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盐碱地如何改良?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盐碱土地贫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田,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扩展资料 盐碱地的危害: 1、危害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由于土壤盐碱化,抑制了土壤的生草化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过程,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 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细胞 由于盐碱土溶液浓度高,渗透压大,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营养离子能力也相应降低。 因此非营养离子大量进入体内,而营养离子吸收减少或吸收不上,从而打乱了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引起氨和可溶性盐类离子在体内的积聚,从而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3、作物生长不良造成缺苗、减产、死亡 根据一般的统计,非盐化土作物不缺苗、产量正常,轻盐化土缺苗减少10-20%(平均15%),中盐化土缺苗减产20-50%(平均35%),重盐化土缺苗减产50-80%(平均65%),盐土只能个别成活,无收成。 根据灌区盐碱化面耕地面积和现状年作物种植比例,粗略估算农一师各灌区每年作物减产损失:棉花4400万kg,约5亿元,种植业因盐碱损失金额7亿元,约占全农业总产值的26%。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2,盐碱地如何改良 ?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盐碱土地贫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田,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扩展资料 盐碱土的形成原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气候条件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2、耕作管理的不当 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5、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3,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无机肥可增加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 当然,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5、非化学手段防治,可以用盐碱地专用土壤调理剂“治碱”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第一、能促进土壤中金属离子交换释放出来,降低盐分含量;第二、内含一种植物源提取酸性物质,能有效中和土壤中碱性成分,并且对植物和土壤本身不产生任何伤害,符合未来绿色农业发展方向;第三、这种植物源酸性物质本身对植物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有效防治植物苗期病害的发生。其具体使用方式简介如下:漫灌:先将准备施用治碱的土地深翻、耙平,然后将定量治碱加水稀释(稀释倍数不限,以省时、省力为宜),均匀喷于地表后再灌水,并且防止跑水、串灌。滴灌:直接将治碱加入施肥罐中随水滴施。先滴清水3小时左右,再加入治碱随水滴施。喷灌:有贮水池的,可以将治碱加入其中;没有贮水池的,可以将治碱先喷于地表,再喷灌。喷灌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至少湿润耕层30厘米以上,湿润层越深越好。施用时间:棉花:冬灌或春灌时施用;滴灌时可以在滴出苗水时施用,增加出苗率,也可以在苗期随水滴施,苗期施用时间越早越好;缺水地区可以穴施。水稻:水稻育苗时,苗床喷施,促使苗齐、苗壮;插秧前后在水田中喷施,秧苗返青快,分蘖率大大提高,成熟期提前一周左右。玉米、小麦、大豆等:播种前处理土壤,提高出苗率;苗期浇水时应用。经济林:树苗栽植后,随水穴施;树苗生长期应用;花期或果实膨大期应用,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4,怎样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物理改良方法: 1、栽培农作物时,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pH适宜范围,是喜欢酸性土或中性土还是可以适宜于碱性土。 若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就需要进行调节改良。 2、对于酸性过大的土壤,可每年每亩施入20-25千克的石灰,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壤反而会变黄变瘦。在播种前1-3个月施用,以免对作物萌发及生长造成影响。也可施草木灰40-50千克,中和土壤酸性,更好的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 3、土壤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施用需补充磷肥)、硫酸亚铁(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硫磺粉(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高活性腐殖酸等,具体施用量根据土壤酸碱度来确定。 4、常浇一些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植酸肥料因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能较安全地调整土壤的酸碱度。硫酸铝也被用来调节土壤pH值,因为它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的同时产生少量的硫酸稀溶液。 5、如果大田内有作物生长,可增施酸性、碱性肥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利用钙镁等碱性元素置换氢离子,提高pH值,还能对作物提供养分。 扩展资料: 土壤酸碱性对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1、氮在6-8时有效性较高,是由于在小于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而大于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2、磷在6.5-7.5时有效性较高,由于在小于6.5时,易形成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在高于7.5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 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在pH高于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6-8时最好; 4、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5-7.5时有效性较好。 参考资料:土壤酸碱度-百度百科
5,各位老师:盐碱性地怎么改良
土壤PH值及其调节办法
我国把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强酸性土(pH小于5)、酸性土(pH5.0~6.5)、中性土(pH6.5~7.5)、碱性土(pH7.5~8.5)、强碱性土(pH大于8.5)。大部份地块土壤多为酸性土和中性土,少数强酸性土,极少碱性土,栽培农作物时,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pH适宜范围,是喜欢酸性土或中性土还是可以适宜于碱性土,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其作物生长范围就进行土壤调节。
土壤调节办法是
1、土壤酸性过大(1)可每年每亩施入20至25公斤的石灰,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壤反而会变黄变瘦。在播种前1-3个月施用,以免对作物萌发及生长造成影响。(2)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更好的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
2、而对于碱性土壤,通常每亩用石膏30至40公斤作为基肥施入改良。
3、土壤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施用需补充磷肥)、硫酸亚铁(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硫磺粉(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腐殖酸肥等,具体施用量根据土壤酸碱度来确定。常浇一些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殖酸肥因含有较多的腐殖酸,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硫酸铝也被用来调节土壤pH值,因为它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的同时产生少量的硫酸稀溶液。
4、如果田块地块有作物可增施酸性、碱性肥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利用钙镁等碱性元素置换氢离子,提高PH值,还能对作物提供养分。
(1)增施有机肥:是调节土壤酸碱度最根本的措施,是设法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土壤缓冲性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密切相关,而腐殖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强调增施有机肥。
(2)合理施用化肥:在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的基础上,应根据土壤酸碱程度及肥力状况等,合理配施化肥。一般说来,酸性土壤,选施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磷肥则选施钙镁磷肥。碱性土壤,选施易溶性酸性化肥,如氯化铵、过磷酸钙等。尿素属中性有机态氮肥,酸碱土壤都能施用,但施后隔3—5天再进行灌水,以防止流失,提高肥效。
(3)适施石灰:酸性较强(pH5.5以下)、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适当增施石灰。一般每亩基施50—100千克左右,每隔2-3年施用一次;碱性强的土壤,可亩施石膏(硫酸钙)15—25千克,调节其碱性。
6,中国盐碱地改良办法有哪几种?
一、排水 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二、灌水洗盐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三、种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也是一项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因为种植水稻后,一般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情况下,水田中的盐分浓度较旱田低,因此,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四、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金利 嘉美金利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能显著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到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 五、深耕深松 对盐碱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六、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俗话说:“砂压碱,赛金板”就是这个道理。 七、合理种植 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要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性能,因地种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增产潜力。向日葵、谷类、甜菜、大麦等为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有较高的细胞渗透压,在较高的盐分溶液中也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不致引起生理干旱造成死亡。 扩展资料 盐碱地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 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主要形成原因有: 1、气候条件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 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7,盐碱地土壤如何改良?
1、深耕改良。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将需要进行改良的盐碱地进行深耕,大概要深耕30至40公分。
要求是土地里没有很大的土块,土壤尽可能的细一些。在深耕的时候应尽量是纵横多次的进行,而且深耕的深度和土的细度都应满足。
2、生物改良。可以在盐碱地的栽种一些耐盐的植物,比如月季、枸杞、白腊等等。
在种植的时候,可以施加一些菌肥,能很好的提高土地的肥力,从而能减少水分的很好蒸发,这样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3、泡田改良。应该建立一个将灌水和排水能分开的系统,要很好的控制底下的水位。
在向土地里进行灌水,浸泡大概两天的时间再进行排水,重复两三次之后晾干。这个时候检查一下土里是否有盐分结晶,要是有的话还应该继续用水浸泡。【摘要】
盐碱地如何改善土质【提问】
1、深耕改良。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将需要进行改良的盐碱地进行深耕,大概要深耕30至40公分。
要求是土地里没有很大的土块,土壤尽可能的细一些。在深耕的时候应尽量是纵横多次的进行,而且深耕的深度和土的细度都应满足。
2、生物改良。可以在盐碱地的栽种一些耐盐的植物,比如月季、枸杞、白腊等等。
在种植的时候,可以施加一些菌肥,能很好的提高土地的肥力,从而能减少水分的很好蒸发,这样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3、泡田改良。应该建立一个将灌水和排水能分开的系统,要很好的控制底下的水位。
在向土地里进行灌水,浸泡大概两天的时间再进行排水,重复两三次之后晾干。这个时候检查一下土里是否有盐分结晶,要是有的话还应该继续用水浸泡。【回答】