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芮成钢《虚实之间》经典语录

芮成钢《虚实之间》经典语录

1.让我们留住最爱的人。
  2.对待老人,想到什么,就该立刻去做。
  3.我一向不赞成本科生直接出国留学。受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大学生寒窗十余载,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知之甚少,稀里糊涂。毕业后凭着很高的GRE、托福、雅思成绩申请一所国外的大学,继续埋头苦读,外加拼命打工,到了必须离开校园那一天,对国外的事同样懵懵懂懂弄不明白。这样的“边缘人”是很可悲的。回到中国,乡亲们把他当“海归”,其实他从来没有融入过国外的主流社会。留在国外,外国人又把他当中国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遭遇过这种困境。
  4.怀着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可能会有“效果”,却很难获得“成果”.
  5.美国本国学生考进哈佛、耶鲁的难度远远高于在中国考北大清华。学习成绩只是考量标准之一,学校还要参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公益心,以及家庭背景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耶鲁,一定会优先考虑耶鲁校友的世家子弟,或父辈曾给耶鲁捐资的学生。对于招收留学生的标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研究成果,以及领导力、公益心。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会予以优先考虑,因此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直接申请留学,优势不多。
  6.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曾经打算送孩子出国读私立中学,都被我现身说法、成功阻止。现在,那几个孩子在国内读完大学,然后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业、心态都发展很好。可见100年前就被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今天又有新的意义。延伸开讲,无论中学还是西学,必然要以一种“为体”,另一种“为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人。
  7.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交流思想的平台。耶鲁的魅力亦在于此。它拉近了我与世界顶尖学者之间的距离,而这种拉近当然不仅是地域上的。一天我参加一个演讲,演讲者是钱复先生——台湾政坛“四公子”之一,蒋介石的外事秘书,蒋经国的外交部长。他1962年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在台湾历任驻美代表、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要职,成为近30年台湾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他的英文极其漂亮,对华盛顿的历史及发展如数家珍,就连哪个参议员的女儿在跟哪个参议员的儿子谈恋爱他也了如指掌,台下不时爆发出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8.懂经济,也不懂政治,我只懂一件事,那就是爱。我只想做一件事,就是把爱献给世界上需要爱、需要关怀的人。
  9.很客观地讲,一个人在中国能够撬动多长的杠杆,在西方人眼中就有多重的价值。在中国是个人物,才更有可能在美国是个人物。本科毕业以后立刻出国留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跟本国学生争夺教育资源、分享物质精神文明果实的“小不点儿”.在十分有限的条件和待遇下,很难说能否真正摸到美国的脉。
  10.我有一个理论,东西方教育各占50%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最不利的,而状态是“80%——20%”.前者貌似两边都懂,其实对哪边了解都不多,中文英文都不能准确自如地表达。对于后者,80%代表他的文化归属,20%代表他的国际化程度。
  11.留学是件好事,但我认为应该有个前提:在你把中国的事情弄懂之后。我出国学习时距离大学毕业已经6年。在这6年中,我对自己的国家、人民、社会、历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自己想从国外学什么,今天的中国缺少什么,带着问题去看去学,比盲目出国的收获大得多。耶鲁为每一位世界学者投入20万美元,我的回报是一些关于中国的思想,以及一些中国对世界的理解,这些价值想法、观念当然并非金钱能够衡量的。
  12.成长过程中几处关键转折,都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做出正确选择。
  13.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我们在人性的本质方面,又有共性多于个性的地方,观点的碰撞并不妨碍我们成为相互尊重的朋友。
芮成钢《虚实之间》经典语录
  14.生命的节奏仿佛钟摆,在真假之间,虚实之间,摇摆往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假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虚实之间,往往一念之差。——芮成钢
  15.当今全球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公民”.对国际化竞争的适应能力固然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我自己在这方面便是的受益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除了在耶鲁一年,从未在国外长期生活过,但是我的国际化程度不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差。
  【芮成钢经典语录二】
  1.做世界的中国人
  2.当记者问老芮,在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手表、书、电话。
  3.我给它们取了个英文名字。《夜宴》叫Everybody Dies/Part One(大家都得死一),《黄金甲》叫Everybody Dies/Part Two(大家都得死二)。
  4.把英语学好,把传统文化继承好,用国际化思维做本土化事情。
  5.演讲要言之有物——我不是最伟大的交流者,但我交流伟大的内容。
  6.我们在以最开放的胸怀和气魄与世界的脉搏共同跃动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保持自己核心民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
  7.西方人不应该把中国的“龙”翻译成“Dragon”.中国人也不应该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龙”.
  8.把心打开,把根留住!
  9.有人谋杀了莎士比亚!今天的中国电影,没有大师,更多的是匠人。
  10.小时候听人说:哈雷彗星每七十多年才能看见一次,所以一定要抓紧去看一眼。长大后终于明白,其实人生的每一个生日,甚至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都比哈雷彗星的出现还要神奇和难得,因为一旦过去,永不再来。
  11.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爱的语言,和接受爱的语言。
  12.我一直不知道马克驾驶的航天飞机在穿过大气后是靠地球的引力而不是动力飞回来的。
  13.《The Departed》最后,三个主角全部被一枪结果。让我想给电影取个别名,叫做:Everybody Dies,一个也不能少。
  14.原来,当你把右脚踏进大西洋的MVY,左脚踏进太平洋的CARMEL,在你两脚之间的,便是被两个大洋夹在中间的美利坚合众国了。
  15.必要的时候,要用文明但严厉的方式为中国人的尊严,管一管身边的“闲事”.
  16.007也许也应该当个戒烟的形象大使,不过那样他就太累了,还是让他专心用枪去拯救世界吧!
  17.我只是长得没有什么特点,看谁像谁而已。
  18.大家对一个人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精彩的人”。
  19.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当年埃及艳后的鼻子真的短了一点儿,可能我也不会从雪山上摔下来了。
  20.世界因为多元而美丽,人生因为选择而精彩。
  21.但当我一个中国人,站在一幅董其昌的山水画前细细品味的时候,不知不觉,那每一个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诗词歌赋典籍文章,从苏轼的江城子到关汉卿的沉醉东风,从曹操的观沧海到席慕容的河流之歌,再到每一个听过看过的故事/轶事/野史/影视/旋律…,加上自己对中国山水的记忆情感,就会化成一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随着血液流遍每个毛孔,直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欲罢不能。
  22.那时的罗马,最需要的就是八荣八耻,可惜他们们没有。
  23.非常反感所谓的富豪榜:把一个人的/你根本不可能知道有多少的个人存款/加上可能明天股市崩盘就被蒸发的股票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就说谁是中国的什么首富。
  24.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群,都需要被更伟大的思想照亮。
  25.我完全反对你的观点,但是坚决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26.让我们留住我们最爱的人。
  27.人生伴侣,不见得很漂亮,却要很有趣
  28.今天的中国,考虑的更多的该是如何在和世界一样的时候,体现和保护好我们的“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风格,品位和文化。

2,芮成钢《虚实之间》读书笔记

  在我看来,生命总在“虚”与“实”之间摇摆往复。实力与虚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真实的拥有与虚拟的光环……这一切就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洞察、甄别并抉择。 —芮成钢

  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书,还有芮成钢身上光环及独有的魅力。作为一个35岁的中年人,芮成钢的经历无疑是精彩的:合肥市高考状元;XX年亲历达沃斯;第一个登上《纽约时报》商业版头条的中国媒体人;西方主流媒体眼中的青年意见领袖;《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耶鲁大学最年轻的“世界学者”;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的好朋友;令福田康夫、布莱尔、丰田章男等人印象深刻的中国记者;两次在g20峰会上提问奥巴马并被全球直播……让我感到我们不在同一档次对话。

  在韩国之行之后,再看这本书,感收颇深,让我看到对话的共鸣,再度书中《西方人中国人》一节中,的确,正像书中所说,韩国之行丝毫没有独在他乡为异客的感觉,同胞随处可见,无论走在如黑石礁般的龙头岩,还是如星海公园的柱状理石林,耳边尽是亲切的乡音,走在首尔的大街上,正当我们因找不到目的地而无助的时候,旁边的小店突然传来一句,”是中国人吧”,让我们一颗彷徨的心,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有了归宿的感觉。在韩国店,绝没有假货,一家家免税店中国人人头攒动,服务员不厌其烦的为你介绍,演示,童叟无欺,让你不动心都不行,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排队买名牌包的场景,在那个场合自己那么的渺小,只是个看客而已。让我感受到书中所说的,中国人真的拯救了世界的名牌店,中国的“煤老板”太多了。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思考,为什么中国人人会乐此不疲的心肝情愿的讨腰包购买名品,正如一位游客所说,谁叫中国的东西那么贵,如果中国的东西都货真价实,如果中国的服务态度好一点,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是爱国的。

  身为中央经济频道的当家主持,芮成钢采访过数百位国际政要、名流、和商界领袖。他也常常穿行于世界各大经济论坛,或者主持人、或者发问者。阅过很多人、看过很多事,在他的身上总有那么一种自信。是呀,无论何时,芮成钢都反复强调要自信,不管你是出生在美国还是号称大国崛起的中国还是贫穷落后的卢旺达,都要自信。当新浪的主持人问芮成钢是如何做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强的气场。他很淡定地回答:“我坚信世界上的每个人,无论国别肤色性别年龄高矮等等,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发自内心的坚信这一点,你会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不卑不亢。但这一点,恰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所缺失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时代,我们需要清晰的人生目标。在每次机遇到来之时都能好好地把握,始终保持开放和进取的心态,从而能坦然越过每一个坎坷。

  作为专业记者,他从《虚实之间》中“给我一点儿安全感”这一章出发,谈到:“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基础,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缺乏安全感,经济社会发展会逐渐失去动力。国家需要为之做很多很多。因此,我们的政府要为老百姓打造一个安全的氛围。提到安全感,芮成钢回忆起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故事。“在耶鲁上学时,常常会看见一个乞丐坐在校园晒太阳。有一天,突然看到一群警察骑着马飞驰而过,救护车紧随其后。过去一看,原来是这个乞丐犯了癫痫,经过医生处理,他好像没有事拍拍屁股爬起来,警察和救护车有都离开了。”那个时刻,芮成钢觉得这个乞丐是幸福的。而相形之下,当下的中国人太缺乏安全感,我们常会看到抢座位,插队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能埋怨他们吗?他们可能只是想给自己的家人、孩子多争取点有限的资源。我们自己的父母,可能我们也会位自己的孩子多占一个座位,多垒一层沙拉,多领一份免费水果。芮成钢说:“不可否认,如何提升国人的安全感是一个庞大的命题,三言两语难以说清,但是,它必须被提到日程上来。富人有了安全感,就不会担心财产蒸发,也就不会移民。低收入人群更需要安全感,他们需要基本的社会保障、权利保障”

  对于幸福‘他有着清醒而坚定的认识:财富不等于幸福,二者并不成正比。他说,财富是幸福充分不必要条件,一个人不能将所用的经历都耗费在利益的追逐和财富的积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健康、亲情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