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六度分割理论[转]

六度分割理论[转]

六度理论

所谓六度分割理论是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stanley milgram提出的,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六度分割。简单来说,六度分割就是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六个人(包括这两个人在内),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们之间只有六度分割。

社会性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理论/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离理论,(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则(Rule Of 150)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所谓“六度分隔”,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就是: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社会网络其实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而社会性软件则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你也许认为这只是一个特例,但是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做过的一次连锁信实验,也得出这一结论。现代版本则是哥伦比亚大学今天用E-mail进行的同样实验。有科学家甚至从这个现象推演出一个可以评估的数学模型。你也许不认识克林顿,但是在优化的情况下,你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结识他。“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链接”关系,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链接的效果。

这个理论用另一种方式阐述就更加惊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个玄妙理论引来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电脑科学家纷纷投入研究,结果发现,世界上许多其他的网络也有极相似的结构。

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MSN只能是一个MSN对应150个联系人。

150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多少人建立了弱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

据一些不系统的分析,社会网络(或称为社会性网络 Social Networking:SN)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则(Rule Of 150)。

新近失业的A在路上遇到了一年难得一见的熟人B,两人聊起最近生活情况,A对B说自己正想找一个软件程序员的工作。B突然想起了大学同学C上周在一次聚会上提到他们公司正在招聘,于是将C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诉了A.最后,A通过C应聘到了他们公司。

这个例子就体现了弱链接的威力。什么是弱链接呢,也是由“六度分隔”理论衍生而来的。因为六度分隔理论中表明: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亲近的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强链接,那么通过朋友的朋友,或者再隔几层关系就属于弱链接。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幅图,引起了我的兴趣。

亲近的朋友之间常常互相交换信息,在连接循环中属于强链接,图中用黑线条表示。弱链接用绿色线条表示,在这些关系循环中将成员通过熟人的关系连接起来。而正是这些朋友的朋友,他们所提供的独特信息或是机会或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弱链接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体现得更加明显。

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尔1974年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找到一份工作》,其中他采访了几百名职业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发现有5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个人关系介绍找到工作的,其他20%是通过自己申请求职找到工作的,约18.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猎头公司等渠道找到工作的。
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丝毫不让人意外,而意外的是这些人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都是非常疏远的“微弱关系”,真正依靠父母、最好的朋友等“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比例很少。

弱链接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链接的作用。这些弱链接,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链接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链接的威力正在于此。

每个人都有很多弱链接,这些弱链接在小世界中具有随意性和极强的触发性,比如我们在自己的BLOG中添加朋友的链接或是我们关注的网站(Blog)的链接,然后我们会经常访问关注这些链接,这些链接是强链接。而每个BLOG都不是独立的BLOG,他们又与另外一些BLOG联系在一起,如果每个BLOG都是一颗发亮的星,充分利用好这些弱链接,就能形成一个BLOG星空图。不仅网络,世界也就因此变小了.

2,六度分隔理论(你知道六度分割理论吗)

相信不少人通过这样一种说法, 世界上的两个陌生人之间,平均通过6个人就可以构建联系。 说起来这个现象也有点不可思议,全世界77亿人口,居然两个陌生人之间平均通过6个人就可以构建链接,不禁让人感叹 “这个世界真小啊” 。 最初研究这种“小世界现象”的科学家是 米尔格拉姆 ,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他给参加实验的人每人发了一个包裹,让他们通过熟人把这个包裹传递给另一个陌生人,这个包裹在这个熟人链条上传递了几次,就说明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平均值,就可以测量出世界上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 实验的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实验统计出来的结果是5.2。有些人中间只用了一个人就传递到陌生人手中了,最多的也才转了十几个人,平均数只是区区5.2,也就是说,两个陌生人想要建立连接,平均只要通过6个人。这样看的话,这个世界的确很小。 因此, 米尔格拉姆才发出了“世界真小啊”的感叹,这个现象也叫“小世界现象”。 当然,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六度分割”。因为在这个现象被发现后的20多年后,剧作家约翰·格威尔在一部叫“六度分割”的话剧中写了一句台词“据说这个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相隔六个人。所以,在我们和其他人之间存在六度分割。” 其实这个六度分割是有瑕疵的,相隔六个人的话,应该是分成了7度,因此应该叫“七度分割”,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而已,也就不用在意了。 有人会说,那个年代的实验人数少啊,样本太小,因此数据不太准确。然而现实却是,通过近年来很火的大数据统计,科学家们得到了更新的数据:Twitter有3亿用户,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平均为4.67,Facebook有20亿用户,平均距离为4.74,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万维网,上面有一万亿个网页,任意两个网页之间跳转,平均也只需要19次点击。 SO,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真小啊”。 是啊,从几亿到万亿,这可是数量级的提升,然而平均距离却只是线性的提升,多神奇。 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我们的世界其实是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至少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那这对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里有什么指导作用呢?也许大家都有这种感觉,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会觉得孤单、无助,甚至连隔壁邻居都不认识。 然而根据“小世界想象”,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想,我们可以快速的和其他陌生人建立连接。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会不认识隔壁邻居呢?明明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是1啊,电梯间、走廊里、小区广场上见到,打个招呼,留个联系方式就认识了呀,距离就变为0了。所以,问题也许是我们自我封闭了,或许是太累、或许是太宅、或许是缺乏交际的动力…… 隔绝大家的,其实不是世界,而是我们的心。 勇敢的走出去,和更多的人链接,总有一天,别人的资源,就有可能为你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