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杨荫榆的生平简介

杨荫榆的生平简介

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1907年杨荫榆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杨荫榆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经过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洗礼的国人尤其是学生,对专制、独裁与黑暗充满了厌恶和唾弃,对自由、民主充满了渴望。年轻学子们就像当年勇于退婚的杨荫榆一样,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充满了战斗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权威,不怕压制。杨荫榆照搬从西方学来的教育理论,一味强调秩序、学风,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所以被学生讥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运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视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 任女师大校长期间,杨荫榆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受到北洋政府的赏识。她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1924年8月在北师大任教的鲁迅也退回了该校的聘书。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江浙战乱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没有按时报到。杨荫榆决定进行整顿校风,她在学生回来以后,制定一个校规,说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但在具体处理时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国文系三名学生,要求他们退学,而对于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这一显失公平的做法引起了学生和教职工的严重不满,女师大“驱杨风潮”由此爆发。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并派代表前往教育部申述她任校长以来的种种黑暗的情况,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4月,教育总长章士钊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5月9日,杨荫榆借故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27日,鲁迅、钱玄同等7人联名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学生。几天后,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杨荫榆又率领军警入校,强迫学生搬出学校,宣布女师大解散,责令关闭伙房,锁住校门,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打伤。 鲁迅始终坚定地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杨荫榆的斗争。鲁迅先后写的《寡妇主义》、《忽然想到(七至九)》、《“碰壁”之后》、《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补白》、《答KS君》、《咬文嚼字(三)》、《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尖锐批评杨荫榆在女师大推行的是“寡妇主义”教育,是迫害学生的“一广有羽翼的校长”。鲁迅甚至因此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务。1925年下半年,女师大风潮越来越高涨,8月杨荫榆提出辞职,年底段祺瑞政府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恢复女师大,并撤销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荫榆被免职。1927年,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苏州中学兼授外语。1935年在娄门创办二乐女子学术社,任社长。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她目睹日军种种暴行,数度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1938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岁。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先后任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讲师、东吴大学日文兼教育学教授,执教于苏州女师和省立苏州中学。三十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名为“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的私立学校。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有一天,几个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勇敢地站出来用日语同日军交涉,当众斥责日军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凡此种种,刺激了日本侵略军,杨荫榆也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名日军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行至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荫榆,并抛入河中,因见杨荫榆晃动手臂,又开数枪将其射杀。杨荫榆女士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曾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这是坏事,虽然如此,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的史实却是不能抹去的,她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她的晚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1902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公布的那年,但章程上却未涉及女子教育。在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维方式支配的中国社会中,女子的教育是不被重视的。但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五口通商,西方的风气逐渐影响中国,到1902年中国各地纷纷设立教会学校,人们已开始意识到教育的必要,然而吸收的学生大多为上流社会的女子。景海女学堂就是类似的教会学校之一,由美国监理会主办,校址设在苏州市内东南部、薪门附近的天赐庄。这所学校收取的费用很高,杨荫榆依靠兄长的帮助,进入该校学习两年。之后,她转学到上海务本女中。这个务本女中原本是个私塾。1902年被命名为务本女子学校,同1902年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学并驾齐驱,是一所为社会培养独立的新女性的私立女子学校。与杨荫榆同班的有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当时这个学校有学生150多人,具有相当规模。1907年5月,杨荫榆毕业,后赴江苏省参加官费留学考试合格,7月启程去往日本。她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6年后的1913年,杨荫榆从日本毕业归国。归国时的杨荫榆,日语水平很高,对日本的礼仪也极熟悉。毕业之际,她因成绩优秀受到校方嘉奖,奖品是一对不知是金的还是铜的别针。就在她专心修学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07年1月24日,即杨荫榆赴日本留学5个月前,清政府公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至此,被忽视长达几千年的女子教育终于建立了制度。当时由于列强侵略中国,一些开明人士认为,要培养优秀人才,改变落后的国家面貌,就必须对所有国民进行教育,女子也不例外。但是当时女子教育的目标却与现代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驰,清政府建立女学的最大目标是把女性培养成传统的贤妻良母。与以往差别的是,这些贤妻良母是具有现代知识的贤妻良母,她们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深厚学问,能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可以了。其后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社会处在急剧变化之中。回到国内后,杨荫榆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1913年,她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新苏师范前身)教务主任,教生物学课程。1914年,她到了北京,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杨绛回忆当时杨荫榆赴美留学时车站送行的场景:“那天我跟着大姐到火车站,看见三姑母有好些学生送行。其中有我的老师。一位老师和几个我不认识的大学生哭得抽抽噎噎,使我很惊奇。三姑母站在火车尽头一个小阳台似的地方,也只顾拭泪。火车叫了两声(汽笛声),慢慢开走。三姑母频频挥手,频频拭泪。月台上除了大哭的几人,很多人也在擦眼泪。”这一切,正如杨绛所说:“我回头看,也许是我三姑母平生最得意、最可骄傲的一天。她是出国求深造,学成归来,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她还有许多喜欢她的人为她依依惜别;据我母亲说,很多学生都送礼留念;那些礼物是三姑母多年来珍藏的纪念品。”一个从旧式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女子,不仅在事业上前途辉煌,而且深受学生喜欢爱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时的杨荫榆处在人生得意的时刻,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召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明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免去杨荫榆的教职,以息公愤。杨荫榆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察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在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寒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2,杨荫榆的人物轶事

作为大学校长的杨荫榆,强调秩序、学风,强调学校犹如家庭,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所以被学生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在校务方面,作为女强人的她则免不了独断专行、处事不公的事情。这样就必然造成激起公愤的后果。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受江浙战争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没有按时报到。杨荫榆决定进行整顿校风。她在学生回来以后制定了一个校规,说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但在处理具体学生时,却没有做到公正、公平。她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国文系3名学生,要求她们退学,而对于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这一显失公平的做法引起了女校学生和教职工的严重不满,女师大驱杨风潮由此爆发。1925年5月前去教育部申述杨荫榆任校长以来的种种黑暗情况,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4月,章士钊以司法总长兼任教育总长后,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5月7日,杨荫榆以“国耻纪念日”的名义举行演讲会,她作为主席登台,却被全场学生的嘘声所赶走。5月9日,杨荫榆即借校评议会名义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鲁迅、钱玄同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学生。几天后,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7月底杨荫榆借口暑假整修宿舍,叫来警察强迫学生搬出学校。8月1日,她又领军警入校,殴打学生,截断电话线,关闭伙房,强行解散入学预科甲、乙两部等4个班,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22日,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教育部派出的打手打伤,拖出校门。在女师大风潮中,引人注目的是,以鲁迅为首,以女师大国文系教员为主的周作人、沈尹默、马裕藻等站在受处分学生一边,与杨荫榆和支持她的教育部进行了对抗。鲁迅甚至因此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位。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对杨荫榆、章士钊等人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强力的批判。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多次提及杨荫榆,对她的所作所为给予冷嘲热讽,就如后来人们所知道的,杨荫榆之所以能够出名,不是因为她早年大胆的抗婚之举,也不是因为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而是因为女师大风潮——更准确地说,是因为鲁迅对她在女师大的所作所为进行的讥讽嘲骂。在一篇名叫《寡妇主义》文章中,鲁迅写道:“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应当天真烂漫,非如她们的阴沉,她们却以为中邪了;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非如她们那们萎缩,她们却以为是不安本分了,都有罪。只有极和她们相宜,——说得冠冕一点罢,就是极其‘婉顺’的,以她们为师法,使眼光呆滞,面肌固定,在学校所化定的阴森的家庭里屏息而行,这才能敷衍到毕业;……”在《忽然想到》中鲁迅写道:“我还记得中国的女子是怎样被压制,有时简直并非而不如。现在托了洋鬼子学说的福,似乎有些解放了。但她一得到可以逞威的地位如校长之类,不就雇佣了‘捋袖擦拳’的打手似的男人,来威胁毫无武力的同性的同学们么?” 对于是什么原因使杨荫榆这样一位曾经两次出国留学、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成为时代落伍者甚至站在时代对立面的,对此,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对此解答道:“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杨绛先生的这一论述是十分中肯的。杨荫榆在学潮问题上逆流而动,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事业前程。女师大风潮之后,迫于舆论,她不得不辞去自己奋斗半生得到的位置。 1925年冬,杨荫榆回到苏州的兄长家。此后10多年,杨荫榆先后在苏州女师、东吴大学等校任教。30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一所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 这一时期的杨荫榆,孤独寂寞,没有朋友,只是与猫狗做伴。她渐渐变得有同情心,帮助学校里一个叫“怪物”学生。这个学生喜欢别出心裁,引人注目,学校要开除此人。她说这样会影响这个青年的前程,最后,竟然为此事而辞职了。这与她在女师大整顿学风开除学生时的情景,大大的不同了。1937年抗战爆发后不久,苏州陷落。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杨绛对此回忆道:“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邻近为她造房子的一个木工把水里捞出来的遗体入殓。棺木太薄,不管用,家属领尸的时候,已不能更换棺材,也没有现成的特大棺材可以套在外面,只好赶紧在棺外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我看见母亲的棺材后面跟着三姑母的奇模怪样的棺材,那些木板是仓促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杨荫榆就这样壮烈地死了。她的死令人深思,令人深省。

3,鲁迅骂过哪些人?骂过鲁迅的又有哪些人?

顾颉刚。鲁迅与顾颉刚的论战甚为无谓。顾颉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史学家。他曾据说文,凭禹字从虫推论禹是一只蜥蜴一般的爬行动物。无论这个推论是否科学,论据是否充分,好象都属于学术范畴(现在又有学说谓禹鱼同音,禹和蜀地的鱼凫部落应有联系)。鲁迅却在《理水》中狠狠挖苦了顾颉刚一顿。《理水》借大禹治水故事,写了一批住在高高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绅士,吃着洋面包,丝毫不知民间疾苦,每天只是扯淡。确实有这样一些学者绅士,但讥笑顾颉刚就刻薄了。顾教授在小说里叫“鸟头先生”,因为顾字左半边是“雇”,下面的“佳”是鸟,篆书就看得明白;右边的“页”是首的意思。起此谑称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拿手本领,鸟头先生是个结巴,一着急就满脸通红。谁都知道,顾颉刚口吃,在北大讲课时经常憋的满脸通红,索性转身板书,又快又漂亮。以人的生理缺陷来攻击确非取胜之道。顾颉刚大愤,去信要鲁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鲁迅认为是小傀儡,嗤之以鼻。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不知道两人间除此还有什么恩怨,若仅为此事,窃为鲁迅不取也。
梁实秋。梁教授亦绅士阶层人物,向与鲁迅道不同。两人的论争与别不同,不涉人身,全是思想差异。梁实秋师从白壁德,主张道德,主张永恒不变的人性,否认文学的阶级性。这多半是学术之争,而且阶级性的有无,现在看也还真是个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提倡这种思想,每每在无意中被阔人用来维持治安。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两篇长文,逻辑缜密,论说痛快,直是气魄非凡。上学时体会不到其中妙处,长大了再看,感觉真是漂亮。很多文化上的问题都在两人的论战中体现出来,所以说两人的论战在文艺理论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走狗”是当时的左翼文人送给梁教授的称号,梁教授一介书生,既感愤怒,又感委屈,写文章表白。鲁迅写《走狗》一文以答,其实也是适逢其会,笔锋并不是针对梁教授人身的。
郭沫若。甲在《我看郭沫若》一文中已叙及,此处不赘。补注一点:郭沫若加鲁迅以“封建余孽”、“不得志的法西斯蒂”这两个极不贴切又互相矛盾的头衔时用的是笔名“杜荃”,鲁迅后用过笔名“丰之余”,封建余孽也。郭沫若对与鲁迅论战一事保持沉默,杜荃就是郭沫若,是文革后经人考证出来的,郭老当时尚在。
此外还有一些,有的是同一营垒中人,田汉、廖沫沙,廖沫沙读《倒提》没读懂,误击一箭;有的是无聊文人,借攻击鲁迅以自重;有的如“第三种人”,小打小闹而已,不堪一击。其中也确有鲁迅过于敏感激烈,无谓树敌的。

4,杨荫榆为什么要迫害学生

杨荫榆并没有迫害学生,只是她用了她的教育理念来搞教育,她在国外留学多年,看到的是学生的自由,以为学生自由过火了,却不明白国内却是不自由多了,杨绛说的对: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至于鲁迅的批判我觉得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当时猛烈批判是有现实意义的,对于后人来讲却要全面看待杨荫榆。

5,杨荫榆资料

  杨荫榆简介
  杨荫榆,女,小名申官,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无锡北门外长安桥人.光绪二十九年在其兄杨荫杭创办的锡金公学就读,学习近代数理知识,是为开男女同校的风气之先.后至苏州景海女中读书2年左右,又转学到上海务本女学,直至毕业.光绪三十三年江宁学务公所录取她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回国.民国2年(1913年)应聘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民国3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民国7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民国11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
  民国13年,杨荫榆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民国15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荫榆被免职.民国16年,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苏州中学兼授外语.民国24年在娄门创办二乐女子学术社,任社长.
  民国26年,日军侵占苏州,她目睹日军种种暴行,数度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民国27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年.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之死
  风流一代
  陈群


  1938年的一个严寒的清晨,苏州古城发生了一件惨无人道的事件。
  事情发生在盘城楼下的河边。一位姑娘刚洗完衣服站起身,突然迎面走来了几个日本
  兵,不由分说将姑娘按倒轮奸,用刺刀捅其下部,割其乳房,致使姑娘当场惨死,姑娘赤条
  条、血淋淋地尸体曝晒城下,令人惨不忍睹。这时,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神态清高、穿着考
  究的老妇手提菜篮经过这里,她一见此状,浑身上下一阵惊悸,随即晕倒在地。
  这位老妇是谁?她就是中国较早的一位留美博士,回国后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
  杨荫榆女士。在任女师大校长时,她因看不惯进步学生闹学潮,而阻止学生为苦难中国呐
  喊,进而开除学生。为此,她受到了当时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成了众所周知的压制爱国学
  生的反动人物。最后,她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只得含泪卷起行李,回到了家乡苏州。
  回苏州后,杨荫榆当上了苏州中学的英语教师。她晚年视力很不好,尽管戴有高度近视
  眼镜,但讲课时还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课文。学生们虽对之敬畏,但总捺不住好奇心,
  想和这位严肃的有着特殊经历的老先生开个玩笑。一些调皮的学生终于发现她用放大镜时,
  她的鼻子看起来特别大且很滑稽,于是,背地里给她起了个“别拿诺姆斯”绰号,并很快在
  学校中流行开来。
  一天,杨荫榆还是知道了,是她的一个女学生告诉她的。
  这天,杨荫榆看到被日军残酷迫害的姑娘尸体后,好久好久,才从昏迷中醒来。这令人
  发指的血腥事件,使她悲痛万分。她怎么也不会料到,那位告诉过她的绰号的女学生竟会遭
  遇如此强暴……当身着黑色大氅,披着满头银丝的杨荫榆女士来到日本驻苏州领事馆门口的
  时候,她蓦然明白了:当年鲁迅的激愤是正确的。她既为自己过去只知刻板地教书感到了后
  悔,也为自己当时那副忠实的封建卫道士的面孔感到内疚。
  把门的日本兵想把她拒之门外,杨荫榆用流利的日语说明来由,要求见日本领事。日本
  兵终于被她的身份和气势所慑服,把她领进了日本领事馆。杨荫榆一见到领事,便义正辞严
  地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谴责日寇的胡作非为,指责他们强盗行径,并要日方严惩杀人凶
  手。在她义正辞严的抗议下,日本领事答应了她的要求。
  杨荫榆扔下一份前夜赶写的抗议书,凛然离去。
  回家之后,她天天等待日本人的答复。可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狠毒的日寇已把魔
  掌向她——一个淡泊清高的老妇伸来。
  这一天,杨荫榆像往常一样,挎着菜蓝子上盘门菜场买菜,吴门桥是她的必经之地。她
  心中想着心事,怎么日本领事馆还没有回音,难道他们一点也不守信用?岂料几个早已盯梢
  她多时的日本宪兵,偷偷地跟随而至。她正在桥头凝思,一只日寇的大马靴已重重地踢在她
  纤弱的后腰上,没等她发出一声惊叫,便连人带篮一起坠入深深的河流。
  闻讯赶来的人们,只见到漂浮在河面上的一条杨荫榆常用的鹅黄色围巾,以及一只似沉
  似浮的竹篮……她,因抗议日寇暴行而牺牲了。还未来得及取得当年进步学生的谅解,冲涮
  清身上背负的反动名声,就默默地永远地去了。
  但历史是公正的,杨荫榆终以她的正义和无畏的精神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美丽的句
  号。

6,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位女性被称为先生?还有为什么会被称为先生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先生的女性有:宋庆龄先生、杨绛先生、冰心先生、张爱玲先生、许广平先生、张兆和先生、李佩先生、秋瑾先生、林徽因先生等等。 “先生”这一词一般是指男性,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有时却也称女性为“先生”,如“庆龄先生”、“冰心先生”。这种叫法始于中国近代。 因为这样女性,一般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生的称呼是对这些女性的尊重,约定俗成,一般不称女士而称先生。 扩展资料: 先生词义的变化: 1、《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2、《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3、明代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董先生(董其昌)曰:‘公(袁可立)才兼数器,心运四虑。’”按明代的董其昌和本文的作者黄道周的先师主考官袁可立是同年,这里的“先生”仍有传统称呼的意义。 5、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6、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7、80年代后“先生”的用法更为广泛。妇女也将自己以及别人的丈夫称为“先生”。 先生的【释义】: 1、教育工作者的称呼,如:周树人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4、旧时称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 5、对医生的另一种称呼:如"生病了去看先生"。 6、"先生"一词,惯常称呼上都要加姓,称某先生,但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它另有深意,那就是对三尺讲坛上的教书匠的称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