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都督是什么意思
拼音 dū du 统领。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职官名。汉末始有此称。 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晋、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称或稍更异,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唐中叶以后,以节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废。 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制与元同,然非晋唐旧制。也称为「大镇国」。民国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
2,都督是什么意思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 都督官职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东汉末期时形成了军事职称“都督”,最早出现“都督”一词的是光和中期(约公元180年),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 历史沿革: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建安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长安。建安十七年又以夏侯渊督诸军驻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征孙权还,以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建安末,以曹仁为征南将军,假节,屯樊城。 这是后来曹魏关中、扬州、荆州三个都督区的前身。都督区的正区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前夕。延康元年(220),他即魏王位,将统治区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都督雍凉。曹仁都督荆、扬、益、曹休都督扬州,臧霸都督青州,吴质都督幽。并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军事。与此同时或稍后,吴、蜀也各在其边境建立都督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