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水浒传燕青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水浒传燕青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燕青心细,忠心,义气,理智。卢俊义回北京时并不知家中已发生诸多变故,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为了让卢俊义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便“头巾破碎,衣裳褴褛,看著卢俊义,伏地便哭。”他告诉卢俊义:“自从主人去后,不过半月,李固回来对娘子说:‘主人归顺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当是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违拗,将一房私,尽行封了,赶出城外;更兼分付一应亲戚相识:但有人安著燕青在家歇的,他便舍半个家私和他打官司:因此,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只得来城外求乞度日。小乙非是飞不得别处去;因为深知主人必不落草,故此忍这残喘,在这里候见主人一面。若主人果自山泊里来,可听小乙言语,再回梁山泊去,别做个商议。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句句实情,卢俊义却句句听不进去,自负了得。说到贾氏,燕青明白的说了实情:“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燕青此时是直人直语,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难堪的话题,想让卢俊义惊醒。可是招来了卢俊义的一句“放屁”和飞起的一脚。
燕青已经做得足够,算得上是有良心的人,可是燕青感恩,为了报答卢俊义的养育之恩,当卢俊义被押进牢房之后,本身要靠乞讨度日的燕青,要来了参羹冷炙也舍不得自己吃,还想到要给卢俊义留下来。卢俊义被押上路之后,燕青就一直跟定了,最后射死两个公人,救了卢俊义一命。背着负伤的主人上梁山泊。卢俊义二次被抓后,他拼了一死前往梁山泊搬救兵。

风流的燕青

李师师
燕青号称“风流浪子”,风流二字,主要说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因此,招安的重任最后落在了燕青的身上。因为这次招安的重头戏是和李师师打交道,和李师师打交道,整个梁山之上,除了燕青在无其它合适的人选。燕青曾两度见过李师师,这是基础。这第三次见面,燕青本色就尽显人前。
和李师师的对话的体自然,体现他见多识广的一面;回答李师师问题能言善辩、口舌利便;呜呜咽咽,吹一曲箫管,博了李师师的喜欢;展出一身花绣,引逗的李师师十分大喜。燕青征服了李师师,燕青自己心知肚明,可是燕青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燕青不解风情,若不解风情就辜负了风流浪子的名头,他懂得这些,李师师露面在燕青眼里是:“别是一般风韵:但见容貌似海棠滋晓露,腰肢如杨柳袅东风,浑如阆苑琼姬,绝胜桂宫仙姊。”燕青懂得欣赏李师师,可同时他懂得自己的使命,在酒色面前把持得很稳当,而且情急之下,灵机一动,拜了李师师为姐姐,八拜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所以书中赞:“他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

在天子面前,一曲减字木兰花,声情并茂,把梁山的事情作为引子提了出来:“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并详详细细将梁山的想法和前次招安的情况给天子说得清清楚楚。

风流燕青,才情四溢,却并没有泛滥,风流而有度,这才是燕青。

惊艳的燕青
燕青的绝活有两项,川弩和相扑,可是平时人们都看不到他使出来,总是在极需要的时候出现,这和燕青的为人和性格有关系。可是每次当他使出来的时候就是惊艳一现!

第一次燕青是在树林中放箭救自己的主人卢俊义,两箭两中,这不但是救人,不仅包含了燕青对主人深切的关爱和对迫害人的公人的痛恨,而且是对多行不义的人的最后了解,董超和薛霸的死让人们也为林冲当初的受辱和险遭毒手一吐胸中闷气!

在没羽箭张清的连打十五名梁山好汉的时候,“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一十五员大将;若拿他一个偏将不得,有何面目?’放下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这一箭实在是事关面子的一箭,偌大的寨子,众多的人员,被张清的石头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捉了丁的孙,那梁山好汉的颜面就彻底荡然无存了。燕青的川弩就象燕青的人一样,低调的生活,偶尔露出的就是惊人的光彩。

燕青智扑“擎天柱”是后半部书中比较好看的章节。燕青在这回表现的让人服气,正如书中所说:“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三个词正是燕青的风采所在。一身山东货郎的打扮,而且会唱几句货郎转调歌,去会两年没有遇到对手的任原。一切的表现不温不火,但是从头到尾燕青心中有数。从劈牌到上擂台,整个过程燕青只做不说。“鹁鸽旋”那惊艳一摔,真是大快人心。

当梁山上的好汉以宋江为首,想出种种办法讨好高俅的时候,燕青不声不响用一招“守命扑”放翻了高俅,在燕青的举动中,应该包含了某种不满,他本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应该能够揣摩着宋江等头领的心思来行事,让让高俅,博得高俅的兴奋和痛快。可是燕青毕竟是燕青。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不满。

秋林渡燕青初学弓箭,向空中射,箭箭不空。却须臾之间,射下十数只鸿,因此诸将惊讶不已。初学射箭,就有这样的成绩,连读者也惊讶不已了,这是燕青的过人之处。

聪慧的的燕青
燕青有见识,有自信,有经验。刚开始卢俊义要避祸的时候,燕青就看到了事情的蹊跷:“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夥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倒敢有场好笑!”可是卢俊义没有听他的话,事情的发展恰好按照燕青的说法发展了下去。

燕青几次在京城的活动有很清晰的层次,这说明燕青的理性很强,办事情条理清楚、处置有度。见李师师是为了通过她见到皇帝,见到皇帝通过给自己求得赦免令而说清楚梁山的情况,让皇帝心中有数;同时去见宿太尉,把希望宿太尉前去招安的意思传达给他,是因为招安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人去实施这项工作。尤其在李师师的面前把持有度现出男儿本色。

燕青能够善用计谋,考虑事情比较周全。当卢俊义等得破奚胜六花阵,王庆差伪都督杜领十二员将佐,兵马二万,前来救援的时候,燕青先是劝卢俊义不要出战,劝说未果的时候,他要了五百人的队伍,去给卢俊义的战斗不声不响的作了补救。幸得燕青砍伐树木,于桥两傍,搭完浮桥,卢俊义的军士得以渡河渡,救了二万人的姓名。

征讨方腊结束后,燕青劝卢俊义“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燕青的见识是长远的,他的见识也是智慧的见识。如此理智的劝说,卢俊义仍然听不进去,没奈何燕青只能独自功成身退了。

性情的燕青
燕青的性格不张扬,处事低调,顺遂性情。燕青的讲性情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和快意恩仇,燕青的性情之中是冲淡和雅致,讲究更多的是勘破世象,知天达命。

双林镇燕青遇到许贯中,不是一段闲话,燕青的归宿恰在于此。这次相遇,燕青看到许贯中住处,“树木丛中,闪著两三处草舍。内中有几间向南傍溪的茅舍。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数杯酒后,窗外月光如昼。燕青推窗看时,又是一般清致:云轻风静,月白溪清,水影山光,相映一室。”许贯中告诉燕青“今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尽被牢笼陷害。小弟的念头久灰。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林鸟尽,良弓藏。”这样清幽的环境,此等知心的话语,这么明智的提醒,此次相遇,使燕青的结局有了一个方向。

征讨方腊之后,梁山中人死的死,伤的伤,原本是要回去加官晋爵,衣锦还乡的。燕青却在劝说卢俊义不成的情况下,自己悄悄走了。临走,他拜了卢俊义八拜,是感恩也是告别。同时给宋江留书一封:“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摆脱风尘过此生。”

“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性情作了最圆满的解释.梁山诸好汉中,最后真正能勘透世事的,浪子燕青而已。

2,水浒传里死的最冤的女人是谁,她是怎么成为冤大头的?

水浒传中的女人多数没有什么好命,下场都不是很好。要说最冤枉的女人,那应该非卢俊义妻子贾氏莫属了。 贾氏在水浒传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从他仅有的几次出场,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贾氏对卢俊义还是很有感情的。当时卢俊义听信吴用谎言,要去上梁山,贾氏还一直劝他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好生待在家里最好,如果贾氏当时就已经移情别恋勾搭上了的李固,那她又怎么会不想让卢俊义走呢,她应该巴不得丈夫出远门去,可事实并非如此,说明直到卢俊义离开家之前,贾氏都是一直爱着卢俊义的。 待到卢俊义回来再次和贾氏相遇,她已经和李固成了夫妻,两人把卢俊义告到公堂上,大概也不是贾氏自己的主意,毕竟当家人已经是李固,肯定是李固想怎样就怎样,她也插不上什么话。她虽然对卢俊义说了一番薄情寡义的话,让我们乍一听觉得她真是个冷血之人,半点不讲过去情面,但是站在贾氏的立场想一想,她处于乱世之中,手不能挑,肩不能杠,因此作为一名弱女子,惜命是正常的,她只是害怕卢俊义会连累自己受到牵连,他只是为了活命而已。 反观看看李固和贾氏的结合,更像是贾氏的无奈之举,她以为卢俊义在梁山泊不回来了,那她一个人就将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事务,她也不是什么女强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难免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李固正好是帮他处理这些事的最佳人选。平时李固忠心可嘉,深得老卢信任,把家业托给李固是最佳选择。贾氏从内心来讲并不是移情别恋,而是不得不选。

3,汉朝的李固是哪里人?

 李固是东汉时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他坚决与梁冀一派腐朽势力作斗争。他表现出来的坚贞、勇敢的斗争精神,与梁冀以及屈从梁冀淫威的人相比,成为受到群众赞扬的另一种典型的历史人物。
  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
  李固,汉中南郑人,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李邰,长于河图、洛书、风星之学,汉安帝时,做过太常、司空。少帝时,做过司徒,曾参与拥立汉顺帝的谋划,被封为涉都侯,但他却辞让了,大概是出于“乱世不当官”的缘故吧?李固自少年时代起就胸有大志,虽说是一个贵族子弟,然而毫无纨绔弟子的习气。他好读书,常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寻访名师,研究学问,研究人生。他的知识面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在太学里,也从不因自己是大官员的子弟而傲视同窗,同学们与他多年共学,都不知道他是朝廷大臣李邰的儿子。看来李固自学生时代起就不同凡响。他又结交四方有志之士,很多读书人慕名而向他求学,他不急于功名,当时的司隶校尉五次推举他做孝廉,益州刺史又举他做茂才,他都没有答应和接受,有的官府连连召他去做官,他也托病退去。他不愿在学业未成之前,过早地踏入宦海。他虽然不急于去朝中做官,但他还是不断挂牵着国家大事,对于当时外戚宦官的专横造成的腐败政治,更是忧心忡忡。王纲失坠,擅政不行,每每想到这些,他心中就难于平静。
  李固生于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顺帝时,他已是“三十而立”之年了,是该参与朝政的时候了。那时梁冀的父亲梁商已握朝廷实权,并精心培植梁家势力。就李固的气质和个性来说,对这种外戚专权的局面又怎么按耐得住呢?他自己要勇于参与朝政,也劝导别的有识之士不要在黑暗势力面前退缩。
  顺帝即位,梁商掌权,为了掩饰外戚专权的真相,有意征召一些天下名士来朝廷当官,但多名不副实,其中唯有黄琼为李固所钦佩。然而黄琼又极不乐意应召。当李固得知黄琼已应召上路了,马上写信给他。李固写道:“听说您已渡过伊水、洛水、即将到万岁亭,……如果说应该做一番济世安民的事,现在正是时候了。有史以来,清明政局少,世俗混乱的时候多,倘一定要等待尧舜那样的圣君,那么,有志之士就永远无做事的时机了!常言道:‘坚直的东西易断裂,洁白的易玷污’。阳春之曲虽然高雅,但和的人少,名声大的人,很难做到名实相符。近来有些被朝廷征召来的人,不是‘名声太盛’就是‘纯盗虚名’,但愿先生深谋远虑,大展宏图,以付众望。”李固言行一致,他对黄琼的要求,也正是自己所要身体力行的。

4,历史上真实的浪子燕青

历史上是没有真正的燕青这个人物的,只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 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燕青的记载,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小说里面的燕青是非常英雄的一个人物。他是小说后半段作者全力刻画描绘的较为完美的一个人物,他武艺高超,文采斐然,长相英俊,但是为人低调,从来都不炫耀,有着梁山好汉少有的温文儒雅的气质。 燕青的思想境界是比较高的,目光也是比较长远的,对于局势的判断也是比较清晰的,他最后“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是作者“穷则独善其身”理念的体现。 扩展资料: 燕青姓名出处: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燕青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燕青亦在其中,赞言为“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而元杂剧水浒戏中,燕青也有出现,其中包括《同乐院燕青博鱼》、《燕青射雁》、《梁山七虎闹铜台》、《鲁智深喜赏黄花峪》、《豹子和尚自还俗》等。在这些剧目中,燕青已作为梁山头领登场。 也有人认为,燕青的原型为太行山忠义军将领梁兴(梁青)梁小哥,或有糅合其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燕青

5,《水浒传》嫁给高富帅卢俊义的贾氏,为何会看上管家李固?

其一高富帅卢俊义的心没有在贾氏身上;其二李固虽然没有卢俊义那么完美,但是他也不错;其三最关键的是李固喜欢贾氏,愿意陪着贾氏过日子。 一、夫妻关系不和谐卢俊义这个人太完美了,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用高富帅来形容卢俊义都不能够,卢俊义就是那个时期的人间极品。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心并没有放在妻子李固身上,他更多是和燕青玩耍,是出去做生意。一个女儿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不论丈夫大富大贵,只要求丈夫的心里有自己,可以和自己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卢俊义虽然没有对贾氏怎么样,可是整日里贾氏似乎就跟寡妇一样生活,没有丈夫的呵护,更没有丈夫给的温暖。贾氏和卢俊义结婚多年,始终没有孩子,这难道不是问题吗?贾氏年轻漂亮,卢俊义身材高大威猛,怎么没有产生一个爱情结晶呢?就算是不生孩子,也没见两人有多么亲近,可见卢俊义的心始终没有在贾氏的身上。 也由此看见卢俊义和媳妇贾氏的夫妻关系不太和谐,一直都是凑合过吧!夫妻关系发生了问题,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情况下,贾氏也不好发作,也只能始终保持沉默。 而这样的情况也促使了贾氏开始观察身边的男人,李固也是看透了贾氏和卢俊义不和谐的夫妻关系,没事过来陪陪贾氏,解闷逗乐的,时间久了贾氏自然也就看上了李固。 二、李固也不错李固的老家是东京,只因为到大名府找亲戚落难才到了卢俊义的家里,李固从小在东京长大自是见识不凡。虽然在卢俊义家里为奴,但是李固的工作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他用了仅仅5年的时间,从一名小白,爬到了管家的位置。 在卢俊义的眼里也许李固依然是一个奴才,而在群众眼里李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年轻人。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爬到了管家的位置,手下管理那么多的人,还管理着卢俊义的田产、商铺等的财产,可见李固也不是一般人。 李固是一个实干型的人才,而卢俊义则是一个创业型的人才,还有卢俊义还是一个富二代。他们两个之间相比李固的确是比不了,但是在对待女人方面卢俊义则是比李固差远了。 李固是有事没事都会找贾氏聊天,想尽办法让贾氏每天开开心心的,而卢俊义不是每天耍枪弄棒,就是和燕青黏在一起,要不就是出差,陪贾氏的时间是非常有限。 这样一比,也就知道贾氏为什么能够看上李固了。 三、李固真心喜欢贾氏李固虽然是奴才,但是也是一个男人,也是一个正常的喜欢女人的男人。他看到贾氏每天闷闷不乐,他着急,他想法设法的逗贾氏开心,也许这样的爱情不被旁人看好,但是李固的确是喜欢贾氏。 很多人认为李固是为了卢俊义的财产,也许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李固在卢俊义家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贪赃枉法,一直没有挪用公款,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只是后来卢俊义出事后,他才真正的决定占有卢俊义的财产。 一个女人想要的不过就是男人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关心,卢俊义就算是高富帅又怎样,给不了贾氏想要的,时间久了变心也是正常的。

6,卢俊义为什么重李固而轻燕青?

(《百问》之一〇四) 卢俊义上梁山之前,有两个最得意的仆人,一个是燕青,另一个就是李固。卢员外正堂高坐,通常情况下李固站在左边,燕青立在右边,俨然卢员外的左膀右臂。燕青和李固一样,都是危难之时被卢俊义收留在家的,燕青是孤儿,自小在卢府长大,李固则是在生命垂危之时被卢俊义救活并重用的。可以说卢俊义对燕青和李固都有救命之恩,说是再造爹娘也不为过。在卢俊义眼里,这两个人都是自己的贴身仆人,自己的心腹。不过从书中描写看,卢俊义对李固的器重要大于燕青,也就是说,在卢员外眼里,李固的地位要重于燕青。先从燕青出场时的描写看,李固立在卢俊义左边,燕青立在右边。这种站位颇有讲究,并不是你燕青或李固想站哪边就站哪边的,站立的位置也是有规矩的。古代普遍以左为大,比如男左女右、男尊女卑;比如左将军地位高于右将军等等。坐北朝南的话,东(即左)为正,西(右)为偏,比如在皇宫大内,东宫为正宫,地位自然要高于西宫。皇宫里如此,卢俊义家也是如此,李固站在左边自然表明其地位高于站在右边的燕青。李固来卢俊义府上只有短短五年,竟做到了卢府总管的位置,总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除了卢俊义,卢府上下李固说了算。反观燕青呢,在卢府生活了二十几年,也仅是卢俊义身边一个贴身跟班而已,虽说在众多跟班当中燕青最吃香,但跟班永远只是跟班,与总管比起来,地位天壤之别。卢俊义要出远门躲避所谓的“血光之灾”,第一个要带走的人便是李固,燕青只能看管家里,虽说库房钥匙转交到燕青手里,但用卢俊义的话说“自有别人管账,只教你做个桩主。”其中深意,颇耐人寻味。李固可以很轻易地把燕青赶出家门,从这一点看,燕青在卢府的地位与李固就不是一个档次。李固从梁山逃回大名府卢家以后,没费什么周折就掌握了卢俊义全部家产,包括他的女人,这一方面说明李固这人不地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卢俊义平时对李固多么倚重。李固归来,燕青只能当街乞讨,这就是地位的差别。重李(固)轻燕(青)是卢俊义用人上的一大败笔,直接导致了其后来官司缠身、险些丧命。同样是心腹,卢俊义为何会重用李固而轻待燕青呢?笔者以为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李固年长燕青年幼,担子自然年长的担。不过这种说法也有不妥之处,燕青出场时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年纪还小吗,至少可以独当一面了吧。事实上燕青在卢府一直是游手好闲,没有具体事务。李固可以轻而易举把二十几岁的贾氏弄到手,其年龄估计也不会很大,不然贾氏怎么可能看上一个老头儿。李固也就比燕青大那么几岁而已。所以说年龄不是重用一个人的尺度和借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李固为人圆滑博得了卢俊义的信任,而燕青为人实诚,不晓得讨主人欢心。于是乎,李固可以力压燕青,成为卢府说一不二的大管家。这种说法也有不妥之处,说李固会办事,这有可能,卢俊义也承认李固“替自己大半力气”,但说李固讨卢俊义喜欢,这就不一定了。李固和燕青都曾劝卢俊义休要出远门,我们且看卢俊义对二人是如何表态的——对于李固的劝说,卢俊义的表态是“大怒”,并要教李固“知他拳头的滋味”,李固吓得面如土色。对于燕青的劝说,卢俊义的表态则要温和得多。比较而言,卢俊义似乎对燕青更和蔼些。以燕青在梁山的表现来看,他绝不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连李师师都能为之倾倒、徽宗皇帝都能为之折服,跟卢俊义朝夕相处了二十年,燕青会不讨卢俊义喜欢?所以,卢俊义重用李固,不代表他一定喜欢李固,卢俊义喜欢燕青,不代表他一定要重用燕青。喜欢和重用是两回事,要分开看。除了以上两种设想,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性呢?有,不仅有,而且笔者以为第三种设想才是卢俊义“重李轻燕”的根本原因。第三种可能究竟指什么呢?下面再说。

7,水浒传燕青是怎么上梁山的

燕青是为救卢俊义才上梁山的。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为壮大梁山声势,派军师吴用去赚卢俊义上山。吴用假扮算命先生,混入卢府为卢俊义算命,称其将有血光之灾,需去东南一千里外躲避,方可脱难。卢俊义深信不疑,欲带管家李固前往泰安州经商,以避灾祸,并留燕青看管家中库房。燕青极力劝阻,认为前往泰安州必经梁山泊,路上不安全。他还指出,算命先生定是梁山中人,是要诓骗卢俊义上山。卢俊义不听。燕青又要随行前去,卢俊义仍旧拒绝。
卢俊义经过梁山时,遇到埋伏,最终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山。宋江留卢俊义小住,将李固放回,还对他谎称卢俊义已在山寨落草。李固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早有私情,便借机向官府告发,与贾氏霸占卢家家产。卢俊义在梁山住了两个月,告辞回家,在北京城外遇到燕青。燕青此时已被李固赶出家门,沦为乞丐。他将实情告诉卢俊义,劝卢俊义莫要入城。卢俊义不信,不顾燕青再三劝阻,执意入城回府。
李固又向官府告发,称卢俊义勾结叛匪,准备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梁中书命人抓捕卢俊义,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后将其打入死牢。蔡福兄弟受到柴进重金委托,花钱打通关节,终使卢俊义由死罪改为刺配。差役董超、薛霸被李固买通,在刺配途中欲杀卢俊义,却被燕青放冷箭射死。燕青救下卢俊义,背着他投奔梁山泊而去。中途在客店安歇时,燕青外出打野味,卢俊义却又被追捕的官军抓走。
燕青见卢俊义又被抓走,因无军器,无力相救,便前往梁山泊求援,途中恰好遇到下山打探消息的杨雄、石秀。
杨雄与燕青回梁山报信。石秀则到北京城中打探消息,得知卢俊义即将被斩,便只身劫法场,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擒。梁山军三打大名府,终于救出卢俊义和石秀。李固与贾氏出城逃难时,被燕青、张顺擒住。
卢俊义获救后,杀死李固、贾氏,与燕青同上梁山落草。东昌府之战时,燕青用弩箭射中张清战马,救下郝思文,后又用箭射丁得孙,使得丁得孙被吕方、郭盛生擒。梁山排座次时,燕青排第三十六位,星号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

8,请求《后汉书李固传》的原文和翻译

固对曰: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斯皆关之天心,效于成事者也。夫化以职成,官由能理。古之进者,有德有命;今之进者,唯才与力。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而今长吏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其存宽和无党援者,辄见斥逐。是以淳厚之风不宣,雕薄之俗未革。虽繁刑重禁,何能有益?
翻译:以仁义治天下到王道实现了,阴阳就和谐了。政治教化不恰当,就要出现山崩地震之类到灾难。
大家都知道,教化需要坚持才能奏效。官职应当由有能力的人担任事情才能做好。古代提拔人,有德的人才能授予官爵,现在提拔人,只看谁有钱有势。
听说诏书要求,施政务求宽大博爱,痛恨严酷,但现在长吏以多杀人出名,一定加以提升奖赏;心存宽厚温和而又没有派系支持的人,总是被斥退排挤,所以淳厚到风气得不到发扬,冷漠轻薄到习俗得不到革除。

9,求《后汉书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日:“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华佗精于治病,处方药不过几种;不需要用秤便能感觉出药物的细小分量。针灸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处。如果病从里面发生,针药的力量达不到的,就叫病人先用酒服“麻沸散”。醉了以后,没有知觉,继而剖开腹部或背部,除去病毒集中的部分。如果在肠胃部分,那就切开肠胃洗涤,除去病毒,然后加以缝合,贴上神效的膏药。四五天以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全部平复了。 华佗曾在路上行走,见有咽喉阻塞的人,因而告诉他说:“刚才路旁卖面食的人家的浮萍很酸,可以喝它三升,病就会好。”就按华佗所说的那样喝了萍齑,立刻吐出一条虫来,挂在车上去拜访华佗。这时华佗的小孩在门中游戏,迎面看见了,自言自语说:“一定是遇到我的父亲,治好了他的病。”客人进了屋,回头看见北面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条虫,才知道华佗是不同寻常的。 又有一个郡守长期病重,华佗认为如果让病人大怒病就会痊愈。因此多收了他的钱财,而不出力治疗,没有多久,就丢开病人走了,还留下书信骂他。太守果然大怒,叫人追杀华佗,没有赶上,因而非常气愤,吐了几升黑血就好了。 还有一位患者到华佗处求治,华佗说:“你的病太深了,需要剖腹。但你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在十年内也不会致死。”患者不能忍受病痛之苦,要求救治。于是华佗着手治疗,果然十年后病亡。 曹操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他找来,让他常侍在左右。曹操多年被头痛眼花病所苦,华佗给他扎针,很快就好了。广陵的太守陈登胸中烦闷,面赤,不思饮食。华佗切脉诊断后说:“您胃中有寄生虫。将形成肿疡,是过食腥物造成的。” 即煮取汤药两升,先服一升,稍停片刻,再服一升,一会工夫,吐出三升左右的寄生虫,头赤而动,半身像是切细的生鱼丝,随后病症消失。华佗说:“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能遇到好的医生方可救治。”果然三年后疾病复发,当时华佗不在,病死。 有位姓李的将军妻子病了,叫华佗来诊治。华佗说:“是由于伤身流产后胎儿没有离开母体。”将军说近来确实伤了身孕,但胎儿已经离开母体。华佗说:“以脉象来说,确实是胎儿没有离开母体。”李将军不以为然。患者病情好转百日余又复发,又请华佗医治。 扩展资料:华佗(约145—208),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东汉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曾用“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实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最早的医学家。华佗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编创一套“五禽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以强身除病。 本文记载了“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迹。文章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称赞华佗精湛的医技,如其擅长的二大医技,一是利用针炙疗法治病;二是令病人饮其自创的麻沸散,使之醉后无觉,再行刳割疗疾,具有神效,后被尊为“外科鼻祖”。 陈嘉谟《本草蒙荃》引《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云:“魏有华佗,设立疮科”。至於「五禽之戏」则是华佗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特徵动作所创立的一套医疗体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发汗除疾,并使手脚轻便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