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天道和人道的区别是什么?
天道是大自然的规律,人道是人性的规律,只能遵循,不可改变。 天道,是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犹天理,天意等。所谓天道,即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全都是有一定规则的,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能量守恒定律。 人道,指做人的道理;仁爱的同情心;社会的伦理关系;尊重人类权利,生命的福利,爱护人以及其它的生命,反对残暴不仁的对待其它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以人类的眼光来看,世间万物能掌握的事物太少了,所天道者,多看不言,言者即为堕落,对于世间情感纠集者,是不能察觉的,天道看到与否都跟这个世界没有关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世界本无颜色,有了感情,有了颜色。
2,天之道是什么意思?
天之道的意思——“天之道”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天道”,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或者宇宙真理、天地间的规矩”。这里所说的“天”,是指大自然或者是我们生存的宇宙空间,“道”指的是真理或者规矩、道理。 【作品出处】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作品原文】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 春秋时期 ] 老子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作品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 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作品注释】 ①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②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作品赏析】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因而,这一章是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在古人的哲学思想中,把天地万物、我们生存的自然空间包括宇宙称为“天”,把日月轮转、四季变化、斗转星移、三界的变化和沧海桑田称之为“天运”。天道则是我们所处空间中的规矩和真理,只要生活在其中的生命都必须遵循,这就好像一个国家有它的法律一样,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个国家才会安定祥和,如果有捣乱违反的人自然要受到惩罚。天道就是宇宙空间中的真理,也是形成万物、维持万物生灵正常生活的规矩和准则。 此外老子还在道德经中提到了“人之道”。天之道乃是天地运行的道理、真理,人之道则是为人之道,也就是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上善若水的人。老子写道德经除了向人们说明天道是什么之外,还阐述了为人之道,希望人们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也是道德经名字的由来,顺应天道提升品德,谓之“道德”。 天道乃是世间的真理,所以我们的为人之道必须要顺应世间的真理,古时候所谓的修道,其实也是让自己顺应天道,实践这个真理,然后才能够超出普通人成为一名有所成就的修道者。佛教里的和尚也是一样,他们所学习的佛法其实也是天道,只是各自的称呼不同罢了,实际上都是万法归宗,最终的目的都一样。 【创作背景】 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曾任周守藏史,后来迁为柱下史。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县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五千余言,即传诵千古的《道德经》。现存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大约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老子著述了《德道经》,是古今中外唯一一部由圣人亲自撰著留存于世的“一本正经”。老子是德道文化的开创者,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法道文化、七千年前的伏羲易道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主根。
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 “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
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什么意思?
释义: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1、原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释义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3、出处 出自老子《道德经》。 扩展资料: 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张松如指出,老子把他从自然界得来的这种直观的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