究。

2.收藏鉴赏类刊物
此类刊物20种。国家核心期刊2种。月刊11种,双月刊2种,季刊6种,半年刊1种。刊期以月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以下的1种,50-100的7种,100-150的7种,160-200的2种, 210以上的2种,未查明页码者1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50-150。其内容主要是对文物赏析与研究,文物收藏与拍卖进行介绍,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这类刊物通俗易懂,属于大众读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参考》侧重于介绍文物的收藏与拍卖,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与鉴赏、藏界新事、文物市场、拍卖点评。《收藏》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金银、碑帖、钱币等,侧重于文物的赏析。《收藏家》、《中国收藏》、《收藏&S226;拍卖》、《成都收藏》其文物鉴赏与文物拍卖所占比例相当。
《装饰》、《荣宝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宝藏》、《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侧重于文物的收藏与鉴赏,其栏目大多为收藏鉴赏、品鉴。《装饰》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研究于一体。《荣宝斋》偏重于中国绘画方面的研究,栏目设置众多,有画苑、鉴赏与收藏、艺术经典等。《紫禁城》涵盖的内容不仅有文物收藏与鉴赏,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杂记掌故、新书介绍等,但以故宫作为研究主题。《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以钱币、陶瓷、书画鉴赏为主。

3.文博类刊物
此类刊物45种。国家核心期刊4种。月刊6种,双月刊5种,季刊10种,半年刊8种,年刊4种,不定期出版3种,未查明刊期者9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90的4种,100-150的15种,160-200的2种,210以上的6种,未查明页码者18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的主办单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学会,侧重于馆藏文物、博物馆学的研究与探讨,也涉及考古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但所占比重较少,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研究、文博简讯。
此类期刊为核心期刊的较少,有的刊物目前还以书代刊,如《天津博物馆(集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等。《湖南省博物馆馆刊》设计较为精制,目录前约有30页彩印的文物图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银器等;有的刊物为内刊,如《博物馆研究》、《三苏祠》等。而《丝绸之路》、《中国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美术馆》也设有专栏对文物、博物馆学进行介绍。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宫博物院院刊》外,还有前面考古文物类的《中原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东南文化》。《东南文化》、《中原文物》栏目较多,约有7至8个,除考古研究外,大多为文物鉴赏与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这类刊物多以本区域馆藏文物研究为主,辐射周边地区,地域性较强。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除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院刊”或“馆刊”命名,其余博物馆都另辟蹊径,尽量选取涵盖面广的刊名为其所办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东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馆的《东方博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长江文明》,无锡市博物馆的《无锡文博》,安徽省博物馆的《安徽文博》,开封市博物馆的《开封文博》。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至少20多家省级博物馆有自己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有2-3本本馆所办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博物馆所办刊物分两种:一种为学术性刊物;一种为收藏鉴赏类刊物。
有部分博物馆或博物馆学会还创办了博物馆年鉴,记录博物馆大事。如中国博物馆学会创办《中国博物馆年鉴》,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东莞市博物馆创办《东莞市博物馆年鉴》等。

3,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有哪些形容词句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 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4,邓世昌纪念馆门口的对联

  纪念馆内邓氏宗祠,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留名”的楹联。
  祠堂正门内有一幅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画像,画像两旁有一幅对联:
  黄海振风涛报国情坚斯有孤艚冲敌舰
  丹心昭日月成仁事烈岂无崇庙奠忠魂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林农的《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