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和迅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适用于一切我们认知的物体,包括天体!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同样有着惯性:翻来手机朋友圈,会发现乐于分享美食的朋友,所发朋友圈十之八九均是美食图片,和制作美食的小视频;撸铁的会发各种健身视频和秀美的身材;热衷山水旅游的,就会发山水鱼虫,并乐此不疲!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惯性定律随处可见。
热衷于发动战争的国家,总会频繁的发动战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直会致力于和平;喜欢搬弄是非的国家,到处煽风点火,唯恐世界不乱。爱慕虚荣的人,总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把物质生活摆拍给别人看;诚实守信的人,一辈子都踏踏实实;自信的人,阳光满满的,感染着身边的人;自卑和自负的人,也用同样的方式感染其周围的人。成年人的世界,少的是心想事成,多的是身不由己和事与愿违。董卿在节目中说过:“没经历过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成年人都是孤独的,这个春天并不平静,新冠病毒世界流行,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惯性继续活下去。
2,什么是惯性定律?
惯性的三个错误说法是: 1、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3、“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4、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 5、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 惯性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正确理解力和运动关系的桥梁,对惯性概念理解不清,甚至影响高中力学知识的建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惯性的普遍性与抽象性共存,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3,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也叫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由于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0,那它之前是什么速度,之后就依然是什么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的两种表达方式: 1、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当一个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第一种表达方式较普遍,第二种表达方式在爱因斯坦和吴大猷的着作中曾经被提到。两种表达方式等价。
4,惯性定律是谁发现的?
历史上三位科学家都对惯性定律的发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位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主张从经验出发研究事物,十分重视通过观察总结事物的规律。对于物体运动规律,他从马拉车车就运动,马停止拉车车就不再动的现象出发,总结出物体运动必须有一个力来维持的理论。他的理论在16世纪之前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16世纪末期,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此学说发起了挑战。 伽利略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观察、实验、理性思维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探讨物理问题,寻找物理学运动规律。为了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斜面实验。 伽利略将两个光滑斜面相连,然后让球从一个斜面上以一定的高度滚下。他发现,无论如何改变另一斜面的坡度,小球都会不管实际路程的长短,而沿着斜面上升到与下落等高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天才的伽利略对此作出了天才的设想:若第二个斜面是无限延伸而绝无摩擦的水平面,则小球将会永远向前运动。他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最终,他把这个发现概括为“只要除去使物体加速和减速的外部原因,运动物体必将严格地保持它一旦获得的速度”。 尽管历史上已有许多人对惯性运动作了种种描述或设想,但像伽利略这样经过严格的推理而得出明确的结论还是第一次。伽利略这一发现在惯性定律的建立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伽利略所指的水平面实际上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球面,而不是空间的一条直线。这个认识还是不完全的,最终的惯性定律是由牛顿完成和精确的。 1687年,英国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写了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光辉著作,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作为经典力学的坚实基础,惯性定律在100年后被继承和完善了,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促进了近代科学研究的发展。 牛顿三大定律中的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牛顿指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定律内容表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