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雅丹地貌成因简述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有沙漠、戈壁、高原、熔岩、丘陵等等,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见的三种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首先,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受外力侵蚀而成。雅丹地貌是风侵蚀,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是水侵蚀,但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地区才能形成,而丹霞地貌在沉积岩地区形成较多。具体来说: 1、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溶蚀、重力崩塌作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赤壁丹崖和陡峭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奇岩怪石。 世界上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韶关的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2、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地面支离破碎的向里凹的垄槽形态,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高起的风蚀土墩作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近年来研究表明,暂时性流水的冲蚀和湖水的侵蚀,也是雅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雅丹地貌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后泛指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有众多的雅丹地貌群,其中,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敦煌雅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地貌 ”,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地貌”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地貌 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3、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杰(J.Cvijic)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现象的总称,到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特学术会建议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呕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 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有不同面积的石灰岩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如广西桂林的山美、石美,水美、洞美,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闻名于世。
2,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
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岩石物质的风化作用:在干旱的环境下,岩石容易遭受日晒、风吹和干燥等自然力的影响,使得岩石表面逐渐产生裂缝和孔洞。这些裂缝和孔洞可以进一步加速岩石物质的风化过程,从而形成具有特殊形态的雅丹地貌。 2、风蚀作用:在干旱地区,常常会出现强风天气,这些强风会携带着沙尘和砾石等颗粒物质,对岩石表面进行刮擦和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蚀作用会对岩石表面产生独特的“雕琢”效果,形成雅丹地貌的独特形态。 3、水蚀作用:在干旱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在雨季或者雪融期间,可能会出现短暂但剧烈的降水,这些降水将会流经岩石表面,并在岩石表面形成冲刷或溶蚀作用,从而形成独特的地貌形态。 以上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雅丹地貌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雅丹地貌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地貌类型,一旦形成,则可长时间保存不变。 雅丹命名的由来 雅丹定义的发展在“雅丹”一词未被地学界广泛使用前,有诸多称谓。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卷二八下中被称为龙城、白龙堆和龙堆,Stapff称其为“空气动力学地形(aerodynam ic landforms)”, 此外还有“狮身人面像(sphinx hills)”,“剥蚀丘(bugra vyduvanije;deflation hill)”,“沙漠城(shahr lut;desert cities)”,“泥狮(mud li-ons)”,“土阜”等不同命名。 1899年~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将古湖周围成群分布,长数百米,高2~3 米以上,走向东北—西南,先水蚀后风蚀而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按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Yardang(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 之后,随着他的著作《中亚和西藏》(Central Asia and Tibet)在国内外学界的广泛传播,在中国被音译为“雅丹”。从此,“Yardang(雅丹)”一词便正式被科学领域接受。继罗布荒原发现雅丹地貌之后,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发现了许多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其中就包括:20世纪初,中外学者发现并命名了雅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